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找回密码
搜索
查看: 55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上海塌楼开发商前传:深夜强迁 热锅上的业主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7-12 12:49:3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上海塌楼开发商前传:深夜强迁 热锅上的业主

2009-7-12



倒塌楼房所在的小区名叫“莲花河畔景苑”,原计划2009年12月入住,所以现在小区尚无住户。倒塌的楼房几乎是连根整体倒下。事故发生时,在倒塌楼房的13层有一名装修工人不幸身亡。



目前,以上海建工集团为主体的抢险施工队正在抢险施工,集中力量清理现场过高的堆积土方、回填基坑,消除隐患。



6月28日中午1时,部分“莲花河畔景苑”小区业主在上海市政府上访。



6月28日上午11时,部分“莲花河畔景苑”小区业主在工程接待处登记咨询。

大片的乌云,压在梅陇镇行西村周家塘的上空,远处的天空有些发亮,风骤然而起,几分钟前还在接受记者采访的罗锦苑居民,一哄而散。

与自然界的风雨相比,5天前,数公里外发生的倒楼事件引发的风暴无疑更为强劲。6月27日清晨5时30分,上海闵行区罗阳路一在建楼盘——莲花河畔景苑7号楼,在连日阴雨之后,倒下了沉重的13层的身躯,留下北面高达八九米的土方、南面4.6米深的地下室基坑,以及一名建筑工残损的遗体。这幢被网友戏称为“ 楼脆脆”的楼盘匪夷所思的倒覆,在全国掀起了轩然大波。

楼盘开发商迅速成为舆论声讨的对象,而随着“莲花河畔”开发商——上海梅都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梅都公司)24名股东名单的曝光,倒楼背后的利益链条逐渐清晰起来:一个身兼梅陇镇镇长助理与开发商第二大股东的人物,在网友的“人肉”之下浮出水面,“阙敬德”一时成为网络曝光最高的名字,他的老家上海梅陇镇行西村罗锦苑一带也成为媒体聚焦的对象。

7月2日这天傍晚,风骤起。见到记者,一位老年妇女仓促地跑向罗锦苑的家。这位老人,因为儿子阙敬德的出事,而蒙受着沉重的压力。罗锦苑一位居民说,阙敬德麻烦大了。此前,上海闵行区政府新闻办称,9名责任人已被适当控制。据上海媒体报道,梅陇镇资产公司工作人员透露,总经理阙敬德属于9人之一。

与网友的叫骂、业主的懊恼相比,另一种情绪也在蔓延。距罗锦苑一公里外的罗锦新苑,几乎整个小区的居民都在说:“老天开眼了。”他们是莲花河畔景苑的动迁户。

在上海闵行区曹建路一带,开工厂的李方(化名),很是快意。最初他没有想到,这一楼盘的倒塌,其涉及方和他关注的上海岳林工贸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岳林公司) 的征地官司,还有着似有似无的关联。他说,大楼倒了,更应该倒的是上海城郊城镇化过程中,集体土地开发时的种种潜规则运作。



梅陇镇阙系相关企业名单。



如蛛网般的梅陇镇房产商。

阙敬德是谁?

在倒楼事件之前,罗锦苑居民像绝大多数闵行梅陇镇人一样,几乎没有听说过梅都公司,尽管这个建于1990年代末的楼盘和莲花河畔景苑一样,都出自梅都公司的手笔,尽管阙敬德在整个梅陇镇“小有名气”,他的父母至今仍住在这里。

在事后,随着记者的陆续到来,罗锦苑人这才知道,阙敬德身兼9个公司的法人,长袖善舞,早已打造出一个盘根错节的阙系官商网络。

据知情人透露,出生于1958年的阙敬德,发迹从梅陇乡征地服务所开始。1983年,阙从部队复员后,进入微型轴承厂工作,后靠关系进入了梅陇乡土管所,再转到征地所,曾任征地所所长。在网上,有知情者称,由于征地所有钱,阙时常给镇领导送礼、送车。

沿莲花南路向南,转至虹梅南路与曹建路交界处,是梅陇镇老政府所在地,征地所就设在这里。1988年,上海批准成立梅陇乡征地服务所。当时的上府办(88)11号批复文件称,“该所成立后,隶属于分管基建的副乡长领导,并与乡基建办公室有机配合,做好全乡征地的日常服务工作,不得自行其事。”

记者查梅陇镇政府网页,获知征地所属梅陇镇政府辖下12个事业单位之一。只是在倒楼事件发生后,镇政府网站上已找不到关于该所的介绍。上海律师张实(化名)称,征地所一般出现在郊县农村,在征地中代表政府与被迁户谈判补偿,协助安抚农民。他说:“这里面油水很足。”

阙敬德在梅龙镇征地所一直干到2008年,该所曾参与创建以阙敬德为法人的梅都公司、迅豪置业公司。

在阙敬德担任法人的9家企业之中,注册资金2000万元的上海梅陇实业总公司,属于骨灰级的母公司。就记者已有资料了解,该公司至少直接入股5家公司。

梅陇实业成立于1992年8月28日。邓小平南巡讲话以后,市场经济在中国加快了进程。在上海南面的闵行区,村级经济经过十多年的发展,成为全区经济发展的半壁江山,1993年,15个亿元村诞生,1994年全区村级企业工业总产值已达86.6亿元。而在梅陇,1995年全镇10个村均超过亿元大关,而 1992年后的上海,土地批租之潮汹涌而至,房地产已炙手可热,地处上海西南的梅陇地区,在1994年已确定要建成上海市最大的动迁房基地,安置由卢湾、徐汇等旧城改造和当地动迁户。

1990年代早期的罗阳路一带,还没有成片的高楼。在如今倒塌楼房的地方,住着张慕村近百户人家。教师张永康和两个已成家的儿子住在张家弄8号,1992年发放农村宅基地时,他建起了二层楼房二间、一间平房和一间灶间,1992年7月把平房升楼;1993年9月,又建一间楼房,楼前建一间平房,1995年11月,楼前平房升楼。

阙敬德在这种大背景下,涉足房地产业。1995年11月18日,梅陇镇征地所与上海莘闵房地产开发总公司,组建了梅都公司,注册资本1200万。董事长为阙敬德,副董事长王荣铭,董事张志琴。公司成立以后,相继开发了一系列楼盘,在罗锦路111弄的罗锦苑1990年代末建成,销售价格为2600元/平方米,入住的多为来自附近外环线的拆迁农民。

梅都公司的生意伙伴,莲花河畔景苑的建筑商 ——上海众欣建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众欣建筑),也在1995年成立。在罗锦苑大门的斜对面,一面污迹斑斑的墙上,挂着四方的铜牌,上面写着“上海众欣建筑有限公司”。两层的黑顶楼房,墙壁上密密麻麻的性病广告,留有上世纪末乡镇企业的狂野风格。1995年12月12日,上海梅陇实业总公司出资48万元,与上海众欣发展有限公司出资112万元,成立了这家公司,法人张耀杰。

在罗锦苑附近的罗阳路111弄1号,是莲花河畔景苑的物业管理单位——上海迅梅物业公司所在地。该公司成立于1998年9月14日,由阙敬德出任法人的上海海迅置业发展有限公司出资40万元,与上海迅豪置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迅豪置业)出资10万共同成立。该公司同样是梅都公司开发楼盘——绿梅公寓、罗锦苑的物业管理者。其法人徐道安,是后来改制的梅都公司24名股东之一。

在阙系公司的子公司中,迅豪置业格外活跃,与罗锦路隔了一条马路。莘朱路莲花南路路口处,一面大幅广告牌从莘朱路968号的院子立起,在世博会图案的背景下,红色的“迅豪置业”格外显眼。

1996 年3月27日,阙敬德任法人的梅陇实业总公司出资240万元,阙敬德任所长的梅陇镇征地事务所出资960万元,成立了由阙敬德任法人的迅豪置业。迅豪置业所在的莘朱路968号,成了阙记多家公司注册所在地,其中包括梅都公司。这之后,迅豪置业小试牛刀,先后入股后来莲花河畔景苑的开发商、建筑商、物业管理单位。

1997年5月22日,上海莘闵房地产开发总公司退出梅都公司,迅豪置业挟资240万元进入;1998年9月14日,迅豪置业直接入股迅梅物业;2001年5月28日,出资100万元,迅豪置业入股众欣建筑。

股东的来历

在梅都公司的发展中, 2001年是一个分水岭。

这年2月5日,梅陇镇政府向闵行区政府请示,请求批准梅都公司改制。据梅都公司当时提供的方案,主营房地产开发、商品房销售,兼营建筑材料、物业管理、装潢材料等,公司本部员工24人,资产性质为梅陇镇集体资产。

该方案称,2000年9月30日,经上海东安资产评估有限责任公司评估,梅都公司总资产7664万余元,总负债近5440万元,净资产为2224万多元,上述净资产产权归原投资单位梅陇征地所和迅豪置业所有,由张志琴等24名自然人出资置换。

在方案中提到,由于梅都公司开发绿梅基地坐落于淀浦河边上,其中北幢建筑有9449平方米在绿带内,存在拆除损失的风险,该平方米评估价格为1485元,全部损失面积为1403万多元,经镇集体资产管理委员会与梅都公司协商,实行25%的折扣,折扣价值为近351元,实行折扣后的净资产为1873万元,根据区委99(21)号文的政策规定,若一次性付款实行15%的优惠,置换价为1592万元,其中梅陇镇征地所收回1273万元,迅豪置业收回318万元,均上交上海梅陇实业总公司。

2001年3月26日,梅都公司实施改制,法人、董事长张志琴,董事阙敬德、沈国才,经理张志琴。公司注册800万元,阙敬德出资120万元,张志琴出资515万元。2009年3月,注册资本增至1800万元。

倒楼事发后,梅都公司的24名股东被披露出来,多名股东的政府官员身份,招致激烈炮轰。其中,张志琴在梅陇镇人民政府工作;阙敬德为梅陇镇镇长助理,何斌隶属梅陇镇土地管理所,张锦梁为梅陇镇征地所所长;沈辉在闵行农业综合执法队、动物疾控中心;唐学诚,梅陇镇征地服务所。

其中,张志琴与阙敬德有颇深的渊源。张志琴与阙敬德有着相似的经历,1978年入伍,1982年退伍,1983年进入微型轴承厂工作,1987年调入征地所工作,后任征地所会计。

而众欣建筑的改制是在2004年3月31日,经上海城乡资产评估有限公司评估,该公司总资产1579.7万元,负债1530.9万元,净资产48.8万元。扣除各种费用及15%优惠后,实际置换额32.8万元。同时应对迅豪置业的利润10万元,由其收回。2004年7月5日,公司原股东将全部股权转让给自然人张耀杰(占90%)、夏建刚(占5%)、陆晓云(占5%),注册资本为600万;2005年,公司注册资金改为2100万元。

对于上述改制,曾有媒介评论员指出,从披露信息可以看到,梅都房产在改制过程中,基本上是由镇政府工作人员及关联人士操作控制,这些人最终又成为改制的直接受益人。这种现象即便不算违法腐败行为,也该被看作是一种不规范操作。

知情人士分析,通过改制,阙系公司打通了官商之间的自由转换通道:时任征地所所长的阙敬德和现任所长张锦梁,以政府的名义出面协助拆迁,阙敬德出任法人或为股东的开发商、建筑商、物业管理公司紧随其后,形成了一条龙式运作,左右逢源。

而莲花河畔景苑的运作,似乎证明了这一点。根据2003年上海有偿使用地块一览表,《东方早报》记者获悉,“莲花河畔景苑”项目土地采用邀请招标方式进行,梅都公司以不到604元/平方米中标,而同期另一块闵行地块的楼面价格为1929元/平方米。

更深的网

而阙系公司网络并不止于此。7月1日,有深喉向上海报纸《每日经济新闻》报料,称阙敬德为9个公司的法人(名单见p22页)。《南都周刊》记者调查后证实了该说法,阙系公司入股关系,纵横交织,有如蛛网。

庞杂的公司网络,便于阙敬德的企业运作,似乎也验证了他的人脉资源与活动能量。一位知情人士称,,阙敬德在当地“水很深”。

2002 年,“(检察机关)对原梅陇征地服务所所长阙敬德以玩忽职守罪立案侦查,追缴赃款赃物及挽回经济损失1327万余元”,而其后,阙敬德似乎并未受太大影响,2003年,获得“闵行2003年度实事重点工程立功竞赛先进个人”;2007年,他被先后任命为“闵行梅陇镇动拆迁指挥部”副总指挥、沪杭磁浮工程建设(上海段)闵行指挥部梅陇办公室工作组组长......倒楼事件后,知情人士曾托朋友向闵行纪委系统打听此事,被告知不要插手。



7月2日,上海,横卧倒塌的13层楼房玻璃完好无损,底下一位建筑工人在休息。东方IC



事故楼盘附近疏散到上海罗阳小学的132户居民,已于当晚回到家中。附近的罗阳7村的居民生活已经恢复正常。

拆迁中的奥秘

在倒楼事件之前,阙系企业网络的运作,在当地如潜规则。而对于外界来说,似乎只有从相关冲突中才可看出一点端倪。

6月29日,听到倒楼的消息,李方还在外地出差,他后来才反应过来,他所关注的岳林公司,在官司中遭遇的开发商及其背后的力量,其运作的结构模式,似曾相识。

李方透露,1999年8月31日,从外地前来投资的岳林公司, 在梅陇镇曹中村看中了一块地,想在上面开厂。李方说:“那里原来有一个将要倒闭的工厂,大概12亩地,属于建设用地,上面有些房子。当时,房产证还没有办。”

很快,双方签订了协议,约定曹中村金都路南泮生产队43丘(现金都路1036号 )地块上,现有及今后由岳林公司出资建造的建筑物,由曹中公司转让与岳林公司,并由曹中公司负责办理转让房屋、建筑物的产权过户手续。

当时转让面积为:现有房屋建筑面积2500平方米,场地面积8534平方米,转让金为90万元;场地使用权转让金为:分50年支付,每亩每年1万元,每5年递增一次,每次递增3%。

2001年7月21日,曹中公司从倒闭的工厂那里取得了房地产权证,却是办到了自己名下。那是属于集体工业用地的红色权证,办好以后,按当时的情况可以过户。此前,岳林公司一直按协议支付转让金,但对方一直没有办理过户。

2003年4月1日,岳林公司到闵行法院起诉,法院调解认定,上述房屋产权归岳林公司所有。执行中,因曹中公司未能履行义务,法院根据申请对上述房屋查封。

在法院执行过程中,2004年6月,该土地被闵行区政府征用,由上海陇兴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开发。这家公司,由上海梅陇莲城置业与阙敬德任法人的上海梅陇资产投资经营有限公司出资成立。而该项目的拆迁实施单位为上海申鸿房地产开发经营服务公司,该公司总经理朱文平,与上海梅陇莲城置业发展有限公司的法人同名。

据李方透露,2005年6月底,梅陇镇征地所副所长唐学诚来找岳林公司,问其对拆迁有什么想法。岳林公司称,想要一个安置的地方。

岳林公司没想到,几天后,闵行法院就来了传票。这是2005年7月6日,曹中公司起诉称,根据《土地管理法》“关于集体土地使用权不得出让、转让或者出租用于非农业建设”的规定,,原协议书应属无效。后来该公司撤诉。

2007年5月8日,曹中公司再告岳林公司,要求判令解除该协议书。2008年11月20日,闵行法院判令解除该协议。岳林公司向上海一中院上诉.

在官司的进行中,岳林公司发现,2006年6月15日,曹中公司通过闵行区房地产交易中心,声明位于金都路1036号的集体房屋土地使用证遗失,上述房地产权证作废,补办不予生效。6月29日,曹中另行提供另一处房产担保,申请解除对上述房子的查封,6月30日,就注销了1036号的6幢房子,其中一幢由岳林公司所建。而这些在文件上已被列为倒塌、拆除范围的房子,至今还在正常使用。

“为什么要把房屋产权证注销,把房子注销?根据《土地管理法》、《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相关规定,土地上有产权,就不能出让;拆平以后,才能签土地使用权出让协议。”关心该案的律师张实称,注销房屋产权证的直接受益方,就是开发商陇兴公司。这里存在着恶意串通的嫌疑。在该案中,存在着太多的利益相关方,曹中公司是梅陇镇的村办企业,开发商陇兴公司,属于阙系公司,征地所又代表政府。张实分析,曹中公司上告的根本目的,让人怀疑是要使合同无效,等于以房地产转让纠纷,免除给岳林公司拆迁的补偿。

深夜强拆

张永康和梅都公司的纠纷,也是发生在2005年。

这一年4月15日,他看到梅都公司在张慕村贴出《告居民书》,才知道自己的家已列入动迁范围。此前,村里并没有开过会,通知这一事情。

此后,是漫长的拆迁谈判:

2007年1月,张永康家的房子被梅陇镇土地管理所认定,有效建筑面积为442.38平方米。张永康后来讲,闵行区评估公司重估其家总面积有630平方米,除去闵行区城管拆除的53平方米违章房,张家有效建筑面积在580平方米左右。

因为有两个儿子,张永康提出要求按两户安置,建筑面积约600平方米,而按拆迁基地补偿安置方案,可安置房屋建筑面积约360平方米。

2007年5月8日,闵行区房屋土地管理局向其发出《房屋拆迁裁决书》,要求其接到裁决书之日起17日内搬离原地址。而据上海律师张实介绍,商品房拆迁,一般不应由有关部门“裁决”。

2007年8月8日,闵行区政府发出强制执行通知书;8月14日,闵行房管局再次发出通知,决定在通知送达之日15日后,强制拆迁。

2007年9月20日下午,在梅陇派出所李振华的联系下,张慕村村委会主任张金高和梅陇镇拆迁办王爱平到张家,商量动迁,当时没有达成协议。张永康表明自己的态度,一次谈不拢,还可协商解决,不希望发生强拆等不愉快的事情。

据张永康回忆,王走后,张金高留下来谈了两套方案,都是分给张家5套房子,并要求张家在9月21日上午8时以后,到张慕村给一个明确答复。张永康回应说,到时一定到村里给一个明确的答复。

但是,9月21日凌晨2时, 张永康睡梦中被惊醒。他发现,一批头戴钢帽、身穿迷彩点击查看QQ秀服的人,架了梯子从一楼的平台上爬上来,用铁锤铁棍把门窗砸破,从窗子里跳了进来,他的家被上百人包围了。然后是,两个大汉提一个人,把他们从被子里拉了出来,男女都不准穿长裤,用被子裹起来,叫他们下去。稍有反抗,就打。

接着, 什么东西都不准拿,连袜子也不准穿,眼镜也不准戴,像押犯人一样, 张永康和家人被押到了车上。在车上,他看到原来还有警察,没有佩戴警徽,车子开了几分钟后,他们被押到了罗锦新苑六号楼601室。在这间空房子里,他们被要求坐在冰冷的水泥地上,房子里有 20多个警察和协警,看着他们一家五口人。

张永康的老伴因受到过度的惊吓,手脚发麻、抽搐,儿子强烈要求送母亲到医院,但遭拒绝。后来看看张母实在不行,这群人通融送张母到大华医院。

直到9月21日12时30分左右,镇里一位当官模样的人对张永康说:你们的房子强拆好了,家里的东西,公证处也给你们公证了,给你们搬到6号楼上了,房子给你们4套,现在可以出去了。

在张永康房子被强拆的时候,村里还有14户还没有拆,后面有四五家人家乖乖地签字搬走了。到2008年3月,还有3户没有拆。张永康了解到,在93户人家里,有5家被强拆,其中两家是半夜强迁。

“ 事情来得突然,就像在演电影,这事若非亲历,我会当作笑话来听,我明天就答应你签字了,打仗还有个投降时间呢......”至今,张永康想起来,还是欲哭无泪,“前几次协商时,都是答应给我家5套房,2大3中,530平方米左右;这次强拆,给我们只有 4套房,面积370平方米左右。”

另据罗锦新苑居民介绍,当时动迁组的组长就是阙敬德,副组长是张锦梁,张慕村的村书记朱国弟,而阙敬德与张锦梁都是开发商梅都公司的股东。

梅都倒楼事件后,张永康感觉心里很舒畅:“老天开眼了,我们开心了,老百姓斗不过他们,(倒楼)这是天意。”

7月6日,上海市市长韩正在市政府常务会议强调,“6·27”在建楼房倾倒事故,在本市实属罕见,社会影响恶劣,性质非常严重。对土地供应、项目规划、勘察设计、施工许可、招投标、资质管理、施工图审查、工程监理等各个环节进行全过程审查。

李方也在庆幸。他说,对于岳林公司,这也许是不多的机会。

7月的上海,房价还在上涨,成交均价逼近1.74万元/平方米的历史最高纪录。而莲花河畔景苑的业主群情汹涌,还在酝酿着退房,在闵行梅陇镇莘朱路968号的迅豪置业,小楼里则是冷清异常。

热锅上的业主



6月28日,部分“莲花河畔景苑”小区的业主在事故指挥部与工作人员发生争吵。

位于上海西南角的闵行区,是上海西南部重要的交通枢纽。在这里,一号、五号、九号城市轨道交通线,沪杭、沪宁、莘奉金等3条高速公路在此交会。由于交通方便,价格较为实惠,这里已经成为沪上白领趋之若鹜的置业热土。

发生倒楼事件的莲花河畔景苑小区,正位于上海闵行区。小区坐北朝南,北边挨着淀浦河,南边是罗阳路,西边是沪闵路,东边是莲花南路。7月7日上午,记者看到,在罗阳路口这一出入小区大门的必经处已经拉起了一条警戒线,警戒线旁有一辆警车驻守。

记者绕到淀浦河对面的嘉禾公园,小区的景象赫然在目。小区规模不大,共有11栋楼,倒塌的7号楼依然匍匐在地上,整个小区没有看到继续施工的迹象。挨着小区的河堤仍有一处塌陷,塌陷的河堤面向淀浦河拱成了一个半圆形,土质松软地散了开来,有一艘标有“沪救捞01号”的船停留在该处。淀浦河桥上,不时有行人驻足观望。

至今,距离6月27日发生垮塌事件已经过去10天了。在这10天中,400多户业主的生活因此被打乱,他们在焦急地等待着“说法”。

董先生正是倒塌的7号楼的业主之一。今年3月份,他以15300元/平方米的价格购买了一套大户型,他希望“退房加赔偿”的要求能够尽快实现。

“ 希望能把本金、利息、违约金、买房后上涨的市场差价都赔偿给我们。”董先生说,“退款必须要满足重新置业的需要。否则的话,无法接受。这还没算我为买房付出的精力和遭受到的精神损失呢。我们是买房子住的,现在楼塌了之后,把我们的家庭计划都搞乱了。因为出了这个事情造成的损失,很多都是看不见的。”

与董先生类似,王先生也是7号楼的业主之一。今年3月份,他以15200元/平方米的价格购买了一套128.8平方米的三房。“我肯定选择退房。一是觉得这里不吉利,第二是如果原地重建,如果我还继续住在这里,我会时时刻刻想起塌楼这件事。它已经给我的心灵留下了创伤。”王先生的语气有些无奈。

于这个小区的业主来说,虽然大家都是受害者,但倒塌的7号楼的业主还能算上是幸运的。“倒了楼,肯定要出赔付方案,没倒楼的是另外一回事。”业主们总是有意无意提起这一点。

7月3日,上海市政府公布的一则消息似乎更确定了这种猜测。该消息称,经勘察、检验及复核,确定上海市闵行区新楼盘莲花河畔景苑其中一幢整座倒塌是楼宇两侧压力差距过大造成。并且,消息强调,这宗在建楼房倒覆事故后,在建其余楼房安全状况稳定,类似倾倒事故不会再发生。

周先生是小区4号楼的业主。垮塌的7号楼就倒在4号楼的前面,两者相差距离仅仅一米左右。“说实话,这个楼房就像是得过癌症的病人了,即使复原,你能指望它是完全健康的吗?”周先生语气愤慨,“这是性命攸关的事情,一定要退房!”

与业主们像热锅上的蚂蚁急得团团转不同,开发商上海梅都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的相关负责人一直没有露面。直到7月4日,在业主与闵行区信访办的沟通会上,开发商聘请的代理律师才第一次出现在业主们面前。

“律师是十几小时前才接手这个案子的,根本没有办法说话。”“闵行区信访办总是说,会给你们答复的,我们会去协调的。这些都是没有意义的推托词。”业主们对此议论纷纷。

一位业主告诉记者,最近收到一条署名为“闵行区法宣办”的短信,大意是,“尊敬的莲花河畔小区业主,倒坍事件发生后,给你们带来了麻烦。希望你们能够理智地、合情合理地处理此事,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不知道短信的出发点是否善意,反正看了之后不开心。”这位业主气愤地说,“究竟什么是理性呢?难道是说开发商受了损失,就让我们跟着受损失?我不明白。”

这些焦急的人们把希望都寄托在市政府的身上。在7月4日的沟通会现场上,一些业主甚至高喊起了上海市委书记俞正声的名字。沟通会结束后,约200名业主自发前往上海市政府表达意愿。

7 月7日,上海市市长韩正主持召开上海市政府常务会议,在听取关于莲花河畔景苑在建楼房倾倒事故处置工作的汇报之后,韩正强调,在建楼房倾倒在上海实属罕见,社会影响恶劣,性质非常严重,是一宗重大责任事故,坚决追究及严肃处理事故责任单位及责任人,决不姑息。并且,韩正表示,要彻底查清事故各项责任,给人民群众明确交代。

“这周六(7月11日)出台7号楼的赔偿方案,我们现在要看他们拿出的初步方案的情况再进行讨论。”7号楼的业主董先生告诉记者。

而对于其他未倒塌楼的业主,还没有看到实质性的进展。在这场博弈中,时间拖得越久,也许付出的成本将越高。

倒楼小区业主:只是想退房,怎就这么难



6月27日,大批群众和购房者在倒楼小区周围关注事故处理的进展。

“ 你知道世界上最痛苦的事是什么吗?你买的不是倒的那栋楼,而是旁边那栋!”在上海一家外企做项目经理的张明,此刻就饱受着这种最痛苦的煎熬。6月27日早上5时30分左右,在没有任何预兆的情况下,上海闵行区“莲花河畔景苑”小区一栋13层在建住宅楼突然扑倒。张明新买的单元房就位于倒覆的7号楼斜对面。在张明心中,房子虽然还站着,但已经随着7号楼一起倒了下去。7月5日晚,伴随着苦涩的自嘲、低沉的声音,张明向记者诉说了这段时间的心路与维权过程。

银行说,还贷不能停

6月27日,那天刚好是周六,所以我和太太都不用像往常一样早起去上班。我醒得比较早,也许是从事IT行业养成的习惯,醒了之后就打开了电脑,上网,MSN、QQ等也自动登录了。

刚登录,QQ群上就有人说莲花河畔景苑小区倒了一幢楼,还有人形容说五点半左右听到一声巨响。

窗外正下着大雨,我不敢相信这是真的。太震惊了,也太不可思议了!我和太太赶紧打着伞匆匆去了现场。到现场时,已经围了很多人,通往小区的路口已经被公安等封锁了,根本无法进去。

离莲花河畔景苑最近的小区是罗阳五村,我爬上罗阳五村的一栋楼,往小区里面一看,7号楼(倒塌的楼)果然倒了。我买的房子所在的那栋楼就在7号楼的斜对面,距离约为100米,我匆匆地用手机拍了几张照片,和太太心神不定地回家了。

回想起来,事情的发生似乎已经有些蛛丝马迹。出事前几天一直在下大雨,因为我在附近租房子住,倒楼前一天晚上,我和太太路过那里时,看到河堤已经溃掉了,有警察对河堤附近做了戒严。我们当时也没多想,并没有觉得会跟楼倒有什么联系。

真的,从来没想到过房子会倒。现在买房不容易,我们也是多方挑选了三个月。莲花河畔景苑去年11月开盘,有些人当时就预订了,我们是今年二月份买的房子,96平方米的两房两厅,12000多元/平方米,我们认识的业主大多数都是从外地来上海打拼的新上海人,基本上都是搬进来以后作婚房或者准备生小孩用的。

当时选择这个楼盘,主要是因为地段熟悉、价格不算贵。有一天路过这个楼盘时,看到挂了一条写着“莲花河畔景苑开盘”的横幅,就进去看了一下,一看就动心了。

我们的选择是从自身需求出发的。因为我们租房子就住在这个区域,对这个小区周围的交通、环境都很熟悉了,也知道这个区域的人素质都比较高。之前这个板块的价格都比较高,现在碰到一个价格不算很贵的小区,挺不容易的。销售员都说,房子卖得很快。我们怕涨价,也希望买到价格适中的房子,所以尽快定下来了,第一天去看了之后,第二天就决定买了。

现在回想起来,有个印象深刻的地方是,这个小区开盘时很低调,都没有作宣传,而且一般的小区开盘都有样板房,但这个小区没有。售楼员的表情都很牛气的,你们爱买不买。他们也隐晦地提到过,开发商是有后台的,实力很强。

出事的那天,我们去现场后,很多人都在说这个房子跟闵行区梅陇镇政府有关系,从后来调查的结果来看,确实如此。

我们的首付是30%,基本上是双方家里凑出来的钱。这一阵和一些业主熟了之后,知道很多人首付是20%,还借了十几万外债。有一些人谈到房子就哭了,压力太大了,还有些工作上遇到危机的人,都承受不起了。

我们也不好过,一边租房子一边还贷,压力很大。每个月还贷7000元,还有租房子的钱,每月也要2000元。这样一算,每个月发的薪水扣掉这些钱就基本上不剩什么了。二月份买完房之后,我们就开始还贷,现在已经还了三个月。

如果说没有发生塌楼事件前,我们的还款还算是“幸福的压力”,现在真的已经成为了“枷锁”。塌楼之后,一开始,我们就提出,能不能请政府出面协调一下,在开发商对我们提出承诺之前,让银行先帮我们把贷款停掉。政府直接就说我们这个东西做不了,银行也说这个事情没办法做。

他们互相推诿

目前来看,7号楼的业主其实没有其他楼的业主反应那么激烈。因为对于倒掉的楼,开发商肯定是违约了,只是赔偿多少的问题。但没有倒的楼,包括有些已经出现倾斜情况的楼,究竟采取什么方式处理,我们不知道,一切对我们来说很不确定,但我们肯定不能容忍住在这样的地方。

6 月27日塌楼事件发生后,我们通过QQ群组织了约80位业主聚了一下,主要讨论了大家关心的房屋质量、银行还款、赔偿等问题。6月28日,我们100多位业主自发聚集起来前往闵行区信访办,呆了一会儿根本没有人接待我们,然后又去了市信访办。市信访办也未给出明确答案,说已经通知闵行信访办接待我们。我们又回到闵行信访办之后,一位姓何的先生,自称是信访办的负责人,接待了我们。

我们选出了4位业主,代表所有未倒楼盘的业主们跟他们谈判。我是其中一名代表。谈判很艰难,我们关心银行贷款何时能暂缓、房屋问题如何解决、如何赔偿等等,信访办没有给任何明确的答复。看着他们互相推诿,我们真不知道该怎么办。

谈判进行了一个多小时,但没有取得什么实质性进展。当我们希望他们就我们的要求给出一个预期或者期限的时候,其中一位女工作人员冷笑了几声,姓何的那位负责人也不停地左顾右盼,显得心不在焉。

继续谈判下去也不会取得进展,于是,我们又去了开发商的办公楼。我们到达的时候,一些区政府领导已经在那边了。我们向领导提了我们的要求,领导说,“下周六再给你们安排一次。”

接下来的一周中,我和太太都很焦虑,睡不好、愁房子。7月3日,也就是约定谈判的前一天,我接到了一个电话,大意是让我们不要去信访办。QQ群中的业主们也纷纷说接到了类似的电话,有一些住在小区附近的业主则说,有居委会的人找到家里来,劝说不要去或者分批去。

与他们那么容易通过购房资料找到我们相比,我们这些业主团结起来就困难多了。一开始大家买房之后为了团购装修建材等建立了QQ群或MSN群,最多只有50人左右。倒楼事件之后,逐渐发展到了200人。据说,购房的业主有489位,我们希望能通过开发商或者相关渠道拿到业主们的联系方式团结起来,但是没有回音。

经过度日如年的一周后,7月4日,又有300多位业主参与了闵行区信访办的沟通会。我因为要参加考试,就没有前往。去现场的业主回来后告诉我,很多人都自制了诸如“退房赔偿”、“苦”之类的横幅标语前往,大家的心也很有齐,一致要求退房。

沟通的结果是,7号楼的业主们被告知,7月11日政府会出台相关的退房方案;其他单元的业主们则仍然没有等到实质性进展。

我们被告知,开发商已专门委托律师处理此事,政府也开设“法律服务接待室”为业主提供相关法律咨询,并且,上海市律师协会专门挑选了74名建筑房地产方面的专业律师,供我们自行选择,

但是,我们在群里讨论,如果请律师,我们是不会找上海本地律师的。怎么说呢,也许地域性还是有影响的。

7 月4日下午,有200多位业主商量后决定去市政府表达愿望。他们从黄陂南路地铁站(上海市繁华区域,距离市政府办公地人民广场有一站路)下来,一路举着标语、喊着“退房补偿”等口号,还唱起了国歌。到了人民广场市政府所在地后,在市政府门前呆了20多分钟之后,就被警察劝退离开了。

其实,我们的要求很简单,就是“退房赔偿”。有些人提出“退一赔一”(即退赔为购房款的两倍)还是很过分的。大部分人的要求都是原价退房加补偿损失。补偿损失,并不是因为我们也想要钱,而是经过这个月房价快速上涨之后,原来能买房的钱现在已经买不到同样的房子了。可是,现在政府连这点都不能保证,这让我们很辛酸。

之前有专家称,“根据连续监测的数据显示,小区内其余房屋均安全”。这个报告结果让人无法接受。一个什么数据都没给出来就说安全,去住吧。任何一个正常人都不会接受这样的报告,到时候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说起这个报告,很有意思的一点是,我们业主群中有专门搞建筑的人,我们当时希望能够有业主参与调查,但是被拒绝了。为什么不能参与呢,我们是业主啊。

我们买的是新房子,政府如果仅仅给我们加固,说已经安全,可以入住了,这肯定是不能接受的。我们买的是商品房而不是加固房。我们的权益谁去维护呢?如果政府不介入的话,应该由老百姓去承担么?我们能联系到的所有业主都一致不同意住进去。

这周六,希望有人能再跟我们多一些实质性的沟通交流。

唯一能依靠的只有舆论了

现在,业主们在群上互相鼓励、打气。政府说我们情绪很稳定,事实上,大家还是精神压力很大。很多人吃不下、睡不着,还有很多人睡着后梦到房子倒了,哭了。

对我和太太来说,经过这一周多的调整有一些习惯了,开始对这个(楼房倒塌的)事实心理上有些准备了。刚开始真的不能接受,现在已经接受了这个事实(房子质量有问题)。目前来说,已经稍微平静一点了,不像之前一星期那么紧张、焦虑、睡不着觉。

我们最焦虑的是以后怎么办。我们怀着一颗到上海闯荡的心来到这里,以后让我们怎么继续生存下去?以后还要还20年贷款,辛苦挣钱还贷出来的是一个加固房或者一个没有安全保障的房子,让我们怎样面对?钱都花在房子里了,可这个房子却没法住。

从大学毕业后算起,我来到上海已经工作5年了,对这座城市已经产生了感情。刚到上海发展的时候,希望做出自己的一番事业,一步一步走。现在这个事情把我们的计划都打乱了,就像晴天霹雳一样。本来很多人都是计划今年准备结婚,明年搬进新房子,还有些人搬进新房后准备生小孩。现在我们所有的计划都被打乱了,要重新做人生规划了。你说,这仅仅是钱的问题么?我深深地感到,对精神、工作、生活各种方面都带来了很多问题。

我们希望政府能做我们的靠山,给我们强有力的支持。可现在,闵行区政府撒手不管了,至少我们接触到的政府人员说,这跟政府没有关系,让我们找开发商。为什么跟政府会没有关系呢?土地是人民的,地是政府卖的。你不卖这个地,开发商就没法盖楼,我们还会住进来么,为什么说和政府没有关系呢?

现在,我们还没有开始找律师。因为这涉及到很多方面,人、物、钱。我们现在还是很零散的群体,要找律师,还需要一定的准备。如果今后实在解决不了的话,我们只能去找律师。但是,想也可以想到,我们这些人哪有开发商的钱多,哪有他们会打通关系,或者请到厉害的律师,我们胜面其实并不是很大。

唯一让我们感受到支持的,就是舆论了。我们从网络上了解到的情况来看,大家都是支持我们的。还好,目前人民还是可以依靠的。(应采访对象要求,张明为化名)

众论:上海大楼倒塌处理方案



倒楼被PS奥特曼、变形金刚、芙蓉姐姐等



倒楼来学习托福英语词汇

整理·李颖娟本版言论不代表本刊立场。

在这个梦幻般的国度,网民什么大风大浪没见过。如果楼只是塌了,未必算是大新闻,但若是五体投地般卧倒,恭喜楼主,想不出名都难了。你看,被恶搞还好,倘若是被人肉,肚皮上的几坨肥肉都被人用微积分算出体积,即使你有皇帝的新装,也不如一张遮羞布实在。这里,我们看看网友是如何通过倒楼来学习托福英语词汇,如何PS奥特曼、变形金刚或是芙蓉姐姐,如何图解流行词“压力差”……

上海大楼倒塌处理方案

文·韩寒

经过市政府相关部门和专家的调查,莲花南路莲花河畔小区倒塌鉴定报告如下:

1:经过鉴定,该楼属于自杀,与政府相关部门没有关系。

2:该楼自杀的原因是两侧压力太大,也就是说,该楼生活压力太大。

3:经过鉴定,该楼建筑符合要求,也就是说,该楼生理过关,心理不过关。

4:经过鉴定,导致该楼倒塌的重要原因是,该楼一侧堆土十米,另外一侧开挖四米,导致贫富差距过大。

后备方案1——该楼倒塌的原因是有人在楼内蓄意纵火,烤化地基,纵火者已经当场死亡,烧为灰烬。

后备方案2——该楼倒塌的原因是有人在楼内刻意开挖,挖歪地基,破坏者就是那天当场死亡者。

后备方案3——该楼倒塌的原因是因为四川余震,该楼正好处于余震的波峰中一个特殊频率中,导致倒塌,与建筑质量无关。

(会议记录:秘书小张提出,该楼于6月27日倒塌,余震发生在6月30日,我们认为问题不大,必要时候联合有关部门,造成该楼是于6月32日倒塌的事实)

后备方案4——该楼其实是因为市委市政府要做到“绿色世博,绿色小区”的概念,要求该小区拆除此靠江楼房作为绿化,因为事先沟通不够,导致群众的误会。市委市政府在拆除工作中,用了最为先进的无痛无伤拆除手法,这栋楼将通过黄浦江,被整体运输到指定地点,竖起来又能继续使用,在爆破领域开创了先河。



图解流行词“压力差”

“挖坑-堆土”理论即将改变世界格局

文·江天哲(凯迪网友)

挖个坑——堆包土--哗啦!--搞定!

挖个坑并在附近堆包土,就能产生巨大的侧向力,从而完成人们难以想象的工程效果。

成果一经披露,世界各国政要对此产生浓厚的兴趣,纷纷派出国内情报部门最得力的精英刺探这一科技信息。

“挖坑—堆土”理论能够瞬间创造巨大的能量,能够节省传统能源在开采、运输、加工提炼过程中大量的人力资金成本。

为此,各国正在大量制造和购置挖坑堆土所需的挖掘机、装载机的施工设备,并准备填平矿井和油田,炸毁水坝等传统获取能源的设施。训练专业人员,精心准备挖坑-堆土工程。

美国准备用挖坑堆土技术填平“白令海峡”,把美洲大陆同欧亚大陆相连,完成北约西进。

英国准备用挖坑堆土技术填平“英吉利海峡”,共享欧盟大家庭共荣圈的成果。

日本准备用挖坑堆土技术把北方四岛同日本本岛相连,完成北方四岛的历史性回归。

韩国准备用挖坑堆土技术达到38度线的自然分离,脱离朝鲜的核威慑。

以色列准备用挖坑堆土技术利用戈兰高地自然形成的堆土实现拓展国土的目的。

爪哇、苏门答腊、斯里兰卡、毛里求斯等国家纷纷要求中国,发扬国际主义神经,无偿引进技术,完成第三世界到先进发达国家的飞跃。

“挖坑-堆土”理论,彻底颠覆了传统的物理学观点、颠覆了牛顿的经典力学、万有引力定律,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挖坑-堆土”理论,彻底改变了世界传统格局,促进了人类的团结、发展与进步。

跟贴

● 扶起来,洗洗干净继续卖。

● 这是开发商的行为艺术吗?

● 楼房说:站着累了,没想到躺会儿,却被记者拍到了......

● 专家说:站起来是小高层!倒下去就是连体别墅了!开发商太有才了!

● 业主说:你知道世界上最最痛苦的事是什么吗?你买的不是倒的那栋楼,而是旁边那栋!

● 女人说:站起来是男人,躺下去更男人,那才是真男人;开发商说:站起来是房子,躺下去还是房子,那才是真的好房子;屁民们说:住进去是死,不住进去也是死,那才是真的死。

● 新闻上说“除了”有个工人死亡外,“无”人员伤亡。

● 2009年流行词汇:一座楼说:“我倒!!!”于是它真的倒了。

● 肯定是一小撮不明真相的混凝土干的,其他楼盘情绪稳定,纷纷表示此楼倒下对它们影响不大。

● 它其实没倒,是各位的观察角度不对。从此楼的角度来讲,是各位倒了。

如何建一座安全的房子

居住建筑建设量年增长率——7.1%,非居住建筑建设量年增长率——7.4%,中国,这个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正经历着一个空前规模的建设大潮。

摩天高楼早已不是北京上海等超级城市的专利,就像《纽约时报》报道的那样,北方城市哈尔滨同样号称自己是新的地区中心,为了强调这一点,一个居住及商业综合摩天楼区已经开始在一幅285平方英里的地块内修建,宛如这座城市的另一条天际线。

数量剧增,安全呢?经历了上海塌楼事件后,国人对高楼建筑质量的信心无疑降到了一个新的低点。土木工程专家对《南都周刊》表示,建筑安全问题涉及内容复杂,但选址、造型、设计、结构(户型)、施工、建材、房屋使用是保障建筑安全的几大要素。

选址

现在,不少购房者择居的标准已经上升到回归自然等“宜居”层面,江景房、山景房的行情也因此水涨船高。此次塌楼的莲花河畔小区,其卖点就是水景楼盘。在大多数的楼盘营销中,只要沾了水,哪怕只是一条小小的水沟,这个楼盘立即身价倍增,受到购房者的追捧。

中国灾害防御协会理事晁洪太认为,现在流行的“湖光山色房”,多建在山顶、陡坡、水库等附近,从防震减灾的角度看,背后都隐藏着极大的安全隐患。这些地方地基不稳,地质灾害多发,容易发生滑坡、滚石、地基坍塌等灾害性事件。

晁洪太建议,建房应避开山顶、陡坡、湖泊、水库、河岸、回填土区等地貌,目前房地产商热炒的依山傍水、回归自然等概念,也应当引起消费者及相关部门的注意,在规划审批环节就堵住隐患。

造型

据武汉大学土木工程博士刘金龙介绍,无论是什么结构,房屋建筑的造型都不应采用严重不规则的设计方案,其平面及立面布置应规则、对称,并具有良好的整体性,这样的房屋“天生”就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平面布置和立面造型越规则、越方正,安全系数越高。那种看起来“标新立异”的房子,越难保证其安全性,需要在后期的结构设计和施工中予以加强。

结构

目前市场上民用住宅最常见的建筑结构形式主要包括钢结构、框架结构和砖混结构。据专家介绍,从安全和抗震能力来说,钢结构房最好,框架结构其次,砖混结构最差。

对于砖混结构,结构设计中必须按照设计规范要求设置钢筋混凝土圈梁和构造柱,这些构造措施在外力突然来临时,就像一个人的骨架,可以把房屋紧紧连成一个整体,避免建筑整体垮塌,可谓“房屋垮不垮,全靠它说话”。对于框架结构和框剪结构,只要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进行了全面的设计计算,认真的审查,一般都能达到设计安全要求。

安全除了与建筑结构形式有关外,还与户型有着较大关系。现在,跃层、复式和错层户型的房子很流行,但从抗震上讲,平层房抗震性最好。

载荷

荷载能力是房屋安全的灵魂。所谓荷载,是指能使结构产生效应(结构或构件的内力、应力、位移、应变、裂缝等)的各种原因的总称。此外,一些使房屋结构产生变化的原因,如温度变化、材料收缩、地基变形、地面运动等现象,在习惯上也以“荷载”一词来概括。

一座楼房在设计的时候,必须严格遵循国家颁布的《建筑结构荷载规范》,结合各地的气候、地质强度、地震频率等因素计算其荷载力的最大上限。同时,设计团队必须具有国家认可的设计资质。设计方案需经规划、建设、城建、消防、交通等部门审批。

此外,由于近年来国内豆腐渣工程频出,各地相继推出针对设计者的监管条例,实施设计人终身责任制,相关人也要承担相应的终身质量责任。

施工

工程施工质量的控制,直接关系到房屋安全能否达到设计要求。而施工质量的控制只有一个准则,那就是“按图施工、按规范施工”。简单来说,施工分为以下几步骤:

一、挖基坑:依据建筑形式而定,不同的结构不同的地质情况不同的基础深度,一般都采用机械作业配合人工劳动;

二、放线:做好地基处理后,圈定基础外扩,进行浇注混凝土,钢筋的绑扎、焊接等;

三、主体施工即梁板柱等构件的施工,利用模板支出需要的形状,做好支撑、防护工作,进行浇混凝土、绑钢筋等流程;四、封顶,也就是俗话讲的屋盖施工。

在整个施工过程中,每做一步都要通知相关主管部门验收,监理更是应该全程跟进。

建材

结构和户型是房屋的骨骼,砖头、水泥、钢筋、玻璃、陶瓷等各类建材是房屋的血肉,因而采用何种建材也直接影响着房子的安全。令人遗憾的是,目前除水泥行业外,玻璃、陶瓷等建材行业至今仍没有安全标准化的实施办法和评级标准,这为房屋安全性留下了很大隐患。

在美国《外交政策》杂志去年底评出的“2008年未被曝光的10大新闻”中,第七条是“上海钢铁未通过基本安全检测”。该文称去年3月,上海工商局进行的 52个批次的检测中,有27个样本轻于中国规定的法律标准。康奈尔大学土木工程系的教授克里斯托弗表示:“钢材中铁的含量不够,意味着你用别的材料代替了铁,所以你使用的也就不是真正的钢材。”尽管政府下令禁止使用伪劣钢材,但不幸的是,我们并不知道有哪些工程已经使用了这些钢材。

装修

为了使房子更称心如意,很多业主喜欢自行修改房屋的内部结构,这里打掉一堵墙,那里多开一扇窗,但却忽略了装修对于房屋结构安全所造成的危害。一些不规范的家装公司和很多以“散兵游勇”形式存在的马路装修队,为了迎合消费者而盲目拆除房屋结构的承重墙、在墙壁上进行胡乱钻孔的行为都有可能对住房、甚至对整栋楼造成损害,进而影响公共安全。因此,如果需要重大拆改应该先报相关部门进行安全鉴定。

以下房屋装修改造应该避免:拆改柱、梁承重构件,在悬挑楼梯或承重墙上挖壁打洞,随意扩大原有门窗尺寸或另建门窗,在室内砌墙或者超负荷吊顶、安装大型灯具及吊扇,在楼面基层凿槽安装各类管道,擅自改建浴池,影响楼房安全、腐蚀墙体等。

他山之石:国外如何让建筑“流芳百世”

法国:法律完善防患未然

1804 年,拿破仑一世颁布现代法国法律体系的基础《民法典》,其中很多条款就涉及城市规划和建筑质量管理。从那以后,法国就开始制定有关建筑行业的专业法律,并逐步加以完善。目前,法国建筑行业主要遵循的法律是1978年颁布的《建筑和住宅总法典》(简称《建筑法》)以及《城市规划法》。经过不断改进,《建筑法》十分全面,开发商难有空子可钻。例如,《建筑法》规定,规划部门在批准施工请求前,必须向工程所在地的军队、医院、消防队等24个部门征求意见,以避免不合理建筑或危险建筑出现。建筑开工证审批下达后,工程队必须严格按照设计图纸施工,土地所有者如未经批准擅自更改图纸,将遭到2.3万欧元的经济处罚。《建筑法》还规定,如果大部分民众对一项工程持反对意见,该工程可被视作“问题工程”而被禁止。由于有了来自官方和民间的双重监督,法国各种建筑在施工前通常都不存在事故隐患,其建成后的预期寿命自然比较长。

美国:严把建材严管施工

建筑材料是构成房屋的基本元素,美国要求住宅所用建材必须具有相当高的耐久性,并尽量减少可能的保养。在美国,建筑材料都要经过严酷气候条件下的试验,以检测是否能够抗强风、强雨和强震。美国住宅所用的建材都要有一定的保证期,所有产品都要经过不同的实验来确定其耐损程度。例如,屋面材料的保证期就要求为 50年,五金零件的寿命要有20年。

其次是严管施工。施工阶段的质量监督由现场工程师具体负责,大的项目要另派质量检查员全天候现场监管,小项目施工的关键阶段也要有质检员监督。与施工有关的试验结果和检查报告均以质量文件的形式被归档保存,在施工结束之后这些文件都要移交给业主。一些项目的业主还可以建立自己的质量控制小组对施工质量加以监督。更有约束力的措施是在每个施工阶段结束时,受业主委托的工程咨询公司都要进行检查验收。只有符合质量标准才可以继续工作,否则承建商就可能拿不到工程款。

此外,美国在质量管理上也是严格监控,尤其是大型公共工程。美国《统一建筑法规》规定,检查人员由政府人员和临时聘请的专业检查人员组成,检查分为随时随地检查和分阶段检查,对某些特殊的建筑工程还要进行连续性监督。在施工中,一旦发现建材或施工与建设法规的要求不符,建筑主管官员有权要求进行再次试验,并要采取罚款、勒令停工、签订改进协议等方式加以处理,而罚款数额会随着罚款次数的增加而递增。

德国:引入独立检验师制度

引入独立专业的检验工程师是德国堵塞建筑漏洞、防患于未然的一道重要关口。检验工程师受各州政府建筑主管部门委托,对新建工程和涉及结构安全的改扩建工程的质量进行检验。德国目前有700多名检验工程师,他们都是各州建筑技术检验工程师联合会(VPI)的成员,得到各州最高建筑主管部门的承认。德国16个联邦州都有VPI,由它们组成总会——BVPI。

在德国,取得检验工程师资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必须通过各州建筑主管部门的考试,而且参加考试的条件苛刻,例如必须有10年以上的工作经验、做过建筑工程承包人以及年龄在35岁以上等等。

检验工程师主要工作是检查建筑技术的数据和材料,看是否符合建筑安全标准、防火标准、保温和抗噪音标准以及结构上的环保标准,并在工地现场监督工程实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都市网 | 服务条款 | 开放平台 | 广告服务 | 商务洽谈 | 都市网招聘 | 都市网公益 | 客服中心 | 网站导航 | 版权所有

手机版|小黑屋|Comsenz Inc.  

© 2001-2013 源码论坛 Inc.    Powered by Weekend Design Discuz! X3.2

GMT+8, 2024-12-4 12:12 , Processed in 0.085993 second(s), 21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