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找回密码
搜索
查看: 34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Anesthesiology:针刺预处理具有强大免疫调节作用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5-12 13:55:4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Anesthesiology:针刺预处理具有强大免疫调节作用

作者:王祥瑞等来源:《麻醉学》2012-5-11 11:23:54

近日,国际著名杂志Anesthesiology刊登了来自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的研究人员的研究成果“Electroacupuncture Improves Survival in Rats with Lethal Endotoxemia via the Autonomic Nervous System,”,文章中,研究者发现针刺预处理具有强大的免疫调节作用,可使内毒素血症大鼠的生存率由20%提高至80%,并且这种调节作用与电针对自主神经系统的调控密切相关。这首次从整体水平证实,在介导针刺的免疫调节作用时,交感神经与迷走神经并非绝对的制衡与对抗的关系。

这项研究由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仁济医院麻醉科王祥瑞教授,宋建钢博士,郑拥军博士等组成的研究小组完成,首次从整体水平证实,在介导针刺的免疫调节作用下,交感神经与迷走神经并非绝对的制衡与对抗的关系,在中枢两者相对独立,而在外周两者则是协同作用关系,这改变了以往关于迷走神经和交感神经作用相对立、相拮抗的传统观念。这项研究得到了973项目的资助。

三十年多年的临床实践表明,与单纯全麻下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相比,术前和术中复合电针内关等穴位刺激可显著改善心脏手术患者围术期循环功能的稳定性,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缩短术后恢复时间。但是,电针穴位刺激产生机体保护作用的现代科学机制依然不清楚。

近年来的研究显示,自主神经系统与固有免疫系统之间具有相互影响和调节的关系,而手术创伤、体外循环以及脏器缺血再灌注损伤引起的全身炎性反应(即固有免疫系统的过度激活)是导致心脏手术术后并发症产生、预后延迟、甚至死亡的一个关键因素。

在这篇文章中,研究人员鉴于电针可调节自主神经系统功能,推测电针在心脏手术中的脏器保护作用可能与其激活体内相关的神经免疫调节通路有关。

为了验证这一假说,研究人员采用内毒素血症导致的全身炎症反应大鼠模型,并应用相关技术干预自主神经功能,结果发现电针预处理能够抑制全身炎症反应,显著提高大鼠的生存率,这种作用与电针对自主神经系统的调节有关,即在中枢与M型胆碱能受体的激活有关,而与交感兴奋性无关;在外周,则需要交感神经和迷走神经的协同作用从而发挥电针的保护作用。

从神经免疫学的机制研究而言,这一研究首次从整体水平证实,在介导针刺的免疫调节作用时,交感神经与迷走神经并非绝对的制衡与对抗的关系,在中枢两者相对独立,而在外周二者则是协同作用关系,这改变了以往关于迷走神经和交感神经作用相对立、相拮抗的传统观念。其临床意义在于,这一研究为针刺治疗免疫性疾病提供了现代科学依据,为拓展电针穴位刺激在围术期的应用范围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即针刺将不再局限于镇痛作用,更重要的在于发挥其脏器功能的保护作用,改善手术患者的预后。(生物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都市网 | 服务条款 | 开放平台 | 广告服务 | 商务洽谈 | 都市网招聘 | 都市网公益 | 客服中心 | 网站导航 | 版权所有

手机版|小黑屋|Comsenz Inc.  

© 2001-2013 源码论坛 Inc.    Powered by Weekend Design Discuz! X3.2

GMT+8, 2025-2-24 19:31 , Processed in 0.130892 second(s), 18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