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8岁末,在全球金融危机的严峻形势下,中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促进楼市健康发展的“暖市”政策。
12月17日,国务院出台“国三条”,确定了包括二套房贷松绑、营业税扩大减免范围、提供房地产并购重组金融服务等内容;
12月20日,出台“国十三条”;
12月22日,央行百日内第五次宣布降息。
这一系列政策的接连发布,刺激着消费者的心理防线。
住在北京朝阳区的赵女士和丈夫搁置了多半年的购房计划也因此重新排上了日程。
早在去年5月,赵女士夫妇俩就开始合计着想买一套离上班单位近一些的小户型。为此,他们跑了不少楼盘,但最后总是因为价格偏高或户型不理想而没能相中,便决定等等再看。
“现在二套房限制已松绑,加上央行频繁降息,购房的负担已经大大减轻。听说受国外金融危机的影响,有些投资客准备低价卖房套现了,这可能是一个好机会,我和先生又有些心动了。”赵女士说。
于是,借着元旦假期,赵女士和丈夫又开始加入看房队伍,奔波于大大小小的楼盘之间。3天下来,他们锁定了朝阳区双井附近的一个精装修楼盘。“我们对这个小区的地理位置和周边环境以及房子户型都很满意,只是价钱并没有像想象中那样有明显的降幅,还是有些偏高。政策的作用可能还有待慢慢显现吧,我们想等它降一些再出手。”赵女士说。
像赵女士这样一轮一轮的看房却迟迟不肯出手的购房者占绝大多数。
政府接二连三的政策组合拳虽明确了楼市的支柱地位,却未能从根本上改变购房人持币待购的观望心理。
焦点房地产网调查结果显示,新政的出台仅使11%的网友表现出了购房需求,多达83%的网友则坚持认为目前房价仍过高,不会在短期内出手买房。
“对于我们普通消费者而言,比较具有针对性的政策不外乎减免各种税费、降低银行利率等,而优惠掉的这些部分与高房价相比,仍旧只是很小的一部分。”在北京通州区租房居住的宋先生说。
宋先生给记者算了这样一笔账:宋先生月收入在4000元左右,妻子月收入约3000元,每月开支包括房租、水电费、交通费、通讯费等杂七杂八的费用加起来就要3000多元,每月结余也就是3000多元,这点收入怎么买房啊。
“在现在的基础上,如果房价能再降一半,像我这样的大多数人就都能够买房了,否则只是减免几百元、几千元的税费、每个月少几十元钱的月供,这点优惠还是解决不了根本问题。”宋先生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