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找回密码
搜索
查看: 112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睡眠小动作未必都因病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9-19 09:28:1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睡眠小动作未必都因病


时间: 2009-09-19




  Gettyimages供图

  磨牙、打鼾、流口水乃至肢体不由自主地抽动……有报道认为睡眠过程中的这些小动作是不同病征的提示,说明身体正在“拉响健康警报”,应引起高度警惕,及时就医。

  但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李南夷教授认为,其实无论男女老少,许多人在睡梦中都可能不自觉地做出个别小动作,有些是生理性的原因,当然严重的也可能是病理性的,不能一概而论。如果这些小动作对身心的影响不大,多数非“病态”,不必过于在意;如果危及健康,当然就要及早诊治了。

  文/广州日报记者翁淑贤 通讯员方宁、张秋霞

  医学指导/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李南夷教授

  睡觉“闹别扭” 多属生理性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李南夷教授告诉,睡眠小动作是否为疾病的“警报”,要看其对身体的影响后果,将“前因后果”联系起来,才有可能分清到底是生理性的还是病理性的。

  比如许多人都有打呼噜的经历,但像张姨的儿子,排除了器质性的病变和身体的不适,可能是因为睡得太熟而且体位不当引起的。同样是打鼾,有人会出现较长时间的呼吸暂停,并可能影响到脏器的供氧,这当然就是病了。

  “而从中医的角度来看,如果睡眠有障碍,多可从身体‘有邪’与‘无邪’的角度来分析。”李教授解释称,“有邪”属实证,又可分为“外邪”和“内邪”,如:因感冒引起的鼻塞影响到睡眠就是外邪作祟,因熬夜吃太多夜宵消化不良致“胃不和卧不安”,引起流口水、磨牙等则属内邪;实证一般具有急性发作的特点,但调理得当也好得快。

  而“无邪”属虚证,多因心脾两虚、阴血亏虚所致,一些年纪较大、体质较弱、长期有睡眠障碍的人多属虚证,需要长时间慢慢调养。

  [案例]

  睡眠小动作困扰全家

  张姨上半年添了个白白胖胖的小孙子,对之疼爱有加。有时孙子睡着了,老两口仍目不转睛地盯着孙子看。这一盯盯出问题来:宝宝以前不怎么流口水,最近爱趴着睡,醒来枕头经常湿了一小片。

  “我记得老伴以前夜里睡到一半脚抽搐,医生还曾怀疑过是否有风湿,后来查出是缺钙。这孩子不会也有什么问题吧……”张姨想起自己也曾睡觉流口水,看中医时说是脾虚。她还拿出某杂志上一篇介绍睡眠小动作“病因”的文章,向家里人“普及常识”:磨牙、打鼾、流口水乃至身子抽动,这些睡眠过程中出现的小动作说明身体正在“拉响健康警报”,“是不同的病症的提示”,需及时就医。

  没想到儿媳妇读完后对她说:“这么说,我们一家的身体都有问题了……”原来,张姨的儿子常打呼噜,儿媳妇晚上有时还磨牙。

  乘着单位体检的机会,张姨儿子和儿媳把他们的担心告诉医生,医生仔细检查后,发现两个人都没有任何器质性病变。最近,小宝宝到医院打疫苗顺便体检,医生也说他“很健康”。

  可张姨还是不踏实:既然没病,那些睡梦中不自觉的小动作到底怎么回事呢?

  [解读]

  睡梦中四类常见动作如何看待?

  1.磨牙

  偶尔发生不碍事

  长期不改会损牙

  

  有些人夜里睡觉会咯吱、咯吱地磨牙或咬牙,自己一点都没感觉,最多只在第二天醒来感觉腮帮有点酸痛。

  李教授解释称,磨牙的原因很多,如:大人可因白天心理压力过大或精神紧张、疲劳过度、饮食不节等,孩子则可能是白天玩得太疯,入睡后大脑管理咀嚼肌的部分仍处于兴奋状态,不断做咀嚼动作;有些孩子磨牙是因为有肠道蛔虫。

  如果磨牙现象只是偶尔发生,基本不碍事。但长时间持续磨牙可导致牙周受损,就要及早找医生查明原因作对症治疗。

  2.流口水

  睡姿不当易引发

  口腔有病要重视

  

  小孩流口水似乎较多见,多数是因体位或唾液分泌的调节功能未完善引起的,属正常的生理现象。但大人流口水其实也不少见。

  李教授提醒,其实大多数人偶尔流口水,除了由侧睡、趴睡等体位引起之外,也有的因日间太过疲劳,睡熟后脸部肌肉充分放松、嘴巴自然张开的原因。

  但有神经官能症、口腔溃疡、炎症、鼻塞的患者睡觉也会流口水。这类人也无需有太大的精神负担,只要及时治疗,注意适度运动和用脑,或是平时多注意口腔卫生,消除流口水的不雅症状一般并不难。

  3.抽动

  小儿多属生理现象

  成人因紧张或缺钙

  

  有些人入睡不久后下肢甚至全身会不由自主地抽动,有时甚至突然惊醒。李教授称,百日内的宝宝发生这种情况,是因大脑发育未成熟所致,家长无需太过紧张。

  而大一些的孩子和成人因日间运动过量,下肢肌肉过度紧张也可出现睡眠抽动,可在睡前适当按摩、热敷或用温水泡脚以助缓解。另外,身体缺钙时夜里睡觉腿也会偶尔抽动。

  有些人每当即将睡着时就会下肢抽动,突然惊醒,并伴有心慌胸闷。这种情况医学上称为“不安腿综合征”,其病因现在还不清楚,也没有理想的治疗方法。

  4.打呼噜

  不能一概当“鼾症”

  过度疲劳也易致

  

  有些人认为打呼噜就等同于“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李教授称这完全是误解。

  其实,有些人在过度身体疲劳的状态下仰面熟睡时会不自觉地张嘴大口呼吸,使舌头和喉部软腭等软组织的震动加剧而发出呼噜声,这种人往往翻个身侧睡呼噜声就是逐渐减弱甚至消失。

  偶尔打呼噜多属于上述原因,但若常年打呼噜,且声音忽高忽低甚至有时突然悄无声息,就要排除是否真的出现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或是呼吸系统某些部分发生的病变所致的,并及早到呼吸科诊治。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都市网 | 服务条款 | 开放平台 | 广告服务 | 商务洽谈 | 都市网招聘 | 都市网公益 | 客服中心 | 网站导航 | 版权所有

手机版|小黑屋|Comsenz Inc.  

© 2001-2013 源码论坛 Inc.    Powered by Weekend Design Discuz! X3.2

GMT+8, 2025-4-5 21:07 , Processed in 0.121583 second(s), 21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