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找回密码
搜索
查看: 69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复旦大学美女教师陈果,为什么能迅速走红?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7-6 22:54:2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转帖)



“什么是孤独?孤独是从人群中偷来的享受,她高傲、优美,完全是精神的自由。” 这时,只见一位身着入时的女装,留着短发的美女一手背在身后,一手的食指中指夹着粉笔,随着讲话的节奏而指指点点,而在她粉笔指着的方向,是如痴如醉如沐春风的听众——复旦大学的学生们。

这位叫做陈果的老师大概在为本科学生上一门类似于思想教育的课程。我十分佩服她能将最不受人待见的一种课诠释得如此具有表演性质,很专业的表演,这让人不由自主想起了新东方的励志讲座,想起了百家讲坛和于丹老师,想起老电影中的女政委。而每当念及此,我心中总有一股暖流经过。因为,我终于通过屏幕得见了人们最近议论纷纷的这位美女老师。

毕竟不是亲眼见过,因此这位陈果老师是不是“美女”,还存有见仁见智的余地,但有一点却是毋庸置疑的,那便是她“老师”的身份。偏偏她还是复旦大学的教师,这没法不更引人关注。谁叫她(或她的学生)爱显摆,把讲课的视频贴到网上接受众人检阅呢?

因为乍听陈果老师的讲课,没听出个所以然来,我于是又接着往下听,希望寻觅到对自己有所启发的哪怕只言片语。很快,又有一句话传入耳朵:“孤独不是故作姿态,孤独是一种心境。沉默未必是孤独,孤独没有任何形式,那是孤独者精神上的自我流浪。”听及此,我已转念开始怀疑,以上文字来自克里希那穆提作品的摘抄。

但这些文字并非出自克里希那穆提,也不是出自于纪伯伦、鲁迅甚至蒋勋,而确定无疑是来自陈果老师布道式的宣讲。四五十分钟长度的课,其实就是这一点简单意思的同意反复、咀嚼再三,但终究没咀嚼出什么名堂来,听后也让人感到十分寡淡无味。过去某位领袖说过,“总是那几个名词,一套‘学生腔’,没有一点生动活泼的语言,这岂不是语言无味,面目可憎,像个瘪三吗?”其实更可憎的是,一个操学生腔的人,却有着一副资深教师范儿。

即如此,不少人依旧发出感叹:真倒霉。自己当年为何无缘遇到如此的好老师!这就让人十分纳闷:这位陈果老师的讲课不过尔尔,内容无非是一些做人的最基本道理,何故又会引起学生们如此大的反应?难道说,如今高校的大部分多老师讲课的水准还在她之下,真如韩愈说的“言虽多而不要在其中,文虽奇而不济于用”?而已经20岁出头的大学生对于最基本的做人道理难道还停留在普及常识的阶段?

耶鲁大学的哲学系教授Shelly Kagan为本科学生开设名为“死亡”的公开课,坐在讲台上和一班年轻人大谈生命和死亡的本质,手舞足蹈,状如孩童。但他却花了五节课的时间和来自物理系、电子系、化工系、政治系的学生讲解柏拉图的《斐多篇》对灵魂本质的讨论,而不是在随处一间书店花上一点钱就可买到的心灵鸡汤。“写作一篇优秀的哲学论文是一门你能提高的技能”,Kagan教授的表演天赋或许和陈果有一比,但课程本身的技术含量,则属于高校和学前班的差距。

哪一类的教师会受人关注,这反映出的不是老师本人的水平高低,说大了还体现着我们高校教育的现状乃至整个文化环境。好比选中华小姐选出了芙蓉姐姐,丢的不是她本人的脸,而是中国人的脸。

这一点,易中天早有自知之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他曾自况为学术的萝卜,因为如今人参实在稀缺,自己才被人强作人参乔装打扮,冒名顶替。陈果老师,如果往最好的方面评估,或许能算在学术的萝卜之列。但我们如此自觉自愿地“隆重推出”一位高校的萝卜,只能说明这个国家大学的知识土壤和人文积淀太贫瘠,年轻人太缺乏精神营养却又没更多选择。于是,只得将萝卜当人参,并期待着,豆腐干与花生同嚼,总会尝着点阿Q式的火腿滋味。

2010070122404933257.jpg (20.53 KB, 下载次数: 38)

2010070122404933257.jp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都市网 | 服务条款 | 开放平台 | 广告服务 | 商务洽谈 | 都市网招聘 | 都市网公益 | 客服中心 | 网站导航 | 版权所有

手机版|小黑屋|Comsenz Inc.  

© 2001-2013 源码论坛 Inc.    Powered by Weekend Design Discuz! X3.2

GMT+8, 2025-2-20 15:40 , Processed in 0.149938 second(s), 22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