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找回密码
搜索
查看: 57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著名教育家刘道玉痛批北大“校长实名推荐制”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11-18 13:32:5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著名教育家刘道玉痛批北大“校长实名推荐制”


发布时间:2009-11-18 9:36:39


著名教育家刘道玉痛批北大“校长实名推荐制”


“此举一推行,将加剧教育不公平现象”


“北大进行改革,初衷无可厚非,但推行‘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不可取,这是在出昏招,因为这种做法没有抓住高校改革与高考改革的本质问题。”昨日(11月17日)下午,著名教育家、武汉大学前校长刘道玉接受记者采访时,痛批北大“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

隐藏几大不公平

“北大‘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最大问题是隐藏着不公平,中国高校不公平现象本来就已很严重,北大此举一推行,将加剧教育不公平现象。”对于“北大招生新政”,刘道玉指出其症结所在。他还一一分析其隐藏的不公平。

首先,只有39所学校入围对其他学校来说不公平,他反问:“全国这么多中学,仅给39所学校校长推荐权,这对其他学校公平吗?再说这么多高中都集中在大中城市,对其他地方也不公平。”

其次,他认为对众多参加高考的学生来说不公平:“其他学校学生怎么办?难道这些学生就不优秀?”刘道玉还指出,校长实名推荐,“不直接、不科学、不权威”,因为真正了解学生的是班主任与任课老师,但他们却无权推荐,“是校长了解学生,还是老师了解学生?这是一种官本位思想的体现。当然,校长可能说会听取班主任的意见,但意见跟推荐是两回事。”刘道玉说。

“优秀学生可以降低30分,而一般学生却参加高考?”刘道玉认为这也不公平,“既然你是最优秀的学生,你还怕考试?高招录取时1分就可压一批人,降低30分是什么概念?”

照顾偏科生不能成为借口

“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也被许多人解读成偏科生的福音——一些偏科的学生将通过此种方式进入大学就读。不过刘道玉认为,这不能成为“校长推荐制”的借口,“我们要考虑偏科学生的特殊性,因为其中确实不乏一些杰出人才,比如吴晗被清华录取时,数学就得了0分。但是,通过降分录取不可取。”

对于偏科生,刘道玉认为应该通过特殊的办法来考核。“首先要有一个考试来衡量其是否偏科,其次要对其擅长的科目进行考试,证实他确实是杰出人才。”

强行推行肯定失败

对于北大此次的招生改革,刘道玉很不客气地指出,“如果北大明智的话,现在就应该戛然而止,如果一意孤行,肯定会失败。希望北大充分听取广大教育工作者的意见,不要盲目推行一项根本不可能取得成功的改革。”

高中校长推荐学生上大学,在国外非常普遍,但不是某一个人或一个小圈子少数人的特权,而是教育名家与中学校长的一项基本权利。刘道玉认为,北大此举却有“特权化”现象倾向,“这里面有权钱交易、走后门等隐患。”

应要求完全自主招生

刘道玉还抨击了现行自主招生制度:“我一向反对少数几个人享受免试,因为优秀学生减分或免试,成绩平平的还参加高考,进一步加剧了教育不公平。”但他并非反对改革,而是反对“不公平的改革”。他认为高考改革势在必行,北大应要求完全自主招生:“如果有改革精神,就应该要求完全自主招生,或者联系几所高校,单独考试,自主录取。”

他谈及北大近几年改革时用“乏善可陈”来形容,教师人事制度改革不了了之,大力引进海外人才又造成丑闻,“作为中国大学的‘大哥大’,北大应在教学改革、提高高校学术水平上起带头作用,但是很遗憾,至少现在还没有看到。”

刘道玉还说:“真正的教育改革要有卓识与胆识。卓识让人知道问题在哪,应该做什么;而胆识表现出来的则是迎难而上。北大这次改革就缺乏卓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都市网 | 服务条款 | 开放平台 | 广告服务 | 商务洽谈 | 都市网招聘 | 都市网公益 | 客服中心 | 网站导航 | 版权所有

手机版|小黑屋|Comsenz Inc.  

© 2001-2013 源码论坛 Inc.    Powered by Weekend Design Discuz! X3.2

GMT+8, 2025-2-24 18:30 , Processed in 0.070664 second(s), 19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