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找回密码
搜索
查看: 44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孤独症患儿一岁内可辨异常 专家提醒家长尽早识别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4-11 14:23:5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孤独症患儿一岁内可辨异常 专家提醒家长尽早识别

2012年04月09日 10:37:37

来源: 深圳特区报  

    孤独症作为一种先天疾病,专家提醒家长尽早识别孩子是否患病

    孤独症患儿一岁内可辨异常



Gettyimages 供图

  刚过去不久的4月2日是第5个世界孤独症日。孤独症又称自闭症,在我国和美国的疾病诊断分类条目中均采用“孤独症”一词。

  孤独症为何有上升趋势?环境污染会导致孤独症吗?这是一种先天疾病还是后天疾病?家长如何作早期识别?日前,深圳市康宁医院儿童心理科主任医师卢建平接受记者采访,对孤独症进行了相关介绍,并澄清了社会上对孤独症的一些错误观点。

  1

  孤独症是一种先天疾病

  卢建平介绍,不仅在我国,世界上孤独症的发病率也在逐年上升。在美国,1980年的患病率是0.1-0.4%。;1990年为2-2.7%。;2002年调查了14个州的8岁儿童,孤独症患病率仍达6%。。这些数据显示孤独症在近些年有显著增加的趋势。

  孤独症患病率增加的原因有多种解释,其中有几个普遍比较认同的看法。一是对孤独症的定义有改变。现在,一些不是很典型的、轻性的表现,比如阿斯伯格综合征等,也被纳入孤独症谱系障碍。诊断的外延扩大了,患病率自然增加。二是研究样本的大小、研究对象、筛选工具、确诊工具等都是患病率变化的影响因素。三是父母对子女的关心和了解增加、网络报纸杂志等的宣传,增加了早期诊断的几率。

  孤独症病因至今不明,各国学者作了很多前瞻性或回顾性的研究,存在不同的看法,但确定的共识是:孤独症的病因以生物学因素为主(目前遗传因素的影响最为明确)。

  而有害环境因素则促进了孤独症的发生。但具体哪些环境因素,目前还不确切。不过,在现已研究的环境因素中,孕妇感染、胚胎环境受损的情况,在孤独症人群中高一些。主要是胚胎期间孕妇受到各种生物、物理、化学等环境因素的影响,使胚胎受到损害,围产期、新生儿期的各种并发症发生高于健康儿童,如孩子缺氧、早产、难产等。

  那么,单纯的环境污染、后天的教养方式会否导致孤独症?卢建平表示,认为单纯的社会心理因素导致孤独症的观点是不对的。目前研究认为,外部环境因素(感染、宫内或围产期损伤等)作用于具有孤独症遗传易感性的个体,促成孤独症。另外,单纯地把孤独症归为心因性疾病,认为家庭经济差、父母冷漠、照顾不周等导致孤独症的说法也是不对的,在正常生活环境下,孤独症的发生与照料养育不当没有直接关系。

  如何尽量避免孤独症的发生?卢建平说,孤独症是一种先天疾病,它是多基因遗传病,遗传方式是多基因相互作用的结果。因此,孕产期要尽量少接触环境中的有害因素,尤其是一些已知的高危因素,如营养不良、吸烟喝酒、生育时父亲的年龄过大、怀孕时的各种并发症(如难产、早产、宫内缺氧),以及新生儿期的脑部感染损伤等。还有,如果家族里有孤独症患者,就要更加注意。

  2

  三岁前是干预的最佳时期

  卢建平介绍,由于还没有确切、特效的治疗方法,孤独症的治疗、康复、预后都非常差。孤独症发病非常早,患者从出生到成年一直无法独立生活,需要照顾,给家庭和社会带来很大的负担,对优生优育有很大影响。孤独症的诊治与康复已成为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

  孤独症康复疗法的最基本原则,就是“早期”。因为年龄越小,神经系统的可塑性越强。所以从康复效果方面,最重要的就是早期治疗、早期干预,干预越晚、效果越差。父母一旦观察到孩子有异常表现,就要尽早接受专业筛查,并接受医生的诊断、诊治与随访。3岁前是干预的最佳时期,但大部分孩子就诊时多在3岁以后,通常的诊断年龄都在3-5岁。更遗憾的是,感觉到孩子异常后,有的家长觉得孩子与别的孩子差别不大,或者觉得还小,还想再等等、再看看,结果影响到早期干预。

  而病史调查发现,至少一半的患者,在1岁以内就已经表现出与一般孩子不同的行为,虽然1岁内很难留意,但家长回忆时,都说还是能看出来的。其实孤独症患儿到8个月已经与其他婴儿有很大差异,12-14个月时已会表现出一些特殊情况。家长一定要有这个意识,注意观察,主要从两方面看孩子有无异常:

  孤独症孩子最早会表现出“社会趋向性障碍”。比如虽说孩子到1岁左右才有意识的口头语言,但在出生后不久,通常就会有一些非语言的社会交往行为,如看到旁边有人,会主动注视别人的脸、眼睛、嘴、身体,对人的声音有反应。这是孩子用非语言跟人交往,感受到社会性刺激时会东张西望。如果缺乏这些,就是社会趋向性障碍。比如逗他也不笑,对生人和熟人的反应没什么差别,与家人也不亲近,叫他的名字也不反应,叫他拍手或者再见他也不会模仿。同时,他对外界物体的兴趣,多过对人的兴趣,比如与小朋友在一起时,并不注意别的儿童,而是更多地摆弄自己的玩具、物品。这些都是很容易观察的。

  再一个就是“分享性注意缺陷”。正常孩子从半岁至2岁时,看到某个事物,一般会有头部和眼神的跟随,通过眼神分享对外界的注意。而孤独症孩子这方面的表现是有缺陷的,他的视线不跟你走,也没有眼神对视,既不能跟随你手指的方向转动眼神看某个物体,也不会把自己喜欢的东西指给别人看。

  这两点,是孤独症患者一两岁就表现出来、并能被父母感觉到的,并随着年龄的增长持续存在,拖到3岁后会更典型。

  3

  完全交给康复机构不可取

  卢建平表示,家长培训在孤独症的诊断、康复方面意义重大。早期干预首先要父母发现。通过孕妇学校、社区讲座、媒体、海报、母婴商店等传播相关知识。在有些国家,孤独症的海报贴到母婴商店里,内容易懂,有助于提高父母的相关意识。“当然,儿童工作者也应具备相关知识。如保姆、学习班的老师、预防接种的护士、幼儿园里的校医、儿科医生等接触到孩子的人如果具备相关知识,发现异常就可以提醒父母,帮助早识别。另外,要做普遍的筛查。孩子出生后,9个月、12个月、15个月、1岁半、2岁,都是体检的关键时点,检查完身体指标后,不妨用国际通用的早期筛查量表检查一下心理发育指标。对重点人群的筛查也非常重要,特别是语言发育迟缓的孩子、或者家族中有过孤独症患儿的,都是重点人群。”

  但父母发现是第一位的,毕竟父母与孩子密切生活在一起,其他几方面也都要父母有这方面的意识方可实现。所以,家长培训是当务之急。另外,家长培训也是康复训练所需。通常,对于没有确切药物治疗的疾病,康复训练的介入就要早。有家长认为把孤独症患儿送康复机构就可以了,对此,卢建平指出这是误区,“康复的主体,包括机构训练、家庭康复,这二者应有机结合、互相补充。其中,机构训练更专业、更系统,但它是模拟的环境;家庭康复则更接近孩子生存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也能减少家庭的经济负担。而且家长更有动机、责任,能给予孩子更好的呵护。所以,家长要摆正心态,孩子在机构康复毕竟是短时间的,更多的时间是在父母身边学习,如果抱着全交给机构的心态,也做不好。”

  专家呼吁

  推动孤独症的

  社区教育与康复

  卢建平介绍,孤独症研究在我国起步较晚,在1982年由精神病专家陶国泰首先报告了4例孤独症。虽然国内有些地区曾作过相关的患病率调查,但目前更需要一个全国的孤独症患病率调查,有利于了解整体情况,制定相应的政策与措施,如建立孤独症患者的学校、幼儿园,社区康复的配备、床位等。

  由于孤独症孩子去正常学校上学时,会有一些与众不同的表现,学习上存在困难,行为刻板,交往有困难等,因此,患者治疗康复到八九岁时,想要上学,但很少有学校愿意接收,而且即便进了普通学校,孩子也不适应。这让医生和家长都很苦恼。

  卢建平认为,应对孤独症患者和家庭提供后续帮助,包括建立相应的学校,而不可能让患儿一直在医院或家里呆着。她告诉记者,西方国家经过多年的呼吁与努力,在医院、机构康复的基础上,逐渐建立了孤独症的教育和社区康复体系,如美国的孤独症学校,政府和慈善组织均有立法或资助。

  她呼吁:“孤独症患者仅靠家庭、医院的力量,远远不够,更需要建立政府机制,推动社区的教育与康复。”她相信,随着经济的发展,民生的实现,法律的健全,在患者家长、专业人士、社会、教育、民政、残联等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下,孤独症的社区康复和终身教育是可以实现的。(记者 刘一平 通讯员 邵春晓)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都市网 | 服务条款 | 开放平台 | 广告服务 | 商务洽谈 | 都市网招聘 | 都市网公益 | 客服中心 | 网站导航 | 版权所有

手机版|小黑屋|Comsenz Inc.  

© 2001-2013 源码论坛 Inc.    Powered by Weekend Design Discuz! X3.2

GMT+8, 2024-11-10 13:45 , Processed in 0.078921 second(s), 22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