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找回密码
搜索
查看: 33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细胞》 : 一个基因拷贝促进人类进化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5-8 09:18:2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作者:Franck Polleux 来源:《细胞》

发布时间:2012-5-7 9:58:51

一个基因拷贝促进人类进化

来自Scripps研究院,上海交通大学等多国研究人员组成的研究团队发表了题为“Inhibition of SRGAP2 Function by Its Human-Specific Paralogs Induces Neoteny during Spine Maturation”的文章,发现了一个大脑发育基因的额外拷贝,这一拷贝出现在240万年前的古人类基因组中,能帮助成熟神经细胞迁移到更远部位,以及发展更多连接。这是首次成功解析这一基因,对于深入探讨人类进化具有重要意义。相关成果公布在Cell杂志在线版上。

这一研究由美国Scripps研究院的Franck Polleux教授领衔的研究团队完成,上海交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金卫林副研究员也参与合作研究。金卫林副研究员早年毕业于武汉大学生物化学专业,2004年第四军医大学全军神经科学研究所神经生物学研究生毕业,获博士学位。2005年底转业到上海交通大学,聘为神经科学研究所副研究员。

什么遗传变化造成了人类和灵长类动物之间如此大的行为差异呢?迄今为止研究人员还只了解了其中的一部分原因,最新的这项研究成果也许将能揭开这个谜底。

在这篇文章中,研究人员发现一个大脑发育基因的额外拷贝能促进成熟神经细胞迁移到更远部位,以及发展更多连接。而且令人惊讶的是,这个额外的拷贝并没有增加原有基因:SRGAP2的功能,这个SRGAP2基因属于srGAP家族,能通过F-BAR结构域介导细胞膜形态的变化,从而对神经元的形态发生和迁移产生影响。

SRGAP2能帮助神经细胞产生与相邻细胞之间的联系,而这项研究则证明这个额外的拷贝并没有增加SRGAP2的这种作用,反而会干扰这种作用。

“这似乎就是促进人类进化的一个基因组典型创新范例,”Polleux教授说,“这项研究发现这个重复基因能与原有拷贝相互作用,这也指出了认识进化如何发生的一种新观点,也为我们分析人类特殊发育疾病,比如自闭症和精神分裂症,提供了线索。”

几年前,Polleux教授研究组就开始进行这种基因的分析,他们发现小鼠中这种基因表达的蛋白在大脑发育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比如这种分子能通过F-BAR结构域介导细胞膜形态的变化,对神经元的形态发生和迁移产生影响。

之后另外一个研究组发现SRGAP2是只在人类体内出现,而没有在其他灵长目动物体内复制过的约30种基因之一,这一基因位于人类1号染色体上,大约600万年前,之前的SRGAP2基因曾在同一个染色体上进行过不完全复制。复制产生的不完全副本是一种“精简版”的SRGAP2蛋白质。

“这些进化后的基因重复与原来的基因几乎一样,因此无法通过传统的基因组测序方法检测出来”,Polleux教授说,“近五年来,科学家们发展了新型测序方法,因此能有效的绘制出这些原始人的特殊拷贝。”

为了能找到这种基因,研究人员研发了一种灵敏探针,能将原有的基因与现在的基因区分开来,结果他们在人类细胞核大脑组织培养物中找到了SRGAP2C,这是一种在高表达的活性蛋白,由SRGAP2基因重复拷贝表达,而原有基因表达的是SRGAP2A。

Polleux教授又在小鼠体内表达了人源SRGAP2C,发现了这种蛋白在大脑发育中的关键作用,这种作用与他们阻断原始SRGAP2基因之后发生的功能作用一致。

除此之外,研究人员还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带有SRGAP2基因缺失的小鼠具有癫痫易感性,“去年11月日本科学家进行的一项遗传研究也在SRGAP2基因缺失突变的儿童中,发现了相似的结果”,Polleux教授说。

同期Cell杂志上另外一个独立小组的研究成果也证明了上述研究, 《细胞》:新一代测序技术帮助发现未知基因。

更多阅读

《细胞》发表论文摘要(英文):

http://www.cell.com/abstract/S00 ... 1-8?switch=standard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都市网 | 服务条款 | 开放平台 | 广告服务 | 商务洽谈 | 都市网招聘 | 都市网公益 | 客服中心 | 网站导航 | 版权所有

手机版|小黑屋|Comsenz Inc.  

© 2001-2013 源码论坛 Inc.    Powered by Weekend Design Discuz! X3.2

GMT+8, 2025-2-24 22:05 , Processed in 0.068286 second(s), 18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