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找回密码
搜索
查看: 52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国专家将赴非洲寻找郑和船队沉船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2-24 09:47:3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2010-02-24 07:45    来源:京华时报  
马来西亚耗资1亿人民币打造郑和主题公园  
    本报讯 昨天上午,中国国家博物馆、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和肯尼亚国家博物馆举行签字仪式。两国专家将通过对肯尼亚拉穆群岛地区水下及陆上文化遗存、遗址、遗物的考察、发掘,进一步破解中非古代文化交流、经贸往来的一些历史疑团。中国专家还将赴肯尼亚寻找传说中的郑和船队的沉船。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院长赵辉介绍,该项目经过了5年的调查、论证和筹备。合作考古内容主要包括对肯尼亚拉穆群岛及其周边水域水下文化遗存进行科学考古调查、勘探和发掘;对肯尼亚马林迪市及周边地区陆上古代遗址进行考古发掘;以及对以往肯尼亚沿海地区出土的中国文物进行调查研究。


  据悉,中肯本次考古合作项目为期3年,商务部将其作为重要援外项目无偿出资约2000万元的项目经费。每年中方派专家等人员赴肯工作2至3个月。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每年只有两个旱季可以发掘,即6月到9月和12月到次年2月。肯尼亚国家博物馆馆长法哈透露,预计今年7月份会有中方小组先期到肯尼亚开展筹备工作,主力人员后续到达。


  中国国家博物馆水下考古研究中心主任赵嘉斌介绍,目前在肯尼亚沿海地区包括马林迪在内的5个区域内展开的考古发掘和调查中已经出土了一些沉船碎片和大量的中国古代瓷器,瓷器的年代从元代到清代都有。


  “只是不知道这些瓷器是中国人带来的还是阿拉伯人带来的。”肯尼亚国家博物馆法哈馆长称,对已出土文物的鉴定也是本次合作的重要项目。他介绍,出土的中国古代瓷器大部分馆藏于肯尼亚国家博物馆。所有项目出土文物如果出于研究目的,根据国际公约,通过签署进一步的协议可以借给中国展出。


  ■考古亮点


  >>水下考古


  追寻传说中郑和船队沉船


  2005年,拉穆群岛一位名叫姆瓦玛卡·谢里夫的女孩自称自己是中国明朝航海家郑和所率领船队船员的后裔,来到中国“寻根问祖”。昨天,法哈称,郑和船队在拉穆群岛地区曾有一艘航船沉没一直是个传说。而此次中肯考古目的之一是验证传说。


  中方有关专家介绍,目前水下考古还没有找到这条船。2005年去当地考察的时候专家鉴定了此前当地从海底打捞出的一块沉船的碎片,结果证实是元代印尼的一条船,与郑和船队无关。但肯尼亚国家博物馆方面仍表示希望通过考古找到这艘郑和船队在肯尼亚的沉船。“如果能找到沉船,我们就在沉船当地立一座纪念碑,纪念郑和下西洋。”

 发掘中国古文献中的非洲古城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院长赵辉介绍,早在公元9世纪,中国古代的文献就记载了肯尼亚马林迪王国的情况,而马林迪目前是肯尼亚的大城市,古城已经随着河口的沙化隐去。2006年受国家文物局委托进行的前期调查中,在肯尼亚几个遗址发现了相当数量的9世纪中国文物,表明当时两地已经有了切实的交往。据透露,目前中方陆上考古人员已经在马林迪选择了3个地点作为突破口进行挖掘,探寻9世纪、10世纪时候的马林迪古城。预计挖掘总面积大约为1600平方米,挖掘工作主要由中方派人员组成考古队完成。肯尼亚方面相关业务人员也将参与其中。中方首批赴肯陆上考古队将由9名队员组成,预计最快今夏到达马林迪。


  ■考古幕后


  肯来华受训人员为华裔


  郑和船队在肯尼亚拉穆群岛地区沉船的传说中,船上的船员逃生至岛上,他们教当地人如何耕地种田,结网捕鱼。后来,他们定居下来,与当地人通婚,代代繁衍至今。昨天,肯尼亚国家博物馆法哈馆长证实,拉穆群岛地区确实有保持中国传统生活习俗的村落,一个小岛屿上至今还有中国人的后裔在那里生活。


  早在2007年6月,肯尼亚国家博物馆派两位学员到中国接受水下考古中深海潜水和生存技能等培训,现已顺利结业。这两位学员便是中国人的后裔。目前两人正在当地收集整理文献、资料,研究海岸的潮汐变化、海上气温、湿度、何时适合下水等问题,为后续工作展开做准备。


  ■历史背景


  郑和曾两次到达肯尼亚


  历史记载,自宋代以来特别是明代以后,中国与非洲的经济、文化往来逐渐增多。这些交往主要是通过著名的海上丝绸之路进行的。15世纪郑和下西洋曾两次到达地处非洲东海岸交通要道的肯尼亚沿海海域。


  据悉,中肯考古专家近年来对拉穆群岛进行初步考证后得出了三点结论:第一,拉穆群岛仍居住着中国人后裔,相传他们是郑和船员的后代;其次,拉穆地区是中国古瓷器的仓储之地,在肯尼亚发现的40多处中国古瓷遗址中,拉穆地区是最重要的一个;第三,拉穆群岛的帕泰岛附近海域可能有中国沉船。专家们指出,此次中肯联合考古有望进一步解开一些神秘的历史谜团。本版采写本报记者张然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都市网 | 服务条款 | 开放平台 | 广告服务 | 商务洽谈 | 都市网招聘 | 都市网公益 | 客服中心 | 网站导航 | 版权所有

手机版|小黑屋|Comsenz Inc.  

© 2001-2013 源码论坛 Inc.    Powered by Weekend Design Discuz! X3.2

GMT+8, 2024-11-14 06:10 , Processed in 0.114059 second(s), 19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