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找回密码
搜索
查看: 461|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靠安眠藥入睡 腦癌風險高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5-4-30 09:32:1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醫藥

        靠安眠藥入睡 腦癌風險高       

        2015/4/30



睡不好很煩,調查顯示,台灣民眾年吃三億顆安眠藥。圖/資料照片

【記者陳玲芳台北報導】靠安眠藥入睡,小心罹癌風險比別人高!

台北醫學大學昨天發表最新研究成果,研究團隊分析健保資料庫發現,長期使用「苯二氮平(Benzodiazepines,BZD)」類安眠藥超過三個月,將增加致癌風險,且以罹患「腦癌」風險最高,其次為食道癌與胰臟癌。論文今年二月發表在國際知名《醫學期刊》(Medicine),提醒患者謹慎服用安眠藥。

根據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調查,國人每年服用安眠藥超過三億粒,除了可能導致注意力不集中等後遺症,如今更增加了「致癌」風險。

台北醫學大學醫學科技學院院長李友專和其研究團隊,針對一九九八年至二○一一年間,罹患腦癌、食道癌、胰臟癌等十種癌症,約三十萬名患者進行分析,結果發現,使用史蒂諾斯、贊安諾錠等BZD類安眠藥,會增加致癌風險。

研究發現,安眠藥短期影響小,但只要使用BZD類安眠藥超過三個月,符合長期服用之慢性用藥定義,即可能增加罹患癌症的機率;而罹癌風險最高的前三名,依序為腦癌、食道癌與胰臟癌。

李友專進一步分析指出,服用BZD類安眠藥的民眾,罹患腦癌風險比一般人高出九成八,罹患食道癌風險提高五成九,胰臟癌的罹癌風險增加四成一,膀胱癌和攝護腺癌風險,也分別增加了三成九及三成六。不過,子宮頸癌、乳癌、卵巢癌的罹癌風險反而下降。

李友專表示,長期服用安眠藥之所以會提高將近一倍的腦癌風險,可能與BZD類安眠藥主要作用在神經傳導物質GABA接受器上有關,因GABA接受器大多分布在腦部的神經細胞上。

不過,真正的致癌機轉,仍有待進一步人體實驗確認。

研究也發現,並非所有BZD類安眠藥都會增加癌症風險,其致癌影響性分為較高風險與較低風險兩大類;國人用量較大的史蒂諾斯、贊安諾錠、悠樂丁錠等屬較高風險類,而煩寧與利眠寧等則屬較低風險類。

李友專提醒,國人依賴安眠藥,與台灣人口老化、慢性疾病多,失眠人口增加有關。安眠藥使用頻繁,使用時間拉長,或與其他藥物長期併用,以及本身有癌症家族史的民眾,都應該更審慎評估使用安眠藥的風險。

長期服用BZD類

安眠藥致癌風險機率

癌症 風險(%)

1 腦癌  98

2 食道癌  59

3 胰臟癌  41

4 膀胱癌  39

5 攝護腺癌  36

6 大腸直腸癌  25

7 腎臟癌  23

8 肝癌  21

9 肺癌  10

子宮頸癌  0.88

資料來源/台北醫學大學科

技學院長李友專

製表/人間福報編輯部

http://www.merit-times.com.tw/NewsPage.aspx?Unid=398522

2#
发表于 2015-4-30 10:28:39 | 只看该作者
長期吃安眠藥 罹癌風險大增
2015-04-30
記者吳亮儀/台北報導
台灣研究發現,長期服用「苯二氮平(Benzodiazepines,BZD)」類安眠藥可能增加罹癌風險!這是台北醫學大學科技學院院長李友專和研究團隊從健保署過去15年的統計發現,其中罹患腦癌風險比一般人高出98%。



長期服用BZD類安眠藥致癌風險增加機率
罹患腦癌風險增加近1倍
BZD類安眠藥是普遍的治療失眠藥物,但根據健保署15年、共200萬人的資料數據中,約4萬2千5百多名癌症患者的數據指出,長期連續服用這類安眠藥會增加罹癌風險,前3名分別是腦癌、食道癌與胰臟癌,罹癌風險比一般人分別高出98%、59%和41%。
但李友專強調,罹癌機率本就不高,例如腦癌在15年來的大數據中,罹患率僅0.003%,增加近一倍(98%)也不過是0.0059%,仍是很低。
為何服用安眠藥會增加罹癌機會?研究團隊指出,可能是因為BZD類安眠藥作用在神經傳導物質「GABA」接受器上,而GABA接受器大多分布在腦部的神經細胞上,才會有這結果;但李友專說,其他癌症的風險也增加的原因,仍得再做進一步的生物和細胞相關研究才能得知。
雙和醫院精神科主任李信謙說,國外也曾有類似的研究,且臨床上有類似的發現,或許安眠藥和罹癌機率兩者真的有關係,這得靠大數據才分析得出來。
不過李信謙認為,會需要服用安眠藥助眠的患者可能身體本來就比較虛弱,也可能因此罹癌風險高也說不定。
李友專也呼籲,有失眠症狀的患者仍不要避諱就醫或不吃安眠藥,有症狀但不吃的風險可能更高,例如失眠導致長期睡眠不足會使免疫力下降,長久下來身體更可能出問題。
李友專說,研究將使用藥品的時間性納入考量,並歸納影響結果,對於未來需要開立長期安眠藥處方給病人的臨床醫師有一定參考價值。
李友專與北醫醫資所博士班國際學生Usman Iqbal等人,已在今年2月於國際知名醫學期刊《Medicine》聯合發表這項研究論文。
http://news.ltn.com.tw/news/life/paper/876298



Xanax tablets
Lorazepam

Diazepam
Chlordiazepoxide

google译:

阿普唑仑片(贊安諾錠(Alprazolam)) T1/2一般为12~15小时,老年人为19小时
劳拉西泮(悠樂丁錠(Lorazepam)) 人体血浆中游离劳拉西泮的平均消除半衰期大约为12小时,主要代谢产物葡萄糖醛酸劳拉西泮约为18小时。

地西泮(煩寧(Diazepam)) 血浆半衰期为20〜50小时,属长效药。
利眠宁(利眠寧(Chlordiazepoxide)) 半衰期为20~48小时。30~60%经尿排泄,4%~20%由粪便排泄。排泄缓慢,有畜积作用。  

3#
发表于 2015-4-30 19:33:34 | 只看该作者
研究:長期服用安眠藥 恐增罹癌風險

(中國評論新聞網) 2015年04月29日 18:56

研究:長期服用安眠藥 恐增罹癌風險



  中評社香港15-4月29日電/長期服用安眠藥的民眾要留意了,根據台北醫學大學今天(29日)發表的一項研究指出,服用“苯二氮平(BZD)”類的安眠藥超過3個月,會增加罹患腦癌、食道癌和胰臟癌的風險,建議有癌症家族史的民眾,服用安眠藥前要特別留意風險。

  據RTI報道,生活壓力大,不少人需要仰賴安眠藥才能入睡。衛福部統計,去年一年全台就吃掉3億顆安眠藥。台北醫學大學研究團隊29日發表一項研究指出,長期使用某些苯二氮平(Benzodiazepines, BZD)類的安眠藥會增加致癌風險,建議民眾服用前要三思。

  這項研究利用過去15年來的健保資料,針對罹患腦癌、食道癌、胰臟癌等10種癌症約30萬名患者進行分析,結果發現,使用苯二氮平類安眠藥的人,罹患腦癌風險比一般人高出將近1倍,罹患食道癌風險也提高59%,胰臟癌的罹癌風險增加41%,膀胱癌和攝護腺癌風險也會增加。

  主導這項研究的北醫醫學科技學院院長李友專表示,從資料庫分析可以看到安眠藥與罹癌的相關性,但是原因還需要進一步研究。他說:‘這種大數據的研究一般只能看到現象,無法直接解釋原因。不過你從原理去看的話,BZD是作用在GABA接受器,那GABA接受器神經細胞最多,所以想當然爾,很表淺地去推論的話,就會覺得說確實它是對神經細胞影響是比較大的。’

  值得注意的是,並不是所有的苯二氮平類安眠藥都會有罹癌風險,李友專指出,台灣民眾用量比較大的贊安諾錠(Alprazolam)、悠樂丁錠(Lorazepam)風險比較高,煩寧(Diazepam)與利眠寧(Chlordiazepoxide)等藥的風險較低。



北醫研究:吃安眠藥逾3個月 腦癌風險恐高1倍:

http://www.nownews.com/n/2015/04/29/1680466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都市网 | 服务条款 | 开放平台 | 广告服务 | 商务洽谈 | 都市网招聘 | 都市网公益 | 客服中心 | 网站导航 | 版权所有

手机版|小黑屋|Comsenz Inc.  

© 2001-2013 源码论坛 Inc.    Powered by Weekend Design Discuz! X3.2

GMT+8, 2025-2-24 22:49 , Processed in 0.139383 second(s), 21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