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找回密码
搜索
查看: 732|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网络时代的媒体力量 专家:谨记“把关人”角色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12-28 10:34:3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2009年12月28日 08:03 来源:中国青年报
 网络时代的媒体力量

  “一个网帖让‘天价烟局长’周久耕锒铛入狱,一个网帖让武汉经济适用房‘六连号事件’中造假公职人员被查处,一个网帖捅破了河北邯郸‘特权车’这个久治不愈的脓包,一个网帖踢开了内蒙古阿荣旗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刘丽洁的‘豪车门’……”。新华社在回望2009年网络反腐的成就时,这样历数着大小“网事”。

  其实这个单子还可以列得更长。比如,一个网帖也曾让温州安置房事件中的主要负责人、温州市旧城改建指挥部原党组书记吴权书被抓,让河南省公安厅厅长向遭遇跨省追捕的王帅道歉,让打着出国考察的名义奢华游的广州海事法院院长罗国华去职,让在敦煌莫高窟耍泼的“最牛团长夫人”及其丈夫均遭免职,等等。

  这些最早由网络上所展示出的线索,最终都转化成了传统媒体的报道。多个案例证明,一方面,传统媒体的介入,对网帖进行了大量的求证、追踪、深度挖掘工作,才最终推动了事件的发展和问题的解决;另一方面,传统媒体的独家首发报道,因被网络广泛转载而影响力“放大”,同样形成强大的舆论压力,促使制度变革或具体问题的解决。在网络时代,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形成良性互动,其力量不可小视。  

  网上发帖,瞄着传统媒体

  2009年8月2日,罗彩霞在博客上发了一篇文章——《我的媒体曝光之路》,讲述了她被同班同学王佳俊冒名顶替上大学后找媒体曝光的历程。

  3月初,她在天涯、新浪等网络论坛里发帖,“贴的只是一些叙述与日记,希望万能的网友中有心有闲有才的人士可将我的事情整理成帖。”但“先前从不浏览贴吧,不得要领”的她,并没能引起传统媒体的关注。

  4月20日左右,她又在湖南本土网站红网的“邵阳论坛”里发帖。这些帖子“有小的轰动,但未成气候”,“亦有记者留言会持续关注此事,一持续就是7天,毫无动静”。

  4月27日,法院第三次拒绝立案,她决定再次在天涯上发帖。这一次,她的遭遇被中国青年报记者刘万永获悉。5月4日,刘万永赶往天津师范大学,对罗彩霞进行采访。5月5日,《公安局政委女儿冒名顶替上大学》在中国青年报特别报道版上刊发。

  罗彩霞说,5月5日早晨陆续接到电话,说报纸、网上有她照片,来不及上网查看,就有中央电视台、成都商报等媒体记者来校,“电话更是爆了,用同学的话说,‘彩说到第5个字,必有一个来电’,1,2,3,4,5,果不其然,响起来了……”。

  传统媒体的不断深入报道和来自网络舆论的巨大关注,最终将顶替事件的幕后黑手、顶替者王佳俊的父亲王峥嵘“送进”监狱4年。

  事实上,罗彩霞写《我的媒体曝光之路》,正是为了回应有类似遭遇的网友的请求,介绍自己如何吸引媒体关注的个人经验。

  在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喻国明看来,遭遇不公正对待的人在网上发帖,除了想在网络上吸引关注外,更重要的还是想让自己的发帖进入传统媒体的视野。“传统媒体的公信力、影响力和权威性比网帖强大得多。”

  在他看来,网络媒体的表达空间更广泛,也更自由,就像人人面前都有个麦克风,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信源,但这些信息大多是杂乱的,不全面的,充满不确定性,且不存在什么把关。而传统媒体信息采集和发布的程序有非常严格的规定,在许多环节上有把关人,视真实为新闻生命,因此,传统媒体报道的影响力和权威性有职业化操作所形成的的公信力做保障,但闫德利艾滋门事件、兰州城市学院抢座位引发血案事件等虚假网络信息,却说明网络这一巨大的公共舆论平台存在的缺陷。

  曾曝光浙江温州和江西新余两地官员借出国考察名义出国旅游的网友“魑魅魍魉2009”认为,任何事情,无论是公权力的使用还是网络的监督,都要在一定的范围内相互制约,“没有制约的力量具备多大变革的力量,也就具备多大破坏的力量。只有形成一个良性的、合理的机制,网络监督才能走上正轨。”

  坚守传统媒体的责任

  然而,网络时代媒体力量的展现,依然有赖于媒体独立而深入的采访和调查。

  考察由网帖揭露的问题从曝光到查处的过程中,可以发现一条这样的“路线图”:网民发帖-网友顶帖-媒体介入-形成第二次热点-政府介入-事情得到处理。

  喻国明认为,在这个过程中,传统媒体与网络相互激荡,相互影响,传统媒体通过网络开掘报道层面和深度,而网络则借由传统媒体的影响力和公信力进行更有效的传播,“从周久耕事件、王帅事件可以看出,传统媒体与网络之间形成了非常好的良性互动。”

  为了应对网络时代的冲击,传统媒体也在报道形态上作出了改变,纷纷创办了诸如“网事”等线索全部来自于网上的版面,力图缩短发帖与报道之间的时间间隔,以吸引舆论的关注,并推动事件迅速成为社会热点。

  这类报道的基本操作手法是,一旦在网络上发现值得挖掘的新闻线索,即立刻通过电话和网络采访的形式进行求证,成稿时则大量引用网帖。

  这种报道形态,使传统媒体的新闻时效性更为彰显,但在新闻事实的核实上手法却有些简单,因此有时候并不能体现传统媒体的力量。

  河北省武安市教育局原局长冯云生在离任前夜紧急签署调令,调数百农村教师入城,其间被指存在大量权钱交易。此线索最早也见诸网络,并迅速成为媒体的报道内容,有媒体电话采访了相关部门,得到了否定的答复,并被告知“网上的东西是不能相信的”。有媒体据此发出报道,却并没有得到事件的真相,也没能推动事情的解决。

  9月16日,中国青年报特别报道版发出报道《一个教育局长的“职务后”突击》,展现了大量实地采访调查所获得的事实,直指其间的权钱交易,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河北省纪委随即介入调查,冯云生终因大量违规违纪行为被刑拘。

  喻国明认为,在网络时代,传统媒体在网络上遴选报道线索时,就应该谨记自己的“把关人”角色,而不能单纯地成为网络信息的传声筒,“只有对来自网络的具有天然缺陷的信息进行深入细致的求证和再调查,抽丝剥茧,去伪存真,才能真正展现传统媒体的价值和影响力。” 记者 叶铁桥

      
2#
发表于 2009-12-30 09:00:27 | 只看该作者
顶!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都市网 | 服务条款 | 开放平台 | 广告服务 | 商务洽谈 | 都市网招聘 | 都市网公益 | 客服中心 | 网站导航 | 版权所有

手机版|小黑屋|Comsenz Inc.  

© 2001-2013 源码论坛 Inc.    Powered by Weekend Design Discuz! X3.2

GMT+8, 2024-11-27 10:44 , Processed in 0.071218 second(s), 19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