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找回密码
搜索
查看: 100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星星点灯”照亮自闭症孩子回家的路(南京)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8-4 18:41:0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星星点灯”照亮自闭症孩子回家的路(南京)


2010-08-02 08:06:00


患自闭症(孤独症)的孩子被称作“星星的孩子”,美丽而孤独。研究专家形容,患病者如同把自己封闭在一间黑屋子里,找不到回家的路。这个暑期,南京大学12名大一学生发起“星星点灯”公益活动。在10天的时间内,学子们走上街头,向路人发放调查问卷;走进南京、淮安两地的3所自闭症儿童训练机构,探访自闭症孩子和他们的父母;走访医疗机构和慈善机构……他们这样做只有一个目的,呼吁全社会来关注、关爱自闭症孩子和他们的家庭。

关爱自闭症志愿者发起“星星点灯”活动

“星星点灯”活动的发起人是南京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大一学生周旸。他是南京明心孤独症儿童训练中心的一名志愿者。

“在和这些孩子们的接触中我发现,他们很可爱,我们每个人都应该用平等的眼光去看他们。”周旸说,自闭症孩子的父母承受了巨大的心理压力、家庭压力和社会压力。社会上很多人对自闭症孩子不理解、不接受,明心的很多孩子和家长都遭受过来自外界歧视的眼光甚至辱骂,几乎每个孩子都曾被普通幼儿园、小学退学。

周旸认为,自闭症孩子和他们的家庭需要更多的关爱,于是,他发出了走近自闭症群体的倡议,得到了11名同学的响应。大家决定组成暑期实践小组,活动名被定为“星星点灯”。

“我们想通过自己的努力,点亮‘星星的孩子’们的心灵。我们所做的也许很有限,如星光般微弱,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我们可以带动更多的人来关注自闭症孩子。”周旸这样解释“星星点灯”活动名称的由来。

团队日志记录每天生活

“星星点灯”的12名组员分成了4个小组。活动从7月6日开始,每天,组员们都会写下“团队日志”,记录这一天的工作和心情。

通过日志可以看到,他们去了省、市、区红十字会,了解相关机构对自闭症孩子的帮扶情况;到火车站、地铁站、街头向市民发放调查问卷,调查大众对自闭症的了解程度;到社区出板报,宣传自闭症相关常识;走访淮安小天使,南京明心、三心这3所自闭症训练机构,接触自闭症孩子和他们的家长……

7月7日,周旸和另外5名同学前往淮安小天使孤独症训练机构。他们对淮安并不熟悉,为了节约开支,同学们步行许久,找到了一个不起眼的小旅社住下。

“由于经费有限,组员们干什么都精打细算。”周旸告诉记者,学校为这次暑期实践提供的经费是500元以内,可他们一共花了近3000元,都是组员们自己掏钱。“大家实实在在做暑期实践的态度让我很感动。”

7月16日,暑期实践结束了。12名大学生写下了各自的思想感悟,在这些文字中,出现频率最高的是“震撼”和“祝福”。

洪涛到明心孤独症训练中心探访时,一个叫凡凡(化名)的小男孩让他印象深刻。凡凡来自湖南,沉默、漂亮,为了陪他训练,妈妈辞去了工作。洪涛陪凡凡上课,教他玩滑板,当凡凡第一次叫洪涛哥哥时,他流泪了;离开明心时,凡凡拉着洪涛的手说:“哥哥不走!”这令洪涛和他的同学们不敢回头……

在每一篇思想感悟的最后,大家都有同一句话,“祝福这些可爱的孩子。”

希望把“星星点灯”延续下去


周旸和组员们在街头向路人发放了400份调查问卷,结果,接受调查的市民中,仅有12个人对自闭症有所了解,大多数人只是“听说过”。而通过探访训练机构和接触这些孩子,组员们发现,自闭症孩子常常被人歧视、误解,每个自闭症孩子和他们的父母都承受着巨大的社会、经济压力。组员们认为,这些孩子需要的不是悲悯,而是接受和爱,因此,他们每个人都希望“星星点灯”能一直继续。

周旸告诉记者,开学后,他和同学们就会向学校提议,将“星星点灯”作为一个固定暑期实践活动,让一届届学弟学妹都参与进来,关爱自闭症孩子。

(胡秋璟  江瑜   南京日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都市网 | 服务条款 | 开放平台 | 广告服务 | 商务洽谈 | 都市网招聘 | 都市网公益 | 客服中心 | 网站导航 | 版权所有

手机版|小黑屋|Comsenz Inc.  

© 2001-2013 源码论坛 Inc.    Powered by Weekend Design Discuz! X3.2

GMT+8, 2024-6-28 17:58 , Processed in 0.117416 second(s), 19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