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找回密码
搜索
查看: 66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佛教神湖三岩三湖巴松错 探秘水下巴松错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3-2 12:02:4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导语】:“千回百转始初见, 疑似仙境在人间。 ” 巴松错是藏传佛教中的神湖, 又名错高湖, 藏语意为“三岩三湖” 。 三岩是指湖区被三座富有宗教意味的山岩环绕着, 分别是 “赞给扎” 文殊菩萨道场, “多吉扎” 观音菩萨道场, “拉扎” 金刚手道场, 象征着慈悲、 智慧与力量, 形成了藏传佛教的隐喻体系; 三湖是指深受徒步旅游者青睐的巴松错、 钟错、 新错。 每年都有藏族百姓来此 “转湖” 、“转山” 祈福。



三岩之地与巴松诸湖

  在科学视角和语言中,藏东南最大之冰川堰塞湖巴松错,在冰河纪时由巨大的冰川覆盖,随着地球温度的逐渐上升,冰川无时不刻地处于缓慢而有力的活动中。通过冰川磨蚀、刨蚀加上冰川融水所形成的冰河的冲蚀等作用,大致的巴松错湖盆形成了。这一过程中,湖盆南岸边缘一处抗磨刨力度较强的硬质岩基,得以保持其相对高度,并在冰川消退时露了出来。这种石头因为形似背脊并隆起,所以被称为“羊背石” 。再其后,若干支流以及湖周冰川融水和溪流,在如今的湖北岸临山脚一线形成古老的河道,并以强力的冲蚀和泥石流等带动作用,在巴松错冰川盆地狭窄处形成了如今的错久村洪流型堆积层和木巴村辐射型冲刷型台地,加上布如村一线因地震和滑坡等形成的山体垮塌等综合因素,在湖口处的堆积面不断扩展,终至湖盆完形,具备大量蓄水的雏形。历经数不清的再堆积和再冲刷,巴松错进水系统和出水部位的地质环境逐渐稳固,这便是巴松错成湖、羊背石成岛的地质史。


  

  狭义的巴松错, 是专指被“错久、 布热、 错高、 结巴”四村所环绕的这一高山冰川堰塞湖, 它原名 “错高湖” 。巴松错既是藏东南区域最大的自然湖泊,同时也是林芝地区重要的神湖。 由湖心岛错宗寺和湖周诸多寺庙,以及被赋予了神话和传说众多自然胜景和转湖习俗等等,共同凝聚了巴松错的神圣意味。甚至围绕巴松错的四个村落,也因这个集自然灵秀与悠久人文于一体的大湖,而格外体现出在人居环境等方面的独特。这里一直以来都被誉为藏东南最美的自然村落所在。所以虽然巴松错深藏在交通闭塞、远离城镇的山沟里,但它却以其林木繁茂和群山耸立中的那一池碧水而广为外界所知。

  广义的巴松错需从水系的视角进行定义。巴松错的湖水来源于三大支系,由南往北分别为新错沟、钟错沟和扎拉沟, 这三大支系水源的尽头均为冰雪融水,而雪山则是念青唐古拉山东段 6000 米左右的诸多雪峰。 它们分别以永久型和季节型冰川、 积雪, 自然雨雪,高山湖泊,溪流以及地下泉流等方式,为巴松错源源不断地提供水流。与此同时,巴松错自身还有三处较小的水源,一是来源于湖东南的布多沟,另外两处是来源于正北处的雪峰融水。分别在求子洞和布如村汇入,众多的水源经巴松错汇聚,再经由巴河流出,在雪卡村附近,又与朱拉沟合一,再于巴河镇流入雅鲁藏布江的一级支流尼洋河,并最终归入印度洋。反推这一过程同样有趣,印度洋巨大的水汽云团经由季风的推导,从孟加拉湾方向不断向喜马拉雅山脉东南段入侵,它们难以越过高大的山脉,但却能顺着雅鲁藏布江所切割而出的水汽通道,再由易贡、东久等山沟,深入到巴松错区域的雪山附近, 由此形成迎锋型雨雪,回流至巴松错。在这周而复始的循环之中,巴松错仿佛天然的水胃,不断地吸入排放,再吸入再排放。


  

  人们对于巴松错的认知多限于一湖一岛,更多的人还只知那一岛一寺,他们甚至连巴松错都没能环湖一周过。随着巴松错区域旅游产业的发展,也随着众多具有探索精神的户外旅游爱好者的增多,巴松错的面貌正在不断的精彩和丰满之中。2011 年7 月至2012年 8 月,西藏巴松错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在巴松错景区范围内开展多季节的影像生物多样性和人文调查,以进一步明确巴松错景区范围内特有和生物物种的分布

  范围、生态习性;人文本底状况。同时积累大批高质量的生物多样性和人文本底资料,为将来的保护、科研、生态旅游等提供必要的信息。从一个大致的勾勒可以看出,以巴松错、新错、钟错三湖及扎拉沟、新错沟、 钟错沟、 朱拉沟等诸峡谷共同构成的“大巴松错”的轮廓, 正愈发明晰。其丰饶、 多元的自然和人文资源,也必将引来更多的探索和关注。



  “对巴松错水下的初探, 让我们对高原湖泊有了初步的了解, 它还有许多未知, 以及许多的生物物种等待我们发现。 ”

堪称艰辛的下潜

  11月份的桑通草原,大地已被白茫的初雪覆盖。身后不远处的雪山,有苍劲黄亮的松林与浓厚的云雾掩映。突然走路的时候,会有成千上万的林岭雀,旋风般不时从身边的雪地与草丛间掠起,再落入不远处,等走近它们的时候,会再次掠起,如此循环往复,并不与人类显得特别生疏,或者特别亲密。有时会有一抹温柔的夕阳,黄金一样随意均匀地涂抹在草原上,似有非同寻常的自由与辽阔。而更多时候,云雾会突然莫名其妙地升腾弥漫起来,雨雪会剧烈地砸向我们,凛冽的劲风让人体会到刺骨的寒冷。

  一切宛如梦境,让人不忍抽身离去。那时我刚刚和摄影师胡杨从身后雪山怀抱的“树形湖”新错下撤回来。此时, 影像生物多样性调查所(IBE)的水下摄影师吴立新和搭档李家凡,刚刚在新错进行完毕一次高原潜水和拍摄,他们在更换衣服,收拾整理潜水用具和水下摄影的器材。这意味着他们这天在新错的下潜和水下拍摄结束,同时,也意味着他们在巴松错影像生物多样性调查秋季科学考察活动中,最后的一次下潜和水下拍摄结束。

  这样的季节,在高原上进行这样的科学考察活动,不得不与艰辛这样的字眼挂钩。夜晚,科考队员们是借宿在当地人四面露风的木头房子里,三条 -8℃度的羽绒睡袋也温暖不了睡梦,可想而知有多寒冷。而每次下潜,虽然身着干式防水服,但在这雪山环抱的冰湖底下,手指、脸等很多部位还是要和冰冷的湖水接触。所以,在他们最后一次下潜后,身着沉重的潜水器材,抱着水下摄影、摄像机走上水岸的时候,脚步分明已经踉跄。

  夜晚归来,在营地的厨房终于可以就着炉火烘烤取暖,两位水下摄影师翻看着拍摄完成的照片,因天气和湖水能见度问题,他们对这次的调查拍摄显得多少有些不太甘心。但这并不影响他们早已创造历史。潜入巴松错和新错湖中,拍摄水下生态环境和生物影像,在西藏还是第一次,他们拍摄的巴松错及新错的水下影像也将填补西藏水下生物影像的空白。

创纪录的时刻
  11月2日,西藏林芝的巴松错景区刚结束已持续一日二晚的降雪。周山覆雪,白茫一片,巴松湖显得更加碧绿苍翠。初晴的阳光驱散了巴松错上空的云雾,挂在林间树梢的雪, 于融化中纷飞坠落。景区内游人寥寥, 空气渐暖,一派静谧,正是吴立新和李家凡两位摄影师等待了整整一天的理想下水环境。

  作为西藏巴松错影像生物多样性秋季科学考察活动的重要一部分,巴松错水下生物影像拍摄是西藏历史上首次对水下生物进行影像拍摄。 “新奇的水下自然环境、罕见的高原水生生物等,都是我们这次巴松错水下调查关注的内容。 ”吴立新说。

  在潜水行业里,海拔超过 300 米水域进行的潜水活动都称为高原潜水,但目前潜水科学研究得出的可供潜水员参考的科学数据只到海拔3000 米。当吴立新来到巴松错湖畔准备开始潜水拍摄的时候,身边已摆放好水下摄影摄像设备、气瓶、潜水服、浮力控制系统和呼吸调节器等装备。


  

  10 时 35 分,在必要的准备工作完成后,吴立新和李家凡搭乘一艘8人快艇,驶向巴松错湖心岛东面,选好入水位置,跳入水中。这个时刻,被这次巴松错影像生物多样性及人文调查项目主管、西藏旅游股份有限公司文化战略部部长罗浩兴奋地记录了下来。与此同时,景区内少有的游客,还有附近的村民,以及巴松错景区工作的部分员工,在扎西岛上,一同见证了这一堪称经典的时刻。

  沉静许久,众人在焦虑等待,只有水面上冒出的些许气泡在提示他们的大体下潜位置。11 点 45 分,在 37 分钟的巴松错首次“秘境寻踪”后,两位摄影师浮出了水面。吴立新告诉大家: “能见度不是太理想,看得见岛在水下的悬壁、泥底和碎石。下潜的最深深度约20米, 没有看到鱼, 只是在泥底上看到一些鱼粪。 ”

  据吴立新介绍,湖里毫无疑问有鱼类生存,只是很早地躲避开人了。因为鱼感官灵敏,又有侧线,能感觉水中细微的振动,所以在人靠近之前会提前感应到来人。

  虽然巴松错水下拍摄是吴立新经历过海拔最高的水下拍摄, 这样的拍摄结果还是在他意料之中。他说: “多数高原湖泊因水温低、矿物质含量高等原因,能见度低,水生生物稀少,加上我们对水下环境的未知,都会对水下拍摄造成不良影响。巴松错作为高原淡水湖也是如此。 ”

  关于巴松错中的鱼类,当地老百姓说有六七种之多,还有人曾看到一米多长的大鱼。吴立新说: “对巴松错水下的初探,让我们对高原湖泊有了初步的了解,它还有许多未知,以及许多的生物物种等待我们发现。对于这些生物的探究、了解,是为了更好地爱护它们。我们看到的藏族百姓对于自然万物的热爱,也在感动我们。 ”

“水下摄影”揭秘

  很多人都把水下世界称之为 “内太空” , 因为那里有太多奇幻美景和不可思议的生命,和我们所熟悉的陆地上的世界截然不同,以至于像另外一个太空。而水下世界的“内太空摄影”同样神秘,引人入胜。

  吴立新,从 2002 年开始从事水下摄影。2007 年,在被誉为“水下摄影界奥林匹克”的“世界水下摄影锦标赛”上,作为首位中国潜水运动协会派出的摄影师参赛,获得了微距类银奖。2011 年 12 月 1 日,他又在第一届亚洲潜联水下摄影锦标赛上获得主题组冠军,并赢得全场最高分 96.4 分。多年来,他一直用影像展示着真实的水下世界,希望把自己看到的奇妙世界带给更多人,希望通过这些水中影像让更多的人了解水下世界,并加入到保护海洋、保护自然的队伍当中来。

  作为一名水下摄影师,吴立新坦言自己之前进行的水下摄影,多在海洋里进行。此外,他还在贵州的喀斯特地貌中,进行过这种特殊的洞穴和水下生物的拍摄。但吴立新对青藏高原湖泊的水下拍摄和科学探索并非首次,他是第一位潜入青海湖底的人。2007年开始,为了青海湖湟鱼的拍摄,他从北京到青海每次往返近 5000 公里,跑了四趟。这次到巴松错也一样,因为器材安全方面的原因,无法托运,他必须自己从北京驱车载着器材到成都,再经川藏公路一路开车到林芝,来到巴松错潜水拍摄完毕,再自己开车把满满一车的器材运回北京,其中包括空气压缩机、潜水气瓶等等,有时根据需要,甚至还会自己携带机动橡皮艇。


  

  青海湖海拔近3200 米,透过他的镜头,湟鱼这种青海湖特有鱼类在水下的真实生活首次面世,而它们所面临的新的生存考验,也同时浮出水面。巴松错湖面海拔 3473 米,他又将自己高原潜水的海拔记录刷新。此次在巴松错和新错进行影像生物多样性的水下调查,最制约吴立新和搭档李家凡的,一是不佳的天气状态,二是较差的水下能见度,而曾经让随队采访的记者们担忧的气温低的问题,两位摄影师均称对下潜和摄影师身体的影响不大。 “在青海时气温最低时到过 -16 至 -17 摄氏度,主要会对器材造成影响” ,吴立新说。

  据介绍,每次潜水时,摄影师要拿的摄影器材一个大概在 15 公斤左右,身上的潜水服和铅块等加起来也有几十公斤重。用于技术潜水,需要使用的压缩空气为双瓶组。所谓技术潜水是指包括洞穴,沉船等环境复杂、深度大、时间长的潜水活动,须经过专门的学习训练,与普通的休闲潜水相比,难度、危险性更高。每次潜水, 至少要有两个人一起下去, 在潜水界,各潜水组织都称其为“潜伴制度” ,是一种安全规程,在水下发生意外情况时得以相互救助。

  “但是也有不同的观点,就是‘独潜’ ,英文叫做Solo Diving。有些潜水员认为完善的器材配制、高超的潜水技能要比生手的潜伴更具备保障性。 ”在数天的潜水考察中,他如此向我们普及潜水知识。

  通过在巴松错和新错数天的水下拍摄,吴立新和李家凡两位摄影师对两座高原湖泊的水生动植物生存状况及湖床等本底资料进行了调查拍摄,收集了大量水下湖泊景观图片以及部分巴松错水生物和鱼类。同时也证实了巴松措湖心的扎西岛,并非传说中那般是一座“空心岛” ,即岛屿与湖底相连而不是漂浮在水面之上的,这更符合“羊背石成岛”的传说,即通过冰川磨蚀、刨蚀加上冰川融水所形成的冰河的冲蚀,巴松错湖盆南岸边缘一处抗磨刨力度较强的硬质岩基得以保持其相对高度,并在冰川消退时露了出来,从而形成了如今的扎西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都市网 | 服务条款 | 开放平台 | 广告服务 | 商务洽谈 | 都市网招聘 | 都市网公益 | 客服中心 | 网站导航 | 版权所有

手机版|小黑屋|Comsenz Inc.  

© 2001-2013 源码论坛 Inc.    Powered by Weekend Design Discuz! X3.2

GMT+8, 2024-10-6 00:34 , Processed in 0.108067 second(s), 22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