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找回密码
搜索
查看: 53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普京私生活成国家秘密 俄媒体不敢触碰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11-18 12:13:0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2011-11-18
         核心提示:《时代》这篇发表于6月16日的报道题为《普京:当家庭生活成为国家机密》。这种说法并不夸张,据说,俄罗斯的大众传媒早已学乖,普京的家庭生活万万碰不得。本文摘自《青年参考》2011年7月13日 作者:黛西 原题为:普京私生活:一个国家的秘密

公众不知道他的两个成年女儿的长相,关于她们是否已婚、生活在哪个国家也存在各种大相径庭的说法。关于前第一夫人的流言更是满天飞,曾经有报道说她将被一位体操明星替代,还有报道说她早已被打入“冷宫”——正在一所修道院中度日……《时代》评论说,西方政要的私生活都像在金鱼缸中度过,但这位俄罗斯总理除外。

弗拉基米尔·弗拉基米罗维奇·普京真不愧是前苏联的克格勃出身。

这位统治俄罗斯10多年的前总统和现任总理,把自己的私生活遮盖地严严实实。至今,俄罗斯公众都不知道他的两个成年女儿的长相,关于她们是否已婚、生活在哪个国家也存在各种大相径庭的说法。关于前第一夫人的流言更是满天飞,曾经有报道说她将被一位体操明星替代,还有报道说她早已被打入“冷宫”——正在一所修道院中度日。

但这其中没有一条是扎实的新闻报道,普京办公室也拒绝置评其中不少传言。对此,美国《时代》杂志评论说:“西方几乎所有政要的私生活,都像在金鱼缸中度过,想保持隐私是不可能的;意大利总理贝卢斯科尼就是一例。但他的老友兼度假伙伴普京却是个例外,后者对自己的个人生活施行了让多数同行只能梦想的封锁。”

大众传媒已经学乖,普京的家庭生活万万碰不得

《时代》这篇发表于6月16日的报道题为《普京:当家庭生活成为国家机密》。这种说法并不夸张,据说,俄罗斯的大众传媒早已学乖,普京的家庭生活万万碰不得。

最近的教训出现在2008年4月。一家名叫《莫斯科记者报》的日报发表文章称,普京已经离开妻子柳德米拉,迎娶奥运体操选手出身的艾琳娜·卡巴耶娃。文章还援引一位自称熟悉婚礼策划者的消息人士,说普京已于两个月前和妻子离婚。

这让习惯看到这对恩爱夫妇的人们大吃一惊。出生于俄罗斯加里宁格勒的柳德米拉,曾经是当地航空队的空姐。24岁那年,她到列宁格勒度假时,在一家剧院的台阶上认识了普京。当时,这位安全部门的工作人员谎称自己的身份是警察。

柳德米拉迅速和这位“清瘦矮小且不爱讲话”的警察谈起了恋爱。为了维持这段异地恋,她甚至辞职到列宁格勒大学读书。1983年,这对情侣在一条小轮船上举行了婚礼,婚后有两个女儿,名叫卡佳和玛莎。

相比之下,传闻中的“新欢”卡巴耶娃当时只有24岁,足足比柳德米拉小了26岁。这位有着“俄罗斯头号性感运动员”之称的美女还以性感热辣的形象登上过《花花公子》等杂志。

2007年,卡巴耶娃加入了普京的统一俄罗斯党,以政坛新星的身份再次引起世人关注。在这一年的俄罗斯国家杜马选举中,她和前奥运会冠军霍尔金娜等5人同时当选国家杜马议员,并被西方媒体誉为“普京宝贝”。

不过,这篇劲爆新闻的口吻与其说是揭丑,不如说是肃然起敬:“如果此事属实,卡巴耶娃将让每个俄罗斯女孩嫉妒。”

“在俄罗斯,姑娘们认为普京是最理想的男朋友。成千上万的日本青年申请练习柔道,哪怕是同普京待上几分钟。他冷峻的形象经常出现在世界各大报纸和杂志的封面上。”2007年,《时代》杂志评选普京为年度杂志人物时,这样评价他。
多年来,普京一直以俄罗斯第一男子汉的形象著称:无论是在视察遭林火肆虐的梁赞地区时,他卖弄式地操控一架飞机参与灭火,还是在摩托党大会上,他穿着黑色汗衫、不戴头盔骑摩托让人拍照。这种硬汉气质夺走了不少女人的芳心,莫斯科街头还流行过一首名叫《嫁人就要嫁普京这样的人》的歌曲。

在随后于意大利撒丁岛举行一次记者会上,这位“大众情人”对这些绯闻一概否认。他还颇为不悦地定下了规矩:“我当然知道所谓政治家生活在玻璃房中的老生常谈,但即使如此,有时也得有一定限度……我一向鄙视那些把他们的肮脏鼻子伸进他人生活,并到处散播其情色幻想的人。”

当时与普京并立的贝卢斯科尼随即摆出手持冲锋枪的姿势,假装向提问的俄记者开火。鉴于不时有记者在俄罗斯因工作遭杀害或殴打,意大利媒体并不觉得这种玩笑可乐,只有普京冲着东道主咧嘴点头。

同一天《莫斯科记者》就被出版商停刊,理由是它“一直赔钱”。

从此,普京的私生活传言只能出现在网络上

这些八卦消息并没有因此消失,而是以另一种方式传播。

2010年,一个叫帕维尔·普里图拉的网民发了一个只有两句话的帖子,称普京已把妻子送进普斯科夫地区一所修道院。其灵感或许来自俄罗斯历史上第一个沙皇伊凡四世和彼得大帝的类似做法——他们都曾将自己嫌恶的女人送进修道院。

俄东正教会称此为“一派胡言”,普京办公室拒绝回应,但等到该传言像雪球般越滚越大,很多读者似乎都不在乎发帖者的惟一消息来源是他母亲。通过网帖转发、口耳相传,这一传闻成为普京民间故事的一部分。

《时代》的几名俄籍记者近期前往普斯科夫,发现当地很少人肯完全排除柳德米拉正住在伊丽莎罗娃修道院的可能性。多位当地人表示,这所偏僻的修道院能得到数百万美元的翻新经费,本身就很可疑。

“我100%肯定地告诉你们:她就住在那儿。”当地一位工会领导人瓦西里·德沃尼岑科信誓旦旦。他怎么知道的?“我没有坐直升机在那幢建筑上空盘旋过,但我就是知道。这里的每个人都知道。”

连当地官员也似乎如此。修道院所在地区负责人赖莎·舒姆金娜表示,她不确定是否确有此事。一个家住修道院马路对面的当地议员曾向地区官员询问此事,但从未得到任何回复;他不理解当局为何守口如瓶。

对此,《时代》解释说,西方民众拥有的知情权原则,在俄罗斯尚未得到广泛接受。该国也没有像美国的《信息自由法》迫使政府答询,反而有针对诽谤的严格法律,且多数媒体受政府控制。苏联和沙皇时代还遗留下一个传统:一个强悍领导人相对民众来说应高高在上。正如普京政党的一位资深议员所说:“真正的政治领导人不应服从舆论,而应影响舆论。”

这也与普京的个人风格有关。一位采访过他的记者说,想从普京嘴里套话很难:“他语速很快,但头脑冷静。”他不得已引诱对方说出自己的秘密,也不过是喜欢听柴可夫斯基和披头士的音乐,没有电子邮箱、博客和手机等琐碎小事。

但在互联网时代,专制时代的价值观正受到重大挑战;普京有时也被迫回应。

去年10月他特意与妻子坐在一起,在电视镜头前接受入户人口普查。柳德米拉告诉普查员,“我是他妻子”,但当时她并没有戴婚戒。

今年2月,普京更是主动透露女儿的一点细节:她们都“过着普通、正常的生活……这让我很高兴”。这或许是因为去年10月,一家韩国日报报道普京女儿之一将下嫁韩国一海军上将的儿子,而一位年轻英俊的荷兰男子不久前也被指为是普京的女婿,这些新闻都遭到俄罗斯政府的否认。

或许,对于这位大人物的私生活,除了当事人自己,惟一的知情者就是“**解密”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都市网 | 服务条款 | 开放平台 | 广告服务 | 商务洽谈 | 都市网招聘 | 都市网公益 | 客服中心 | 网站导航 | 版权所有

手机版|小黑屋|Comsenz Inc.  

© 2001-2013 源码论坛 Inc.    Powered by Weekend Design Discuz! X3.2

GMT+8, 2024-11-25 09:37 , Processed in 0.121684 second(s), 18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