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找回密码
搜索
查看: 901|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保健食品欺诈多会“夺命”?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8-11 13:26:2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保健食品欺诈多会“夺命”?


日期:2009-08-11 09:36 来源:人民网


  近几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保健养生意识的增强,保健食品已在我国渐渐形成了一个巨大的产业。可是,保健食品发展的过度、过热、过乱,致使该行业呈现乱、滥的局面,加上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不明确等,也使得对该行业的监管很困难。

  资料显示,近些年我国经卫生部、食品药品监管局批准注册的保健食品达9900个,地方各级卫生部门批准的各种“食字号”、“健字号”、“监字号”和“监健字号”等五花八门的保健食品更达5万种之多。良莠不齐,价格欺诈,虚假宣传——

  非法添加“药”成份

  保健食品非但不能补身,反而可能“夺命”

  「镜头1」

  近来,回家度暑假的江西新余女大学生小胡向笔者反映,前不久她在沈阳一家药店购买了一种据说很有效的减肥药(本质是标识“卫食健字”的保健食品)“××塑身素”,但是吃了几天后,就出现口干、胸闷、厌食、失眠、心慌、恶心等一系列症状,严重影响了正常的学习和生活。“买的时候,营业员称不会有任何付作用,怎么会这样呢?”小胡提出质疑。为此,小胡拿着还未吃完的“××塑身素”保健食品以及罗列了一大堆“减肥功效”的说明书,向医院专家了解有关情况。



  专家告诉她,目前市场上的减肥保健食品,有的服用后也会产生与减肥药一样的付作用,这非常可能是非法添加了减肥药(西布曲明)的成份,这些保健食品违规添加处方药后绝对不敢在产品标签上有所体现,因而危害更大,消费者在购买时一定要谨慎选择。

  据悉,目前违规添加化学药品主要集中在六大类保健食品中:调节血糖类保健食品中添加降糖药;减肥类保健食品中添加利尿剂或兴奋剂;抗疲劳类保健食品中添加“伟哥”或近似成份;改善睡眠类保健食品中添加安定类药物;“增高”类保健食品中添加生长激素;免疫调节类保健食品中添加中枢食欲抑制剂等。

  不久前有关部门在上海等地进行专项调查,在抽验的207个批次的保健食品中,有197个批次的产品添加了“伟哥”、降糖、减肥类的化学药品,占95%,令人触目惊心。由于大量违规添加化学药品,保健食品非但不能补身,反而可能“夺命”。

  品种繁杂难辨真假

  70%以上的保健食品存在虚假、夸大宣传现象

  「镜头2」

  前不久,江西新余市民薛先生想买一点保健食品去看望乡下的老母亲,一进药店,听说是买保健品的,店员一口气向他推荐了10余个品种,弄得薛先生一头雾水。面对琳琅满目的保健食品,薛先生感叹道:“当今的保健食品真是太多太滥了,分不清真假!”

  资料显示,近些年来我国经卫生部、食品药品监管局批准注册的保健食品达9900个,地方各级卫生部门批准的各种“食字号”、“健字号”、“监字号”和“监健字号”等五花八门的保健食品更达5万种之多,每年销售额为600亿—650亿元。中国消费者协会的一项调查显示,我国70%以上的保健食品存在虚假宣传、夸大宣传的现象,有相当比例的保健食品为假冒产品。


2#
 楼主| 发表于 2009-8-11 13:27:24 | 只看该作者

保健食品欺诈多会“夺命”?(2)

保健食品欺诈多会“夺命”?(2)


  价格混乱欺诈多

  狂轰滥炸式广告的高额费用,也转嫁到消费者身上

  「镜头3」

  笔者在江西新余一家超市保健食品专柜看见,几乎所有保健食品零售价均在50元以上,高的竟达到1000元以上,而且,许多保健食品都是套装,买一套至少要300元以上。已用了2个月“海惠”保健食品的李大爷告诉笔者,吃了半年“海惠”胶囊,花了7000多元,一天合40元。“商家开始时说得天花乱坠,不过吃了2个月,身子骨还是老样子,保健食品真贵呀,一般人根本消费不起。”


  目前,市场上的保健食品往往以所谓“全国统一价”、“某某地区总代理”等名义任意抬高价格,加上狂轰滥炸式广告的高额费用,引起有的保健食品比同类型的商品价格高出几倍甚至十几倍,严重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

  准入门槛低,多头管理,权限不清

  建立标准体系,严查违法行为

  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

  一是保健食品行业准入门槛太低,没有一个严格的质量控制体系,加之审批相对简单,故而大量的非专业化企业涌入保健食品行业,给保健食品市场的监管造成非常大困难。

  二是我国保健食品的审批长期处于“只进不退”的状态,给违法者提供了可乘之机。除此以外,多头管理、权限不清的问题没有彻底解决;保健食品的配方五花八门,缺乏相关的标准和工艺规范。

  当务之急是健全保健食品标准体系,加强对群众反映强烈的减肥、疲劳、辅助降血糖和缓解体力等产品的监督检查和抽验,严厉惩治保健食品中违法添加药物的行为;实行强制定价,将其价格限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严厉打击夸大和虚假宣传行为。


3#
 楼主| 发表于 2009-8-11 13:28:16 | 只看该作者

保健品成妙药忽悠糖尿病人

保健品成妙药忽悠糖尿病人


日期:2009-08-11 09:50


  目前,安贞工商所已对此事展开了调查陕科牌力平胶囊和平高贴只是调节血糖的普通保健品,中国老年保健协会糖尿病教育基地北京教育中心却声称其可以“彻底治愈糖尿病”,忽悠众多糖尿病病人购买。

  糖尿患者看见希望

  不久前,家住望京的方老先生在小区单元门上看见一张宣传单,称中国老年保健协会糖尿病教育基地北京教育中心(以下简称糖尿病基地中心)正在寻找1000名糖尿病病人,用当下最先进的医术让其在年内治愈。方老先生根据宣传单上的电话拨打过去,对方称老人非常幸运,因为当时已有900多人报名了。

  7月25日上午7点20分,老人来到对方约好的地点东土城路林达大厦A座8层。他发现来的大部分是老年人,工作人员给每个人测了5次血糖。讲课的人称,现在糖尿病是可以通过服用陕科牌力平胶囊和使用平高贴治愈的。

  方老先生多年来受糖尿病的折磨,他对中国老年保健协会糖尿病教育基地十分信任,便购买了6盒力平胶囊,还获赠6盒平高贴,共支付3300元。


  开设讲座夸大宣传

  7月26日,记者通过方老先生提供的电话,以糖尿病病人的名义向糖尿病基地中心咨询情况。对方登记了基本信息后,称过段时间会有专家授课,给大家进行免费治疗,到时再联系。8月5日,对方打电话来通知第二天将有专家过来,请病人从当晚7点后不再进食,并持相关证件和平常所服的药品说明书来听课。

  8月6日上午7点,记者来到东土城路林达大厦A座8层,见墙上有写着“中国老年保健协会糖尿病教育基地北京教育中心”字样的标牌,门口工作人员详细登记了病人信息后让大家入内就座。40平方米左右的讲厅内坐着20多人,多半都是老年人。

  随后,一名自称是糖尿病基地中心首席专家刘教授的人开始解说“五点血糖监测法”,他称目前糖尿病是可以治愈的,并大谈目前各种药品和胰岛素的坏处,他称这些为“药毒”,还带领病人跟其屡次高喊:“只需注射胰岛素,你就走上不归路。”

  进行了两个多小时的讲座后,刘教授称,现在有一种药能通过修复胰脏彻底治好糖尿病,他还根据每个人测出的5次血糖建议了康复周期。“康复周期是几个月就买几盒药。今天我只带来了60盒,大家欲购从速。”一名自称是生产商的男子站在讲台上向大家保证,一定能治愈糖尿病,假若3个月不见疗效就退货。随后,销售人员搀扶着老人们上去“抢药”。对于所带费用不足的老人,销售人员热心地表示可以陪同老人们回家取钱。

  “妙药”仅为保健品

  方老先生所购买的陕科牌力平胶囊外包装上标有“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科技合作中心监制”“中国老年保健协会糖尿病教育基地推荐产品”“全球糖尿病康复联盟推荐产品”等字样,注有国食健字的批号,其使用说明中仅写着有调节血糖的保健功能。而平高贴的批准文号是:陕食药监健用字06040137号。两者均不是药物,只是保健品。而销售人员不仅夸大宣传,还给方老先生等糖尿病病人提供了详细的停药和停胰岛素的方案。

  昨日下午,中国老年保健协会副秘书长陈先生称,此保健品的确是授权给糖尿病基地中心销售,“消费者要注意,这只是保健品,千万不能当药品来用,更不能因为吃这个保健品把药物治疗停了”。他承认,糖尿病基地中心的确夸大了该保健品的功效,目前,糖尿病还是不能治愈的。他表示会立刻联系糖尿病基地中心,对此种推销方式进行制止。

  目前,安贞工商所已对此事展开调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都市网 | 服务条款 | 开放平台 | 广告服务 | 商务洽谈 | 都市网招聘 | 都市网公益 | 客服中心 | 网站导航 | 版权所有

手机版|小黑屋|Comsenz Inc.  

© 2001-2013 源码论坛 Inc.    Powered by Weekend Design Discuz! X3.2

GMT+8, 2024-6-26 17:09 , Processed in 0.133565 second(s), 19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