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找回密码
搜索
查看: 148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西医学睡眠理论比较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3-27 16:51:3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中西医学睡眠理论比较

(2005-1-8 20:26:51)

(孟庆云 中国中医科学院)

  睡眠是人类生命活动中的一种规律性的自我保护性抑制。睡眠占生命的三分之一,古今中外的不同时代虽然对睡眠有不同称谓,但其基本概念大体一致。先秦称“寐”、“寝”、“瞑”,《内经》也称“瞑”,汉代以后惯称“睡”、“眠”。南北朝以后,睡和眠两字合成一词,最早见于翻译后的汉文佛经,南朝慧影《智能疏》:“凡论梦法,睡眠时始梦。如人睡眠中梦见虎威号叫,觉者见其如其梦耳。”西方医学对睡眠的概念,也从传统观念的“令人愉快的嗜好”逐渐转为“生命的本能”。

  关于睡眠的理论,中西医学二者既有一致性的内容,又有认识上的差异。

  中国古代早在先秦就有着浓郁的“贵时”观念,重视因时之序的变化与周期。早在马王堆医书《十问》中,就非常重视睡眠,指出“一昔(夕)不卧,百日不服”,又指出“夜半者阳气衰,而入营气”。《黄帝内经》提出了营卫循行的睡眠理论。《灵枢·口问》将生理性睡眠归为阴阳:“阳气尽,阴气盛则目瞑;阴气尽而阳气盛则寤矣”,同时又把阴阳之气落实到营卫上:“卫气昼行于阳,夜半则行于阴。阴阳之夜,夜主卧,……阳气尽,阴气盛则目瞑;阴气尽,阳气盛则寤矣。”这是从周期性、从昼夜节律的同步关系建立起来的睡眠理论。

  西医学关于睡眠有抑制扩散学说、中枢学说和睡眠物质三大学说。巴甫洛夫以大脑的兴奋与抑制论述觉醒与睡眠,睡眠是人体的抑制扩散状态。之后神经生理学家们,从动物实验认识到控制调节睡眠的五个很重要的组成构体,即延髓、脑桥、孤束核、蓝斑和中缝核等为与睡眠有关的特定结构,是为睡眠中枢。又通过对激素和神经递质的研究,发现人体很多激素的分泌是有昼夜节律的,与睡眠有因果性的联系,如生长激素、生殖类固醇等。神经递质中乙酰胆碱、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五羟色胺等也能通过激发对神经的控制而影响睡眠。继后认识到,松果体分泌的褪黑激素有明显的昼夜节律,它在晚上产生,白天抑制分泌并能通过节律合拍将分泌储积移至晚上的功能。阿伦特等人(Arendt,etal,1999)认为,其基本功能是传递昼夜信息,从而使得与季节相关的变化因素得到控制(包括哺乳动物脱毛、繁殖等),在人体中,它通过节律的合拍调控人体生理功能与日光合拍。它可用于睡眠节律失调性睡眠障碍,包括睡眠时相延迟性综合征、时差综合征、倒班者睡眠问题等。褪黑素还与人体的免疫功能及衰老等密切相关。又在上世纪80年代,睡眠研究者从尿中提取出“尿核甙”,它是结肠壁巨噬细胞分泌的胞壁酸的糖,有引发睡意的功能,称其为睡眠因子或睡素。这种睡眠因子,既能促进睡眠,又能增强人的免疫功能。事实证明,人在发烧生病时,睡眠因子分泌增加睡眠量也随之增加,使人体白细胞增加,吞噬细胞活跃,免疫功能和肝脏解毒功能增强,体内代谢速度加快,从而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故尔有人称睡眠是治病良药。

  现代睡眠研究通过脑电波检测睡眠与梦,证明正常睡眠有两种状态:快眼动睡眠(REM,又称脑快波睡眠)和非快眼动睡眠(NREM,又称脑慢波睡眠),两种状态交替出现。脑快波睡眠与梦有关,在整个睡眠中,脑快波睡眠约占20%~25%。由以上可知,西医睡眠理论将睡眠与自然节律、免疫联系起来了。

  中医学把睡眠归之于卫气循行,在夜间营卫相会为“合阴”,即进入睡眠。又指出卫气在人体内“阴阳相贯,如环无端”地周期性循行。卫气“始于入阴”到“注于肾为周”,卫气“昼日行于阳,夜行于阴,故阳气尽则卧,阴气尽则寤”。营卫二者,卫气属阳,营气属阴。当营气虚弱之时,卫相对地盛则失眠,老年人“营气衰少而卫气内伐,故昼不精夜不瞑”。这可以解释为何老年人白天精力不集中,晚间睡眠少。因卫气在体内循经络经五脏六腑而行,在五脏六腑任何一个环节之病变影响卫气循行者,都可影响睡眠。又营卫自身虚弱,痰、湿、瘀等因素可影响卫气循行,皆可影响睡眠。正是如此,中医对睡眠的论治可以从脏从腑、从湿从痰从瘀、从气滞从虚等论治,是为辨证论治。中医之卫气,其防卫功能即含免疫之理蕴,古人已经注意到在睡眠时,目瞑而易感冒,认为原因是卫已入营易受邪气。《灵枢·大惑论》指出,睡眠还与肠胃的大小和痰湿体质有关,说肠胃大者多卧,肠胃小者少眠,痰湿偏盛体质者因气机不畅多寐,阳气偏盛体质因气机流畅,卫气留于阳分长久而少眠。《内经》此篇的作者,不知道结肠壁吞噬细胞分泌睡眠因子的事,但是把胃肠大小和睡眠联系起来,可堪为有趣的契合。

  对睡眠障碍,与中医辨证论治理路相异的是,西医学是从调节神经系统功能,从内分泌激素和神经递质等方面考虑,运用镇静催眠药和抗抑郁药物等为治,其中镇静催眠药物已经发展到第三代。可以说,中西医治疗睡眠的方法是遵循各自的理论而不同,各有所长,也可配合使用。此外,中西医学都把调节睡眠作为养生保健的重要手段,这是一致之处,但在操作上又各有招法,都应该发扬光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都市网 | 服务条款 | 开放平台 | 广告服务 | 商务洽谈 | 都市网招聘 | 都市网公益 | 客服中心 | 网站导航 | 版权所有

手机版|小黑屋|Comsenz Inc.  

© 2001-2013 源码论坛 Inc.    Powered by Weekend Design Discuz! X3.2

GMT+8, 2024-11-23 03:22 , Processed in 0.113301 second(s), 19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