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郑毅:多动症是终生疾病
作者:郑毅 来源:科学时报
发布时间:2007-12-25 6:4:22
栏目主持:潘锋
本期话题:《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防治指南》发布
由国内多位知名儿童精神科医师联合编写的《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防治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日前正式发布。该《指南》以国内外广泛的医学研究为循证依据,对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流行病学和危险因素进行了详细描述,并系统地介绍了这一儿童精神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措施。
多动症是终生疾病
郑毅 主任医师,中国儿童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安定医院儿童精神科主任。
病因极为复杂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也称为儿童多动综合征。德国科学家Hoffmann教授早在1845年就已经把儿童的过度活动作为一种病态来描述了。美国科学家George Still教授1902年率先确定了多动症的名词,此后多动症被列入精神障碍疾病的范畴。儿童多动症主要表现为与年龄不相称的注意力易分散,不分场合的过度活动和情绪冲动,并伴有认知障碍和学习困难等,但患儿的智力正常或接近正常。ADHD常见于学龄期儿童,但有70%的患儿症状将持续到青春期,30%的患儿症状会持续到成年期,多动症发展到青年会出现一些反社会的行为和人格问题。目前,儿童精神科学者普遍认为,ADHD是一种影响终生的慢性疾病。
ADHD病因极为复杂,是由多种生物学因素、心理因素及社会因素单独或协同作用而造成的一种综合征。它实际上是一种脑的疾病,而不仅仅只是行为的表现,是儿童的大脑内发生了变化。生物学方面,多年来的研究提示,ADHD可能是具有遗传倾向的,如果父母存在心理问题,如压抑、焦虑或情绪问题,其子女的ADHD患病率明显高于父母心理健康的儿童。
同时,儿童的行为与家庭、社会环境密切相关,不良的家庭环境对儿童的不良行为起着示范和强化的作用。如粗暴地打骂孩子,过多地干涉孩子的活动等不当教育方式,不和谐的家庭环境等都是发生ADHD的重要危险因素。在学校,如果老师对儿童缺乏理解,采取打骂或侮辱人格的方法,将严重影响儿童行为和情绪的发展,导致儿童多动症的发生,甚至产生反社会行为。
儿童生活在社会中,必然受到周围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不良的社会风气,如抽烟、酗酒、父母离异等都会对儿童心理产生巨大影响。ADHD儿童是品行障碍、青少年犯罪的高危群体,更易受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成为青少年犯罪率上升的重要因素。
与多种疾病相伴
医学界现在非常关注多动症的影响,不仅仅是由于它影响到了儿童的注意力和引起多动等,更重要的是多动症和很多疾病相伴随,引起了很多问题,而真正单纯的多动症只有约1/3左右。
ADHD主要的临床表现一是注意力不集中,二是多动、冲动。目前分成三种类型,一个是以注意力不集中为主型,一个是以多动冲动为主型,还有一个是混合型。越小的孩子,多动表现越突出;随着年龄的增长,多动、冲动减少了,但是注意力不集中更明显。青少年ADHD出现危险行为的可能性越来越大;到了成年会出现缺乏组织计划性、做事不专心等方面的表现。因此ADHD不仅仅是行为习惯和个人的毛病。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ADHD易共患学习障碍、情绪障碍和社会关系适应障碍等,对患者的学业、职业和社会生活等方面产生广泛而消极的影响。
破坏性行为障碍是青春期和成年早期ADHD患者常出现的问题,也是共病率较高的一种情况。多数研究发现,ADHD患者共患抑郁障碍的比例高于一般人群,提示ADHD患者更容易出现抑郁症;同时,随着年龄的增长,ADHD患儿因为常受挫折,非常容易出现焦虑障碍。与正常人群比较,ADHD患者的认知功能、学业和职业能力常有损害。现有的研究较为一致的发现,ADHD患者在青春期和成人期的学业和职业水平低于一般人群,出现学习困难,阅读水平差,休学、退学等的比例更高。成年期ADHD患者工作表现较差,容易被解雇。ADHD患者出现物质依赖、物质滥用和犯罪是一般人群的5~10倍。
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儿童多动症的影响是终生的。学龄表现为行为紊乱、学习问题、社交困难、自尊问题。到了青少年,会出现学习问题和行为之外的自卑问题、法律问题,如吸烟、外伤和早孕。到了大学和成年阶段,学业失败、职业困难、自卑、物质滥用、外伤和事故等也会更多地出现。因此,治疗要从学龄前开始。
早期发现 规范治疗
ADHD是一个公共卫生问题,因为它影响的是家庭和社会,是全社会都要关注的问题,早期诊断、早期系统和规范地治疗ADHD至关重要。家长和老师对ADHD的认识误区及诊断治疗方面的不足,给有效控制儿童多动症的上升趋势带来了很大的障碍。一方面,家长和老师认为孩子多动、注意力不集中只是儿童成长过程中的阶段特征,这直接影响了儿童ADHD患者的及时诊断和治疗。另一方面,目前国内在ADHD治疗上的不规范也成为影响其疗效的一大障碍。虽然ADHD是儿童精神科的疾病,但直接来儿童精神科就诊的不到20%,70%~80%的患儿先去了儿科或综合医院,没有及时得到规范治疗。我们编撰《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防治指南》的目的之一,就是通过推广实施来帮助更多的儿童医生、综合医院的医生共同来早期诊断和治疗ADHD。
在药物治疗方面,中枢神经系统兴奋剂是目前用于治疗ADHD的主要药物。在非药物治疗方面,行为治疗、家长培训和学校干预也十分重要。ADHD的症状可能会随着时间而发生变化,患儿在生活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治疗目的,因此需要不同的治疗形式和治疗方法。应该根据患儿的病情和具体需要,合理选择并综合运用治疗药物、心理行为治疗或个体化教育等治疗方案,从而最大程度地改善患儿的症状及其社会功能。通过早期发现,规范行为治疗,控制有害因素,控制不良行为习惯和饮食习惯,很多精神疾病早期出现的问题是可以防治的。
据统计,我国ADHD的患病率为4.31%~5.83%,估计全国约有患儿1461万~1979万,但我国目前注册的儿童精神科医生不足百人。面对ADHD这一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和专业人员相对匮乏的现状,我们建议:整合医学、教育、社会和家庭各方面力量,增加对儿童精神卫生事业的投入。在中小学教师中大力进行健康教育,这将对ADHD的早期识别、早期干预及综合治疗有极大的帮助。逐步建立多个培训中心,加快对儿童精神病和精神卫生高级人才的培养。通过努力整合社会资源,加强对ADHD的防治,促进我国儿童精神健康卫生水平的提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