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找回密码
搜索
查看: 44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孙中山家族与台湾:蒋介石对流亡的孙科不闻不问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2-13 20:07:1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1949年12月10日,随着蒋介石从成都乘飞机逃亡台湾,“国民政府”也从大陆彻底消亡。

孙科虽然辞去了“国民政府”行政院长职务,但他一直是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1949年7月改为“中央非常委 员会”)常务委员。蒋介石不但没有通知在香港的孙科去台湾,还一再阻挠他赴台。1950年3月1日,蒋介石在台北复任 “总统”。此后,社会上又风传孙科将赴台湾出任“副总统”。但很快,台湾的报纸就出现了大量攻击孙科的报道,有关方面 对他来台更是竭力防范。孙科意欲申请赴美国,但台湾当局又以种种理由不给他发放护照,无奈只得留在香港。直到这年秋天 ,孙科才得以携夫人陈淑英经印度、希腊赴法国居住。两年后,孙科夫妇迁居美国,和在那里的子女团聚。孙科一家的“漂泊 ”生活一直持续到1965年回台湾。

孙中山与台湾的渊源

孙科虽然被拒在台岛之外十几年,但孙家却与台湾有着颇深的渊源。这还要从孙中山说起。

从推动革命开始,孙中山就有从日本手中收复台湾的决心和意志。1894年兴中会成立时,孙中山就在成立《宣言 》等重要文献中表露出“战败赔款、割地求和是耻辱”的思想,并决心“恢复中华、收复失地”。

孙中山还是最早将“收复台湾”付诸实际行动的人。1899年冬,他在日本东京从事革命活动时,曾手绘一些中国 《形势地图》,将被清政府割让给日本的台湾领土涂上颜色,以便“让阅读者触目惊心,永志不忘”。

此后,孙中山3次到台湾,从事革命活动。

1900年9月25日,孙中山独自一人从日本奔赴台湾,在台北设立指挥所,指挥了惠州起义。第二次到台湾是1 913年8月,孙中山住在台北一家叫“梅屋敷”的旅馆里(这里现已改建为台北市国父史迹纪念馆,是唯一保存至今的孙中 山赴台历史遗址)。他在此接见了一些在台的老同盟会会员,向他们了解情况,征询意见。当时,孙中山还给“梅屋敷”旅馆 的主人题写了“博爱”二字。孙中山第三次赴台是在“第一次护法运动”失败的1918年6月,但由于台湾日本殖民当局的 极力阻挠,他只在台北住了一宿,次日即离开了台湾。

孙中山3次赴台,留下了永不磨灭的足迹。台湾方面还有文献指出,孙中山直到去世前,都念念不忘要撤除日本与中 国所签订的所有不平等条约,给台湾实行自治的权力……

正是由于这些,“国父”孙中山得以在台湾深入人心,并受到尊崇。

如今,“孙中山”在台湾是无所不在。台湾流通最广的新台币100元钞票上,印的就是孙中山的肖像。在台湾许多 地方,“孙中山”甚至就是钱的代名词,像选举时就常有人说“选举没师傅,有‘孙中山’就会赢”;大家还常说“口袋中‘ 孙中山’多不多?”此外,台湾所有的政府机构、学校、公共场所,也都有孙中山的塑像或画像;所有政府人员、民意代表在 宣誓就职时,也必须要“面对国父遗像宣誓”;政府机构举行重大会议时,还要“宣读国父遗嘱”……孙中山在台湾已经成了 一种精神信仰与图腾。

孙科穷困潦倒回台湾

孙中山虽然在台湾受到尊崇,但其光环却无法照到他的后人。

孙科在“流亡”美国期间,台湾的蒋介石一直对其不闻不问。国民党驻美外交机构与孙科也无任何往来。偶尔前去探 访的,也是孙科在大陆时代的故友。1961年,陈诚以台湾“副总统”身份访美,也没有专程前往探访孙科,只给他打个电话而已。

在美初期,孙科和家人的生活还算过得去。他们夫妇一直和次子孙治强一起生活,由于没有固定收入,只能依靠儿女 的小额接济过日子,所以生活越来越清苦。后来,为了节省开支,孙家省吃俭用,一切自己动手,还自己种菜。当时有人曾这 样描述他们的生活:全家人分工负担清洁及其他工作,孙科负责各室内的卫生,包括卫生间,每天用吸尘器打扫;夫人陈淑英 负责烹饪和厨房的清洁工作;儿子孙治强负责搬运重物品、清理户外;儿媳则负责照顾孩子及琐碎的家务事。

有人解释说,孙科宁愿自己拼斗过生活,也不寻求蒋介石的帮助。当时的一家华文媒体曾报道称,“一幢简陋的平房 ,没有地毯,没有仆人,凡事自己动手,曾经是叱咤风云的人物,而今却能自甘淡泊,然而他的精神生活却非常富足,他的家 中,到处都是书籍。”

其实真正了解孙科的人知道,他内心是很凄苦的。不仅生活上拮据,随着年龄的增长,那种“漂泊感”也在与日俱增 。

大陆方面则一直惦记着孙科。孙科在香港时,中共方面就曾通过相关人士与他联络,欢迎他回大陆。但孙科对中共及 其领导的革命怀有很深的成见和对抗情绪,拒绝了邀请。1956年3月,周恩来总理在北京会见英国客人马坤时,请这位与 孙科有数十年私交的人代向他致意。周恩来说,我们不能让孙中山先生的儿子长期流亡国外,中国政府仍然欢迎孙科先生返国 。这次,孙科仍表现出一种“倦于政治”的姿态,对周恩来的口信没有作出回应。

到了上世纪60年代,孙科的一些“知心”故旧开始为他回台多方活动。1962年10月,台湾当局“立委”刘崇 龄向“行政院”提出质询,要求当局主动邀请孙科返台。“行政院”在请示蒋介石后回复说:“政府非常欢迎哲生(孙科)先 生回国。”

1964年,由台湾出资,在美成立了“中华文化教育基金会”,并推举孙科任董事长。此后,孙科与台湾官方机构 才重新建起了联系。1965年10月29日,孙科搭机从美返台,在台北松山机场受到蒋经国及2000余人的欢迎,场面 之盛令孙科潸然泪下。

按说,曾经担任行政院长等高级职务的孙科,应该得到蒋介石的重用或“补偿”。但事实并非如此。回国后,他先是 担任“总统府”高级咨议这一虚职,后才有机会担任一段不长时间的考试院院长。1967年,孙科出任东吴大学董事长,直 到1973年9月13日在台北病逝。

孙家第三代的“告别”

与孙科夫妇一同回台湾的,还有他的两个儿子孙治平和孙治强。但他们在台湾的境遇与其父相比,更是“每况愈下” 。

兄弟两个都是孙科在美国加州大学留学期间出生的。孙治平出生于1913年11月16日。当时因民国刚创建,百废待举,孙中山殷切期望国治民安、天下太平,就给长孙起名“治平”。1915年1月27日,孙治强出生。孙中山又有感于治国之道要先求平安、再求强盛,所以给次孙起名“治强”。

孙治平和孙治强自幼备受世人关注,他俩虽然没有经历过其父那样艰辛的童年,但却与其父一样,受到中西文化熏陶 ,学识都很丰富。孙中山逝世后,国民党元老吴稚晖认为北京读书环境好,就在北京创办“海外补习学校”,遴选革命元勋的 子女,到那里补习后送到海外读书。孙治平兄弟及蒋经国等都曾在那里读书。开始,兄弟俩听不懂普通话,给学习带来很多困 难。好在二人聪慧,学习又用功,很快就克服了语言障碍,适应了学习环境。抗战前,孙治平就读于上海圣约翰大学,孙治强 则在南京金陵大学进修。后兄弟俩一起赴美深造,均获美国加州大学政治经济学硕士学位。国民党从大陆逃往台湾后,孙治平 兄弟寓居美国。

孙治平返台后,曾任国民党中央委员、“总统府”国策顾问、台湾电视公司副董事长、联合发展企业公司董事长等职 。孙治强在台湾一直怀才不遇,得不到重用,仅担任过“中央信托局”及台北故宫博物院顾问等职。

到了晚年,孙治平和孙治强兄弟处境迥异,受到媒体关注。上世纪90年代末,台湾《自立晚报》的一篇报道,以《孙中山之孙要在纪念馆前设摊》为题,披露了孙治强“因经济困难上书李登辉请求改善待遇”的窘况。澳门《新华澳门》报道 说,孙治平看到政治前途无望,转向精心理财,已拥有价值不菲的股票,生活过得比较宽裕。1980年,他转往香港定居。

孙治平和孙治强的子女也都先后定居海外。最后孙家人只有孙治强独居台湾。由于经济十分拮据,为了方便治病,孙治强曾长期在台北荣民总医院附近租屋居住。

孙治强在古稀之年曾于1992年和1993年两次回大陆,不仅回故乡翠亨村瞻仰祖父的故居,还游览了北京、上海、武汉、广州等地。2001年夏,孙治强不顾年迈体弱,抱病赴美参加儿子孙国升的大学毕业典礼,不幸于7月4日因心脏病突发撒手异域,享年86岁。至此,台湾再也没有孙中山的后人。

2004年4月,孙治平在香港接受采访时,曾对当政的陈水扁和民进党“去中国化”表示极大的不满与愤慨。他介绍说,1998年,陈水扁在竞选台北市长时,其竞选阵营曾搞过“国父也称赞阿扁做得不错”的宣传活动。那伙人在一家工厂的外墙上画了一幅漫画,意思是孙中山“称赞”陈水扁竞选一事,还说什么这是“新新人类的幽默”。孙治平说,这严重地玷污了孙中山先生的形象。2000年陈水扁登上台湾“总统”宝座后,更是大搞“去中国化”。孙治平说:“陈水扁主张‘台独’,不承认‘中华民国’,也不承认孙中山,还企图以孙中山骗选票。这是骗人的行为,我不排除对他采取法律行动。” 不幸的是,没等孙治平将陈水扁告上法庭,自己就于2005年4月6日在香港病逝,享年92岁。

但历史最终还了孙家一个公道,在孙中山一手创立的国民党再次“执政”台湾之后,“玷污”过孙中山的陈水扁终被关进牢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都市网 | 服务条款 | 开放平台 | 广告服务 | 商务洽谈 | 都市网招聘 | 都市网公益 | 客服中心 | 网站导航 | 版权所有

手机版|小黑屋|Comsenz Inc.  

© 2001-2013 源码论坛 Inc.    Powered by Weekend Design Discuz! X3.2

GMT+8, 2024-12-4 18:16 , Processed in 0.074331 second(s), 19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