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楼主 |
发表于 2011-12-25 16:42:24
|
只看该作者
抽搐的临床鉴别与诊断 2
抽搐的临床鉴别与诊断2
1.2.5.2面瘫后遗症面肌抽搐:既往有明显的面瘫史,由于面瘫恢复不全发生轴索再生错乱所致,患侧多遗留不同程度的面肌无力和麻痹。
1.2.5.3特发性睑痉挛:为双侧眼睑肌痉挛,常伴有精神障碍。
2 诊断要点及注意事项
2.1病史:起病缓急,有无进展性。 发生抽搐的部位,全身性、部分性,是否伴随意识障碍。有无腹泻、呕吐、慢性肾炎、使用利尿剂、大量出汗、慢性消耗性疾病等,以往有无类似发作。 是否服用过某些药物。有无诱因,睡眠时是否消失。有无智力障碍、产伤、遗传病史。
2.2体格检查:有无其他神经系统体征。生命体征。
2.3辅助检查根据病情选做下述检查:脑电图检查。血钾、钠、氯、钙、磷、镁、肝肾功能等。肌电图检查。 头颅CT或MRI检查。
3 鉴别诊断
3.1中脑和锥体系统病变引起的手足徐动和舞蹈病 发作形式不同。
3.2癫痫发作 表现为运动障碍的部分性发作及全面性强直-阵挛发作。
3.3痉挛性斜颈 颈肌阵发性不自主收缩引起。
4 病因及发病机制
抽搐可发生于不同的疾病。并且可以由完全不同的部位引起,可分为以下几类:
功能性抽搐:至今尚未发现有器质性疾病的基础。
全身性抽搐症:引起的器质性病因未能得到充分的证实。
锥体外系病变的抽搐:如脑炎引起的抽搐、药物引起的抽搐、其他纹状体疾病的抽搐,证实锥体外系有器质性病变。
离子紊乱引起的抽搐:低钙血症、钠代谢紊乱、氯代谢紊乱、低镁血症、高磷血症均可引起抽搐发作。
去脑强直:是因病变损害,使大脑与中脑和桥脑间的联系中断,影响了上部脑干的功能所致。
周围运动神经元引起的抽搐:主要包括面肌痉挛、特发性睑痉挛等。
参 考 文 献
[1]王喜林,王秋娟.35例面肌痉挛临床分析[J].中国综合临床,1993年02期.
[2]沈加林,华佳,许建荣,张晓华,李善泉,罗其中.面肌抽搐与三叉神经痛的MRI诊断[J].中华放射学杂志,2003年07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