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1-08-02
核心提示:日本以重大让步换取美国默认日本对东三省享有的特殊权利,阻止了中美结盟;另一方面略施小计将唐绍仪的代表团拖在日本动弹不得。日本人下决心破坏袁世凯的布局,下决心要用美国人的力量清除对日本最具威胁的袁世凯。
本文摘自《1911年:中国大革命》,作者:马勇,出版社:社科文献出版社
袁世凯开缺回籍的原因当然不是那么简单,可能还有许多人们至今并不明白的背景与原因,甚至是当时国际大环境的产物,是列强在远东竞争的必然结果。
我们知道,袁世凯是慈禧太后在生命最后岁月最为信赖的重臣,他与汉大臣张之洞分享着中央政府日常运作的权力,张的主要职责在内政,而袁世凯以外务部尚书的身份主管着大清帝国的外交事务,与外务部管部大臣庆亲王奕劻密切合作。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特别是《马关条约》之后的大发展,列强在中国的投资越来越大,在中国经济生活中所占的份额也越来越突出,中外之间的交往越来越密切,中国的内政越来越多地受制于外交,外交博弈成为清政府当年最重要的一门功课。这也是袁世凯在政治上地位凸显的一个重要原因。
从列强的视角看,英国在甲午战争之前原本与中国关系最为友好,两国的贸易往来文化往来也是列强中最为突出的一家,然而在甲午战争中,英国先是借给了中国高升号运兵船,中国可能有拉英国人下水的意思。然而当高升号出事之后,英国人不仅不愿与日本人翻脸,反而越来越倾向于日本,中英关系渐行渐远。英国与日本在1902年缔结同盟条约,这也是日本稍后敢于与俄国发生正面冲突的背景。
在欧洲,英国是德国的宿敌,中英关系的疏远导致了中德关系的亲近,特别是在《马关条约》谈判过程中,德国人拉着俄国人、法国人,多多少少为中国说了一些好话,帮过中国一些忙,尤其是三国干涉还辽,不管怎么说还是很让中国人感激。
日俄战争的结果使英日同盟在远东占尽了上风,远东的战略格局因英日同盟而被打破。英日同盟对远东的垄断当然不符合后起大国德国和美国的利益,所以为了抵制英日同盟,德国人于1906年动议组建中美德三国同盟。
德国人三国同盟的建议引起清廷高度重视和兴趣,只是清廷考虑到英国和日本对这个三国同盟可能产生的激烈反弹,因而迟迟不敢答应德国人的建议。
中国的自我孤立鼓励了英国和日本,几经折腾,日本竟然与俄国握手言欢,稍后甚至出现了英、法、日、俄四国同盟的雏形,他们联合统治着远东,使德国还有美国都感到格外失落,于是德国人再度推动中美德同盟,美国人对此也变得非常积极。
对于德美两国的建议,此时主持中国外交事务的袁世凯高度认同,认为这是中国走出外交困境的一个重要机会,中国如果能够与德国、美国结盟,一定能够在亚洲遏制日本,甚至牵制俄国、英国和法国。基于这一系列判断,清廷批准了袁世凯的方案,于1908年秋派遣唐绍仪出访美国,推动中美德三国同盟的建立。
为了防止不必要的干扰,中国对三国同盟的消息严格保密,然而日本和英国的谍报网委实强大,日本人和英国人还是在唐绍仪出访前就获悉了中国政府的计划。日本人当然不希望中国与美国、德国结盟,所以日本一方面加快与美国的秘密谈判,以重大让步阻止美国与中国结盟。1908年11月30日,日美两国换文,宣布维持中国独立,保全中国领土,机会均等,维持现状。日本以重大让步换取美国默认日本对东三省享有的特殊权利,阻止了中美结盟;另一方面略施小计将唐绍仪的代表团拖在日本动弹不得。日本人下决心破坏袁世凯的布局,下决心要用美国人的力量清除对日本最具威胁的袁世凯。
待唐绍仪率领的代表团于12月1日抵达美国时,所有情形都发生了变化。一来美日达成了新的协议,美国人似乎都日本更感兴趣;二来中国政治局面发生大变化,慈禧太后和光绪帝相继去世,美国人弄不清这件事的真相,虽然对康有为、梁启超等人一直宣扬的那些故事略有怀疑,但毕竟无法证实,他们担心与袁世凯走得太近可能会带来被动,毕竟摄政王载沣是已故光绪帝的亲弟弟,如果摄政王真的像康有为所说的那样要为兄长报仇,那么美国就很可能在远东的角逐中再度被动。基于自认为比较审慎的考虑,美国政府当然不愿对唐绍仪过分热情,中美德同盟因此迅速降温。
唐绍仪的外交失败当然是日本人的阴谋,日本人的目的当然也是要收拾如日中天的袁世凯,担心袁世凯将中美德三国结成一个紧密同盟,吃亏的肯定是日本。因为袁世凯之所以急于与美国和德国达成同盟,主要的目的就是抵制日本对东北的蚕食与控制。现在,唐绍仪的外交失败了,在东北对日本的抵制也就无从谈起了,清政府内部的亲日派再度抬头,他们期望以和平的手段阻止日本向中国的渗透,所以袁世凯的命运也就由此注定了,他不下台怎么可能呢?〔袁世凯罢官肯定有不同寻常的国际因素,这一点我们过去的研究是不够的。过去的研究太过看重摄政王的复仇,现在看来这大概是一个假问题。关于国际背景的研究可以参见美国学者李约翰的《清帝逊位与列强》(孙瑞芹、陈泽宪译),26页,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
摄政王载沣没有按照满洲贵族统治集团中强硬的少壮派的要求处死袁世凯,使清廷避免了一场政治危机,但是由于将袁世凯放虎归山,实际上也为自己制造了敌人,为后续政治的发展埋下了伏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