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楼主 |
发表于 2011-1-24 10:18:00
|
只看该作者
11月14日至16日,参加十月革命40周年纪念活动的12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共产党、工人党代表召开会议,讨论了国际形势、社会主义国家及共产党和工人党相互间的关系、社会主义的原则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及今后共产党、工人党的任务等一系列问题。在会议通过的宣言里说道:“在我们的时代里,世界的发展取决于两个对立的社会制度竞赛的进程和结果。”16日至19日,64个共产党、工人党代表接着召集会议,会议通过的《和平宣言》宣告:“让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今后在发展和平科学、和平技术方面彼此展开竞赛吧。让它们不是在战场上,而是在争取进步、争取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竞赛中来证实自己的优越吧。”至少出席两个会议的共产党或工人党都有共识,即两大阵营的斗争胜负主要靠竞赛,而不是靠战争。
竞赛对于参与竞赛的双方,既是动力也是压力。毛泽东显然已经感受到了这种动力兼压力。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刚刚建立,不仅比西方资本主义制度晚出世一二百年,而且比苏联、东欧等国家的社会主义制度的诞生也要迟几十年或十几年。要想以强大的物质和技术基础在和平竞赛中取胜,无疑是件异常艰巨的事件。
竞赛还不只是存在于两大阵营之间,在社会主义阵营内部也酝酿和萌发起一股赶超浪潮。
克里姆林宫大厅里,赫鲁晓夫正在十月革命40周年庆祝大会上作报告,声调高亢而激昂:
……
钢产量从1913年的四百二十万吨增加到1957年的五千一百万吨。……
同1913年相比,煤的开采量从两千九百一十万吨增加到1957年的四亿六千二百万吨,石油的开采量从九百二十万吨增加到九千/乙百万吨。……
电力生产从1913年的十九亿度增加到1957年的两千一百亿度。……
1957年苏联整个工业的总产量增加为1913年的三十三倍,其中生产资料的生产增加到七十四倍。……
制成并在1957年10月4日成功地发射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这件事是科学技术成就的顶峰。……
……
谈到苏联的前景和任务时,赫鲁晓夫的声调更加高亢而激昂:
根据有待明确规定的初步草案,约在十五年内苏联的工业品年产量可以达到这样的水平:铁矿——二亿五千万到三亿吨,生铁——七千五百万到八千五百万吨,钢——一亿到一亿二千万吨,煤——六亿五千万到七亿五千万吨,石油——三亿五千万到四亿吨,煤气的开采和生产量——二千七百亿到三千二百亿立方公尺,电力——八千亿到九千亿度,水泥——九千万到一亿一千万吨,糖——九百万到一千万吨,毛织品——五亿五千万到六亿五千万公尺,皮鞋——六亿到七亿双。
……
苏维埃国家现在处在自己历史发展的新阶段。我们这里已经为过渡到共产主义建设的更高阶段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创造了一切物质前提和精神前提。……
现在,当苏联经过四十年的发展在国民经济、科学、技术和文化的提高方面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并且已经建成了社会主义的时候,我们有一切根据宣布,共产主义已经不是遥远的未来的事情,共产主义的光辉宏伟的大厦正日益清晰地在各族人民的眼前显现出来……
全体代表起立,掌声雷动,人人脸上泛着激动不已的红光,大家似乎真的看到了那座被赫鲁晓夫描绘得灿烂无比的共产主义大厦。毛泽东也被这场面感动了。他从来不服输:在社会主义阵营的赶超热浪中,中国能落后吗?!国民经济的恢复,“一五”计划的实现,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不是同样显示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力量吗?!
就在赫鲁晓夫讲话后的第三天,毛泽东在克里姆林宫同英共领导人波立特和高兰第二次谈话。毛泽东谈到了中国的未来目标:
苏联在十五年后,将在总产量方面和按人口平均的产量方面超过美国;中国在十五年后将超过英国。我们今年的钢产量是五百二十万吨,第二个五年计划之后将是一千二百万吨,第三个五年计划之后将是两千万到两千五百万吨,第四个五年计划之后将是四千万到四千五百万吨。
毛泽东侧了侧埋在沙发里的身子问波立特和高兰:“英国现在的钢产量是两千万吨。你们看,十五年后能增加到多少?”
高兰答道:“英国政府的计划是在五年内把钢产量增加到两干五百万吨。”
毛泽东说:“十五年后顶多三千五百万吨吧!”
如果说同波立特、高兰等人的谈话,还只是毛泽东私下透露中国的打算的话,那么,毛泽东11月18日在64个共产党和工人党代表会议上的发言,则向整个社会主义阵营宣布了中国的目标。
毛泽东说:
我国今年有了520万吨钢,再过5年,可以有1000万到1500万吨钢,再过5年,可以有2000万到2500万吨钢;再过5年,可以有3500万到4000万吨钢。……中国人是很努力的。中国从政治上、人口上说是个大国,从经济上说现在还是个小国。他们想努力,他们非常热心工作,要把中国变成一个真正的大国。赫鲁晓夫同志告诉我们,十五年后,苏联可以超过美国。我也可以讲,十五年后我们可能赶上或者超过英国。
社会主义阵营涌动的这股“赶超”浪潮,并不只是激情和神动,它有某种客观事实作基础。苏联的重工业的确在40年间发展很快,在不少主要产品的产量方面位居世界前列,科学技术尤其是空间技术与世界头号强国美国不相上下,两颗人造卫星的发射还领先于美国,因此同西方国家展开经济、科技的竟赛有一定基础。但是,由此认定苏联已经为过渡到共产主义建设的更高阶段“创造了一切物质前提和精神前提”,并由此认定“共产主义已经不是遥远的未来的事情”,就不能不是冲动多于冷静,激情胜过理智了。
苏联固然在工业尤其是重工业方面发展很快,但这是苏联片面强调发展重工业的结果,在偏重重工业的经济发展战略下,农业、轻工业进展十分缓慢,以致于粮食产量始终没有达到十月革命前沙皇时代的最好年份,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不快,物质财富的积累呈畸型状态。这同共产主义学说创始人所预言人类进入共产主义社会的条件相距甚远。况且,共产主义制度作为一种全人类的理想境界,也不是苏联一国的情形所能决定实现与否的。在20世纪50年代后期去谈“向共产主义过渡”,预言“共产主义已不遥远”,不过是离开人类发展现实实际的主观愿望罢了。
然而,没有谁在当时冷静地思索这一切,反而为这股热浪所裹挟,所痴迷。毛泽东尽管这时没有预言“共产主义已不遥远”,但也沉浸在一种热望之中。英国是老牌资本主义国家,尽管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受到重创,但其经济、技术基础仍比中国占优势,何况中国经过了比英国更长更多的内战和中外战争,所受破坏程度远甚英国。如果说是一场经济竞赛的话,那么,两国并非处于同一起跑线。设想在3个五年计划之内超过英国,哪怕是在钢产量方面,也显得过于乐观了。(后来的事实显示,到1978年中国的钢产量也才3178万吨,仍未达到毛泽东预想的指标。)
11月21日,毛泽东率领中国代表团离开苏联回到北京。
过了11天,刘少奇在中国工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代表中共中央致词,宣布了中国赶超英国的打算:
在十五年后,苏联的工农业在最重要的产品的产量方面可能赶上或者超过美国,我们应当争取在同一期间,在钢铁和其他重要工业产品的产量方面赶上或者超过英国。
毛泽东在莫斯科提出的设想,已为中共中央肯定,成为中国今后15年的发展目标。这或许是毛泽东莫斯科之行最重要的收获。
如果说毛泽东去苏联获得了某种激励,那么回国之后的一件事则使他受到刺激。
毛泽东双眉紧皱,手有些颤抖地接过卫士马维回家探亲带回来的一个窝头。这是一个什么样的窝头啊!又黑,又硬,掺杂着粗糙的糠壳。毛泽东费了好大劲才掰开窝头,把一块放入口里,慢慢咀嚼,不一会儿,眼圈红了,泪水“叭叭”掉下来。
听马维说“乡亲们就是吃这个东西”,他要求身边的工作人员每人都尝一尝,他声音哽咽:“吃啊,这是农民的口粮,是种粮人吃的口粮……”
连续数天,毛泽东寝食不安,常常喃喃自语:“怎么是这样呢?翻身子,人民当家作主,不再是为地主种田,是为人民群众自身搞生产,生产力应该获得解放么……”
本来,新的社会制度的建立与社会经济生活的根本改善并不是同步的,前者可以在一个较短时间内实现,而后者则必须花费较长的时间。对于中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历经战乱的国家来说,需要更长一些时间,来实现民族复兴和国家繁荣。作为共和国的缔造者,毛泽东却不能容忍花较长的时间去改变中国的面貌,“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经过这件事以后,他多次说:“我们是社会主义,不该是这样,要想个办法。”想个办法,就是想如何加快社会主义建设的办法。曾经导演过中国革命战争活剧的毛泽东从不信邪:搞经济就比打仗还难?!他要在中国的大舞台上导演出更加辉煌的建设剧目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