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底战舰给人以无限遐想
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启动后,我省沿海各市都对水下文物遗址进行了调查,其中大连市和丹东市发现并初步认定的水下文物遗址最多,分别达到29处和26处。
“如果简单理解,水下考古主要针对的对象就是沉船。”大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韩建宏告诉记者,“咱们大连海域水下有不少沉船,而这些沉船又基本上都和战争有关,像中日甲午海战、日俄海战都是在大连面对的渤海和黄海海域发生的。 ”
大连市和丹东市所辖海域内沉睡于海底的近现代战舰,每一艘上都承载着极为重要的历史价值。比如在中日甲午海战中沉没的致远舰、经远舰、扬威舰、超勇舰;再如经历了中日甲午海战和日俄海战的平远舰;还有在日俄海战中触礁沉没的沙俄 “彼得罗巴浦洛夫斯克”号军舰等等。
这些海底战舰给人们以无限遐想,同时也为水下考古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空间。
经远舰水下迷踪
在 “水下考古揭秘”这个专题的调查采访中,记者发现了一个有趣的问题,即大连市和丹东市都称发现了经远舰的遗址,且两市所指的遗址位置也不相同,分别在各自所属的海域内。
甲午海战中沉没的经远舰只有一艘,这毫无异议,可现在遗址点却出现了两种说法,这使得原本就很有传奇性的经远舰又被镀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
那么,经远舰到底沉没在大连还是丹东呢?
甲午海战英勇抗敌
为了详细了解经远舰的故事,记者首先来到黄海北岸的大连市庄河黑岛镇。
在黑岛旅游度假区的南大山上,立着一尊高大的玻璃钢塑像。在中日甲午海战中牺牲的民族英雄——经远舰管带林永升迎风面海,注视着祖国的万里海疆。这尊塑像立于1994年9月17日,那一天是中日甲午海战100周年。
中日甲午战争爆发于1894年。当时清朝的北洋舰队实力较强,被公认为“亚洲第一、世界第六”。
经远舰和致远舰都是清政府花重金在国外定制的军舰,而且当时都属于世界上先进的军舰。经远舰甲厚抗击打,致远舰快速善攻击,两舰各有特点、相得益彰。
北洋水师成军时,经远舰是致远舰的僚舰,两舰一起被编入了北洋水师。后来,邓世昌、林永升两位管带分别率领致远舰和经远舰参加北洋水师的训练、巡航等军事行动。
中日甲午海战中管带林永升和经远舰官兵壮烈殉国的故事现在还在黑岛镇广为流传。据说,当时住在海边的老百姓都听见了海上传来的隆隆炮击声。
庄河市离休干部,曾经在庄河市史志办工作过的张天贵老人还清楚地记得老辈人向他讲述的战争往事:“甲午海战那一天,农民要上山干活,忽然听到海里炮声响,也不知道怎么回事,胆大的人跑去看热闹,胆小的都跑回家里趴(躲)起来了。第二天,有渔民出船,看到海面上有几个奄奄一息的人,抓着漂浮物漂到了老人石 (黑岛镇近海的一处礁石)附近。渔民们上去救,一共救上来16个人。 ”
据说,渔民们救回来的都是经远舰上的幸存官兵。 “听老人们讲,那16个人获救时衣服都被浪头打没了,光溜溜上岸的,后来把植物的叶子围在腰上。”黑岛镇文化站站长孙世顺告诉记者,“另外还有七八个人自己游上了岸,也都是经远舰上的。 ”
从获救官兵的讲述中,当地人了解了经远舰和管带林永升的“最后时刻”:在激烈的交战中,经远舰不幸被日军鱼雷击中,林永升和舰上许多官兵都负了伤。此时,若紧急靠岸,只需10多分钟林永升和舰上官兵便可转危为安,但林永升宁可战死也决不撤出战斗。
1921年版 《庄河县志》中这样记载,“是时,舰在虾老石(即老人石)东八里许,士卒皆请林就岸,林不肯,躬亲炮弹,督战未几,左臂中弹,舰突亦被击碎,林知事去,返身入内,扁锁仓门,危坐以殉。 ”
此后,经远舰拖住日本舰队的精华——第一游击队长达1小时之久,为其他军舰自救、重新组队赢得了宝贵的时间。在此期间,经远舰遭受吉野、高千穗、秋津洲、浪速四舰毁灭性的炮火打击。林永升与全舰官兵“奋勇摧敌”,“拒战良久”。林永升阵亡后,其余官兵仍前赴后继,殊死抵抗,直至战舰倾覆沉没。
经远舰曾在中日甲午海战前到日本访问。当时日本海军还没有后来的规模,经远舰在日本访问期间引起巨大轰动,受到刺激的日本人随后制定了发展海军的政策。
甲午海战中,经远舰的精彩表现不亚于致远舰。对于勇战沉没的经远舰,连日本海军也不得不表示敬意,称“敌军终未升起降旗,一直奋战,死而后已,当可瞑目海底。”
沉舰地点说法不一
经远舰沉没了,它也给后人留下了一个谜团:经远舰的沉没地点到底在哪里?
大连市有关方面根据《庄河县志》中 “舰在虾老石东八里许”的记载推断,经远舰沉没海域应该就在老人石附近。
而丹东市水下文物遗址点的调查结果却认为,经远舰沉没遗址在该市的大鹿岛附近。
据专业人士介绍,关于经远舰沉没地点这方面的重要信息,在我国现有的史料中记载较少,一些专家转而引用来自日本的相关资料进行判断。
1981年出版的 《甲午中日海战史》一书中,作者参照日本公开发行的书籍中关于甲午海战的记载,指出了经远舰的具体沉没位置,并提供了精确的经纬度,而这个位置与庄河老人石海域距离较远。
当年参与追击经远舰的日舰曾测量过经远舰沉没的经纬度。一位山东学者从日本防卫厅自卫队史料馆里的日本海军档案中查到了这个位置。
虽然以上两种结论的依据都是来源于日本资料,但它们之间却存在着矛盾。
经远舰到底沉没在哪里?专家也无法给出准确的答案,这一问题至今仍无定论。赵克豪是黑岛旅游度假区的副总经理,多年来,他一直喜欢研究关于甲午海战和经远舰的史料。他站在林永升塑像前的海岸边,抬手指着不远处的海域说:“我认为经远舰就在那片水下。 ”
顺着他手指的方向望去,但见在烟波浩渺的大海中斜立着几块黑乎乎的礁石,那就是“老人石”。
“我这么说,绝不是只凭着我们当地的传说”,赵克豪告诉记者,“还有日本方面的资料可以佐证我的说法。 ”
他所说的资料,是中日甲午海战中日方拍摄的一张经远舰照片。在照片的背景中可以看到模糊的海岸线。今年3月,赵克豪搭船到达了老人石附近,从那里向黑岛这边观察,发现海岸线的轮廓形状与照片背景中的海岸线非常相像。
赵克豪表示:“我敬佩林永升,喜欢经远舰。通过照片来判断经远舰沉没前的大概位置,并不需要高深的理论和渊博的学识,只要细心和认真就够了。 ”
老人石附近确有沉船
黑岛镇方面之所以非常肯定经远舰就在老人石附近的水下,还因为他们的确在那儿发现了一艘沉船!
今年43岁的姜世卫是黑岛镇的一名潜水员,有着20多年的潜水经验。 2006年以来,他曾多次潜入老人石附近水下,近距离探查过这艘沉船。
今年3月的一天,他又当着相关部门和媒体记者的面在沉船水域下潜,数分钟后便拎出来一个网箱,里面除了两三只海蟹,还有几块沉船上的铁块。
据他介绍,该沉船在水下大约13米深处,侧卧海底,船首朝向西北,左舷在上,右舷在下。船体绝大部分已被泥沙覆盖,露出来的部分高约40厘米,船尾左侧有煤堆,周围寄生着许多蟹子、海螺等。船的钢铁外壳已被腐蚀得很严重了,用手就可以揭下来一块块锈迹斑斑的铁皮。
“这艘沉船的残骸破损严重,上面的东西是越来越少了。”姜世卫说,“不过,海底还有许多炮弹壳子。 ”
根据姜世卫的描述,这艘沉船不像是渔船和商船,很可能是一艘战舰。那么它会不会就是经远舰呢?如果它确是经远舰,那么何时才能对其进行打捞呢?
上世纪末,专家张智魁曾主持过对致远舰、经远舰等四艘沉舰的调查定位。他当时说:日本人以炸药爆破方式野蛮破坏了致远舰四层舰身中的第一层和第二层,估计泥沙下埋藏的只剩船底了。船的残骸经过百余年的海水腐蚀,打捞中很容易解体。
庄河市政协委员马秉广向记者反映,自2009年7月以来,这艘沉船惨遭不明身份者的野蛮肢解、打捞,若干重要文物已被掠走他乡。
据黑岛旅游度假区管理人员介绍,这伙偷偷打捞沉船的人都不是当地人,应该是南方沿海一带的人。这伙人曾透露说:沉船上有大量的紫铜材料,他们就是奔着这个来的。据当地人说,这伙人在海面上架起钢架平台,不停地用机械砸向海底的沉船,然后再将捣碎的船体捞上来,当破铜烂铁卖掉。
“我去时,正好看到他们捞上来一块大甲板,钢的,有20多厘米厚、1米多宽、4米多长。那些‘水鬼’告诉俺,水下有的舱门还能打开。”曾去现场看热闹的李某回忆说,“当时还捞上来一大堆紫铜物品,有铜水壶等,都很重,他们给了我一个有方向盘大小的齿轮,约20公斤重。 ”
李某把这个“纪念品”从自己家的仓库里拎出来,此外还有大小不一的炮弹头,还有钱币、钥匙和一些不知有何用途的物品。还有一位姓管的当地人也展示了一件自己收藏的沉船遗物,是一支约2米长、1寸粗的紫铜管,一部分已经生锈变绿,重约7.5公斤。
尽管这艘沉船到底是不是经远舰暂时还无定论,但如何尽快采取应急措施对这处水下文物遗迹进行保护,确是迫在眉睫应做的工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