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0年10月09日
《环球时报》9日发表日本冲绳大学教授文章《将钓鱼岛建成旅游观光地》。文章认为, 笔者认为,解决钓鱼岛问题最好的办法是将钓鱼岛缓冲化,成为和平利用的平台,建设成为两国四方(中日加台湾、香港)的旅游观光开放地。
以放还船长为结点的中日钓鱼岛风波本可以告一段落,却始终余烟未尽。中方通过外交部发言人等渠道释放了若干善意,但日方民间和地方却对事件不断放大。福冈民间出现右翼势力集结袭击中国游客团队,冲绳与那国岛町议会要求日本政府强化钓鱼岛警备,一些政党在那霸集结力量示威游行,这些都反映出钓鱼岛问题将长期发酵的兆头。
围绕钓鱼岛问题,中日关系如何重构的确考验两国。尤其是钓鱼岛主权搁置的利弊,舆论各有解读。过去为维护中日关系的大局,中国一直主张“搁置争议”,日方却误读成中国会为了中日友好大局而忍让钓鱼岛主权。此次撞船事件日本的对应和处置表明,中日之间迄今为止的回避战略可能行不通了,钓鱼岛问题再“搁置”下去,问题将越来越多,麻烦将越来越大。
通过这一事件,中国似乎感觉到问题所在。中国渔政指挥中心近日表示,中国渔政船在钓鱼岛海域的执法巡逻将常态化。这可能意味着,中国的立场已从原先的 “搁置争议”朝“着手解决”方向发展。但是,日本朝野的认识似乎与中方南辕北辙,要加强钓鱼岛周边海域的警备和对应力度,中日双方发生碰撞的概率增大。看来,中日双方要走到“坐下来谈”,还需要经历周折和风险的过程。
不过,中方今后采取积极主动的态势,反而有利于最终促成双方坐下来谈。中国过去对钓鱼岛的主权宣示主要限于口头,囿于各种因素并未实际行使主权管辖。民间捕鱼行为或保钓行动,又往往途中被驱赶而夭折。今后渔政执法常态化.将力促日方重新审视中国的主权存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