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楼主 |
发表于 2012-10-3 21:24:29
|
只看该作者
《沙家浜》里汉奸部队真面目:军统抗日游击队2
有意思的是,在本书对江南抗日游击武装的叙述中,我看到了一个在样板戏《沙家浜》中听过的部队名称:“忠义救国军”。在那出戏里,“忠义救国军”就是胡传魁、刁德一的队伍,是一支“汉奸部队”。而在这部史书中则写道,它是“由军事委员会军统局长戴笠任总指挥”的抗日游击部队。作为“军统”头子的戴笠,在抗战后主要以共产党为敌,在抗战中则主要是暗杀汉奸的。
实际上,我读此书才知道,在“峨眉山”下,不仅有着国民党正面战场进行大兵团作战的集团军和游击部队,也有着不断迁移治所、游动状态的地方政府。“1937年,蒋介石以 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身份发布通令,要求战区内的各级地方政府切实坚持守地抗战。如遇县城沦陷,则县政府应即迁至所属之乡区继续工作;如此乡再陷,则再迁往另 一乡区,‘但期有一寸之地三户之民,则行政机构,决不涣散,工作决不中断……’这一命令的发布,对于战区与沦陷区各地政府尽量坚持在原地斗争,具有重要意 义。”
正是因为对“正面战场”的客观陈述,在这本史书中,“国民政府”和它的决策部署才能成为这本书叙述的主体。
当然,从淞沪抗战到徐州会战,再到武汉会战,如果用修辞化的表达来说,你也可以说是“节节败退”。要不怎么会从东打到西,从北打到南呢?实际上,这 个词正是过去讲历史时用来描述国民党军队在抗战中的表现的。但是,读了这本书,知道了每一次战役死了多少中国军人,战役结果又换来了什么,我想,我们也许 就不忍使用这个词了。至少,这本书没有使用这样的修辞化的概括。
只有真实的历史叙述,才能建立对民族的骄傲和信心
这本书对历史事实的评价,也有令我不满意的地方,比如,对1945年蒋介石国民政府与苏联签订的《中苏友好同盟条约》,评价是这样的:“中苏条约是 一个有损中国主权的条约,在抗战即将胜利结束之时,作为战胜国的中国不得不向另一个战胜国让渡自己的部分主权,这也是反映出作为四强之一的中国其实并不能 被其他三强平等相待,中国成为一个真正的强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这是一个过“轻”的评价。这个条约之所以能够签订,本书已经写得清楚:完全是因为“蒋介石谋略以放弃中国在外蒙的主权来换取苏联在以下三个方面给予 回报”——其中之一是:“(苏联)承诺不支持中共而支持国民党在战后全中国的统治”。蒋介石正是因为“担心苏联会收回原先的承诺,转而支持共产党与国民党 争夺东北”而不得不让宋子文“权宜处置”的。这是党争误国(乃至卖国)的明证,是把党的统治利益置于国家民族利益之上的明证,根本就不是国家强大不强大的 问题。
阅读此书的最后一夜,我读得心情激动,难以自已,一直读到凌晨。我感受到的是真实的、全面的历史叙述的当代价值:我们只有在真实的而不是因遮蔽而半真半假的历史叙述中,才能建立起对自己民族的骄傲和信心。
我们现在也仍然需要这样的民族自信。
在此,我抄录一段曹聚仁先生在抗战胜利后出版的《中国抗战画史》刊于扉页上的“我们的献词”:
我们中国,八年长期抗战的程途,是崎岖艰苦的。我们在抗战初期,也曾用血肉躯体来和敌人的飞机大炮相抗拒;也曾从肉搏中争取小胜,积小胜为大胜,以 空间换时间;也曾临到失败的边沿上坚忍支持,兀立不屈;我们所付出的代价,所受敌人摧残、破毁的程度,远过于这次大战中的任何国家。我们抵抗暴力,比任何 国家都早;有一段时期,几乎被若干国家所出卖;又有一段时期,我们独立支持东亚战争的局面,替盟邦争取准备反攻的时机。可是战争结束了,胜利到来了,大家 震于原子弹的威力,几乎忘记了我们千百万将士在战线上所付出的代价,抹消了我们中国这次战争中所受的牺牲,甚至有人本于“民族自卑的心理”,竟否定了我们 对于争取胜利的一切贡献,好似“胜利”的成因,全由于“原子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