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找回密码
搜索
查看: 97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五十岁主妇的留学经历——增田波留美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3-24 10:24:3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2009年3月24日

从2年前开始学习汉语的增田波留美女士去年下定决心,决定来中国留学。她是一名家庭主妇,是在做兼职药剂师和家务之余挤出时间学习汉语的。现在孩子们都长大了,她终于有了检验学习成果的机会。虽然家庭主妇的职责、以及能否适应国外生活都曾让她犹豫,但她克服了这些,成功地在北京语言大学进行了5周的短期留学(08年12月至09年1月)。今天我们就来听听增田女士是如何决定去留学、以及中年留学的心得体会。

——是什么让您决定开始学汉语的呢?
        是大约4年前来北京旅行之后决定的。当时我是来看在中国的儿子,他刚学汉语不久,看到他用汉语聊得很开心,我也就想学学看看。而且,中日两国文字的汉字虽然都一样,但我根本看不懂中文的汉字是什么意思,这也让我觉得特别新奇,于是就有了兴趣。我一边做家务一边听NHK的电台讲座,也自己看课本学习。此外还报了一个叫“神奈川社会保险中心”的文化学校的汉语班,学校在横滨,每周上课一次。从报班开始算的话我已经学了两年了。

        ——横滨的汉语班的学生都是什么样的人呢?
        我那个班上大概有20人吧。那所学校的主题是“创造生活的乐趣”,所以学员基本上都是5、60岁的人,甚至还有70多岁的。汉语班的一大特点就是男性比较多,女性7名,男性有12、3名。还有一个特点就是真心想提升自己汉语水平的人多。学生水平从“入门”到“中级”分为5个级别。

大家开始学汉语的原因各不相同,但大部分和工作有关。比如曾被派驻中国或者出差到过中国的人,不想忘记当时学会的汉语;还有的人是公司里有中国员工,想和他们深入交流等等。也有人是从太极拳、古诗产生兴趣。有位练太极拳的同学几乎每年都会去中国参加比赛。也有二战前在大连出生的同学,现在又重新开始学汉语。他说自己很小的时候就回到了日本,汉语基本忘光了,现在重新学是为了寻根。

        ——您为什么想到要留学呢?
        横滨的汉语班的老师上课很认真负责,但毕竟每周只有一次,效果有限。我觉得不集中学习一下的话恐怕一直就是半吊子水平。汉语对我来说是外语,但对于出生在当地(中国)的人来说就是母语,所以我认为要想学好汉语留学中国应该是一条捷径吧。

         也有人问我有没有担忧,在这件事上的确是“多想不如多做”。我在办理留学手续的过程中发现自己无意间心意已决。如果一开始只有担忧的话我想是不会来的,而如果当时没有下定决心现在大概也无法成行。有了想法就要立即行动(笑)。车到山前必有路。

  ——您决定留学之后朋友和亲人有什么反应吗?
        大家都知道我想留学,不过随着这个计划越来越接近现实,也有很多人提出不同意见。有些人担心说“自己一个人去没问题吗?”还有大部分朋友觉得“家庭主妇不应该这么只顾自己。”的确也有朋友给我鼓劲,但更多的是问我“家务怎么办?”“老公吃饭怎么办?”“孩子呢?”“父母呢?”这些问题对于家庭主妇来说都是理所应当去面对的、但我感到自己“想说汉语”“想检验自己学习成果”的愿望十分强烈,所以才能下定决心。

        亲人都很支持我。入学手续等方面老公帮我查了很多。我不在家的时间里上大学的女儿帮忙做饭洗衣服。我也告诉家里人卫生纸等日用品摆放的位置,把冰箱里弄整洁,尽可能地减少他们生活上的不便。送行的时候他们让我一路小心,注意身体。我听说北京最冷的时候有零下10度左右,所以就带了满满一箱的一次性“保暖贴”。

    ——开始在北京的留学之后生活怎么样呢?
        “保暖贴”基本上没用到。不管是教室、还是住的房间里都挺暖和的。外面很冷,冷得根本想不起来还有“保暖贴”这东西(笑)。

        我的班级里有世界各地的学生。既有度圣诞假期的法国人,也有过暑假的澳大利亚人。亚洲除了日本之外,还有从韩国、泰国、印尼来的人。给我印象很深的是亚洲学生和欧美学生的差异。老师讲课的时候,亚洲学生都老老实实的,欧美学生却会自顾自地聊天。日本的学生尤其认真,绝不迟到,被老师提问也会特别注意语法、声调,很谨慎地回答。而欧美学生不管语法对不对,想说什么就说什么。另外同学们的口语都很好,让我很吃惊。日本人能看懂汉字,所以总是从文字上开始学汉语。或许从中文的发音上开始学习的人,口语会话能力会提高得更快吧。

——和同学们有交流吗?
        因为初级的同学比较多,所以英语就是大家的通用语。不过我不大会说,所以还是用汉语。我发现大家都操着"半吊子"的汉语沟通起来还挺顺畅。最难懂的反而是老师口里的标准汉语(笑)。有一次老师说:“明天的课要录像,大家打扮得漂亮点。”我和同学也都互相确认“明天是要打扮一下吧?”第二天我就穿上刚买的毛衣去上课,结果发现是“看录像”的课。“录像”我听懂了,但到底怎么会听成打扮得漂亮点,直到现在也没弄明白(笑)。

    ——通过留学,语言水平有没有提高呢?
        之前我一直停留在课本上,现在终于进入到了生活里。课本上虽然也有“兑换外汇”、“购物”的课文,但毕竟不像在这边马上就会用到。换外汇的时候也会明白课本内容不够用,但这样之后课本反而会更有用。因为我会想再尝试一次,所以学起来比单背课文的时候更有兴趣。

        学校只有上午有课,所以回家之后我会花3个小时来预习和复习。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这个,最后考试的时候我是全班第一(笑)。我毕竟是顶着周围的压力来留学的,所以是“不容失败”。由于总想着“要在这段时间内学到些什么”,所以能比别人更努力。

    ——通过留学,语言水平有没有提高呢?
        之前我一直停留在课本上,现在终于进入到了生活里。课本上虽然也有“兑换外汇”、“购物”的课文,但毕竟不像在这边马上就会用到。换外汇的时候也会明白课本内容不够用,但这样之后课本反而会更有用。因为我会想再尝试一次,所以学起来比单背课文的时候更有兴趣。

        学校只有上午有课,所以回家之后我会花3个小时来预习和复习。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这个,最后考试的时候我是全班第一(笑)。我毕竟是顶着周围的压力来留学的,所以是“不容失败”。由于总想着“要在这段时间内学到些什么”,所以能比别人更努力。

  ——这段时间对北京有什么印象呢?
        最大的印象是大家都很有活力。可能是因为临近春节,地铁站里也有很多扛着大件行李的人。另外和日本不同的是,这里经常有陌生人主动来搭话。在面包店会有其他顾客过来说“这个特别好吃。”在超市能跟收银员很开心地聊起来。还有,男人们兴高采烈地开展各种游戏活动的场景在日本是很难看到的。抖空竹、踢毽子、下象棋的人有很多。在日本大家似乎都会带着“老大不小的人了,还天天在玩儿这些东西”的眼光去看他们,但这边的人们不在乎这些。或许可以称之为大陆气质吧。

另外,我觉得在公共道德和卫生方面还有很多需要改善的地方。比如在厕所排队的时候,日本基本上会排成一队,而中国是每个门前都排着人。所有事物都有正反两面,我会尽量去看积极的一面。不过开车的时候还是小心点为好,我住的公寓附近就发生了一起摩托车事故。

        ——请您对今后想留学的人们讲几句话。
        就像“一衣带水”所代表的那样,中国和日本无论在地理上还是在文化上都很接近。在经济、文化、体育等领域的交流也越来越深入。但我们不能忘记,这是两个不同的国家,会发生一些超越我们的“常识”的事情。像欧美那样和日本差异很大的地区,我们能够轻易地发现差异,也能更坦然地接受。但对于中国,正因为我们容貌相似、都使用汉字,才更需要有意识地把对方作为不同的国家来看待。既然我们是在外国,日本的评判标准在这里行不通是理所当然的。我们应当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用一种新鲜的心情去面对这些。有些事情只有把差异当作差异来接受之后才能明白。

        身边的人的支持和我自己的一点小小的勇气使我迈出了“下一步”。我希望学习外语的人们能在当地体验一下学生生活,时间短些也没关系。如果能了解到孕育了这种语言的土地的氛围和现状,那么对这门外语的感觉也会发生变化吧。要说留学的秘诀,还是那句话“车到山前必有路”。

        据说,最近年轻人对海外的兴趣逐渐淡薄。虽然没有明确的数据,但是随着海外信息以及前往海外的手段逐渐增多,诸如对海外的憧憬和好奇等感触正在改变是不争的事实。“如果是学习的话在哪里都能学;没有钱,与其去海外还不如去近处的温泉…。”虽说我作为一个年轻人也能理解他们的说辞,但是和那些充满活力、想到做到的中年人相比较,我很为“年轻人的踌躇不前”感到脸红。在重新树立“尝试任何新事物”的决心的同时,我想将掌声送给不断迎接挑战的增田波留美女士。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都市网 | 服务条款 | 开放平台 | 广告服务 | 商务洽谈 | 都市网招聘 | 都市网公益 | 客服中心 | 网站导航 | 版权所有

手机版|小黑屋|Comsenz Inc.  

© 2001-2013 源码论坛 Inc.    Powered by Weekend Design Discuz! X3.2

GMT+8, 2024-6-20 23:21 , Processed in 0.180681 second(s), 19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