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宋鲁郑:澳大利亚对中国出狠手 全世界都在看着中
2009.8.24
以力拓并购案为导火索的中澳两国冲突愈演愈烈。从单纯的商贸争端演变为间谍、文化、体育、政治领域的全面烽火。继中国政府为抗议澳方邀请“七五”恐怖骚乱幕后组织者热比娅访问而取消外交部副部长何亚非澳大利亚之行后,澳大利亚于8月19日紧急召回驻华大使,引发各界强烈关注。尽管澳大利亚总理陆克文公开解释此举和双方关系近期的恶化无关,是为了参加例行会议。相信没有人会接受这个说辞。毕竟,就是真的参加例行会议,如果为了两国关系的稳定而不是施加压力的话,也应该要避开这个敏感时期。
中澳此次冲突有几个不同寻常之处。一是在双方关系十分良好的状态下突然逆转的,并迅速升级。会讲一口流利汉语的陆克文上台后,一直采取亲中政策,特别是在全球经济危机期间,澳大利亚传统的盟友美、英受到严重冲击,自顾不暇,中国成为唯一的依靠力量。当时,充斥澳大利亚媒体的是对中国支持抗击经济危机的感谢之语。
二是中国在力拓并购案后的反应十分打破常规,特别是以间谍案(刺探国家机密)逮捕力拓驻中国四名高管,震撼澳大利亚。应该说,西方对中国的行贿和商业间谍早已是公开的密秘。但象力拓案的处理手法十分少见。三是中澳冲突发生后,澳大利亚强硬回应,但其借助的力量仍然是西方体系。陆克文多次声称,全世界都在看着中国。妄图用国际力量压中国让步。四是,澳大利亚对中国的报复直接涉及中国核心利益新疆,出手十分的不留余地。
澳大利亚是西方体系重要的一环,但却不是核心。其实力和国际地位包括地缘政治作用都无法和联合国常任理事国美、英、法相比。然而,在力拓案的并购中,澳大利亚宁可支付巨额违约金也要失信于中国的表现的却十分令人难以接受(而且在反对中国并购力拓案一事上,可谓无所不用其极。在澳大利亚留学的网友来信提供了这样一个细节。
6月4日,力拓并购到了最后时刻。澳电视台用英文和中文字幕把二十年前的事情联系起来,呼吁抵制中国对力拓案的并购。而当力拓并购失败后,反对党领袖乔伊斯这样评论:“对于澳大利亚人民来说,这笔交易的失败真是太棒了,我们不需要中国拥有澳大利亚的财富”。这就是西方政治精英对商业贸易活动的立场。)。而这种事情已非首次。今年3月澳大利亚国库部长就以国家安全为由阻挠了中国五矿投资OZ公司的项目。就是英国《泰晤士报》都认为,“从短期来看,中国政府会酝酿对澳大利亚的惩罚”。其实澳大利亚总理陆克文也看出了这一点,以至于他不得不以总理身份屈尊紧急面见中铝掌门人熊维平,试图化解。
只是中国最终从间谍门出手,出乎所有人的意料。至此,双方的冲突迅速升级:陆克文不顾中国司法主权公开威胁中国处理此事的手法将关系到中国自身的重大经济利益,并警告全球政府和企业都在密切关注这一事件。还少有的声称自己一点也不担忧会惹恼中国。果然不久,在中国访问的美国商务部长就向中方表达他们的关注。随后就是发生了澳大利亚电影节不顾中国反对,播放美化热比娅的纪录片,同时邀请热比娅访问。这时,在中国举行的亚洲女子青年足球赛中,中澳两国队员在球场上大打出手。最后一刻,中国和日本一比一平携手出线,而将澳大利亚淘汰出局。而双方的对抗最终升级到国家最高外交层面:中国外交部副部长取消访澳,澳方驻中国大使被紧急召回。
应该说,中国为维护自己的利益向首先失信的澳大利亚还以颜色是情理之中。这一点连西方都看的清清楚楚。然而事情如此迅速的升级和恶化却显示了东西方关系的实质。西方可以在需要中国的时候极尽美言之能事,而一旦中国说不,立即撕下假面具。
中澳关系的急剧恶化简直就是中法关系的翻版。如果和中俄两国之间频频发生的商贸争端对比的话,就更可以清楚的看到这一点。无论是俄边防军击沉中国货船还是查封高达20亿美元的货物,都能够通过正常渠道进行解决,而且双方都采取使危机平息而不是升级的做法。而且不管双方怎样争执,任何一方都不会以对方的核心国家利益说事。这和澳大利亚、法国等国家的做法大相径廷。
曾有人指责中国以间谍名义的报复手法。其实,中国用什么方式报复都是一样。这是东西方关系的实质所决定的。况且,间谍和行贿证据确凿,是西方的老套做法。中国10年查处的50万件腐败案逾6成涉外。中国以此出手,并没有什么可奇怪的。之所以全球一时无法适应,还是中国过去过于克制所致。
现在中澳双方的冲突已接近最高级,如何收尾,我们不妨试目以待。但澳大利亚的表现却不得不使中国思考一个问题:仅仅自己的强大和崛起就能奠定中国的国际地位吗?澳大利亚和中国国力根本不在一个层次,而且在理亏的情况下仍然敢于向中国叫板,表现出了与其国力不相称的强硬。
背后的原因就是澳大利亚也是成员的英联邦和同文同种同源的美国。如果我们放眼世界,英国有英美特殊关系,法国有法德轴心。日本、澳大利亚也分别依赖和美国以及英联邦体系。而中国,仍然是孤身独影。从现实性和实力对等原则来说,中国可选择的国家有二。一是俄罗斯,一是日本。俄罗斯和中国一样,在前苏联崩溃后,华约不复存在,独联体四分五裂,也是处于单打独斗状态,也是被西方当作潜在的对手进行遏制。因此双方有共同的需要。
然而,中俄特殊关系面临的困难也是十分巨大。除了历史积怨以外,双方的实力过于接近,很难以某一方为核心。而英美和法德轴心的稳定与双方实力的差距是密切相关的。日本和中国也是邻国,文化和传统更为接近。而且日本不甘心目前的非正常国家状态,希望突破二战后的雅尔塔体系。因此,中日特殊关系也同样具备一定的基础。然而,和俄罗斯一样,中日双方历史积怨同样很深,尤其是日本不象德国进行了足够深刻的反思和忏悔,无法取得包括亚洲国家在内的信任。而帮助日本国家正常化,也考验着中国的心理承受能力。
可以说,要想在当今世界上立足并取得足够的发言权,仅凭一已之力是不现实的。无论是中俄还是中日都有需求的基础,也有巨大的障碍。但在当前的国际秩序和规则下,这又是不可避免之路。也许,各自等待的只是恰当的历史时机。二战结束时,面对心腹大患德国(崛起后的七十年三度兵临巴黎城下,两度占领巴黎),戴高乐制定的是肢解德国政策,而当他1958年再度重返政坛时,制订的已是法德同盟战略。看来中国又要师夷长技以制夷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