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找回密码
搜索
查看: 41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孩子也会患上孤独症(苏州)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7-26 12:41:3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孩子也会患上孤独症  


2011年07月23日 09:57:42  来源: 苏州日报


孩子,是每个家庭的希望所在。年轻的爸爸妈妈们都期盼着自己的孩子能够健康成长、快乐生活。然而,很多家长并不知道,仅仅满足孩子的基本生存需求是远远不够的。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较长时间地失去与父母的接触、谈话和父母的爱抚,缺乏与外界事物的交往,就有可能影响孩子心理的正常发育。长此以往,孩子也会患上孤独症。

心理发育出现障碍

6岁的敏敏和其他同龄的孩子有些不一样。虽然在三岁之前,她的表现基本上和其他小朋友一样,会跑会跳,只是不太愿意笑。到了两岁,敏敏才会开始叫爸爸妈妈,有人想抱抱她时,她会表现得比较违拗。但是,三岁过后,敏敏开始表现得有些孤僻——她不喜欢与小朋友一起玩耍,还经常会对爸爸妈妈有攻击行为,甚至会破坏家里的花草和装饰品。爸爸妈妈和她讲话时,她总是没什么面部表情,情感也比较淡漠。有一次,敏敏看到妈妈不小心摔倒在地上,不但没有去搀扶妈妈,反而站在一旁哈哈大笑。

对此,敏敏的家人感到非常困惑,担心孩子是不是有精神方面的问题。于是,爸爸带着敏敏走进了医院的心理诊室,进行心理咨询。一进入咨询室,敏敏就哭着闹着要吹泡泡,并且在咨询室里来回快速地走动,大声地叫嚷,随意破坏咨询室里摆设的盆景花。敏敏的爸爸被她纠缠得没有办法,只能拿出随身为她一直准备好的吹泡泡的瓶子。敏敏有了泡泡以后稍微安静了一些。

广济医院的心理医生分析认为,敏敏的症状表现属于比较典型的儿童孤独症,这是一种起病于婴幼儿时期的慢性神经精神发育障碍,以社会交往障碍、交流障碍、兴趣局限及刻板重复行为为主要临床特征,并常伴有多动、冲动、烦躁不安、自伤等情绪行为异常和对环境奇特的反应为特征的疾病,约每1万名儿童中有2-4例。来自苏州专业的儿童孤独症训练康复中心的数据表明,目前苏州市内大约有2000多名儿童遭遇到孤独症的困扰,而这个治疗康复过程,需要花费很多的人力和财力,很多的用心与爱心。

注意孩子的特殊表现

虽然现在大部分家庭的孩子都是集万般宠爱于一身,但在极少部分的家庭中,因为父母自身的原因,而导致家庭缺少对孩子的关心、呵护。在这样的家庭中成长的孩子就容易出现心理发育障碍。如果家长不能及时发现孩子的一些特殊表现,那就容易引发儿童孤独症的产生。据了解,儿童孤独症的主要表现一般集中在几个方面。

早期表现:孩子不会对亲人微笑,当亲人要把他抱起时,他不会伸手做被抱的准备,也不会将身子贴近母亲。

社交困难:孩子会感到特别孤独,与人缺乏交往,缺乏感情联系,即使对父母也毫不依恋,如同陌生人。但是,孩子在与陌生人相处时,往往又不会感到畏缩。正常儿童常以凝视对方表达自己的感情与要求,而患儿缺乏与人眼对眼的凝视,不会以这种方式表达感情与要求;患有孤独症的孩子通常是到了5岁左右时,还常常很少与小朋友一起玩耍,缺乏情感反应,常常会说出或做出一些不合社交常理的事情来。

语言发育迟缓:孩子对语言的理解表达能力低下,无法理解稍微复杂一点的句子,不会用手势表示“再见”。不会理解和运用面部表情、动作、姿态及音调等与人交往。缺乏想象力和社会性模拟,不能像正常儿童一样去用玩具“做饭”、“开火车”、“造房子”。有的孩子语言刻板,代词错用,如“我要”说成“你要”。

具有仪式性和强迫性行为:由于缺乏变化与想象力,这类孩子常常坚持重复刻板的游戏模式,如反复给玩具排队,总要玩弄自己的脚趾,对自己房间的任何变化都表示反对和不安,如家具的移位、装饰品的变化等。

此外,有的患儿还可能有感知障碍,对视、听、触等多种感觉迟钝或过敏。有的存在认知障碍,智力低下,抽象思维能力很差,少数患儿可能伴有癫痫发作。

对于这样一类特殊群体的孩子,很多人对其的认识可能都存在着一些误区,认为这些孩子就是性格内向、自闭、不合群,是孩子自身的性格造成的。其实,造成孩子孤独症的原因,与父母的教育方式及家庭氛围有着密切的关系。像敏敏的症状表现,就是家庭关系冷漠的产物。据了解,敏敏在三岁时,爸爸妈妈关系紧张,爸爸有外遇,经常不回家,妈妈非常气愤,把很多的不满与抱怨都发泄在孩子的身上。虽然这个家庭并没有不完整,可是敏敏长期被忽略、被指责、被冷落。她的自尊心和自信心都受到了挫伤,而家庭氛围的长期冷漠也使得敏敏的情感变得有些淡漠,对周围人的同情心和关心程度也降低,以至于连妈妈摔倒了,她也不会去搀扶,形同陌路。

建立适度的亲子依赖

孤独症是一种儿童早期的广泛的心理发育障碍,是一种比较严重的精神疾病,如未早期发现,早期干预,预后很差,对儿童社会化功能损害极大,致残率高。在其一生的发展过程中,需有人长期照管。因此父母对孩子的态度就显得尤为重要,需要家长坚定信念,坚持治疗,对孩子充满爱心、耐心、关心、信心。

首先,父母对疑似有孤独症倾向的儿童,应尽早去医院就诊,由儿童神经精神、心理、保健专业等专科医生确诊,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治疗成败的关键。由于孤独症儿童的年龄、临床表现、功能损害各不相同,治疗需要因人而异。治疗前由主管医生和家长一起评估儿童的基本心理功能,如语言,社交,动作行为,生活能力等发育水平,然后制定个体化,结构化,系统化的治疗方案。

其次,尽管孤独症的病因不明,但仍能进行有效的治疗和预防。目前,主要采取综合治疗措施,包括行为治疗,教育和训练,如语言训练,社交训练,感知训练,日常生活自理训练,游戏活动等,并辅以药物治疗。但并不是每个孤独症孩子都需要服药,目前也没有治疗孤独症的特效药。在治疗过程中,家长和治疗师要密切配合,积极参与。多教、多练、不断强化、长期坚持,孩子就可以取得明显进步,病情也可以得到积极、有效地控制。

另外,父母要注意建立亲子依恋和情感联系,家长应让孩子多与外界环境接触,让孩子与同龄儿童一起玩耍、交往和学习,使其个性和社会适应性健康发展,以有效地对抗儿童孤独症。(权昕 叶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都市网 | 服务条款 | 开放平台 | 广告服务 | 商务洽谈 | 都市网招聘 | 都市网公益 | 客服中心 | 网站导航 | 版权所有

手机版|小黑屋|Comsenz Inc.  

© 2001-2013 源码论坛 Inc.    Powered by Weekend Design Discuz! X3.2

GMT+8, 2024-9-12 11:22 , Processed in 0.076643 second(s), 18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