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找回密码
搜索
查看: 48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研究发现人类敬老意识可能由基因决定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1-9 17:16:5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研究发现人类敬老意识可能由基因决定


2010-01-09 11:03:22 来源:新华网 康雯萱 本文已影响9人 创投圈


标签
研究人员 猴子 人类语言 基因决定 研究发现 


  人们尊重长辈并非只是出于礼貌和修养。一项针对人类近亲——猴子的科学研究发现,猴子也像人类一样尊重长者。研究人员说,这说明敬老意识可能由基因决定,深深植根于灵长类动物进化过程中。

  猴群研究

  尊重长者、聆听长者意见的观念存在于世界所有文化中,人们普遍认为年龄增长能带来智慧和经验。但一项针对坎氏长尾猴群的最新研究表明,这一观念也许来自基因。

  研究人员观察这一猴群中9只雌猴的行为,这些猴子年龄为3岁至15岁。研究人员记录下它们800多次发出叫声的情况,发现发出叫声的猴子年龄越大,所得到的回应越多。

  7岁以上的猴子发出叫声时,其他猴子中75%予以回应;2岁以下的猴子发出叫声时,只有40%的猴子予以理睬。

  这一现象与“发言”猴子在猴群中的权力大小或地位高低无关,与它们是否有子女无关,仅与它们的年龄直接相关。

  英国《每日邮报》6日援引法国雷恩大学阿尔班·勒马松博士的话报道:“年龄似乎是影响(猴子)个体话语交流的一个主要因素。”

  尊重长者

  研究人员发现,当年长的猴子发表“演说”时,其它猴子像懂礼貌的人类一样,停下手头活儿,仔细聆听“长辈教诲”。

  虽然年长的猴子在猴群中相对寡言少语,但它们一旦开口,总能得到其它年轻猴子的响应。

  不仅如此,年长猴子比喋喋不休的年轻“话唠猴子”更能得到猴群关注和回应。

  “年长猴子可能没有年轻猴子那么能说会道,但它们更能获得其它猴子的回应,”勒马松说。

  勒马松认为,听从比自己年长者建议的行为具有“生物基础”,这一行为随着进化过程代代相传。

  与生俱来

  这一研究结果发表于最新一期英国皇家学会主办的《生物学通讯》。

  研究人员认为,在人类以外的灵长类动物中存在敬老现象,表明敬老行为并非人类后天习得,而是与生俱来。

  此前一项针对坎氏长尾猴的研究发现,人们可以从它们的叫声中找到人类语言进化的线索。坎氏长尾猴通过在叫声前加上一些简单发音改变叫声含义,这与人类语言运用前缀和后缀改变词义的方法一致。

  “这表明,对长者声音的关注深深根植于灵长类动物行为中。这将翻开人类文化和语言进化研究的全新一页,”勒马松说。(康雯萱)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都市网 | 服务条款 | 开放平台 | 广告服务 | 商务洽谈 | 都市网招聘 | 都市网公益 | 客服中心 | 网站导航 | 版权所有

手机版|小黑屋|Comsenz Inc.  

© 2001-2013 源码论坛 Inc.    Powered by Weekend Design Discuz! X3.2

GMT+8, 2025-2-24 21:26 , Processed in 0.065007 second(s), 18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