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0年08月23日
上周,中国第二季度GDP首超日本的消息引来全球对谁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争议。尽管中国对此消息不以为然,反应较为平淡,日本却明显有些坐不住了,频频出言“反击”,称按人均GDP算,中国远落后于日本。由此次风波不难看出,日本想保住世界第二的心态比谁都强,甚至把事件另一当事人中国当成了“假想敌”。由于担心竞争不过中国的廉价高铁技术,以及日益增长的中国输日进口额,加之经济不振,国内怨声载道,将矛头引向中国,可以转移民众的注意力,于是,日本开始了一系列的贸易围堵行动。
祭出保护大旗
据日本媒体报道,日本财务省近期准备修改针对发展中国家进口产品的特惠关税制度,打算将某国的特惠税比例由20%下调为10%-15%。据业内人士推测,如此调整主要是担心中国输日产品急剧增长。统计数据显示,中国输日年进口额超过10万亿日元,且今年中国有36个领域的500种以上产品在日本特惠税范围内。日方认为,不能长期让中国享有这20%,并将其美其名曰为“纠正”中国份额,让惠于其他发展中国家。还有一种声音认为,中国商品的国际竞争力已经很强,不再适宜享受幅度过大的特惠关税。
专家称,中日经贸关系一直呈互补态势发展,如此做法无疑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是典型的贸易保护主义行为。一旦今年秋天这一法案得以通过,必定损害中日贸易,日本采购商和中国出口商将首当其冲。据报道,中国部分生产商已经提前对日本这一做法作了预防准备,比如在服装出口领域,很多厂家宁愿与欧美国家签订服装订单,也不愿接日本订单,因为大家担心取消特惠税后,企业成本会更高。
中国廉价的高铁技术也成了日本的“眼中钉”,尤其是近期听到中国将修建连接缅甸和老挝的高速铁路消息,以及巴西宣布将在2016年奥运会前修建里约热内卢州的高铁,让日本高铁企业寝食难安。更糟糕的是,越南否决了采用日本新干线技术修建从河内到胡志明市长约1600千米的高铁计划,理由是日方造价太高,达560亿美元之多,转而采用价格只有其一半的中国技术。
担忧中国买债
当人民币未升值时,日本伙同美国向中国施压,当中国采取多元化货币体系后,日本又抱怨说,如此做法会威胁到日本的金融和贸易体系。中国连续6个月增持日本国债至4564亿日元也让日本政府和媒体慌了神,大家认为这会导致日元升值,破坏日本的金融和贸易秩序。一些分析师认为这样的担忧有点过头,中国改盯一篮子货币制度后,增持其他国家货币纯属正常现象,且增持日债还有利于缓解日本政府的资金压力。而且国际资本在日本国债市场并不是主力,95%的日本国债由日本国民持有,即使日元因中国的增持出现小幅升值,也不会对其出口产生多大影响。
寻找“外援”壮胆
在日本外相冈田克也看来,与经济同样高速发展的印度建立贸易伙伴关系,一定程度上可能对中国产生制约作用。8月21日,冈田克也到达印度首都新德里,进行两国间第四次战略对话,在签署民用核能合作协议的同时,把谈话主题聚焦在进一步深化双边贸易关系上。双方决定将降低9000种产品的关税来促进双边贸易。
英国《经济学人》8月19日以《龙虎进入世纪之争》为题分析了重塑中印关系对世界政治秩序的影响。文章指出,从更具亚洲特点的角度看,中国更长期的竞争对手是印度,两国既是贸易合作伙伴,又是竞争对手。中印双边贸易已从1990年的2.7亿美元发展至今年预计的600亿美元,同属金砖四国又在全球气候大会和世界贸易议题上有共同声音,但两国在发展道路上偶尔也会有所碰撞,例如在投资领域难免会与中国成为竞争对手。
而日本此时拉拢印度,无疑希望通过印度与中国的竞争对后者进行制约,以满足其不平衡的心理状态。
另据日本媒体8月21日报道,在《日韩合并条约》签署100周年之际,菅直人政府发表讲话,表示日韩两国是“最重要的亲密邻国”,将构筑“新的日韩合作关系”来应对朝鲜和“日益强大的中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