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写作计划驻市作家与复旦师生座谈交流
2010年9月21日晚,“2010上海写作计划”的七位驻市作家走进复旦校园,与复旦大学中文系的师生进行了一场关于城市、生活和文学的对话。
会讲中文的瑞典作家首先向复旦的师生回忆了她在60年代末作为外交官夫人在北京生活的一段经历,瞬间活跃了会场的气氛,拉近了驻市作家与学生们的距离,也引发了以色列作家本尼·巴尔巴什对语言、翻译的一番感慨,他认为文学可以改变世界,语言是连接思想并创造世界的桥梁,作家通过语言来与读者沟通,不同的语言表达形式反映不同的思想,这也是翻译必须遵循的真实传递原作者意图的原则。在上海的三周时间里,出行带给他最深的印象,被困地铁和对红绿灯的困扰等或许都会成为他今后写作的素材。既是作家,又是出色画家的古巴作家柯利尔·津萨贝尔认为文学是相通的,两者相互影响着她的创作,但是喧哗的城市并不是一个适宜写作的地方,虽然居住在以色列的首都特拉维夫,但还能找到一块安静的属于自己的空间,面对大海,平复烦躁的心情。古巴年轻作家劳尔·弗洛雷斯·伊里亚泰介绍了当今古巴年轻人的生活状态,生活在城市里的古巴年轻人因为受到越来越多现代化的生活诱惑,读文学作品的年轻人已越来越少,因而需要作家承担起让文学变得更有激情的重任,促使年轻人有动力了解文学,阅读文学。而作为德国“诗歌大满贯”活动的组织者,德国作家蒂娜·希贝尔与复旦师生分享了操办这个德国最负盛名的诗歌大满贯活动的经验,他们通过市场机制与媒体的宣传,将诗歌活动的神秘感、新鲜感保留到活动的最后一刻,以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参与。
在交流会上,上海作协主席、复旦大学教授王安忆也谈到了人们一方面在批评城市,一方面又向往城市的生活,在享受城市提供方便的同时,却不喜欢城市带来压力的心理。作为城市的观察者,城市也为作家提供了无尽的题材。
王宏图教授也向来访的作家介绍了上海的历史,认为上海既是个国际化的大都市,同时又是个具有乡土化的城市。文学是城市的书写者,所以作家是需要具有穿透的能力来反映城市真实的历史。
复旦大学教授段怀清,严锋、作家王周生等参加了这次交流会,也发表了各自的观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