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楼主 |
发表于 2011-12-8 16:38:33
|
只看该作者
走进韩国宗庙,品味儒家文化
一段时间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欲望的膨胀,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雄厚基石在现代“文明”的冲击下似乎正在变薄。古人有云:“礼失则求诸野”,不经意间国人发现近郊韩国对中国传统文化,尤其儒家文化的继承正有“后来者居上”的趋势,无论是韩国“江陵端午祭”的申遗成功,还是韩剧中儒教理念的传播,在彼岸,儒家文化的旗帜飘扬正猎。
中国传统的儒家文化在“韩文化”里面得到了良好的传承,儒家思想对韩国整个社会的影响极深,儒教的道德观、社会观在韩国人的思想中至今依然占支配地位。在普通韩国人的意识中,儒教不是宗教而是一种道德和行为规范,是一种自觉的行为。在韩国,不论信仰什么宗教,为人处事都遵循儒家的道德标准,尊老爱幼,孝悌忠信,无论高官教授还是贩夫走卒,都一样恪守。《论语》、《孟子》、《大学》、《中庸》等儒家书籍在韩国许多书店都能买到,韩国电视台也辟有专门的《论语》讲座。今天,在我们走进韩国宗庙,走进宗庙祭礼,搜寻儒家文化在韩国的传承踪迹的同时,回首国内,是否应该感叹我国传统文化的断裂和流失呢?
20世纪以来,韩国实现了由封建文明到现代文明的飞跃,而在这同时,韩国人却没有忘记自己民族的传统文化。从传统服饰到节日民俗,从热播韩剧到传统宗庙,在韩国人的日常生活中,到处可以见到传统文化的影子,保存最古老和最真实的圣殿——宗庙,就是韩国传统文化传承完成的最佳实例。
宗庙是供奉李氏朝鲜王朝(1392-1910)历代君王和王妃神位的祠堂,1394年,建立朝鲜王朝的太祖自开城迁都汉阳后,始建宗庙;16世纪末因壬辰倭乱烧毁,1608年重建,几经修缮和改造后,达到现在之规模。
宗庙由正殿和永宁殿组成。目前,在正殿的19个龛室里供奉着从太祖到顺宗19位君王和30位王后,在正殿西边永宁殿的16个龛室里供奉着从正殿移来的15位君王和17位王后,以及英王和王妃的神位。这些朝鲜王朝的先王贤妃们在享受着人间供奉香火的同时,在韩国民众心目中担负着福佑后人的祖先神角色。
朝鲜王朝的君王们认为宗庙为举行祭礼的地方,宗庙建筑不能奢华,以体现儒家的简朴精神。和复杂又华丽的中国太庙相比,韩国宗庙的特点是正面很长、风格高度节制而简练,装饰、色彩和花纹也尽量单纯而简洁,以突出必要的空间,在建筑布局上,韩国宗庙的主要特征是依自然地势而建,所以不像中国传统建筑有统一的中轴线。
宗庙的主殿称为宗殿,是韩国最长的木质建筑,殿前巨大的石铺平台显示出庄严肃穆的气氛。从外观上看,正殿、永宁殿似乎没有统一性,但却很巧妙地利用位次秩序和节制的概念,从内部成功地做到整体的统一:建筑虽然位置不对称,但整体是对称的。按照仪礼空间的位次秩序,正殿和永宁殿的屋檐和屋顶的高度,柱子的粗细都不一样,随着神主的增加而增筑,因此具有独特的规格和室内空间形状。如此,在宗庙建筑之中,尊严和权威尽显无遗。
宗庙今天已成为韩国建筑的一出典范和全国庆典活动的主要场所。宗庙代表了朝鲜过去人们的精神信仰,木质建筑显示了朝鲜建筑史上罕有的建筑美感,此处举行的仪式则蕴涵了在韩国各重要领域起重大影响的儒家忠孝思想精华。它与供奉土地神和五谷神灵、祈求国泰民安的社稷坛并称为古代国家的象征。
韩国——宗庙
宗庙是供奉朝鲜王朝历代王和王妃以及被追封的王和王妃牌位的儒教祠堂,是最精致和庄严的建筑之一。
太祖三年(1394)十月,朝鲜王朝迁都汉阳的当年十二月开始修建宗庙,到第二年九月竣工,紧接着供奉了原在开城的太祖的四大祖先——穆祖、翼祖、度祖、桓祖的牌位。
宗庙面积达56,503坪,内部有宗庙正殿,以及侧庙永宁殿和典祀厅、斋室、香大厅、功臣堂、七事堂等建筑。起初正殿有太室7间,左右带侧间2间,但在宣祖二十五年(1592)壬辰倭乱时被烧毁,而在光海君即位之年(1608)重新修建,后来在 英祖和宪宗时期进行增建,到了现在已有19间。
永宁殿是在世宗三年(1421)开始修建,已开始有太室四间,东西各有一间侧室,共六间,但在壬辰倭乱时被烧毁,而在光海君即位之年重新修建成十间规模,后来继续增建,到现在成为16间。
现在正殿19间和永宁殿分别供奉着49个和34个牌位,而正殿前院中的功臣堂内供奉着朝鲜时期83位功臣的牌位。
朝鲜时期,每年的春夏秋冬和腊月在正殿举行了大祭,而每年春秋和腊月在永宁殿指定专门的祭日举行了祭礼,现在每年5月的第一个星期日,在全州李氏大同宗約院举行被称为宗庙祭礼的上香仪式,祭祀时演奏包括器乐和歌曲以及舞蹈的宗庙祭礼乐。
宗庙的主殿建筑面积达1,270㎡,估计这在同一时期的木制建筑中,可能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建筑,与宫殿和佛寺的建筑华丽而装饰性强的特点相比,它是按着儒教朴素的风格修建的用于特殊目的建筑。
和韩国的普通建筑一样,宗庙具有个别的非对称结构,但整体上具有对称结构,它反映了仪礼场所的阶级等级,正殿和永宁殿的台基和屋檐、屋顶的高度、房柱的粗细都根据其等级而不同。
起源于中国周朝的宗庙制度,从供奉七代祖先的制度开始,到了明朝发展到供奉九代,中国太庙只有9间太室,而只有韩国的宗庙具有19间太室的很独特的制度,正面长而强调水平的独特的建筑样式与宗庙制度的发源地中国不同,是在西方建筑中根本找不到其前例的世界稀有的建筑样式。
宗庙祭礼与宗庙仪礼次序、仪礼食品、祭器、乐器和仪仗物、仪礼音乐及舞蹈等相互融合,五百多年来一直完整地保存了1462年被定形化的形态,从这一点上可以说它是世界上最悠久的综合仪礼文化。
宗庙祭礼和宗庙祭礼乐中表现的仪礼次序、音乐、舞蹈等,不仅起源于以中国古代文明为基础形成的夏、殷、周时期的仪礼文化,而且几乎完整地保存了东方古代文化的特征和意义,因此它是可以作为研究东方古代文化的宝贵资料的文化遗产之一。
宗庙祭礼乐由器乐、歌曲、舞蹈组成,演奏在世宗时期第一次创作,世祖时期精雕细琢的《保太平》和《定大业》等22首曲子,并跳动作简练而庄严特点的佾舞等舞蹈。与《新罗乡歌》或《高丽歌谣》只传下来歌词相比,宗庙祭礼乐把500年前的旋律原封不动地传承到今天,因此具有很大的意义。
宗庙是朝鲜时期的传统建筑,尽管是非普通建筑的神殿建筑,但带有建筑的普遍价值,因此成为很多建筑师的研究对象,而宗庙卓越的建筑价值到了可被称为东方帕台农神庙的程度,具有很大的建筑史价值。
宗庙被指定为第125号史迹进行着保存,所收藏的文化遗产有:正殿(第227号国宝)、永宁殿(第821号宝物)、宗庙祭礼乐(第1号重要无形文化遗产)、宗庙祭礼(第56号重要无形文化遗产)等,1955年12月,被联合国家科文组织指定为世界遗产。
韩国的宗庙大祭
每年五月第一个星期日,是韩国宗庙大祭。今年5月,记者随同中国媒体团赴韩国,观看了“大祭”,印象特别深刻。据韩国旅游发展局介绍,一年一度在韩国宗庙举行的祭享仪式,是朝鲜时代国祭中规模最大的重要祭祀,故亦称“宗庙祭礼”。所谓宗庙,是供奉朝鲜时代历代国王、王妃以及国家功臣灵位的祠堂,是象征社稷和国家基本的最精制而庄严的建筑。宗庙祭礼是遵照儒教程序举行的最高品位的王室仪礼,目的在于整个国家实践东方基本理念———“孝”,与此同时,在宗庙这一特定建筑物中表现祭礼庄严肃穆之美。超越五百多年时间和空间的韩国宗庙大祭已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韩国宗庙与景福宫建于同时,宽广的腹地建有正殿及永宁殿。2007年韩国宗庙大祭的这一天,晴空万里,蔚蓝的天空下,生长在宗庙的树木更加翠绿,衬映着庄严的宗庙,显得和谐而完美。祭官在指定的位置就位,庙司和大祝官供奉好牌位后,祭享仪式开始。在临时搭建的看台上,有许多长者前来观看,而在这一天,具有皇家血统(主要是李姓的后裔)都前来参加祭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