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找回密码
搜索
查看: 77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上海13层楼倒塌专题:专家认为房屋结构还可以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6-29 09:27:5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上海13层在建楼房“莲花河畔景苑”27日发生倒覆后,事故原因是公众关注的焦点。记者昨天从多方专家和建筑业相关人员处获悉,有可能是施工步骤颠倒致祸——该楼盘先建上面的房子再建地下停车场,“掏空”了支撑结构。

倒塌前正在挖停车库

据了解,事故发生时,倒塌楼前正挖开约两个篮球场大小的深度为四五米的坑,用于建造地下停车场。这种先建起小高层楼房,再在楼前开挖车库的方式或引起房屋结构伤害。记者采访的一位土建施工监理表示,从居住楼来看,大多数都应该是先打好基坑,在基坑牢固的基础上,再建设地面上的楼层。而从这栋倒覆的房子来看,施工工艺的步骤违背了科学,地下车库在房屋建造后开挖,地下结构将没有足够的力去支撑住楼房庞大的重量。

另一位商品房施工项目经理告诉记者:“房屋建造后再开挖地下车库,必须采取加固措施才可以,整个过程需要严密监控,防止出现沉降和地面开裂等情况,而力的计算将非常复杂。一般情况下总是先建地下结构再建地上房屋的,施工步骤不能颠倒。”

“房屋结构还是可以”

上海建工集团一位项目经理表示,目前一切还需等待详细的调查取证和施工材料分析出来后才可以有结论,盲目地认为是地基问题、地下土层流失问题,还是偷工减料问题,都为时过早。但一幢房屋是否牢固,关键看它的地下基础和土层是否牢固地“握”在一起,而另一方面就是看它的房屋重心是否有偏移。

“每建一幢楼房,就必须做前期勘察,这一过程中需要进行试桩,以确定打多深的桩基和采取什么方式进行地下加固,而城市地下的土层各地区都完全不同,有的地方松软,水分充足,有的地方硬,这打桩的要求完全不同,地下土层一旦有流失,或者地下有暗河或地下水流动,都必须对施工桩基、混凝土、钢筋等的长度、厚度是否进行加粗和加厚处理进行调整。这在房屋建造之初都应该确定方案。”一位多年建造上海市商品房的项目经理告诉记者。

“莲花河畔景苑”倒覆后,并没有四分五裂,对此,专家表示房屋结构还是可以的,但肯定有一个力直接导致房屋重心的偏移,使整幢房产生了倒覆。

400业主填了退房表

据悉,事发后,上海市建筑业管理办公室已发出紧急通知,即日起对全市各在建工程项目进行安全普查,这将持续很长一个过程。

昨日,在事故现场,抢险施工队目前正在集中清理土方、回填基坑,消除隐患。此外,相关权威部门正对其余的10幢楼、沿线防汛墙、周边居民房屋、管线等进行不间断的严密监控,不留隐患。

业主方面,因事发后“退房”之声骤起,当地政府安排了相关接待工作。昨天上午7点多,就有不少业主赶到该楼盘购房者的接待点,咨询包括退房、补偿在内的相关善后工作。截至昨天下午,已有近400名业主填了退房登记表并表达他们的意见:1、立即退房;2、一周之内停止银行的还贷;3、一周内查明并公布事故的原因和责任人;4、开发商在1个月内退还房款,支付合同上5%的违约金,赔偿银行利息,参考同地段房价补偿原购房差价,支付动迁过渡安置及补偿费用等。

记者在接待点看到,莲花河畔景苑的开发商——上海梅都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人员依旧没有露面,接待业主的只有闵行区及梅陇镇的信访接待人员。有关方面表示,关于退房的具体处理方案,必须等到事故原因查明、公布后才能形成。

新闻链接

另外3大疑因

可能1 河堤倒塌所致

在房子倒塌前一天,附近淀浦河一段河堤滑向了河中,因此有人怀疑是河堤倒塌导致房子倒塌,但此说难以解释的是:倒塌的河岸离倒塌的房子隔开了3栋房,而最近的房子都没有问题,并且倒塌的方向与河岸相反。

可能2 桩基设计问题

一位业内人士分析,“这个楼用的是静压管桩,它的抗拔性能不太好,而且这种桩只能是入岩承力。可能这里的岩石离地面比较近,造成有效桩身过短抗拔力不够。这个主要是设计的问题,要么就是没勘探,按经验设计。”也有人指向桩基本身说,倒塌房“连根拔起”地桩折断,很可能焊接处不牢靠。

可能3 特殊地质原因

资料显示,楼盘附近岸边存在一些旧有的河道(暗浜),这些河道可能比较复杂。如果房子正好处于流沙比较严重的区域,又没有牢固的地基,就很容易引起倾斜。

网上数据显示:倒塌楼房开发商资质已过期



新民网·独家报道 今晨5时30分左右,闵行区罗阳路599弄莲花河畔家园一栋幢在建的13层住宅楼发生倒塌。据网上房地产数据显示,该楼盘开发商上海梅都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资质有效期为2000年10月1日至2004年12月31日。

根据网上房地产介绍,上海梅都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注册资本800万元,资质证编号为沪房地资(闵行)108号,资质等级为三级,资质发证日为2000年10月1日,有效期至2004年12月31日。

新民网记者欲致电该楼盘售楼处询问,但电话始终无人接听。

莲花河畔家园总房源为629套,可售套数为140套,目前该盘暂停销售。除了莲花河畔家园外,上海梅都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还开发了罗锦新苑和罗锦苑。罗锦苑总套数36套,已售完。罗锦新苑总套数289套,可售套数207套,仍在在售。(新民网记者 姜燕) www.6park.com

上海楼房整体倒塌事故现场未发生次生灾害

新华网上海6月27日电 (记者杨金志刘丹)记者从上海市闵行区获悉,截至27日晚,在发生楼房倒塌事故的上海“莲花河畔景苑”小区周边未发生次生灾害。

27日5时30分左右,上海“莲花河畔景苑”一在建楼房发生倒塌事故,事发现场位于上海市闵行区莲花南路西侧、淀浦河南岸。闵行区新闻办表示,目前其他在建的10幢楼均未发生倾斜、偏移、沉降等问题;发生事故小区的周边和道路的地下煤气管道、电缆、水管等经过主管部门的详细检测,没有渗漏、断裂、移位等问题,符合安全标准。截至目前,事故楼盘附近发生次生灾害的可能性很小。

目前,以上海建工集团为主体的抢险施工队正在抢险施工,集中力量清理现场过高的堆积土方、回填基坑,消除隐患。以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市地质勘察研究院为主体的权威部门,还将对其余的10幢楼、沿线防汛墙、周边居民房屋、管线等进行不间断的严密监控,不留隐患。

与此同时,抢险指挥部已经成立了专家组,由现代设计集团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江欢成任组长,13位地质、水利、结构等方面专家为成员。专家组为现场险情处置指挥部提供技术支撑,还将在险情排除后协助查清事故原因。

27日下午,事故楼盘附近疏散到上海罗阳小学的132户居民,已有120户住进由政府提供的3个宾馆,另有12户自行解决住宿问题。居民对政府提供的服务保障比较满意。对事故中不幸身亡的一名工人,有关部门正安排人员负责家属的善后处理。

在接待事故楼盘购房者的接待点,27日已有51户业主前来咨询,工作人员接待并解答业主的疑问,说明了政府的处置措施,得到了大多数业主的理解。对没有前来的业主,有关部门已于27日下午主动发出通知,请求理解和配合。政府部门承诺将在听取业主意见的基础上,出台详细的解决方案,保障购房者的合法权益。

上海市政府称有关部门已对倒塌商品楼的开发商及其资金采取控制措施,业主交纳的房款处于安全状态,该项目开发商、建筑商、施工方、监理方等9人采取“适当控制措施”。相关部门承诺将确保购房者合法利益不受损害。

28日下午,上海市副市长沈骏就“莲花河畔景苑”在建楼房发生倒覆事故召开第二次现场协调会,要求全力做好技术监测、抢险施工和社会稳定等各项工作,同时抓紧依法全面开展事故原因调查。

经查,“莲花河畔景苑”开发商是上海梅都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政府有关部门已对开发商及其资金采取控制措施,业主交纳的房款处于安全状态。目前,政府部门已经对该项目开发商、建筑商、施工方、监理方等9人采取“适当控制措施”。

工作部门还查明,“莲花河畔景苑”住宅建筑面积约6.6万平方米,总套数629套,已出售489套。事发后,相关部门及时发布了告莲花河畔景苑购房者书,及时公开对外热线咨询电话,相关部门主动承诺将确保购房者合法利益不受损害。截至28日17时,由信访部门和律师团组成的工作组共接待购房者255户。

27 日的事故发生后,附近的罗阳七村132户居民被疏散到三家宾馆,每人收到了130元生活费,用以购买临时生活必需品。28日下午,专家组正式确认罗阳七村房屋没有隐患,有关部门逐户做好居民水、电、煤安全检查工作。19时30分,住在三家宾馆的居民已全部回搬到各自家中。
闵行区政府新闻办还表示,上海市建设和交通委员会、市水务局和闵行区政府正全力做好对事故现场相关建筑和管线的检测、堆积土方卸载、航道管理、防汛墙修复等工作。

目前,上海建工集团抢险施工队有6台土方施工机械在同时作业,已经卸土11000方,填坑6500方,同时对施工现场多余土方进行外运。下一步,工作部门还将继续对在建楼房、道路管线、防汛墙进行不间断监测的基础上,29日将对楼房的结构、桩基等进行检测,并及时分析状况。

28日,现场指挥部和专家组也分别召开了会议,理出了查找事故原因的路径和思路,并提出了加快现场险情处置、严格工地安全管理、加强夜间应急值班等措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都市网 | 服务条款 | 开放平台 | 广告服务 | 商务洽谈 | 都市网招聘 | 都市网公益 | 客服中心 | 网站导航 | 版权所有

手机版|小黑屋|Comsenz Inc.  

© 2001-2013 源码论坛 Inc.    Powered by Weekend Design Discuz! X3.2

GMT+8, 2025-2-23 15:20 , Processed in 0.194217 second(s), 18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