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找回密码
搜索
查看: 798|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世界文化遗产----韩国海印寺及八万大藏经藏经处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12-7 19:24:1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海印寺

海印寺位于伽耶山,在新罗时期是华严宗十大道场之一,现为曹溪宗五大丛林、三大寺、三十一座禅教大本山之一。寺内保存有高丽大藏经版,即所谓的“八万大藏经”,作为最古老的三藏收藏库,它们设计上的熟练与保存技术的高超令人惊讶。1995年被列入《世界遗产目录》。

目录

概况简介
创建
大藏经版
版库海印寺的藏经版库
评价
海印梵钟



概况
  海印寺中文名称:海印寺   

英文名称:Haeinsa Temple   

国家:韩国   

所属洲:亚洲   

批准时间:1995  海印寺

批准标准:1995年根据文化遗产遴选标准C(IV) (VI) 被列入《世界遗产目录》。   

评为遗产的报告:世界遗产委员会第十九届会议报告。

简介
  海印寺在新罗时期是华严宗十大道场之一,现为曹溪宗五大丛林、三大寺、三十一座禅教大本山之一。因寺内保存有高丽大藏经版,即所谓的“八万大藏经”,因而被尊为法宝宗刹。寺内目前有五百多位僧人,是拥有禅院、律院、讲院的海东名刹,并被联合国指定为世界文化遗产。   

历史   

海印寺位于庆尚南道伽耶山南侧山麓陕川郡红流洞溪谷的尽头,是韩国最著名的三大佛寺之一。相传海印寺是由古代一位宰相,用他游龙宫时带回来的海龙王的印章盖成的,所以叫海印寺。实际上,海印寺初建于新罗时期的公元802年,由顺应、利贞两位大师所创建。 后因多次遭受火灾,除憧千支柱和石塔,大部分被烧毁。李朝末年重建,主要建筑有一柱门、凤凰门、解脱塔、九光楼、冥府殿、大寂光殿、法宝殿、藏经阁等40多座雄伟精美的古建筑。寺内的墙壁上绘有李朝时代的风俗画,还有石塔、玉灯、塔香炉等30多件文物。

创建
  海印寺位于韩国庆尚南道陕川郡伽耶山,亦名牛头山,是新罗时期高僧义湘大师的弟子顺应和理贞二位法师,为弘扬华严宗而于公元802年创建的道场。 华严宗的根本经典是《华严经》。在《华严经》“贤首菩萨品”中有“海印三昧”之名。海印三昧又叫海印定、海印三摩地、大海印三昧。华严宗以此三昧为华严大经所依之总定。佛说法前,必先入定思惟法义,以及审查根机。如说《法华》时,入无量义处三昧;说《般若》时,入等持王三昧;说《涅盘》时,入不动三昧。华严经七处八会中,每一会均有别定,即第一会入如来藏三昧,乃至第八会入师子奋迅三昧。海印三昧即此七处八会所依之总定。海印者,约喻以立名,即以大海风止波静水澄清时,天际万象巨细无不印现海面,譬喻佛陀之心中,识浪不生,湛然澄清,至明至静,森罗万象一时印现,三世一切之法皆悉炳然俱现。华严大经即依此定中所印现之万有而如是说。海印寺之名即取意于此。   

海印寺   

海印寺创建于新罗哀庄王3年(公元802年)。据传梁朝宝志禅师临终以《踏山记》嘱门徒曰:“吾寂后有高丽二僧求法而来,以此记付之。”之后,果有顺应、理贞二僧来中国求法。志公门徒以《踏山记》付之,并说志公禅师临终时语。顺应、理贞听后,问法师葬处,而往寻之,谓人有古今,法无前后,乃七日七夜入定请法,遂感墓门自开,志公亲出为之说法,以衣钵传之,又赠蟒皮鞋(衣钵与鞋至今传为寺宝),并嘱曰:“汝国牛头山西,有佛法大兴处。汝等还国,可创立大伽蓝海印寺。”言讫还入。 二师还国,到牛头山,自东北逾岭而西,遇见猎人问道:“汝等因打猎,遍阅此山,有适合建寺之地否?”猎人答曰:“此去小下,有一水泊处(今毗卢殿所在),多有铁瓦(即今毗卢屋上所覆铁瓦),宜往观之。”二师到水泊处,见之甚惬其意,遂籍草而坐。入定之后,顶门放光,紫气冲天。时新罗第三十九王哀庄王王后患背疮,求治无效,王甚为忧患,遣使臣分往诸方,冀得硕德异僧扶救。使臣在路上望见紫气,疑其地有异人。便到山下披榛入洞,至数十里许,溪深峡窄,行不能前。徘徊久之,忽见一狐缘岩而去,使臣随后行至,见二师入定,光从顶门出,便敬信礼拜,因请随往王宫。二师不许,中使告以王后患背疮之事。师授以五色线,曰:“宫前有何物?”答曰:“有梨树。”师曰:“持此线,一头系于梨树,一头接于疮口,即无患。”使臣还报于王,王依言试之,梨枯患瘥。哀庄王深为感敬,遂使国人助二师创立该寺,并赐田二千五百结。后王又遣人至唐地请回大藏经,并建楼阁安置。


大藏经版
  海印寺之所以闻名于世,主要是寺中藏经版库里存放着13世纪问世的世界级文化遗产—高丽大藏经版。大藏经版共81258块,号称“八万大藏经”,总字数约5200万之多,据称无一错漏,既工整又精致,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文献价值。在现存的大藏经中,这一部历史最悠久,内容最完善。这部大藏经刻于高丽高宗二十三年至三十八年(公元1236年~1251年),历时15载,共有1251部,6791卷,每块经版宽69.5厘米,长23.9厘米,每版22行,每行约14个字。在平整而有光泽的版面上雕刻的成千上万的字,均以欧阳询体刻成,八万多块经版如出一人之手,其高超的木版雕版印刷技术水平在世界文化出版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大藏即三藏,是佛教经典的总称,集经藏、律藏和论藏之大成,是研究世界佛教的宝贵文献。八万大藏经是现存大藏经中历史最久、内容最丰富、举世公认的标准大藏经和佛教全书。日本新修大藏经时以此为准,中国也重将其引回国内。大藏经在高丽王朝时代曾收藏于江华岛传灯寺内,到李氏王朝太祖七年(公元1398年)运至海印寺,保留至今。储藏大藏经版的版库建成于1488年,建成后从未遭受过战乱和火灾,是世界上唯一一座保管大藏经的建筑。   

八万大藏经   

高丽显宗(1009~1031)时期刻制的初雕大藏经,是由于被蒙古军的入侵而烧毁后重新雕刻的,因此也被称为再雕大藏经。初雕大藏经被烧毁以后,高丽高宗19年(1232)为了用佛力低档蒙古的入侵,迁都到江华岛,从国家的角度设立了大藏都监机构,开始重新雕刻大藏经版。 一开始大藏经版在庆尚南道南海雕刻后挪移到江华岛大藏经版堂进行保管,但由于高丽末期倭寇的频繁侵入,朝鲜太祖时期(1398年)挪移到现在的海印寺藏经版殿中保管至今。此大藏经版是开泰寺的僧统守其对照北宋官版和契丹本及我国初雕大藏经进行校正的大藏经。   


据李逵报编著的《大藏经刻版君臣祈告文》记载,在显宗二年(1011)契丹军入侵时,雕刻大藏经上报契丹军已撤退,祈愿因蒙古入侵大藏经版烧毁而重新雕刻,以佛力打退蒙古的入侵。大藏经版从高宗二十四年(1237)开始到三十五年 (1248)共雕刻了12年,如果加上准备期间,一共花费了16年的时间完成的。   


八万大藏经,是指藏经的版数有八万多张,也来源于佛教对大无可表之数的概括,就象通常说佛法有八万四千法门或众生有八万四千烦恼一样。




[ 本帖最后由 文卓 于 2011-12-7 19:27 编辑 ]
2#
 楼主| 发表于 2011-12-7 19:26:12 | 只看该作者



海印寺   

大藏经在高丽时代曾两次作为国家重点项目来雕刻。首先雕刻的称为旧板大藏经,从高丽显宗二年(公元1011年)敕命雕刻开始至公元1087年,经过77年才完成。可惜的是旧板大藏经于高宗十九年(公元1232年)在战乱中全部遭元兵焚毁。四年之后,高宗二十三年至三十八年间(公元1236—1251年),高丽朝野上下为求佛力护佑折伏蒙古,发愿再雕大藏经,历经16年完工。新板高丽大藏经最初置于江华道,由于倭寇的侵略,转移到汉城的支天寺。朝鲜时代太祖时(公元1398年),全部经板迁移到海印寺,总计有86525片经板。从清康熙三十四年(公元1695年)至同治年间,海印寺因战争等原因,七次遭受火灾,新罗、高丽时代之建筑遗物悉归乌有,唯收藏大藏经板木之屋舍幸免,实属不可思议。 高丽大藏经经板之木取自生长在海岛上的桦木和伏樟木,砍伐后首先在大海中浸泡三年,然后取出排列横置,经三年晾干,再用盐水浸泡,放在阴凉处晾干后,用刨子平整木头,作成版块。刻经的时候,要沐手焚香,专心诚意,在佛前祈祷:惟愿三宝加被,经文丝毫无差。祈祷毕后,先在木版上用毛笔写上经文,每写一个字,都要虔诚礼拜,再顺序按字迹雕刻经文。整部藏经前后由30多人书写完成,统一用欧阳询书体,精湛美观,如同出自一人之手,而且校订严谨。所以,高丽大藏经在诸部大藏经中属于精湛完美的版本之一,当今最常用的日本新修大正藏,即是以高丽大藏经为主要底本而编撰的。   


供奉在海印寺东、西寺刊版殿的佛教经典与国家组织雕刻的高丽大藏经版不同,是在高丽时期寺刹中雕刻的高丽刻版。八万大藏经集佛教经、律、论三藏之大成,因此成为世界佛教研究的宝贵文献。日本制作新修大藏经时,曾把此大藏经作为标准,中国也反而从韩国引进它,英、美、法、德等欧美发达国家也纷纷引进它,对世界佛教研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版库

海印寺的藏经版库
  海印寺藏经版殿是保管13世纪制作的八万余张世界性文化遗产高丽大藏经版的宝库,是海印寺现存建筑中最古老的建筑。藏经版殿按南北方向并行排列有正面15间的两座大规模建筑。藏经版殿南面的建筑为修多罗庄,北面的建筑为法宝殿,东面和西面各有一座小规模的东、西寺刊版殿(侧殿)。 该建筑用简洁的方式进行了处理,只具备了作为版殿所需要的功能,而没有进行任何装饰,前后面窗户的位置和大小互不相同。良好的通风、防潮效果、保持室内的合理温度、版架的陈列装置等都非常科学,这一点被认为是大藏经版能够完整地保存到今天的重要原因之一。   


藏经版殿的精确的修建年代不详,但据记载,在朝鲜世祖三年(1457年)奉谕旨重新修建了40余间版殿,在成宗十九年(1488年)由学祖大师得到王室支援重新修建了30间大藏经经阁后被命名为普眼堂。光海君14年(1622年)和增建了修多罗庄,仁祖2年(1624年)重新修建了法宝殿。由于藏经版殿建在伽倻山山腰的海印寺内,自公元1488年朝鲜初期修建以来,没有一次遭受火灾或战乱的破坏,具有超常收藏价值的八万大藏经被完美无缺地保存下来,这是一件十分万幸的事情。藏经版殿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保存大藏经的建筑,海印寺的建筑手法体现出朝鲜初期传统木制建筑式样,不仅其建筑本身很优美,而且建筑内部采用了能自然地进行合理的换气和温湿度调节等功能。   

海印寺   

这座建筑在海印寺的的伽蓝布局上,与大寂光殿同位于中轴线上。其木结构建筑形式属早期朝鲜传统建筑风格,南北各一长间,东西各一小间,形成矩形建筑群体。大藏经版库不仅以其建筑优美著称,尤其令人称奇的是,该建筑没有特殊的通风设备,却保持良好的通风状况,并有调节温度湿度的功能,完整地将藏经保存了数百年之久。大藏经版和版库于1995年12月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海印寺藏经版殿被指定为第52号国宝进行管理,其收藏的文化遗产有:大藏经版 81,258部(第32号国宝)、高丽刻版2,725部(第206号国宝)、高丽刻版110部(第734号宝物)等。其中,1995年12月海印寺藏经版殿(第734号宝物)被注册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定的世界文化遗产。


评价
  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   

海印寺位于伽耶山,属于朝鲜三藏,是最完整的藏经收藏地,在公元1237到1249年间, 雕刻在80,000 块版木上。十五世纪修建的建筑长溪涌潘戈,是为了收藏版木,被推崇为一座独特的艺术品。作为最古老的三藏收藏库,它们设计上的熟练与保存技术的高超令人惊讶。


海印梵钟
  两位比丘在钟鼓亭里轮流敲响巨大的鼓和铜钟,用一种我从来没有听过的节奏。这是进入方院最开始便吸引我的。这座亭饱经风霜,因为斑驳的残缺密布。外围的石栏应该是汉白玉重新雕筑而成的,当我用双手触及的时候,虽然细腻凉爽,却无法体会到岁月经过的痕迹,不像亭内铜钟和那面立着的打鼓,即使是一瞥望见了,也让我浑然忘却了身边所有的存在,就好像身处在无声的黑暗之中,安静和深邃极了。   


这一处的色彩很鲜明,两位比丘是会一直在这里不停的敲响属于海印寺的钟鼓声么?或许根本就毋需一直敲响,而声音却不停的回荡在伽倻山,回荡在每一个曾经来过这里的人心中,从过去到现在……   


周围石块砌成了围墙,把时光和感觉封存在这个方院中。寺中的泉水顺着一段木头的渠道而下,到了木头的尽头就凭空坠落下来,是坠落么?也许不是,那一刻泉水落到整块石头凿刻成的泉池里,汇成了一汪无比清澈的透明,随着叮叮咚咚落下的声响。这泉水想必是从山的深处而来,却辨不清她前来的小径,落在我的身边,这个和海印寺有缘的人身边。   

为了保持寺泉的清洁,一般都在泉池下安装了出水的笼头。若是来海印寺的人想一饮这清冽的寺泉,便可以用池架边的小水勺舀来享受。   

有的树红了,有的依旧绿意盎然,有些却已经开始凋零,有些也许很久都没有遇到春天……海印寺像是包括了所有生命的可能,因为她那么古老,那么长久,那么安静,仿佛是忽视了一切一切眼前的过往。   

我久久的伫立在这里,脚下是细碎的黄土,四周没有一些现代的影子。我开始感受这里空灵的感觉,而后又体会到海印寺无比的灵气。   


依旧是那么一个难忘的镜头:我站在寺泉边,右手舀起一小瓢泉水,浅饮了一口。此刻天色蔚蓝,白云轻轻淡淡,秋风抚过。我抬起头望着天空,以为是伽倻山的飞鸟经过,但却是什么都没有。钟声此时响起,一直盘旋,盘旋,自由的越飞越高。天空中略过的原来是一抹自由的心情,在极具灵气的海印寺的上空。   


只有自己才能懂得,很感动。我恍惚的感受到了自己所有的轮回往复,无论美好的还是悲伤的,而后这一切都如烟一样散去,我依然伫立在这里,水声潺潺……


[ 本帖最后由 文卓 于 2011-12-7 19:27 编辑 ]
3#
 楼主| 发表于 2011-12-7 19:30:29 | 只看该作者


游记:

海印寺



从大邱到海印寺要一个多小时的路程。由于第一班6:40的车太早了,我们选择了7:20的车,8点钟到了海印寺。我们的行李物品存到了大邱的西部市外巴士站,存包时得到了韩国阿姨的帮助,感谢!从头天晚上进入大邱就感受到了大城市的繁华,不但霓虹灯闪耀、车水马龙,而且到处是24小时的烤肉店,在酒店附近转转就找到了好吃的东西。可惜大邱只是中转站,没法更多的感受它,印象深刻的还有超大卫生间的Motel,十字路口的交通协管员大妈以及地铁的自动换零钱机。

接近海印寺的时候,车上的人已经下光了。我凑到司机跟前,跟他说我们要去海印寺。司机先生很好,给我们停到了传说中的倒数第二站——离海印寺最近的一站。要沿山路向上1.2公里,中途是海印寺圣宝博物馆。博物馆门票2000won,里面有寺庙中的一些佛像、绘画,当然还有稀世珍宝高丽大藏经的一些拓印及木板真品。由于到的太早,工作人员特意为我们提前开馆,整个博物馆就我们俩人,过了一把VIP的瘾。






再向山上走大约10多分钟,就到了海印寺门口。大门外有一些石碑,有些已经感觉非常沧桑了,还有和中国一样的王八驮石碑。此外在大门的对面有巨大的石块,上面刻着的韩文告诉人们这座创建于新罗时期,有着1200年历史古寺被列入世界遗产。


进入上面写着“伽倻山海印寺”的大门,会看到一段小路。小路两侧是苍天的大树,想必都有几百年的历史,但有的大树已经枯死,只留下巨大的根部和一层厚实的外皮,内心已经空虚。由这里经过,参这些树木的生老病死,也算是寺中僧人的一种修行吧。




穿过小路,进入“海印叢林”大门,算是真正进入海印寺中了,再向里走一层,就能看到海印寺的主殿。沿主殿台阶而上,便能听到念经的声音,并伴随着木鱼的敲击。脱鞋进入主殿,在大殿中坐了一阵,环顾四周,其实与中国的寺庙没有本质上的区别。但是这安静的氛围、干净的空气、优美的景致、认真诵经的僧侣让我的心得到了一份不可多得的宁静。


主殿的后面,就是海印寺的镇寺之宝、韩国第32号国宝——高丽大藏经。沿台阶而上,就会进入大藏经的所在藏经阁,在这个院子中,四周的房屋都藏有经文。藏经阁因为其悠久的历史和特殊的设计(防潮、通风、调控温度湿度),被列为韩国第52号国宝及世界遗产。藏经阁中安置的,当然就是八万余块大藏经板,密密麻麻的木板经文码在一层又层的木架上,向来参观他的我们展示着它的历史厚重感。




对于高丽大藏经的历史及艺术价值,百度百科上有一段介绍的非常精简且完整:

大藏经在高丽时代曾两次作为国家重点项目来雕刻。首先雕刻的称为旧板大藏经,从 海印寺高丽显宗二年(公元1011年)敕命雕刻开始至公元1087年,经过77年才完成。可惜的是旧板大藏经于高宗十九年(公元1232年)在战乱中全部遭元兵焚毁。四年之后,高宗二十三年至三十八年间(公元1236—1251年),高丽朝野上下为求佛力护佑折伏蒙古,发愿再雕大藏经,历经16年完工。新板高丽大藏经最初置于江华道,由于倭寇的侵略,转移到汉城的支天寺。朝鲜时代太祖时(公元1398年),全部经板迁移到海印寺,总计有86525片经板。从清康熙三十四年(公元1695年)至同治年间,海印寺因战争等原因,七次遭受火灾,新罗、高丽时代之建筑遗物悉归乌有,唯收藏大藏经板木之屋舍幸免,实属不可思议。 高丽大藏经经板之木取自生长在海岛上的桦木和伏樟木,砍伐后首先在大海中浸泡三年,然后取出排列横置,经三年晾干,再用盐水浸泡,放在阴凉处晾干后,用刨子平整木头,作成版块。刻经的时候,要沐手焚香,专心诚意,在佛前祈祷:惟愿三宝加被,经文丝毫无差。祈祷毕后,先在木版上用毛笔写上经文,每写一个字,都要虔诚礼拜,再顺序按字迹雕刻经文。整部藏经前后由30多人书写完成,统一用欧阳询书体,精湛美观,如同出自一人之手,而且校订严谨。所以,高丽大藏经在诸部大藏经中属于精湛完美的版本之一,当今最常用的日本新修大正藏,即是以高丽大藏经为主要底本而编撰的。

参观大藏经出来,赶上海印寺的僧人击鼓。两个僧人轮流击鼓,十几分钟未曾间断,动作还十分潇洒。我们不由得惊呼:真是寺庙版的乱打啊!

又回到寺院大门处,看到一座石碑,上面写有几千年来无数人诵读的、能带我们前去极乐净土的梵语:南无阿弥陀佛

参观完海印寺,我这次韩国旅行中,世界遗产的部分就全部结束了。朝鲜王陵、华城和济州岛留到下次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都市网 | 服务条款 | 开放平台 | 广告服务 | 商务洽谈 | 都市网招聘 | 都市网公益 | 客服中心 | 网站导航 | 版权所有

手机版|小黑屋|Comsenz Inc.  

© 2001-2013 源码论坛 Inc.    Powered by Weekend Design Discuz! X3.2

GMT+8, 2024-12-1 20:21 , Processed in 0.084658 second(s), 21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