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找回密码
搜索
查看: 64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图:上海世博园区华灯迎新年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12-31 08:58:2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图:上海世博园区华灯迎新年


2009年12月30日 20:29 



   
上海世博园区华灯迎新年。中新社发 潘索菲 摄


  12月30日晚,正在建设中的上海世博园区中的中国馆、世博中心、主题馆以及世博轴首次齐齐亮灯,迎接即将来临的2010年世博年。上海世博会吉祥物“海宝”在世博轴阳光谷上“跳跃”,使美轮美奂的灯光夜景增添活泼色彩。



  
世博会中国馆皓月华灯迎新年。中新社发 潘索菲 摄


相关:

上海世博园区

  上海世博会主体工程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共分为19类、约110项。当天率先开工建设的是浦东区域中的浦明路等11条道路,涉及范围东至白莲泾、西至卢浦大桥、南至浦东南路、昌里路商业街、北至黄浦江,道路总长度约11公里,占地面积约39万平方米。整个项目计划一年内完成。
  根据规划,主要场馆09年上半年全部开工建设,到2009年底基本完成建设任务。
  5.28平方公里的世博园区不仅创下世博历史之最,也是上海有史以来最大的单体建设项目。更重要的是,世博园区的规划和建设已经成为上海城市功能转型和产业调整的新支点。
[编辑本段]弥补城市功能
  世博会场址区域将建成以国际贸易为主,辅以会议展览等多项功能的标志性中心城区
  目前,上海浦东的小陆家嘴地区正在向国际金融中心迈进,洋山深水港已经成为上海建设国际航运中心的地标,而世博园区所在地将弥补城市功能在“国际贸易中心”中的缺位,成为支撑上海建设“四个中心”(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框架的有机组成部分。
  根据规划,经过筹办期间的建设和会后的再次开发,世博会场址区域将建成以国际贸易为主,辅以会议展览、文化交流、旅游休闲等多项功能的标志性中心城区。
  《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注册报告》如此解释这一远景规划:世博园区地处浦东国际机场和虹桥机场连线的中点,环抱黄浦江,毗邻陆家嘴金融中心,结合洋山深水港及外高桥组成的物流中心,在交通、金融、物流等各个方面都具有明显的区位优势,这保证了世博园区后续利用以“国际贸易功能”为核心的区位可能性和操作性。
  这场巨变同样意味着,浦江两岸传承百年之久的制造业,将在新的空间内实现向“先进制造业”的腾飞。世博会所在地是上海市中心最后一块大型工业聚集地,也记录了上海制造业的光荣历史。其中包括被誉为“中国工业的摇篮”的江南造船厂,钢铁、仓储企业也大多具有百年左右的历史积淀。然而,随着城市的发展,市中心区域已经很难满足现代工业进一步发展的需求,缺乏深水岸线、厂区面积不足、环保达标难度大等问题,阻碍了传统制造业“更上一层楼”。
  世博会的到来,给上海制造业带来了历史性的机遇。以宝钢集团旗下的浦钢公司为例,整体搬迁至宝山区罗泾镇后,将首次采用世界先进的COREX—C3000技术其产铁量是目前世界上正在运行的COREX—C2000设备的两倍。而且,生产过程不需要用焦炭,生产过程中产出的中热值煤气还可以发电,或者用作加热燃料,达到能源的高度循环利用。百年江南造船厂的未来蓝图更引人注目。其即将搬迁的新址上,一个世界最大规模的造船基地——中船长兴岛造船基地建设正如火如荼。建成后这里将拥有8公里岸线,年造船能力达1200万吨。
  专门负责世博园区建设的上海世博土控公司董事长白文华说:“没有世博会,这场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也势在必行,但是世博会的出现,大大加速了这一进程。”
[编辑本段]场馆设施“零废弃”
  为世博会建设的包括大规模交通体系和各类建筑、设施等有形资源,将在会后继续发挥作用
  “首先立足于后续利用,然后才是满足世博需要。”“勤俭办博”的理念体现在世博园区规划设计的“高瞻远瞩”上——为世博会建设的包括大规模交通体系和各类建筑、设施等有形资源,将在会后继续发挥作用,实现基础设施“零废弃”。
  上海世博会总建筑面积约200万平方米,规划展馆总建筑面积约85万平方米,以临时性展馆为主。规划部门多次修改场馆建设方案,尽可能利用现有设施,减少大拆大建。对于规划中永久保留的四大场馆,设计师未雨绸缪:公共活动中心和演艺中心沿江布置,与滨江绿地共同形成黄浦江沿岸景观亮点。世博会后,公共活动中心将成为国际会议中心,演艺中心将成为旅游和演出场所。而中国馆和主题馆会后将与会议中心共同组成国际会展中心。
  其他设施的建设也已经为未来发展预留了空间。世博园区将建一个30万平方米的地下空间,满足未来这一地区对于商业、文化、娱乐设施的空间需要。
[编辑本段]历史建筑重保护
  超过40万平方米的工业建筑将被保护性改造、置换。这些老建筑将在5种用途中获得新生
  世博园区所在地是上海工业遗产最集中的地方,这里的厂房承载着很多关于城市的历史记忆。对老建筑的保护利用成为世博会主题演绎中的重要内容。
  根据规划,上海世博会园区内约有2万平方米历史建筑得以保留、保护,超过40万平方米的工业建筑将被保护性改造、置换,约占世博园区总建筑面积的1/5。
  据上海世博会副总规划师徐毅松介绍,这些老建筑将在5种用途中获得新生:
  一是直接用于国家馆,工业厂房多为大跨度建筑,很适合用来进行展示;
  二是用于物流和后勤保障;
  三是用于管理办公,目前世博局所在的世博建设大厦就是用上海第三印染厂的老厂房改建的;
  四是用于各种服务设施,比如世博村里的商店、超市、临江餐馆等;
  五是博物馆。江南造船厂内的部分厂房在世博会期间将成为企业馆所在地,会后将被改建成上海工业博物馆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都市网 | 服务条款 | 开放平台 | 广告服务 | 商务洽谈 | 都市网招聘 | 都市网公益 | 客服中心 | 网站导航 | 版权所有

手机版|小黑屋|Comsenz Inc.  

© 2001-2013 源码论坛 Inc.    Powered by Weekend Design Discuz! X3.2

GMT+8, 2024-6-26 15:39 , Processed in 0.077182 second(s), 22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