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潜艇救援舰罕见入大洋 暗示潜艇活动公开化
2012年10月19日08:36来源:中安在线-世界报 作者:陈光文
原标题 [中国潜艇救援舰罕见驶入大洋]
潜艇保护神
中国海军建立以来,就把大力发展水下作战力量当成海军发展的重中之重,而且潜艇作战力量很快就成为海军的拳头部队。但是因为种种政治因素,中国夹在东西方两大冷战阵营之间,并没有获得外来技术来提高自己的军力。也可以说,中国海军的发展之路,几乎是完全靠着中国人的智慧和顽强毅力自行发展壮大起来的。
中国是世界上少数装备核潜艇的国家之一,并拥有世界上规模最庞大的常规潜艇部队。如何确保潜艇部队的训练安全,是中国潜艇部队的重中之重,为此,中国海军不但逐步建立了完善的潜艇救援体系和潜艇救援舰艇,并且在青岛海军潜艇学院建有水下救援演练室。
中国最早建成的是“大江”级潜艇救援舰,其首舰1976年服役,共有3艘在役。后期建造的同型舰还配备了我国自主研制的国产新型深潜救生艇,该艇于1986年进行首次海试。这型深潜救生艇长15米,排水量35吨,最大下潜深度600米,可容纳4名艇员。因艇上新装备了电视声成像声纳、定位声纳以及机械手,所以它还能兼顾海洋调查和海底勘探等任务。该艇还装有水下摄像机、高频主动声纳和一个机械手。
近年来,中国进一步加大了潜艇救援的装备发展。美国“战略之页”网站报道称,近年服役的中国926型潜艇救援舰排水量达9500吨,尾部绞车装置能将救生舱下放至水下300米深度,并能连续作业。搭载有国产和进口的新型潜水救生艇,其中有中国从英国购买的一艘LR7救生潜艇,这种潜艇重25吨,能下潜到500米的深度,并能在水下连续工作4天。
该舰建成服役后,令中国海军的水下救援能力达到新的高度。该舰装备的深潜救生艇就是英国著名的LR7型,它是8年前英国救援俄罗斯“库尔斯克”失事核潜艇的LR5型深潜救援艇的最新改进型,是英国佩里·斯林斯比系统公司的拳头产品。
这种新型潜艇救援舰不但自身在深海定位能力出众,而且携载的LR7型深潜救援艇可以通过动力装置保持多个方向的定位,在海深、海水混浊、艇位不正的情况下也能够迅速与目标对接,也就是说,在失事潜艇呈较大倾斜角度的情况下,也能迅速与其对接实施救援。
中国同时建成服役了2艘新型926型潜艇救援舰,说明中国海军正在认真建设一支面向蓝色海洋的远洋潜艇队伍。
中国潜艇“不再低调”
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中国在海外的政治和经济利益不断增加,中国需要远洋海军来保护自己的利益不受损害。中国海军目前面临最重要、最需要克服的问题是让更多舰艇前往远洋活动。
美国科学家联盟网站的报告说,“几个世纪以来,现代战舰提高作战效能的唯一方法,就是比对手在海上花费更多的时间训练”。在美国眼中,中国海军舰艇的海上训练、特别是远洋训练强度严重不足。
在中国近海范围内,东海大陆架海水较浅,平均水深只有100多米,无法满足一般核潜艇和大型常规潜艇300米以上水深的训练需求。而中国海军远洋任务的增加,决定了中国不能继续把自己的全部训练科目限定在有限的近海。所以,到太平洋海域训练,到最能体现未来海战特点的海域进行近似实战的严格训练,才是生成全新战斗力的最佳方式。
美国“战略之页”网站文章称,中国加大了潜艇出海执行任务的频率,因此加大了对潜艇救援技术的投资。中国认识到自己的潜艇官兵经验不丰富,容易发生事故,要想积累训练经验,就必须多出海执行任务,并解决执行任务中出现的问题。
建设一支蓝水海军,不仅包括具备远洋航行能力的作战舰艇、经验丰富的水手,还意味着需要大批支援舰。美国《华盛顿时报》认为,当中国大举在这些领域投资时,就可知道中国正在认真建设远洋海军。
美海军潜艇战专家分析说:“我们并不清楚中国潜艇前往哪里,也不知道持续多长时间,但在一年内巡逻次数翻番很明显在执行新任务。过去中国潜艇在巡逻方面一直很低调”。
而美国《环球战略网》的分析则更直接:中国潜艇的出航率非常低,大多数潜艇的行动都是“当日往返的短途旅行”,只是离开海岸进入公海进行短暂训练和测试,无法代替长期(两个月或者更长)的航行。这可能是中国海军潜艇部队后勤支援装备存在问题,但是最大的可能是对事故的担心。现在,中国海军在一支编队中,同时派出两种型号的潜艇救援舰,不但十分罕见,而且也意味着非同寻常的意义。预计,今后,中国海军将进一步加大潜艇部队执行远洋任务的力度,在潜艇救援舰的支援下,中国海军潜艇部队将更多地出现在太平洋以至更加遥远的国际性海域。
据日本防卫省发布消息称,中国海军的一支舰队通过冲绳县宫古岛附近海域驶向了太平洋,这里距离钓鱼岛东面约200公里。这支中国海军舰队在水面上共七艘舰只,担负潜艇救援任务的潜艇救援舰有两艘,占了整个舰队的2/7,显得很不寻常。外媒对潜艇救援舰参与演练非常关注,这是日本当局今年第5次在西太平洋海域发现中国海军军舰,而中国潜艇救援舰的公开亮相,意味着中国潜艇在第一岛链乃至太平洋活动的公开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