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0年1月10日
作为南京地区的第一座帝陵,吴大帝孙权的蒋陵由于没有地表遗迹可寻,如今成了一座带有传说性质的帝王陵寝。为了破解这桩历史悬案,“江苏六朝帝王陵综合调查与研究”课题组从史料文献入手,经过一年多的调查勘测,初步摸清了孙权陵墓的具体位置和大致规模。日前,课题组组长、南大历史系教授贺云翱向记者讲述了这次孙权蒋陵的探索之旅。
《三国志·吴主传》记载:“(太元二年)夏四月,权薨,时年七十一,谥曰大皇帝。秋七月,葬蒋陵”。南朝山谦之的《丹阳记》则解释了“蒋陵”命名的由来:“蒋陵因山以为名,吴大帝陵也”。南京钟山古时曾被称作“蒋山”,这一信息表明,蒋陵大概位置就在钟山一带。
至于蒋陵的具体位置,北宋张敦颐在《六朝事迹编类》里提供了重要线索:“大帝崩,葬蒋陵。按乐史《寰宇记》在县东北蒋山八里,《丹阳记》云蒋陵因山为名。今蒋庙相对向西有曰孙陵冈是为蒋陵。”多数学者根据“孙陵冈”的线索,判定其位置在现钟山南麓梅花山一带;也有人以“蒋庙”为依据,认为蒋陵在今钟山西北的蒋王庙附近。史学界较倾向于“梅花山”一说。南京大学文化与自然遗产研究所所长、历史系教授贺云翱告诉记者,唐朝许嵩在《建康实录》中提到,蒋陵位于“钟山之阳”,阳乃“山之南”,因此蒋陵的具体位置应该在钟山南麓。“孙陵冈是梅花山的旧称,而蒋王庙附近并没有这个地名,张敦颐提到的‘蒋庙’,可能是当年孙陵冈上建造的一座蒋陵亭。”
寻踪:精密磁测发现“地下空间”
锁定蒋陵大概方位后,调查组与省地震科研部门合作,采用精密磁测(GPM)技术进行地下勘测。据了解,GPM是一种浅层探测技术,其原理是未经扰动的地层磁力线较为正常,如果地下空间曾被人工开凿,或是有金属、砖瓦等随葬品,磁力线就会出现明显波动。这种技术如今广泛应用于针对溶洞、古河道、地下隐埋物及考古调查探测。
2003年6月,第一次地毯式勘测在梅花山南坡和中山陵园管理局职工医院以西展开。调查组采用了2—5米的测网线距,以保证勘测区域内不会漏掉任何规模大于2×2米的地下隐埋体。然而,勘测结果却让专家颇为失望:6万多平方米的范围内虽然测出了几处疑点,但经考古钻探均为中小规模的六朝墓葬。有人一度怀疑,孙权陵可能不在梅花山。
2004年3月,调查组重新划定了3万多平方米的范围展开第二次勘探,测网线距也精细到1米。终于,在梅花山博爱阁西侧山坡上,调查组有了“异常发现”。
磁测结果显示,梅花山西坡有一处东西走向的地下通道,从山脚延伸至山顶处,斜长度约35—40米。专家初步判定,这处通道应该是人工修筑的墓道。墓道前段的开口部位呈喇叭口状,推测为墓道入口。墓道中段有一处磁力线异常区域,推测为封门墙。这条斜坡通道在山顶处隐入一个面积较大的地下空间,平面规模至少为15×15米。种种迹象显示,这处地下空间可能是一处大型墓室。据贺云翱介绍,他们在通道前段的开口处挖了一条探沟,结果在距地表深2—3米处发现了人工开凿的类似墓道入口的开口。
考证:“因山为陵”符合帝陵规制
由于没有对文物本体展开考古发掘,根据现有勘测结果,尚不能断定梅花山西坡地下的“异常空间”就是蒋陵。贺云翱表示,参照文献记载、规模形制等依据,可以初步得出这样的结论:这处开凿于山体、带有墓道和墓室结构特征的地下异常空间很可能是吴大帝孙权陵墓。
首先,“疑似蒋陵”的位置与文献记载基本吻合。南京民间还流传着这样的传说:当年朱元璋建孝陵时,有人曾建议迁走附近的孙权陵墓,朱元璋念及孙权乃三国英豪,便下令“留他为我看守墓道”。而勘测出的“疑似蒋陵”正对棂星门,两者相距仅有100米左右,与“守墓”的传说十分吻合。
其次,其规模形制符合帝王陵寝的特点。贺云翱告诉记者,从勘测结果来看,这处“疑似孙权墓”具有明显的墓道和墓室特征,其墓室直接开凿于山体之中,符合帝王陵寝“因山为陵”的特点,这与南京地区迄今为止发现的东吴至南朝的竖穴土坑或砖室墓葬有着明显区别。“从修筑手段上看,它更多地继承了江苏汉代王陵及江南吴越地区早期王陵的做法。”
第三,梅花山山体多为质地坚硬的砾岩,人工开凿的难度很大。勘测结果显示,墓道高度在2米左右,墓室高度则达到3米,“只有修筑帝王陵寝,才有可能在这种地质结构下进行大规模地开凿。”
链接
孙权(182—252年),字仲谋,吴郡富春县(今浙江富阳)人。三国时期卓越的政治家,吴国开国皇帝。公元229年,孙权于武昌(今湖北鄂城)登基为皇帝,建国号大吴,随后迁都建业(今南京)。252年,孙权病逝,终年71岁。谥号大皇帝,庙号太祖,在位24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