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0年10月10日14:01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和世界银行2010年年度会议将于10日在华盛顿落下帷幕,一场所谓“货币战争”的硝烟随之而起。在西方媒体聚焦放大之下,各国近期稳定币值之举似乎吹响冲锋号,国际市场的汇率波动则好似狼烟滚滚,“战争”一触即发。然而,从汇率问题到贸易和经济发展模式,从发达国家到新兴经济体,这场战争既没有明确的战场也没有清晰的敌我。所谓的“货币战争”更像一团迷雾,笼罩在世界经济复苏的地平线上,模糊了其中的利益纠缠。
硝烟四起
有关“货币战争”的言论并非一夜之间成为热门话题,而是随着国际市场汇率变化渐成气候。当IMF和世行年会在华盛顿举行之时,美元对欧元汇率已经跌至8个月以来最低,美元对日元汇率一度跌至15年最低。在新兴经济体国家,随着本币对美元持续升值,各国不但严防热钱涌入,还面临出口下滑、经济增长减速的难题。这样的背景下,不少政府纷纷出招稳定汇率,一时间“货币战争” 硝烟四起。
巴西政府4日宣布,增加针对外国投资者在巴西固定收益投资的金融操作税,税率从2%增加到4%。巴西财政部长吉多·曼特加解释,提高此项税收旨在维持巴西货币雷亚尔币值稳定。今年以来,随着巴西经济稳步恢复增长,进入巴西的美元资本持续增加。尽管巴西中央银行每日两次入市购买美元以阻止雷亚尔的升值趋势,但雷亚尔币值近来持续升值,对美元汇率再次回升到2008年9月金融危机爆发前的水平。稳定的雷亚尔币值对于正走出金融危机阴影的巴西经济至关重要。曼特加说:“美元对雷亚尔汇率走低将影响我们的出口。” 巴西宣布提高针对外国投资者有关税收第二天,韩国政府也表示,为防止外资流入过度冲击韩元币值,考虑加强监管外汇金融衍生产品。为减缓韩元升值压力,韩国在9月大量买入美元,但韩元对美元汇率仍持续走高,一度创下5个月以来最高纪录。韩国企划财政部长官尹增铉表示,鉴于汇市近期可能会大幅波动,政府准备必要时候采取干预措施。
迫于美元持续贬值的压力,日本政府和央行今年9月15日在东京外汇市场抛售日元买进美元,6年来首次直接干预日元汇率。此外,日本中央银行——日本银行5日宣布下调银行间无担保隔夜拆借利率到零至0.1%,开始实施包括零利率政策在内的综合宽松金融政策。尽管日本政府和央行多管齐下,但仍然难以逆转日元对美元的升值趋势。
美元因素
在“货币战争”的喧嚣背后, 美元因素不可忽略。美元汇率看似毫无规律的波动其实与美国经济的运行节拍和美国政府出台的经济刺激计划息息相关。自2008年9月金融危机暴发至2009年3月,美元持续升值,吸引资金回流救助美国经济。一旦度过金融危机的最危险关头,美元自2009年3月又开始持续贬值,目的在于刺激出口推动经济复苏,直至2009年底欧债危机大起波澜,美元才开始相对走强。今年8月欧债危机明显缓解后,美元又开始新一轮的贬值潮。 美国不一定直接干预汇率,但由于美元是首要国际储备货币,美国可以通过更多样而隐蔽的方式操纵汇率市场,例如通过美国国债交易影响市场利率和货币供应,或者通过压低基准利率影响美元汇率水平。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约瑟夫·施蒂格利茨认为,美国试图以宽松的财政政策挽救本国经济,却严重扰乱国际汇率市场。他说:“这对美国经济无济于事,却在世界各地制造混乱。”当美国财政部长蒂莫西·盖特纳在IMF和世行年会上指责其他国家干预汇率之时,美联储的货币政策走向正影响着国际外汇市场,美国才是“货币战争”的始作俑者。美国劳工部公布美国9月份就业数据之后,受市场预期美联储可能出台新一轮刺激经济措施影响,8日纽约外汇市场上美元对日元汇率创出15年新低。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世界经济研究所所长陈凤英认为,放眼全球市场,“既有控制力和影响力又有霸权意识的货币仍然只有美元,真正能够操纵汇率的国家只有美国”。在美国设计的金融怪圈中,美国的贸易逆差造成其他国家外汇增加,进而促进多余外汇投资美国金融市场,获得资金的美国金融机构和企业因此累积资本,得以投资并控制其他国家的金融、企业和资源。随着美元在国际市场和美国之间的循环,美国在累积财富的同时向他国“推销”美元纸币,令全世界共担美元相对实物贬值或美元资产缩水的风险。
因货币之名
在路透社7日报道看来,日本和巴西、韩国稳定币值的政策充分体现了“货币战争”的应有特征,即一方是动用宽松货币政策维持本币贬值的发达国家,另一方则是干预本币汇率以狙击热钱进入的新兴经济体国家。在这 因货币之名而起的战争中,战场早就蔓延到币值和汇率的界线以外,战火因为经济发展不平衡越烧越烈。
IMF预测全球经济2010年将增长4.8%,基本走出2008年9月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的低谷。同时,IMF总裁多米尼克·斯特劳斯-卡恩警告说:“虽然重新回到增长,但我们都知道这是如此脆弱而不均衡。”金融危机之后,发达国家与新兴经济体经济增长的差距仍未缩减。发达国家经济仍然难以摆脱需求减退、增长停滞的困境,新兴经济体经济则将继续为全球增长提供动力。英国周刊《经济学家》提供的数据显示,计入购买力差异,10年前发达国家对全球经济增长贡献超过三分之二,如今所占份额已经跌到一半,预计未来十年内将跌至40%。IMF7日公布的数据预测,发展中国家经济明年将以3倍于发达国家的速度增长。
反映在货币政策上,发达国家与新兴经济体的经济增长差距体现为双方在汇率问题上的争执不下。当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试图通过低利率甚至零利率等宽松的财政政策促进经济增长时,持续贬值的美元势必造成全球范围内的资本泛滥。这样一来,经济持续增长、能确保回报的新兴经济体必然成为国际热钱的投资首选。高盛公司经济学家罗宾·布鲁克斯的调查结果显示,如今流入20个主要新兴经济体国家的国际游资无论速度和规模均超过金融危机爆发之前。据布鲁克斯估计,2009年4月至今年6月,国际净资产以年均5750亿美元的规模进入上述20个新兴经济体国家。相比之下,2008年9月以前的两年内,进入新兴经济体的国际净资产年均流入量不过4810亿美元。其中,亚洲国家吸引的国际游资数额最多,2010年上半年进入新兴经济体的国际游资78.6%都流向亚洲国家,对这些国家货币构成升值压力、埋下通货膨胀隐患。 在全球经济复苏的大背景之下,汇率争端因为关系到各国经济能否尽早摆脱金融危机阴影而更加难以化解。“全球经济目前正挣扎走出一场深度衰退,大家都想通过增加出口实现增长,我们因此将面临更多因货币和贸易而起的争端,”加利福尼亚州立大学马丁·史密斯商业经济学院经济学教授孙成元(音)如是预言。
谁的战争?
尽管承认近来汇率市场的异动符合“货币即武器”的比喻,IMF总裁斯特劳斯-卡恩却避免使用“货币战争”这样的词汇。他在8日的新闻发布会上坦言,自己不喜欢如此“尚武”之说,因为以货币为武器“肯定无益于全球经济”。在所谓的“货币战争”中,对汇率问题争执不下的世界各国身处同一战壕,共同面对世界经济复苏的严峻挑战。
尽力回避使用“货币战争”同时,斯特劳斯-卡恩更愿意谈谈全球携手实现经济复苏的意义所在:“我们相聚在这个关键时刻,面对那难以预测的未来”。世界银行行长罗伯特·佐利克也难以认同“货币战争”的言论,认为各国政府当前有关汇率问题的争执将打击投资者信心,不利于私营部门参与到世界经济复苏之中。与鼓吹“货币战争”的论调相反,佐利克呼吁通过国际合作解决问题。“如果真有需要国际合作的时刻,那就是现在,”他说。
有关“货币战争”的喧嚣出现在世界经济初见起色之时,印证了IMF关于全球经济复苏脆弱性的担忧,同时考验着历经金融危机洗礼之后的国际经济合作体系。颇具讽刺意味的是,正是得益于国际合作,世界经济才没有被两年前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彻底摧垮,如今世界经济刚刚开始复苏,各国却因为汇率问题打起了“货币战争”。正如汇率波动绝非简单的币值问题,而源自发展模式等更深层的经济话题。在斯特劳斯-卡恩看来,威胁世界经济复苏的并非所谓的“货币战争”,而是在其中遭到消散、瓦解的国际合作精神。“这种势头虽然没有消失,但在减弱,这才是威胁所在,”他说:“每人都应牢记,全球危机没有国内解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