注册 找回密码
搜索
查看: 33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纽约时报:朝鲜为何能够稳定生存?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9-12 13:55:1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纽约时报:朝鲜为何能够稳定生存?

2013-09-09 11:34 来源:参考消息网 作者:半岛风云

核心提示: 冷战结束时,许多观察家认为朝鲜已在崩溃边缘徘徊。但朝鲜不仅熬过了20世纪90年代,而且一直生存到现在。



《真实的朝鲜》一书封面

参考消息网13-9月9日报道 美国《纽约时报》9月1日刊发题为《神秘之地》的文章。文章作者马克·阿特伍德·劳伦斯分析了希拉·三好·耶格尔的《同室操戈:无休止的朝鲜半岛冲突》和安德烈·兰科夫的《真实的朝鲜:失败的斯大林主义乌托邦的生活与政治》这两本书作者的观点。
文章称,25年前,朝鲜似乎在崩溃的边缘徘徊。冷战在20世纪80年代末结束,苏联在1991年解体。世界各地满怀希望的观察家们问道,金日成的斯大林主义荒原怎么可能抵挡严重经济失败以及周边民主和资本主义浪潮带来的压力?
对朝鲜来说,之后的岁月更是雪上加霜。朝鲜失去外来支持,在1995~1998年陷入了可怕的饥荒。对平壤政府来说最危险的或许是,面对饥荒,绝望的朝鲜人开垦私人菜园并且建立地方市场,展现了基层的创业精神,而这种创业精神恰恰触及了朝鲜政府权威的要害。
但是,文章称,朝鲜不仅熬过了20世纪90年代,而且一直生存到现在。尽管出于经济上的需要而做出了一定让步,但朝鲜的基本特征保持未变,金日成在20世纪40年代建立的家族王朝仍然存在,而且没有受到任何明显挑战。人们该如何解释它的长寿呢?
大国倾向于维持现状
文章指出,这个问题成为了两本绝佳新作的核心论题。正如两位作者主张的那样,人们过多地把朝鲜斥为完全丧失理智和鲁莽草率、受到国际社会唾弃的国家,但只有了解朝鲜,才能着手制定明智的政策,从而掌控它所构成的危险。
奥伯林学院的东亚问题教授希拉·三好·耶格尔和韩国国民大学的历史教授安德烈·兰科夫借助截然不同、但同样引人入胜的手法分析了这个问题。
在《同室操戈》一书中,耶格尔的关注焦点是国际舞台,检视了美国、中国和俄罗斯自二战以来是如何在朝鲜半岛争夺控制权的。该书有一半以上的篇幅细致而客观地讲述了朝鲜战争的历史。此后,耶格尔涉入了一个相对不那么熟悉的领域,分析了朝韩自1953年停战以来一直处于分裂状态的原因。
原因之一是两个超级大国愿意向他们在朝鲜半岛的被保护国提供经济和军事援助,其中包括在韩国驻扎数千名美军。不过,稳定并非完全产生自半岛上的军力均势。耶格尔指出,时至20世纪70年代,对该地区的几乎所有人来说,现状已经成为一种可以安心接受的事实。颇能说明问题的是,时任美国总统吉米·卡特在20世纪70年代末提议撤出美军时,不仅遭到首尔和东京的反对,而且遭到莫斯科和北京的反对。所有这些国家都意识到,新的危机可能会导致没有人想看到的血腥杀戮、人道主义灾难和大股难民潮。
打“核牌”换取大量经援
文章称,冷战后,苏联的援助不复存在,平壤失去了最重要的捐助者。不过,朝鲜领导人拒绝改革,担心一旦向外部世界开放,就会让国民看到本国贫穷状况与非军事区以南繁荣景象之间的巨大差距,然后揭竿而起。
耶格尔认为,该政权生存的关键是大刀阔斧推动长达10年的核计划。朝鲜1993年退出不扩散条约并扬言要把首尔变成“火海”时,美国人自然而然地担心紧张局势会出现危险的升级。不过,耶格尔坚称朝鲜的武力恫吓主要是为了从华盛顿、首尔及其他急于不惜以一切代价维护和平的政府那里获取经济援助。
打“核牌”取得了朝鲜预期的效果。华盛顿决定不与平壤对抗,而是通过谈判达成妥协,用美国的经济援助换取朝鲜的小让步。耶格尔明确指出,朝鲜近年来的挑衅行为(包括2006年开始的核试验)同样旨在换取朝鲜生存所必需的外来援助。
兰科夫同意所有这些结论,但他的论著《真实的朝鲜》着重分析朝鲜社会的性质,而不是国际事务。兰科夫格外有资格使用这种手法。他冷战期间出生在苏联,曾以学生身份前往朝鲜,显然从他在该国的大批熟人和信息提供者那里获得了很大帮助。
该书很吸引人,融合了学术分析、新闻报道和个人回忆,以鲜明细节讲述了在这个如同乔治·奥威尔笔下《1984》一般的国家的日常生活。例如,兰科夫讲到政府极力确保每个家庭都要悬挂执政家族的画像,而且要妥善加以维护。
或有希望实现“软着陆”
耶格尔和兰科夫都认为朝鲜不可能永远抗拒变革,但他们对该国可能面临的命运提出了不同构想。耶格尔预计该国会逐渐被吸收到北京控制的经济势力范围内。兰科夫提到了这种可能性,但强调朝鲜有可能发生急剧的政治动荡。
这样的危机也许会促使朝鲜半岛实现统一,但从短期内来看是极为危险的。两本书都明确认为,平壤政府绝对不会放弃核武器(因为这是朝鲜在国际上讨价还价的唯一筹码),也不太可能和平地下台。不过,耶格尔和兰科夫都给了我们一点希望。作为2011年掌权的神秘新领袖,金正恩可能会是个改革者。然而,实现“软着陆”的最大希望或许是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始终存在的一个基本事实:与东亚有关联的任何大国(包括中国)都不想再打一场朝鲜战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都市网 | 服务条款 | 开放平台 | 广告服务 | 商务洽谈 | 都市网招聘 | 都市网公益 | 客服中心 | 网站导航 | 版权所有

手机版|小黑屋|Comsenz Inc.  

© 2001-2013 源码论坛 Inc.    Powered by Weekend Design Discuz! X3.2

GMT+8, 2024-12-1 12:46 , Processed in 0.112200 second(s), 22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