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不能只埋头书斋作学术论文,还要把一些难懂的理论通过深入浅出的说法,让民众理解。”复旦大学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主任俞吾金教授告诉记者。他主编了2辑12册“理论新视野丛书”,每本六七万字,语言通俗生动,受到了读者的欢迎。大学者写“小书”,这是复旦大学让高深哲学社会科学走向平民百姓的一种尝试。
复旦大学党委书记秦绍德说:“在经济转轨、社会转型、思想多变的今日中国,如何把正确的理论变为群众的智慧,提高公民的社会科学素养,这是摆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近年来,复旦大学充分发挥著作、讲座、网络等载体的作用,引导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积极参与普及工作,推动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普及化、大众化。
复旦大学充分调动专家学者的积极性,参与哲学社会科学的普及工作。学校先后推出了“大学者进社区”和“大学者进中学”两个系列活动,向居民宣传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在中学生心中播下学术的种子。学校还在2002年组建了博士生讲师团,组织博士生走进社区、学校、企业、军营,宣讲科学文化知识和党的创新理论,迄今举办讲座500余场,听众超过16500人次。
复旦大学还打破“学术围墙”,将学校每年举办的1200余场讲座向周边社区群众开放,并通过网络将这些资源与社会共享。为了扩大学术资源的覆盖面,学校主动与文汇报、上海市社联举办的“东方讲坛”等合作,把校内的学术资源转变为社会的公共资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