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0年12月28日
“现在失去网络的话,这日子真没法过下去!”如果不是亲耳听到,记者很难想象这句话会从西北地区一个普通农民口中说出。在网络逐渐承载起无数人求知、创业和生活梦想的今天,正有越来越多世代“靠天吃饭”的西北贫困地区农民,开始在这个“网络世界”实现自己的致富梦。
“网络世界”诞生年入百万的“甘草大王”
农民冯自学9年前从中国西北部最贫穷、干旱地区之一的宁夏回族自治区同心县移民到政府开发建设的全球最大的“移民村”——宁夏吴忠市红寺堡区,如今的他已是年入百万、远近闻名的“甘草大王”。
“没有互联网,就没有我的今天。”初中毕业的冯自学种了1000多亩甘草地,开办了一家甘草饮片加工厂,操办着甘草种植、收购、加工和销售一条龙业务,2009年的利润就已超过一百万元。
“过去卖靠一个字——等。”冯自学的妻子何彩霞回忆起接触互联网之前的日子,十分感慨。“卖什么价格就是来收购的人说了算,咱农民没信息,也不知道上哪儿了解市场,卖不上好价。”
从2007年开始,宁夏开始由政府投入推动农村信息化,将网线接到全自治区2362个行政村,在每个村建立起信息服务站,配上电脑,让下乡大学生和年轻村干部担任信息员,这让冯自学和周围的村民们开始逐步接触了互联网。
何彩霞正是冯自学一家所在的红海村的网络信息员。“2008年初听说有个‘阿里巴巴’网站,可以卖东西,于是就把自家种的甘草信息试着挂了上去。”
不久后一家广东的中药企业下了订单。当时的冯自学对网络商机不敢完全信任,自己跑到广东实地查看,才敢签字发货,他的第一单网络甘草生意就这样做成了。
现在的冯自学一年要销售约600吨甘草产品,其中四成通过网络完成。网络销售又促成了实体店面的建立。冯自学把门店开到了广东,产品已远销港台等地。
“网络世界”让农民经纪人帮村民致富
“甘草大王”利用网络实现了致富梦,而在距离他家1个小时车程,更为偏僻的龙泉村,41岁的村民田彦平则在利用网络带领全村农民一起赚钱。
在村里人眼里,田彦平热心、懂得多、有想法,被村民们称为农民经纪人。他的工作就是组织村民集体种植蔬菜瓜果,然后在网上发布销售信息,再将销售利润分配给村民。
说到初次接触网络的情形,田彦平说,他去年第一次通过网络卖出了整整40车甜瓜,尝到甜头的他和村民们将蔬菜瓜果的种植规模扩大到585个大棚。如今这个村的农产品远销到北京、广州和海南等地。他还根据网上的市场供求信息来确定指导村民种植什么,如何种植。
龙泉村的蔬菜瓜果供不应求,村民们乐开了花。龙泉村村民冯仲福告诉记者,他们家种了12个大棚的菜,每年纯收入6万多元,而以前家庭收入最多1万元。
记者问田彦平一年收入多少,他挠挠头,半天才不好意思地说:“我赚得少,一年只有5万左右吧。”他又指了指旁边一个村民说:“他赚得多,一年得有9万元。”
“田彦平赚得不多,可是贡献多。”那个村民笑着回答,“他自己家里买了电脑,还办了无线网卡,无偿帮村民在网上发卖菜信息。”
田彦平现在的梦想是让村民“一家一台电脑”,人人都可以上网。他说:“有了网络,人才看得远,听得远。”
“网络世界”帮打工仔实现“店主”梦
中国西北贫困地区,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正在通过网络创业。
还是在红寺堡这个有近20万人口的扶贫移民开发区,有一家“腾达”摩托车修理店,店主是今年25岁的回族小伙子马虎。
2007年之前,只有初中文化程度的马虎跟其他村里的年轻人一样,忙时在家种地,闲时去城里打工。
马虎说:“也有想法要干点事情,于是找了个师傅学了修理摩托车的技术,打算回家开修理店。可是怎么注册,去哪儿找配件,怎么进货,这些都不懂,周围的人也都不知道。”
“后来村里开了个信息服务站,可以上网,就去试了试运气,村里的信息员还真帮我搜到了我要的信息。”马虎最终开办的这家摩托车修理店不大,摆满了各种摩托车配件,不时有人推着摩托车过来,忙碌的马虎双手沾满了油渍。
村子里大多数年轻人依然在种地和打工,马虎却依靠过硬的技术和网络上便捷的信息,一年收入超过3万元,成了当地年轻人眼里的“大款”。
“现在每天都很忙,但还会常常抽空去信息服务站,看新闻,查信息,寻找新的商机。”马虎指了指修理店角落里摆着的一台旧电脑:“去年买了台二手的电脑,可惜现在网线还没有拉过来,明年吧,一定要连上。”
年轻的马虎心中梦想还很多,想扩大店面规模,想学汽车修理技术,还想通过网络结识更多志趣相投的朋友。“不上网,就没有我这家店。没有网络,我什么都了解不到。”
对于中国农民来说,随着农业发展中越来越注重现代化和信息化,更多普通的农民将有机会在这个“网络世界”中,追求梦想,实现梦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