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找回密码
搜索
查看: 56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看看摆的都是什么?许世友将军坟前惊人一幕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8-1 10:25:5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看看摆的都是什么?许世友将军坟前惊人一幕

2009-8-1

许世友将军墓地是由南京军区修建,约90平方米,墓碑由杨尚昆、徐向前等以私人名义所立,碑文由书法家范曾题写,正面是遒劲挺秀的七个行楷大字:“许世友同志之墓”。背面为纵行书写的行楷小字,飘洒俊逸,铭刻着许世友将军戎马一生的赫赫战功。

  许世友将军墓地内部构造为棺套棺,棺摞棺,内棺为将军生前战友尤太忠从广西采伐的楠木制造而成的。为表达对将军的悼念,灵柩内存放了两瓶茅台酒和两把手枪。酒与将军一生结下不解之缘,而将军对茅台却情有独钟,故将军又称“酒神虎将”。

 有传言说将军去逝前后,曾发生了几件谜一般的事件:刚挖好的墓穴起了一道霞光;遗体告别仪式的同时,突然下起大雨;魂归大别山时,鸡不鸣狗不叫等。这些事件给将军的土葬增添了几分神秘的色彩。

 许世友将军的神秘葬礼

  1985年10月22日,一代名将许世友在南京军区总医院八病区告别了尘世,享年80岁。

  北京医疗条件那么好,许世友为何不愿去呢?当时,许世友就十分清楚自己肝癌的凶险,他怕到了北京,就回不了南京,更回不了他的新县老家,那么,又怎么能实现他死后土葬的愿望呢?

  对承办许世友的丧事,党中央和中央军委的指示,均未涉及遗体究竟是土葬还是火化?当时除少数落后地区外,全国都禁止了土葬。南京军区的上上下下都知道,许世友遗体的处理是特殊的、例外的。

  那还是在1956年,在中南海召开的中央工作会议期间,中央领导默默地传阅着一份关于国家机关领导人员实行火葬的《倡仪书》。

  当时,在这份《倡仪书》后面签名的有:毛泽东、朱德、彭德怀、康生、刘少奇、周恩来、彭真、董必武、邓小平……

  不久,中共中央召开八大。当《倡仪书》传到许世友手中时,他不仅没有签名,还找到毛泽东,表示自己对火化的不理解。

  许世友是个出了名的孝子。这一点已闻名四邻。而每当许世友自己做错事,他便会跪在母亲面前,痛哭流涕认错。

  许世友自参加红军后,睡梦中常常因思念母亲而泪流满面。他的部队两次路过敌占区的家乡,他都冒险回到家中探母。1952年许世友担任山东军区司令员,他请假回家看母亲。此时,离他1932年那次回家,母子二人已经有20年没有相见了。

  那天,许世友翻身下马,见自家的门口走着一位老婆婆,一身褴褛,灰白的乱发犹如一堆乱草窝,脚上穿着露出脚趾的破棉鞋,身上背着一捆柴,许世友在那苍老的脸上寻找着20年前的记忆,却面目全非。还是母亲认出了儿子:“你是友德娃吧!”

  “娘,我是友德啊!许世友“扑通”一声,跪倒在老人家面前,母子抱头痛哭。许世友为母亲擦擦眼泪,站起身,从母亲那弱小的肩头卸下那捆树枝。他想到自己年迈的老母至今还过着这种艰苦的日子,实在有愧,便又“扑通”一声跪倒在母亲面前,母子俩再次抱头痛哭了半个小时。

  “友德娃啊,你大老远来家一趟不容易,俺替你烧水喝。”许母颤颤地起身,回屋里烧水。而跪在地上的许世友没有母亲的发话,就一直跪在那里。

  活着要尽忠死了要守坟

  1957年冬天,这时已是国防部副部长兼南京军区司令员的许世友,他又一次回家。此时,许母已是78岁高龄。那天许世友到了家,许母正在喂猪。许世友在她的背后轻轻地喊了一声:“娘,俺回来看你了。”

  许母回头,满是皱纹的脸上笑出了一朵花,然而,那朵“花”很快没有了,她说:“友德娃啊,俺已是78岁的人了,俺母子俩是见一次少一次了。”她双手颤抖着,抱着许世友痛哭起来。

  许世友这位全国闻名的将军,在母亲面前却像个孩子,他伴随着母亲,呜呜地哭。

  1959年许世友探亲,许母已经作古。许世友跪在母亲的坟边,喃喃自语:“娘,忠孝难全,你老人家健在时我未能服侍你,我死后,一定来为你守坟。”

  1979年10月22日,许世友决定死后回到母亲身边,他有了土葬的想法。于是,他给大儿子许光写了一封信:

  许光:邮去现金伍拾元整,用这笔钱给我买一口棺材。我死后不火化,要埋到家乡去,埋到父母身边,活着精忠报国,死了要孝敬父母。

  我今年74岁了,身体很好,活到八九十岁,也只有十多年了,你们可以先作准备。

  许世友 10月22日

  1985年刚过了元旦,许世友交代秘书给党中央写了报告,说自己来日不多,对组织别无他求,要求党中央在他死后实行棺葬,理由是自幼参加革命,报效生母不足。活着尽忠,死了尽孝,葬在老母坟边以尽孝道。

  时间一天天过去了,将军的病情一天天地恶化,他经常在朦胧中询问报告是否有了回复。

  许世友要求棺葬的报告送到北京,中央领导和中央军委领导传阅,全国解放后,除了任弼时、毛泽东没有火葬,谁有这个胆量要求土葬?谁也作不了这个主。最后,报告送给了邓小平,请他拍板。

  一纸通行证司令魂归乡

  邓小平最了解许世友,他瞻前顾后,最后感到许世友毕竟是许世友,全中国只有一个,便在报告上批示:照此办理,下不为例。

  10月26日上午,中顾委副主任王震受邓小平委托来到南京军区,郑重地传达了邓小平的意见。他说:“许世友在60年的戎马生涯中,战功赫赫,百死一生,是一位具有特殊性格、特殊经历、特殊贡献的特殊人物。邓小平同志签的特殊通行证,这是特殊的特殊。”

  王震一连说了七个特殊,这在当今中国领导层中,谁能有这种评价和待遇呢?鉴于邓小平对许世友的这些高度评价,谁还能提什么意见呢?

  10月31日下午,党和国家领导人在南京向许世友遗体告别时,刚刚还是万里无云的天空瞬间突变,电闪雷鸣,持续了20分钟后,天空又是一片晴朗。有人神秘地说:“老天爷哭了,它这是为许司令送行啊!棺木的原材料,是广州军区司令员尤太忠派人到广西的原始大森林里采伐的楠木。南京军区工程机械连在10月 22日来到了万山之腹的许世友家乡新县许家泵的墓址,开挖墓穴,迎候老司令魂归故乡,归依高堂。

  许世友土葬的消息并没有公开。灵柩归故里的日期只在极少数高层人物的掌握和筹划之中,越发将许世友的葬礼搞得神秘化,人们都在暗地里窃窃猜测。

  11月7日晚11时,护灵柩的官兵们突然接到整装出发的紧急通知,担负护送灵柩的负责人、南京军区副参谋长范志伦在11月8日零点整时举起右手,用力一挥,朝灵柩车队低声命令:“出发!”

  11月9日凌晨车队抵达新县许家泵。由于事先没有通知任何人,车队抵达时又是半夜时分,所以,没有任何人迎接,一切都是悄悄进行的。

  许世友灵柩到达墓地时早已等候在此的工兵官兵们忙开了,除了铁锹铲土的声音,四周静得出奇。

 墓穴不设碑 灵柩藏宝物

  东方终于露出一丝鱼肚白,千山万岭披上彩霞之际,隆重而又秘密的特殊葬礼终于顺利完成,我们的老司令许世友同志终于入土为安。从此,犹似唐诗宋词中描述的青溪绕田的小山村增添了一景:英雄许世友之墓。

  许世友的坟茔紧靠着父母的墓穴,了却了他“死后尽孝”最后的心愿。墓穴坐落在青山绿树丛中,却没有任何的修饰,当时中央规定,不许设墓碑。可是,由于络绎不绝的参观者反映,一年后,由王震出面提出,为许世友竖了一块高高的花岗岩石碑,著名画家范曾手书七个大字:许世友同志之墓。

  到墓前瞻仰的人们,暗地里传说着许世友的墓穴中存放着几件“宝贝”,这确有其事,也是公开的秘密。为了寄托哀思,在灵柩里放了几件物品:许世友生前戴的奥米茄手表,天天收听的半导体收音机,一瓶茅台酒,一支心爱的猎枪及一百元人民币。

  有人说,这几件随葬品了不得啊!它们有着特殊的意义:酒——壮胆;枪——打鬼;钱——买路。许世友到哪里都会通行无阻!

  许世友越战前喝酒选将打下谅山

  1979年,中越开战,中央军委任命许世友上将为解放军东线前线总指挥。

  为选副将,许世友拿出三瓶茅台和一位将军对饮,酒尽菜光,两位将军握手结盟……

  1974年八大军区司令员对调,许世友到了广州。军区管理处陈良顺负责接待。许世友和军区干部见面,秘书准备了发言稿。他照着念过两句就显出不耐烦,把那几张纸扔到一边,自己随意说,干脆明了,有啥说啥,没一句修饰或客气话,5分钟完事。以后,凡是开会,他总是这样:人越多,讲话时间越少。陈良顺跟随许世友日久了,了解也不断加深。许世友除了睡觉,平时只穿军装,在穿衣问题上无须任何人操心。

  吃饭说难也难,说简单也简单。难在餐桌上顿顿要有酒,而且只喝茅台和古井。他的工资大部分是买酒喝了。下酒菜最好是野味。

  社会的发展已经提出生态平衡和保护野生动物,许世友对此也难以接受。军区拟定下发禁止打猎杀生的文件,要让许司令认可才能真正起作用。文件到了许世友手中,他大笔一挥,批上个人意见:不许打猎,打鸟还是可以的吧。文件批下来,军区的“秀才”们目瞪口呆,哭笑不得。

  许世友出门从不进剧院、商店、宾馆,不是奔野外就是进兵营。

  花木与庄稼比较,他喜欢庄稼;舞场和操场比较,他喜欢操场。

  许世友盛年之际,喜欢与战士比武,一条木枪神出鬼没,练对刺,常把战士的木枪磕上天去。来到广州后,他还喜欢同战士较量。拼刺时,他确实余威犹在,普通战士不是对手。他喜欢与强者比试,盛名之下,那些剽悍的“尖子”也不免有点心虚,何况他又是司令员,动手之前战士先失了锐气,所以比试的结果仍是他胜利。实在说,许世友手里确实有些“绝活儿”,比如对刺时磕飞对方手中枪,那是类似关云长的“拖刀计”,岳飞的“回马枪”一样的“绝活儿”。但是,在他 70多岁之际,仍然把战士的枪一条条打飞,其中也有战士相让的因素在里面。每当许世友磕飞战士手中木枪时,便开心地哈哈大笑。

  “哈哈,怎么样,宝刀不老吧?”许世友横枪大笑,指战员们便齐声喝彩:“许司令不减当年!”

  不减当年的许司令,壮怀激烈地参加了中越边境自卫还击战。在广西前线,他是司令,还须选个副司令。许世友捏着下巴踱步,回想他那些出生入死的战友,一个一个在脑子里过筛,终于点出一个名字。

  “刘昌毅现在怎么样?”

  “可能快退下来了,听说已经半休……”

  “妈拉个×的,这一仗不让他打,以后就打不上了。就请他来!”

  许世友虽然点了将,心里也不无犹豫,“但愿他宝刀不老。”

  当时,刘昌毅任南京军区副司令,被许世友请来广州。人看上去还是老了,但双目炯炯,心气很高。

  “许司令,刘副司令到了。”陈良顺安置好刘副司令,去向许司令报告。“晚上我在家里请客,你多准备些酒,”许世友这样吩咐。

  谁也没见过许世友询问刘副司令的身体状况,更没见许世友和他谈谈对于现代战争有什么研究和考虑,只听到让准备酒。

  喝掉三瓶茅台,还让上酒。他们开始只是叙旧情,回忆当年的九死一生。喝到后来,两人已是无话不说,敢争敢抬杠。许世友酒气逼人地问:“酒喝三瓶了,还敢开瓶吗?”刘昌毅豪气冲天地说:“天下没有会喝不会喝的事,只有敢喝不敢喝的人,九死一生过来的人,死都不怕还怕喝酒?许司令喝到哪儿我就喝到哪儿!”

  这场酒喝下去,许世友云山雾罩,睡了一天。刘副司令醉了两天。

  许世友感动地说:“真是好汉一条,不怕死。副司令就是他了!”

  不能简单地由此而言“许世友喝酒选将”。那是多方面考虑比较的结果,喝酒只是一个小小的侧面。何况,许世友对此也讲了很有哲理的一段话:学会打仗并不难,难舍命对敌可不是随便什么人都能做到的。

  选将之后就是出兵。许世友带兵有大将风度。部队向前推进,遇到困难很多,不断有报告来,事多得叫人发毛。许世友不紧张,不着急,甚至根本不操那份心,把报告扔一边。他只管大的军事行动,下达命令让各部队执行,完不成就军法论处。

  部队打下谅山后,中央命令撤兵。

  许世友望着军用地图沉吟,迟迟不下命令。他伸出小胡萝卜粗的手指头在地图上比画:“全是平原了,坦克大炮正好发挥用场了,不要两小时我就能到河内。” 可是,从整个国际形势来看,我们不无后顾之忧,要防备有人在我们后面捅一下,沈阳军区方面压力很大,中央一再下令后撤。

  许世友表示服从命令,同时又坚持拖一下:“拱一拱,我再拱一下……”

  许世友是希望将越南主力从柬埔寨牵回来。他对部队领导说:“我们再前拱一下,吓唬他们一下子!……”

  他派兵出谅山几十公里。当时,越南的政府机关纷纷撤出河内。

  接到报告,许世友哈哈大笑,捋起袖子,晃动着粗大的胳膊说:“吓屁了不是?撤了,屁滚尿流!”

  战罢凯旋时,许世友阴着脸下令:“我回去不许通知人,不许搞迎接。谁走漏消息我毙谁!”

  可是,一位部队领导想,这么大事不报告中央怎么行?便将许世友回来的日期报告了中央军委。于是,广东的领导同志都知道了,提前赶到机场热烈欢迎。

  许世友乘飞机回广州,刚走到机舱门口就骂出了声。因为他看到了欢迎的人群。前来欢迎的首长,在20世纪50年代就曾担任过国务院副总理,是位老资格的党政领导人。他满脸是笑,热情地上前迎接,伸出手握手。许世友上前一步,一把握住那只手,猝不及防地用力握去。“哎哟!”那位首长痛苦地叫了一声,几乎要倒下去。“妈的,叫你们欢迎。”许世友大步而去,钻进了汽车。

  许世友就是这么一个人。

  开庆功大会,中央派王震同志前来参加。派年轻人来不行,许世友不买帐,只能派王震这样的元老。许世友倔头巴脑只尊重老的。

  许世友是解放军一位有着特殊经历和功绩的又富有个性、特色的传奇式将军,所以,人们对他的某些弱点都能善意地给予谅解。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都市网 | 服务条款 | 开放平台 | 广告服务 | 商务洽谈 | 都市网招聘 | 都市网公益 | 客服中心 | 网站导航 | 版权所有

手机版|小黑屋|Comsenz Inc.  

© 2001-2013 源码论坛 Inc.    Powered by Weekend Design Discuz! X3.2

GMT+8, 2024-11-29 15:49 , Processed in 0.201398 second(s), 19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