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找回密码
搜索
查看: 31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评论:美国如何因一起爆炸案而走向“监控帝国”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10-31 09:17:5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评论:美国如何因一起爆炸案而走向“监控帝国”

2013年10月30日 17:35 来源:齐鲁晚报

  近日,美国《外交政策》网站发表题为《贝鲁特爆炸案如何造就了这个现代监视国家》的文章。解释了美国是如何因一起爆炸案而走向监控国家的历程。
  情报工作不给力
  搭上两百条人命
  1983年10月23日清晨6点15分,就在很多海军陆战队士兵还在睡梦中时,一辆载有至少2500磅炸药的卡车闯过防护栏,急速驶入位于贝鲁特的美国海军陆战队军营,通过岗哨和设在司令部之间的路障后,向大楼撞去。几秒钟之后,汽车爆炸了,4层的大楼在一团大火中被炸毁。这起爆炸造成241名士兵丧生。这是美海军陆战“二战”后人员损失最惨重的事件之一,不仅标志着针对美国的自杀式恐怖主义新纪元的开端,同时也标志着美国利用信息技术分析情报线索以保证国家安全问题新方式的开始。
  事后的调查表明,很多事前的线索被忽视了,问题出在了情报部门与白宫的沟通联系不畅上。袭击发生前的一段时间,美国情报机构曾接到超过100次恐怖袭击警告,但是没有采取行动。袭击发生后,很多有关情报还躺在中央情报局和国务院的抽屉里。
  从“共享资源”
  到“监控帝国”
  为回应贝鲁特袭击事件以及近一年后的新美国使馆爆炸案,在里根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波因德克斯特的领导下进行了一次美国政府危机管理小组的大规模重组。他和好友、中情局局长比尔·凯西形成了联盟,一同致力于做好情报分享工作。很快,中情局就与国务院、国家安全局、国防情报局和国家安全委员会建立了热线, 方便中情局影像情报中心同这些部门分享情报。这一机制成为美国图像情报分析的重要资源。
  尽管按照现在的标准来看,波因德克斯特建立的这些机构还处在比较原始的水平上,但是它们确实为美国今天强大的情报处理系统奠定了基础。“9·11”事件后,这个基础被强化了。目前美国危机处理小组的成员包括来自国防部、国务院、财政部以及中情局和参谋长联席会议等美国国家关键部门的人员。而一种被波因德克斯特称为“地平线扫描”的情报搜集方式,也被确定下来。作为一种更广泛、更彻底的遍及全球的情报搜集方式,它要求美国的情报机构能在需要的时候,像在私人商店里一样得到任何地方的任何情报。就这样,一个力求监控一切的美国诞生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都市网 | 服务条款 | 开放平台 | 广告服务 | 商务洽谈 | 都市网招聘 | 都市网公益 | 客服中心 | 网站导航 | 版权所有

手机版|小黑屋|Comsenz Inc.  

© 2001-2013 源码论坛 Inc.    Powered by Weekend Design Discuz! X3.2

GMT+8, 2024-12-1 12:11 , Processed in 0.124354 second(s), 18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