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京脑科医院初诊孤独症患儿人数10年增加30倍
2011-12-05 13:02
近日,报道了南京脑科医院一周收治近百例孤独症患儿的新闻,引起了家长们的关注。记者从南京脑科医院儿童心理卫生研究中心所长柯晓燕处了解到,根据他们的统计情况,在该院初诊的孤独症患儿人数10年增加30倍以上!他们还对孤独症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通过培训,让家长能更好帮助家中的孤独症儿童。
柯晓燕
博士、主任医师、教授,南京脑科医院儿童心理卫生研究中心所长,南京脑科医院神经精神病研究所副所长,世界卫生组织儿童心理卫生科研与培训合作中心执行主任。中华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青年委员,中国神经科学学会精神病学基础与临床分会青年委员,江苏省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委员,江苏省心理学会医学心理分会秘书长。南京市中青年行业技术学科带头人,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第七批次,江苏省333工程第三层次培养对象,国家临床重点专科(精神病学)学术带头人,江苏省医学重点学科(精神病学)学术带头人,南京市医学重点专科(儿童心理)学科带头人。
2000年37人 2010年1210人
4个月不会冲人笑就该警惕
在柯晓燕提供的统计数据中,记者看到,在2000年,该院全年接诊的初诊病例人数为37人,其中南京本地为9人;而在2010年全年共计1210人,其中南京本地578人,约为2000年的32倍。
患者数的快速上升,一方面和孤独症发病的上升趋势有关,一方面主要还是因为检查方法增多、家长警惕意识增强。柯晓燕告诉记者,在2000年时发现的孤独症患儿病例以4岁以上居多,80%的患儿都在4岁以上,接近一半的患儿都超过了7岁;而在2010年时,患儿年龄所占比例倒了个个儿,3岁以下的患儿比例已经超过40%,更多的孩子能在4岁前被发现。
“许多人都觉得,孤独症是离自己很遥远的事情。可近年来从国内外统计来看,孤独症发病率有缓慢上升趋势。”柯晓燕告诉记者,过去人们只有等到孩子大一些,出现明显的社交障碍才会意识到需要带孩子就医。而研究发现,孤独症的征兆可能很早就出现了。
“就拿宝宝的笑来说。宝宝的微笑分成三个阶段,出生后刚开始是反射性的自发性微笑,渐渐发展到无选择的社会性微笑,而4个月后就开始发展为有选择的社会性微笑,对着熟人更容易展露笑容。而如果孩子4个月时不会看着别人的脸微笑,家长就要提高警惕。”柯晓燕介绍。此外,如果宝宝6个月时没有明显的笑或者快乐情绪的表达;12月时喊他的名字没有反应、没有牙牙学语、没有一些互动的手势(指点、挥手、拿东西给你看等),16个月时不会发单音,24个月时不会讲2个字以上的词。都需要引起家长的高度重视。还有一些孩子可能刚开始表现还好,但在成长中出现倒退的现象,例如原来会说的话不说了,这也需要警惕。
通过培训家长来协助患儿洗个手也得拆成几步来训练
柯晓燕带领研究中心的专家,追踪了一批2-3岁的孤独症幼儿,一方面研究语言、社交、刻板行为方面的变化,另一方面对比他们的脑发育情况进行研究。
“我们跟踪了一批高功能孤独症患儿,这类孩子的特点是智力、语言发育基本正常,他们更能够体现孤独症的核心问题——交流障碍。”柯晓燕介绍,医生们采用了功能核磁共振的方法,对比大脑结构上、功能上的异常。在研究中发现,高功能孤独症患儿的额叶体积增大,胼胝体体积未发现异常,但胼胝体前1/3部纤维减少最明显,额叶与其他脑区之间呈现低连通性。“这些改变,不排除和孤独症患儿的社交障碍有一定联系。”
柯晓燕等人也对孤独症的治疗做了诸多探索。由于孤独症儿童的治疗和训练是一个长期过程,他们采取了医生、特殊教育老师、治疗师和家长共同参与的模式,让家长经过培训后,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参与孩子的训练。
“近年来,回合式教学在孤独症儿童的训练中被广泛使用,我们也对其效果进行了研究和评估。”柯晓燕告诉记者,这种教学法其实就是教给孩子的技能,分成小的步骤,然后一步步反复训练。举个例子来说,洗手在一般人做来很简单,对于孤独症儿童来说,则要先拆成好几个步骤,包括:打开水龙头→搓手→擦肥皂→再搓手→关水→把手擦干。然后一个步骤一个步骤对孩子进行培训。
在这个过程中,孩子都需要成人的指导,如果全部依托于医疗机构,在现有阶段难度比较大。柯晓燕他们就着手对家长进行培训,先让家长掌握技巧,然后再由家长协助训练孩子。
通过他们的对比研究显示,对比教师训练组,家长经过训练后对患儿进行干预,同样可以显著提高孩子的发育水平。(徐晓蓉 朱菁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