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找回密码
搜索
查看: 65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岛金门无战事 古旧民风演绎全新台湾行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2-17 13:29:1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金门,旧名浯洲。因与厦门共扼福建东南海口,有“固若金汤,雄镇海门”之称,故名“金门”。历史上的金门,曾是“荒岛”,有说是“全中国单位地区内最多进士、举人,及到南洋经商发达人数最多的地方。”


金门特色

  日据时代,日本人曾在岛上种植鸦片,建筑飞机场。1949年,国军进驻金门,金门变身国军前线,进入“军管时期”,先后经历“古宁头大战”、“大二胆战役”、“九三炮战”、“八二三炮战”等,数十万炮弹落在了金门。

  旅游地图上,金门像一个哑铃,也像一只蝴蝶,与厦门岛相距只有几千米。金门本岛东西长约19公里,南北最宽约15公里,岛中央最窄处仅有3.5公里。本岛总面积不过134平方公里,西偏南方是小金门(烈屿小岛)。

  在金门县长李沃士的施政报告里,金门未来的发展是要建设成为国际观光休闲岛、优质养生医疗健康岛、高级免税精品购物岛、两岸高校荟萃大学岛、白酒文化岛,成为两岸双赢的和平岛。

  “炮弹钢刀”与“打铁匠”吴增栋

  “战地金门”的传说,“炮弹钢刀”这一节最是流行。厦门对岸的金门土地上,“百万炮弹”、“处处地雷和军事禁区”,这是没到过金门的人对金门有限的印象。更多一点的了解,也可能是金门人用炮弹残壳打造出来的菜刀、钢刀,质量一流,极其好用。甚至有传说,厦门的姑娘结婚时,都想托人带把金门的菜刀做嫁妆。


金门刀业

  我们慕名来到一家叫“金合利钢刀”的“景点”。说是景点,实际就是金合利钢刀的制作工房和展览馆。一栋不起眼的三四层类似居家的瓷砖外墙楼房的一楼,据说就是闻名海峡两岸的“金合利钢刀”旗舰店。走近一楼后方的工房,两百来平方米的地方堆满了一地锈迹斑斑的炮弹片。

  “吴先生到了。”有人过来传话。因之前没有预约,金合利钢刀的主人“吴先生”特地从外面赶了回来。我们转到前面展览厅。高高瘦瘦,有棱有角,一身牛仔工衣的吴先生手托“镇馆之宝”——带炮弹底座的“钢刀坯”,与我们聊开来。

  吴先生名吴增栋,是“打铁吴”家第三代传人,十二岁还念小学,但已在自家打铁铺帮着拉鼓风炉、削刀、磨刀等,还拥有专用大锤,童年就在火光、高温与铁屑中度过。吴增栋有四十多年打铁经验。吴增栋的祖父吴宗山,人称“金门刀业始祖”,清光绪年间曾习艺于厦门,后在金门专营打铁及农具锻造;至其子吴朝熙承袭家业,于1937年在金城吴屋创建金合利制刀厂。“金合利”品牌已传承七十多年。

  “这里不仅吸引了全台湾的观光客,也是接待陆续有来的大陆客的观光卖点。”吴增栋说:“我们的刀具已经走进欧美市场,许多外宾甚至慕名前来金门购刀。”尤其是,两岸小三通,中国大陆自2004年底开放福建省民游金门,参观吴增栋的工厂几乎是必列游程。

  有人说,金门的制刀业是发了战争财。吴增栋的观点是,“炮弹钢刀”不仅是商品,也是文化和传承。“我们在全岛范围收购,半截的也按一颗算,六百到一千元新台币一颗,每颗能打造出四十到六十把刀不等。”制刀时,要求炮弹钢刀要艺术化、精致化,同时,“我们开发了随身小刀、仿古刀剑等纪念性商品,还成立了刀剑博物馆,陈展一些过去打铁做刀的器具,以及各式刀器。”



  迎宾馆:君在“地下希尔顿”

  现在的金门岛上没什么“五星酒店”或“豪华度假村”。我们下榻在金城区老街区民族路的一家“新金门旅馆”,这里,几十间麻雀小的房间,早餐全部叫“外卖”。导游说,这差不多是金城最好的了。也许不属实。但怎么看,这酒店最多也就我们常说的招待所或二星酒店标准。我们找了更好的理由——体验金门著名的 “广东粥”。


迎宾馆
  “迎宾馆” 于1980年建成启用,是一个深入花岗岩体的坑道宾馆,占地6700余平方米,正面为两层小楼房,后面为320米的坑道,内有房间31间,86个床位。 “迎宾馆”由蒋经国命名,包括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和知名艺人邓丽君、白嘉莉、凤飞飞等人都曾下榻于此,因此有“地下希尔顿”之称,算是当年“金防部”的外宾接待所。

  2010年4月底,“迎宾馆”重新开幕,变身为战地和劳军文化的展馆。一楼大厅主要是战地防御设施展,如轨条砦、铁丝网、反空降桩、雷区等。目前,部分开放的宾馆客房在一楼大厅后的坑道两边,几十来米,有李光耀1981年2月间下榻的“101上将房”,及邓丽君当年劳军时住宿的“018中少将房”。二楼陈展以劳军活动为主题,特别重现已故“军中情人”邓丽君“君在前哨”风采,其中多幅邓丽君劳军照片和“不准拍摄、录音”的劳军影片,对于两岸观光客,皆为第一次体验。



女青年工作大队

  翟山坑道:可以音乐会

  “坑道”最能展示“战地金门”的特征。其中,翟山坑道、震东坑道(狮山炮阵地)、成功坑道最具代表性。我们从翟山坑道开始进入“战地金门”。


翟山坑道

  导游先生陈正中说,传说是这样的:翟山又叫贼山、铁壁山,由于金门岛上的石头全是坚硬的花岗岩,当年开凿全靠人工,在挖掘的过程中,一名叫翟山的工兵营长被一块突然塌下的巨石压死其中,坑道因此得名。

  翟山坑道位于金门古岗村古岗湖东南方翟山腹里,于1961年开挖,耗时五年凿成。据说,当年为挖这个坑道,不知死了多少士兵。坑道原先主要作用是供海上登陆小艇回转及运补人员、物资用。

  翟山坑道由水陆两部分组成:“陆道”长100米,宽6米;“水道”总长357米,呈A字形,水道部分入口接海。从坑道进去,一侧原为军人办公和宿舍区域。从陆道部分往低处走,进入水道部分,洞天阴森,左右两边峭壁下都开凿有一条宽一米多的水泥通道,并有不锈钢作为护栏。不知道水有多深,看下去水底是头顶岩石的倒影。


  狮山炮阵地“炮操”

  狮山炮阵地在金门东北角的五虎山上,起建于1965年,三年后配置四门八英寸榴炮,负责金门东北部海域安全。阵地内的“震东坑道”,全长约508米,平均高约4.6米、宽约3.6米,共有四个炮堡,去年三月由“金防部”移交金门县府接管。


狮山炮阵地

  狮山炮阵地目前实际是试办开放参观,坑道内有“狮山炮阵地及榴炮发展”影片欣赏、8英寸榴炮、75山炮、国共榴炮弹展示区、各式火炮底火筒展示区、中山室等。其中,中山室设有炮兵教召处,供老炮兵寻找昔日驻守据点,并备有狮头、8英寸榴炮的画图纸供游客乱涂乱绘。

  坑道里的工作人员说,夏季,这里也是举办夏季音乐会的好地方。“近些年,一到3、4月份,就有坑道音乐节,军事与音乐,也刚强也柔和,很奇妙。他们唱台湾民谣,奏世界名曲。他们就在水道上表演,游客靠墙站,或坐下,都很陶醉。可以想象,这会是多么叫人兴奋的事。”

  莒光楼:从金门 望厦门

  首次踏上金门土地的“陆客”,首先感兴趣的估计都会是:找个地方,从金门望厦门。莒光楼是那样的地方。建于1952年的莒光楼,是金门为数不多的高大建筑物之一,占地1000多平方米,楼高三层,由当年国军驻防金门司令官胡琏将军一手督造,以示“光复大陆”的决心。


莒光楼

  莒光楼创意灵感源自于中国古代的麒麟阁,因较年轻,称不上真正的“古建筑”,但也古色古香,仿若一座帝王时代的宫殿。在三楼的廊道上,架设有几台高倍望远镜,旁边是一块指导观测方位的指示牌,上面除了标明金门的几处风景点外,还特别注明了“厦门”字样。在望远镜里就可以看到厦门岛的最高峰云顶岩。

  这种简单一望行为,任何时间发生在世界上的任何一处空间,你都可以不以为然,但是对于也许有过几百次上千次甚至上万次从厦门望金门的人来说,从金门望回厦门,意义非同一般。这一望,是大多数人的第一次。有不少人,为等这轻轻的一望,一等就是五十多年!


  太武山,金门人的精神地标

  太武山位于金门东部金沙和金湖两镇交界,海拔263米,是金门第一高峰。

  在太武山脚下,能见“军事重地,请勿进入”的标识牌,和几处荒废的工兵基地。“太武山区现在的驻军估计两三千人。金门县目前有8万多人,但比起当年十几万的驻军人数,少了好几万,”陈正中说,“看,路边那块生锈的招牌,是当年的大舞台保龄球馆,以前都是阿兵哥来消费,而且,常常要排长队,这里以前有许多日用品店、娱乐休闲场所,赚的也都是阿兵哥的钱。太武山今非昔比了。”


太武山

  目前,太武山最高点仍在军事管制区内,当地人及游客都无法到达最高点。金门县政府与军方协商的可供观光的解禁区都在北太武山。

  熟悉近代史的人知道,国民党有个著名的“光头将领”刘玉章,他退守金门后为当地百姓做了不少好事。太武山入口的“玉章路”就是为纪念他而命名。这段路看起来没有广州白云山的上山路好,但也算是宽阔平坦,登山的人也不多。山路全长约三公里,经允许的车辆可以直达山顶,如果步行上山,得预足一个小时。

  一条根与高粱酒

  在金门,做一条根生意的商家有很多,牌子也是五花八门,甚至有不是金门人的也到金门开店销售一条根产品。就像台中的太阳饼,出了名,各种品牌的也就出现了。其实,一条根很是讲究,同样是金门,大金门有一条根,小金门就没有;此外,即使同是一条根,因为气候、土质等不同,一条根的品质也会不同。


黄昏时分

  没到金门前,已有台湾籍朋友再三叮嘱,一定要喝金门高粱酒。说是金门高粱酒与阿里山、日月潭并称为“台湾三宝”,是台湾的象征。

  目前,金门高粱酒在台湾市场占有率80%以上,最新年销售额超过120亿新台币,相当于28亿多元人民币,是台湾当之无愧的第一品牌。2005年,连战、宋楚瑜、郁慕明先后访问大陆,他们所带的共同礼品都是金门高粱酒。

  在金门的两晚三天,早餐除外,每天午餐、晚餐,桌上都必备三四瓶一斤装“58度金门高粱酒”。我笃定尝试着以酒的名义靠近金门,并说,“行程可以砍掉一些,但绝不能推掉金门高粱”。金门人待客热情,每回酒饭,人人也都半醉非醉。我常用手拦在脖子的位置说酒话,“金门高粱酒是好,到了脖子便不往上走了。”真醉了,却没有头疼感觉,也醒得快。

  金门人说,金门高粱是政要们的送礼佳品。同时,金门高粱是金门人的主要经济来源脉门。逢年过节,政府也会给每家每户发两瓶高粱酒,收到从不外销岛外的“红标58度高粱”也是常有的事。红标高粱,金门人眼中极品中的极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都市网 | 服务条款 | 开放平台 | 广告服务 | 商务洽谈 | 都市网招聘 | 都市网公益 | 客服中心 | 网站导航 | 版权所有

手机版|小黑屋|Comsenz Inc.  

© 2001-2013 源码论坛 Inc.    Powered by Weekend Design Discuz! X3.2

GMT+8, 2024-11-25 07:48 , Processed in 0.083505 second(s), 21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