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找回密码
搜索
查看: 975|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陈灏珠 一辈子研究一颗"心"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3-25 10:11:1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转帖)

 上个世纪50年代,我国医学界有一位年轻人预言:有朝一日,冠心病将成为中国人最主要的健康杀手。

  半个多世纪过去了,这一预言成了现实。流行病学的统计调查显示,近10年来我国男性冠心病发病上升26%,女性发病上升19%;我国每年约有250万至300万人死于冠心病引发的心脑血管疾病,占总死亡人群的30%至40%。

  当年提出预言的年轻人,随后与治疗冠心病打了一辈子交道。他,就是我国当代心脏病学奠基人、中国工程院院士、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内科陈灏珠教授。昨天,86岁高龄的陈老荣膺上海市科技功臣称号。

  心脏研究也要自力更生

  白发慈眉,和蔼可亲,是陈老给人的第一印象。几轮交谈下来,他思维之敏锐、精神之矍铄,以及带有些许批判性的观点,很容易让人忘记眼前的这位老者已年届耄耋。“落后就要挨打,这是我们国家用巨大代价换来的教训。不论医学发展,还是科技创新,都应该实现自力更生。”这句话,陈教授讲了大半个世纪,每次说起时,眼神都异常坚定。

  1924年,陈灏珠生于香港。从教会学校到中国人自办的学校,颠沛流离的学生生涯,使他既接触了先进的西方教育,又充分浸润了中国传统文化。1948年,陈灏珠以优异成绩从中正医学院毕业,同年被推荐到原上海医学院附属中山医院实习。

  在中山医院完成打基础的住院医师岁月后,陈灏珠面临专业选择。他没怎么多想,就挑了当时还不热门的心脏科,原因相当单纯:“心脏科的陶寿淇教授身为医学大家,没有半点架子,待人很和气。我乐意追随这样的老师。”在老师的带领下,陈灏珠完成了一桩桩心脏病学史上完全自力更生的“大事件”。陈灏珠的胆大心细,也就此蜚声中外。

  国际首创皆因沉得下心1973年4月23日,陈灏珠为病人施行国内首例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获圆满成功。业界评价:这是我国冠心病诊断水平提高的里程碑。正值西方国家对华封锁的年代,关于造影的材料仅局限于文献报道,毫无临床参考指导可言。

  当时,介入诊断对医生来说犹如“天方夜谭”,陈灏珠从动物实验到尸体实验,几乎把所有精力都放在实验室内,前前后后准备了好几年,做了数不清的造影,最终完成了临床“首例”。老教授回忆说,虽然是首次,但基于大量的实验基础,在为患者进行造影时,已胸有成竹。而当年融洽的医患关系,也为自己敢于创新创造了良好空间。

  另一件让陈教授颇为得意的“大事件”,发生在1976年。作为常用的心律失常治疗药物,奎尼丁一直在临床大量使用。但奎尼丁会引起恶性快速室性心律失常,甚至死亡,“奎尼丁晕厥”也因此成了医生的梦魇。在经过细心观察得出用药规律后,陈灏珠为“奎尼丁晕厥”患者应用异丙肾上腺素静脉滴注来缓解晕厥症状。随着患者症状的不断反复,他几乎每时每刻都在患者床前观察病情,并及时更改用药方案,摸索出了异丙肾上腺素静脉滴注的作用周期,最终大胆采用超大剂量(正常剂量的15倍)异丙肾上腺素静脉滴注,减量维持6天后,患者的室性心律失常彻底控制。这一惊心动魄的临床案例,随后被发现属国际首创,挽救了不少患者的性命。陈灏珠坦言,在选择超大剂量用药时,脑子里根本没想过什么首创不首创,只是纯粹地要把病人救活。当回过头来总结治疗方案时,人们才发现,这一方法从未有人尝试过。

  这两桩原汁原味的中国创新,成就了陈教授从医的巅峰之作。他常这样总结:“撇去浮躁、甘于寂寞。”作为科技功臣,陈老说:“科学创新讲究水到渠成。就好比世界上没一个诺奖获得者,会以得奖为目标去搞科研,大家都是在潜心研究中成就非凡。我们国家要营造一个如同‘追星’般爱好科技的良好氛围,科技工作者一定要沉得下心搞研究。”

  他教出了一批心脏病学名医

  陈老是位不甘服老的学者。他常用委婉的语气,向学生们传递坚毅向上的人生观:“人,是一定要有精神的!”“人生在世,总不能雁过拔毛。”60余载春夏秋冬,陈教授倾注了一腔心血和精力,培育出一代代心脏病学人才:舒先红、葛均波、王春生、赵强……到今天,这些医学人才已成为我国心脏医学领域的中流砥柱。

  没有创新的人才,就谈不上科技创新。陈灏珠深深记得,当初自己从医时受到了陶教授、董教授等医学大家的指引,少走了不少弯路。自己身为老师后,更应不吝一切地培育人才,直至耄耋之年依然如故。从1977年开始,陈灏珠受卫生部委托,主办全国心内科进修班,迄今进修班已举办31期,培养学员超过1000名。他每次都亲自授课,把先进的心内科知识传授给来自我国偏远地区的基层医师;《实用内科学》、《实用心脏病学》堪称全国心内科医生的教科书,担当新一轮主编的他,还逐字逐句地把关……在中山医院内,陈教授“用中文问诊患者,用英文发问学生”的查房,向来是块响当当的“招牌”。每次查房,他坚持完全使用英语来与学生交流,以此鼓励学生时时更新知识库,与国外先进医疗进展实现同步。许多年来,陈教授的英文查房甚至吸引了不少科室内外、院内外的医生前来观摩、听讲。

  2007年,陈灏珠在家人的帮助下,向复旦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捐资100万元,用于设立“复旦大学陈灏珠院士医学奖助学金”,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品学兼优的医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在此次科技功臣颁奖前夕,陈教授又向记者透露,“我将把科技功臣的奖金捐出来,用于帮助更多有困难的医学生,为他们的成才助一臂之力”。
2#
发表于 2010-3-26 11:51:24 | 只看该作者

管彤贤陈灏珠被评为上海科技功臣

管彤贤陈灏珠被评为上海科技功臣


发布时间:2010-3-24 14:10:36  


管彤贤陈灏珠被评为上海科技功臣


2009年度上海市科学技术奖励大会10-3月24日隆重召开,我国现代集装箱港口装备制造业领头人、上海振华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管彤贤和我国著名的心血管病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陈灏珠荣获上海科技功臣奖。

管彤贤担任上海振华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裁17年来,以强烈的创新意识和技术创新能力,带领企业成功地走出了一条重型机械由“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自主创新之路。

振华重工瞄准装备制造业科技进步前沿,以研发高效、节能、环保的集装箱起重机技术为方向,独创了数十项领先于世界先进水平的起重装备技术,并创建了世界知名品牌“ZPMC”,提高了我国机械制造业的国际地位和声誉,带动了我国机电等相关配套产品进入国际市场。

陈灏珠院士被誉为我国“心脏病导管介入诊断和治疗”第一人。他从事医、教、研工作六十年来,解决了我国心血管病诊治中存在的一些关键性技术难题,为心血管病介入性诊断和治疗技术在我国的发展作出了开拓性贡献。

由陈灏珠院士主编的《心脏导管术的临床应用》、《内科学》、《实用心脏病学》等专著,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为重要、发行时间最长、发行量最大、受众最为广泛的内科和心血管病著作,培养了几代医学人。 (作者:张建松 张文静 来源:新华网)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都市网 | 服务条款 | 开放平台 | 广告服务 | 商务洽谈 | 都市网招聘 | 都市网公益 | 客服中心 | 网站导航 | 版权所有

手机版|小黑屋|Comsenz Inc.  

© 2001-2013 源码论坛 Inc.    Powered by Weekend Design Discuz! X3.2

GMT+8, 2024-11-28 22:49 , Processed in 0.152439 second(s), 18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