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楼主 |
发表于 2013-8-15 09:03:44
|
只看该作者
钟南山
来源: 新华网
钟南山,一个让中国百姓为之感动的名字,一位病人眼中的爱心医生,一位学生眼里的慈爱老师,一位活跃在大众视线中的知识分子。
从2003年抗击非典,到2009年奋战甲流,再到2011年澄清“阴性艾滋病”疑云,钟南山总是行走在中国医学征途的前沿。他帮助人们一次又一次消除对于疾病的恐惧,用他永不停歇的脚步阐释一个优秀共产党员的使命。他说:“很多本行业的尖子也许不是共产党员,但先进共产党员必须首先是本行业的尖子。”虽然75岁的他已不再年轻,但他仍在用青春的激情谱写着当代共产党员的绚丽乐章。
作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所长的钟南山,从医以来获得了不少的科学成果和社会荣誉,成为近十几年来推动我国呼吸疾病科研和临床事业走向世界前列的杰出领头人之一。
2003年抗击非典战斗中,钟南山用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向世人诠释了一个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当有关权威机构传来消息,在广东送去的两例死亡病例肺组织标本切片中,发现了典型衣原体,并建议对同类病例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时,钟南山没有在权威面前迷失方向。他不同意典型衣原体是非典型肺炎病因的观点,认为典型的衣原体可能是致死的原因之一,但不可能是致病的全部原因。在这种科学精神的指引下,钟南山和他的研究团队日夜攻关,终于在短时间内摸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三早三合理”救治办法,即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和合理使用皮质激素、合理使用呼吸机、合理治疗并发症,为广东实现非典死亡率最低、治愈率最高做出了突出贡献。
2011年年初以来,社会上风传一种叫做“阴性艾滋病”的神秘病毒,部分疑似患者声称感染不明病毒后出现类似艾滋病的症状,但血液检测HIV却呈现阴性,这一事件引起了部分公众的恐慌,一时流言四起。钟南山迅速组织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骨干力量对来自全国16个省份的自述疑似艾滋病毒感染人员进行系统临床观察和研究,以权威的临床数据揭示了‘阴滋病’的真相,证实“阴滋病”的不少症状由已知病毒引起,给予公众一个科学的解答,消除了疑似患者的顾虑。见证了这一研究过程的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副所长郑劲平说,“阴滋病”的研究体现了钟南山从事科研的一贯风格:“严谨独立,用数据说话,绝不墨守成规。”
从教几十年,钟南山更是一位桃李满天下、锐意创新的教学名师。2010年,为了推动医学教育改革创新,培养更多拔尖人才,钟南山亲自参与挑选和面试,从广州医学院2010级416名临床医学专业新生中选拔32名成立“南山班”,并亲自担任班主任。“南山班”一改传统医学院校大班授课、临床实践不足的落后教学模式,实行小班教学,鼓励动手实践,增加师生互动,培养学生国际视野。钟南山在开班仪式上说:“希望我班上的学生从一年级起就能亲身接触病人,我们的目标不是培养英语流利、却去国外实验室做高级打工仔的人,而是创新型的中国医学实用人才。”
钟南山常常对自己的学生说:“不要只满足于做一个医生,而要努力成为一名出色的临床医学家。”钟南山勉励学生,学医不能仅仅为了谋求一个糊口的职业,而应更多地考虑增进人民的健康和福祉。
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博士后李慧灵跟随钟南山学医多年,她印象最深刻的是“钟老师”的听诊器,那是一副双管听诊器:呼吸科医生最常用的诊断工具就是听诊器,一般的听诊器为减轻重量,便于携带,只用一根橡皮管;而“钟老师”的听诊器是双橡皮管的,因而比普通的听诊器重很多。“这个听诊器虽然很笨重,但是钟老师喜欢它,看病人的时候从不离身,因为用它做听诊时,可以听得更清楚。”
2009年9月10日,在中央宣传部、中央组织部、中央统战部、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党史研究室、民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解放军总政治部等11个部门联合组织的“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和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评选活动中,钟南山被评为“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
2009年,在庆祝国庆60周年之际,中华全国总工会开展“时代领跑者——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具影响的劳动模范”评选活动。1375万张公众选票评选出60位劳动模范。钟南山院士成为广东省唯一当选的劳模代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