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找回密码
搜索
查看: 79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复旦校长杨玉良:别把自己训练成专业“机器”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4-22 22:25:2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转帖)

复旦校长杨玉良认为,有宽容心和沟通能力,才能成为领袖人物

别把自己训练成专业“机器”

  作为一个科学家兼大学校长,我想谈谈该怎样培养20年以后的人才。现在学生读大学20岁左右,20年后应该是一个社会的中坚力量。这些人如果是一个精英分子,那么他对国家以及社会的贡献就会非常大。二十年以后的世界一流大学是怎么样的,不能仅仅看现在,大学应该看得更远一点。

  未来对人才的要求,总的来讲,希望培养各行各业的领袖人物,即使你想成为一个普通劳动者,也是普通劳动者当中的领袖人物,得到你在这个地方一群人的认可。要成为领袖,你就要有综合素养,这不是简单一门课就教会你的。

  如果你想成为一个国际的领袖人物,绝大多数人会缺一样东西——对各种不同文化的了解、理解、容忍和沟通这4方面的能力。如果你没有办法跟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沟通,这就是教育上的失败。

  我曾在一篇小文章写过这样的话:作为科学家,你要记住自己不是一个从事科学研究的机器。学生们千万不要把自己训练成只能从事一项简单专业工作的机器,这是非常重要一件事。

  我曾问过好多物理系的学生,有些已成为非常优秀的教授了。我问他们:量子力学非常著名的方程怎么来的?95%以上的说不出来。因为教量子力学这门课时,好多学校都采用了功利化的教学方式,告诉你这个方程,用于解决什么问题。学生学会了一些,但不知道这方程是怎么来的。很多人由此会产生一个感觉,这方程像天上掉下来一样精美,写出这个方程的这家伙肯定是“天才”。

  所以我们经常这样评价以前的科学家,觉得他们是天才。有一句名言:你认为别人是天才,只有一个原因,因为你跪着,别人站着。没有站起来,你就没有这个自信心。事实上,连这位发明方程式的物理学家也讲过“在我这个物理时代,即使是一个三流的学生都能成为一个历史上能记住的伟大科学家,因为这是一个历史发展的必然。”你只要觉得自己只是生不逢时,你的自信心就会提高了,你就会寻找我们的科学当中还存在的问题,就会想办法去解决。

  我们必须培养学生精细的思考能力和写作能力。当前最好的科普著作都不是中国的科学家写的,是中国科学家的水平不够吗?不是。是写作水平不够,哲学素养不够。

  好的科学普及著作必须要有非常高的哲学素养才能写得好。我们学校的老校长苏步青是数学家写一手好字、写一手好的诗词,现在有几个数学家能写这么好?教育上有问题。如果你将来做一个科学家,写不好科学计划,经费也拿不到。

  学生对自然和人文必须有批判性的理解,不要盲目崇拜一些既定的科学原理,你要知道来源,这样才有批判性的理解。同时要有全球的视野,了解和关切道德和伦理的问题,对自己的本专业有非常深入的理解,否则你只是一个夸夸其谈的人。

  将来你具备综合能力,并有人文的情怀,对国家、民族有非常强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同时对世界上各种不同的文明有一定了解,有宽容心、有沟通能力,这样你才能成为一个今后在世界范围内的领袖人物。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都市网 | 服务条款 | 开放平台 | 广告服务 | 商务洽谈 | 都市网招聘 | 都市网公益 | 客服中心 | 网站导航 | 版权所有

手机版|小黑屋|Comsenz Inc.  

© 2001-2013 源码论坛 Inc.    Powered by Weekend Design Discuz! X3.2

GMT+8, 2024-11-30 14:02 , Processed in 0.282947 second(s), 18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