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must remember this,A kiss is still a kiss,A sigh is still asigh……”一部拍摄于上世纪四十年代的好莱坞大片《北非谍影》,为卡萨布兰卡烙上了爱情与浪漫的印记。As time goes by,咖啡易冷,谍影消弭,Rick's Café是否安然无恙?卡萨布兰卡是否风采依旧?黑白影像之外,故事发生的那个叫做摩洛哥的国度还有哪些别样的色彩?
马拉喀什(Marrakech)这个名字源自当地原住民柏柏尔人(Berber)的语言,本意是“神之地”。这片被神眷顾的沙漠绿洲是摩洛哥的第二大城市、四大皇城之一,有诸多的皇室宫殿、红色的城墙和城堡,也有像Jardin Majorelle(YSL的蓝色花园)一样的现代风格精美花园,而马拉喀什闻名于世,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那座著名的“不眠广场”德吉马艾芬娜广场(Djemaa el Fna)。在阿拉伯语中,Djemaa el Fna的意思是“死亡”,但这里却每天都在上演着千百年来乐此不疲的摩洛哥式活力:卖水的、卖药的、倒卖香料的、说书的、算命的、打把势卖艺的……
如果说Djemaa el Fna是马拉喀什的心脏,那么成百上千条街巷就是城市的血管。从夜的狂欢中醒来,漫步老城麦地那(Medina),古老的红色建筑群中,家家户户都摆出摊位,贩卖着他们平实的幸福。讨价还价之间,游人常会迷失在这些曲折幽深的街巷中,地图也帮不上忙,当地人通常会热情的主动带路,不过多半是要钱的。在仅容一人通过的窄巷中,还能见到摩洛哥特色的出租车——毛驴,在摩洛哥这类的古城中,毛驴是非常重要的运输工具,不但可以载人,还充当“宅急送”运货,骑着阿凡提的毛驴“横行”街市,何其拉风!如果有幸遇到一位真正热情的当地人,他会邀请你去家里做客,几乎每个摩洛哥家庭都有一位厨艺了得的主妇,围观她们制作帕斯蒂拉馅饼(Pastilla)的繁复过程是一种享受,期间你会看到古老的公共烤炉,烘烤着寻常人家的经典美味,当全家人围坐在一起分享这隆重的浓香时,美味将升华成一份厚厚的幸福感。
大至日月星辰、小到一沙一草,大漠的每一帧画面都堪称极致美景,人类在被震撼到词穷之际,沙漠却平静亦如自古始然,人则真成了“沧海之一粟”,当渺小遭遇浩瀚,无限的感慨与想象油然而生,时间与空间、存在与虚无等终极问题会不自觉的涌上心头。置身于这亘古浩瀚的非洲之心,人会无法避免地变成哲学家,难怪一位柏柏尔向导能说出这样意味隽永的话:“You may know what time it is,but I havetime。”的确,还有什么比拥有时间更奢华的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