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找回密码
搜索
查看: 3195|回复: 1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世界文化遗产---承德避暑山庄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1-31 13:39:1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概述
承德避暑山庄(The Mountain Resort and its Outlying Temples, Chengde)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河北省承德市北部。始建于1703年,历经清朝三代皇帝:康熙、雍正、乾隆,耗时89年建成。是清代皇帝夏日避暑和处理政务的场所,为中国著名的古代帝王宫苑。1994年12月,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曾用名热河行宫)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2007年5月8日,承德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景区经国家旅游局正式批准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目录

简介
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
历史
建筑风格
避暑山庄
外八庙
保护与修复
景区景点
土特产品
旅游信息
游览路线
景区气候


简介
  曾是中国清朝皇帝的夏宫。距离北京200公里。是由皇帝宫室、皇家园林和宏伟壮观的寺庙群所组成。避暑山庄位于承德市中心区以北,武烈河西岸一带狭长的谷地上,山庄的建筑布局大体可分为宫殿区和苑景区两大部分,苑景区又可分成湖区、平原区和山区三部分。内有康熙乾隆钦定的72景。拥有殿、堂、楼、馆、亭、榭、阁、轩、斋、寺、等建筑100余处。它的最大特色是山中有园,园中有山。
  避暑山庄是中国著名的古代帝王宫苑,始建于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建成于乾隆五十五年,历时87年。避暑山庄占地564万平方米,环绕山庄婉蜒起伏的宫墙长达万米,是中国现存最大的古典皇家园林。相当于颐和园的两倍,有八个北海公园那么大。与北京紫禁城相比,避暑山庄以朴素淡雅的山村野趣为格调,取自然山水之本色,吸收江南塞北之风光,成为中国现存占地最大的古代帝王宫苑。
  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是一个紧密关联的有机整体,同时又具有不同风格的强烈对比,避暑山庄朴素淡雅,其周围寺庙金碧辉煌。这是清帝处理民族关系重要举措之一。由于存在众多群体的历史文化遗产,使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十大名胜、和四十四处风景名胜保护区之一,承德也因此成为全国首批二十四座历史文化名城。避暑山庄与北京的颐和园,苏州的拙政园,苏州的留园这四座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里面的园林一起并称为中国四大名园。




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
  承德避暑山庄和周围寺庙(英文名称: The Mountain Resort and its Outlying Temples, Chengde),于1994年根据文化遗产遴选标准C(II)(IV)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编号: 200-011)。
  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承德避暑山庄,是清王朝的夏季行宫,位于河北省境内,修建于公元1703年到1792年。它是由众多的宫殿以及其它处理政务、举行仪式的建筑构成的一个庞大的建筑群。建筑风格各异的庙宇和皇家园林同周围的湖泊、牧场和森林巧妙地融为一体。避暑山庄不仅具有极高的美学研究价值,而且还保留着中国封建社会发展末期的罕见的历史遗迹。


历史

  承德避暑山庄又名承德离宫或热河行宫,是中国清代皇帝夏天避暑和处理政务的场所。避暑山庄是清朝皇帝为了实现安抚、团结中国边疆少数民族,巩固国家统一的政治目的而修建的一座夏宫。避暑山庄兴建后,清帝每年都有大量时间在此处理军政要事,接见外国使节和边疆少数民族政教首领。这里发生的一系例重要事件、重要遗迹和重要文物,成为中国多民族统一国家最后形成的历史见证。
   康熙二十年(公元1681年),清政府为加强对蒙古地方的管理,巩固北部边防,在距北京350多公里的蒙古草原建立了木兰围场。每年秋季,皇帝带领王公大臣、八旗军队、乃至后宫妃嫔、皇族子孙等数万人前往木兰围场行围狩猎,以达到训练军队、固边守防之目的。为了解决皇帝沿途的吃、住,在北京至木兰围场之间,相继修建2l座行宫,热河行宫——避暑山庄就是其中之一。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自康熙四十二年(公元1703年)动工兴建,至乾隆五十七年(公元1792年)最后一项工程竣工,经历了康熙、雍正、乾隆三代帝王,历时89年。
  避暑山庄的营建,大体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康熙四十二年(公元1703年)至康熙五十二年(公元1713年),开拓湖区、筑洲岛、修堤岸,随之营建宫殿、亭树和宫墙,使避暑山庄初具规模。康熙皇帝选园中佳景以四字为名题写了“三十六景”。
  第二阶段:从乾隆六年(公元1741年)至乾隆十九年(公元1754年),乾隆皇帝对避暑山庄进行了大规模扩建,增建宫殿和多处精巧的大型园林建筑。乾隆仿其祖父康熙,以三字为名又题了“三十六景”,合称为避暑山庄七十二景。
  康熙五十二年至乾隆四十五年(公元1713年至1780年),伴随避暑山庄的修建,周围寺庙也相继建造起来。
  清朝的康熙、乾隆皇帝时期,每年大约有半年时间要在承德度过,清前期重要的政治、军事、民族和外交等国家大事,都在这里处理。因此,承德避暑山庄也就成了北京以外的陪都和第二个政治中心。乾隆在这里接见并宴赏过厄鲁特蒙古杜尔伯特台吉三车凌、土尔扈特台吉渥巴锡,以及西藏政教首领六世班禅等重要人物,还在此接见过以特使马戈尔尼为首的第一个英国访华使团。清帝嘉庆、咸丰皆病逝于此。1860年,英法联军进攻北京,清帝咸丰逃到避暑山庄避难,在这座房子里批准了《中俄北京条约》等几个不平等条约。影响中国历史进程的“辛酉政变”亦发端于此。随着清王朝的衰落,避暑山庄日渐败落。

20080124121225977.jpg (99.08 KB, 下载次数: 104)

20080124121225977.jpg

01200000011727116411950074796.gif (154.6 KB, 下载次数: 147)

01200000011727116411950074796.gif
2#
 楼主| 发表于 2010-1-31 13:41:02 | 只看该作者
避暑山庄地理分布

  避暑山庄分宫殿区、湖泊区、平原区、山峦区四大部分。宫殿区位于湖泊南岸,地形平坦,是皇帝处理朝政、举行庆典和生活起居的地方,占地10万平方米,由正宫、松鹤斋、万壑松风和东宫四组建筑组成。湖泊区在宫殿区的北面,湖泊面积包括州岛约占43公顷,有8个小岛屿,将湖面分割成大小不同的区域,层次分明,洲岛错落,碧波荡漾,富有江南鱼米之乡的特色。东北角有清泉,即著名的热河泉。平原区在湖区北面的山脚下,地势开阔,有万树园和试马埭,是一片碧草茵茵,林木茂盛,茫茫草原风光。山峦区在山庄的西北部,面积约占全园的五分之四,这里山峦起伏,沟壑纵横,众多楼堂殿阁、寺庙点缀其间。整个山庄东南多水,西北多山,是中国自然地貌的缩影。
  平原区西部绿草如茵,一派蒙古草原风光; 东部古木参天,具有大兴安岭莽莽森林景象。 在避暑山庄东面和北面的山麓,分布着宏伟壮观的寺庙群,这就是外八庙,其名称分别为: 溥仁寺、溥善寺(已毁)、普乐寺、安远庙、普宁寺、须弥福寺之庙、普陀宗乘之庙、殊像寺。外八庙以汉式宫殿建筑为基调,吸收了蒙、藏、维等民族建筑艺术特征,创造了中国的多样统一的寺庙建筑风格。
  山庄整体布局巧用地形,因山就势,分区明确,景色丰富,与其它园林相比,有其独特的风格。山庄宫殿区布局严谨,建筑朴素,苑景区自然野趣,宫殿与天然景观和谐地融为一体,达到了回归自然的境界。山庄融南北建筑艺术精华,园内建筑规模不大,殿宇和围墙多采用青砖灰瓦、原木本色,淡雅庄重,简朴适度,与京城的故宫,黄瓦红墙,描金彩绘,堂皇耀目呈明显对照。山庄的建筑既具有南方园林的风格、结构和工程做法,又多沿袭北方常用的手法,成为南北建筑艺术完美结合的典范。避暑山庄不同于其它的皇家园林,它继承和发展了中国古典园林“以人为之美入自然,符合自然而又超越自然”的传统造园思想,按照地形地貌特征进行选址和总体设计,完全借助于自然地势,因山就水,顺其自然,同时融南北造园艺术的精华于一身。它是中国园林史上一个辉煌的里程碑,是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杰作,享有“中国地理形貌之缩影”和“中国古典园林之最高范例”的盛誉。
  避暑山庄之外,半环于山庄的是雄伟的寺庙群,如众星捧月,环绕山庄,它象徵民族团结和中央集权。承德“外八庙”分布在避暑山庄东北面山麓的台地上,面积达 40多万平方米,原有寺庙十一座,现存的有普陀宗乘之庙、须弥福寿之庙、普乐寺、普宁寺、安远庙、溥仁寺、殊像寺。这些庙宇金碧辉煌,宏伟壮观。





建筑风格

  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是中国现存最大的古代帝王范囿和皇家寺庙群。最大的特色是它园中有山,山中有园。避暑山庄不仅规模宏大,而且在总体规划布局和园林建筑设计上都充分利用了原有的自然山水的景观特点和有利条件,吸取唐、宋、明历代造园的优秀传统和江南园林的创作经验,加以综合、提高,把园林艺术与技术水准推向了空前的高度,成为中国古典园林的最高典范。避暑山庄借助自然和野趣的风景,形成了东南湖区、西北山区和东北草原的布局,共同构成了中国版图的缩影。宫殿区建于南端,是皇帝行使极力、居住、读书和娱乐的场所,至今珍藏着两万余件皇帝的陈设品和生活用品。避暑山庄这座清帝的夏宫,以多种传统手法,营造了120多组建筑,融汇了江南水乡和北方草原的特色,成为中国皇家园林艺术荟萃的典范。




   帝王范囿与皇家寺庙建筑经验的结晶。它成为与私园并称的中国两大园林体系中帝王宫范体系中的典范之作。园林建造实现了“宫”与“苑”形式上的完美结合和“理朝听政”与“游息娱乐”功能上的高度统一。寺庙建筑具有鲜明的政治功用。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标志中国古代造园与建筑艺术的巨大成就。它集中国古代造园艺术和建筑艺术之大成,是具有创造力的杰作。在造园上,它继承和发展了中国古典园林“以人为之美入自然,符合自然而又超越自然”的传统造园思想,总结并创造性地运用了各种造园素材、造园技法,使其成为自然山水园与建筑园林化的杰出代表。在建筑上,它继承、发展、并创造性地运用各种建筑技艺,撷取中国南北名园名寺的精华,仿中有创,表达了“移天缩地在君怀”的建筑主题。在园林与寺庙、单体与组群建筑的具体构建上,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实现了中国古代南北造园和建筑艺术的融合,它囊括了亭台阁寺等中国古代大部分建筑形象。展示了中国古代木架结构建筑的高超技艺,并实现了木架结构与砖石结构、汉式建筑形式与少数民族建筑形式的完美结合。加之建筑装饰及佛教造像等中国古代最高超技艺的运用,构成了中国古代建筑史上的奇观。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不论是造园还是建筑,它们都不仅仅是素材与技艺的单纯运用,而是把中国古典哲学、美学、文学等多方面文化的内涵融注其中,使其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缩影。

  避暑山庄周围寺庙的建筑风格使汉、藏文化艺术融于一体,寺庙殿堂中,完好地保存和供奉着精美的佛象、法器等近万件,共同构成了十八世纪中国古代建筑富于融合性和创造性的杰作。
  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是一个紧密关联的有机整体,同时又具有不同风格的强烈对比,避暑山庄朴素淡雅,其周围寺庙金碧辉煌。这是清帝处理民族关系重要举措之一。记载着清朝统一和团结的历史。

[ 本帖最后由 步天涵谷 于 2010-1-31 13:42 编辑 ]
3#
 楼主| 发表于 2010-1-31 13:44:33 | 只看该作者
避暑山庄

避暑山庄借助自然和野趣的风景,形成了东南湖区、西北山区和东北草原的布局,共同构成了中国版图的缩影。宫殿区建于南端,是皇帝行使极力、居住、读书和娱乐的场所,至今珍藏着两万余件皇帝的陈设品和生活用品。避暑山庄这座清帝的夏宫,以多种传统手法,营造了120多组建筑,融汇了江南水乡和北方草原的特色,成为中国皇家园林艺术荟萃的典范。



  宫殿区坐落在避暑山庄南部,东北接平原区和湖区,西北连山区。主体建筑居中,附属建筑置于两侧,基本均衡对称,充分利用自然环境而又加以改造,使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巧妙结合,使避暑山庄宫殿建筑园林化,又显示出皇家园林的气派。宫殿区由正宫(被辟为避暑山庄博物馆)、松鹤斋、东宫(已毁)和万壑松风四组建筑组成。
  正宫是宫殿区的主体建筑,正宫建于康熙五十年至五十二年修建,乾隆十九年(1754年)重新修缮,改建,占地1万平方米。包括九进院落,由丽正门、午门、阅射门、澹泊敬诚殿、四知书屋、十九间照房、烟波致爽殿、云山胜地楼、岫云门以及一些朝房、配殿和回廊等组成。分为“前朝”、“后寝”两部分。前朝是皇帝处理军机政务的办公区;后寝是皇帝和后妃们日常起居的生活区。主殿叫“澹泊敬诚”,是用珍贵的楠木建成,因此也叫楠木殿。是皇帝治理朝政的地方,各种隆重的大典也都在这里举行。
  松鹤斋:康熙时,皇太后来避暑山庄,居住在西峪的松鹤清樾。乾隆十四年(1749年),乾隆帝在正宫东面另建一组八进院落的建筑,题名松鹤斋,以供皇太后居住。当年,松鹤斋内“常见青松蟠户外,更欣白鹤舞庭前”。庭院中还有驯鹿悠游其间。绥成殿后依次有照房十五间,门殿三间,大殿七间名为乐寿堂,后改名为悦性居,是皇太后的寝宫。绥成殿、十五间照房、门殿建筑早已无存。乐寿堂仅剩基址,1998年复建。
  东宫:在松鹤斋的东面,地势比正宫和松鹤斋低。东宫的前面宫墙上另辟大门,称德汇门,为重台城门,形制与丽正门相仿。进入德汇门后。中轴线上的主体建筑依次有门殿七间、正殿十一间、清音阁、福寿阁、勤政殿、卷阿胜境殿。1945年,东宫失火被烧毁。现仅存基址。其中,清音阁:俗称大戏楼。与现存故宫畅音阁、颐和园中德和园大戏楼形式相近。阁高三层,外观雄伟。
  万壑松风殿:是万壑松风的主殿。康熙帝经常在这里接见官吏,批阅奏章,读书写字。1722年,康熙发现皇四子和硕雍亲王胤禛之第四子弘历(乾隆帝)聪明伶俐,十分喜爱,于是传旨,命将弘历送入宫中。这年的夏天,弘历由父母带领,随祖父前往承德避暑山庄。康熙将避暑山庄的侧堂“万壑松风”赐给弘历居住,平时进宴或批阅奏章,都要乾隆侍奉在旁,朝夕教诲。弘历继位后,将这座殿宇题名为纪恩堂。乾隆三十年,乾隆写《避暑山庄纪恩堂记》,纪念康熙皇帝对他的眷顾养育之恩。



  湖区虽然没有颐和园的昆明湖那么大,但是由于洲岛错落,湖面被长堤和洲岛分割成5个湖,各湖之间又有桥相通,两岸绿树成荫,显得曲折有致,秀丽多姿。此区总体结构以山环水、以水绕岛,布局运用中国传统造园手法,组成中国神话传说中的神仙世界的构图。多组建筑巧妙地营构在洲岛、堤岸和水面之中,展示出一片水乡景色。湖区的风景建筑大多是仿照江南的名胜建造的,如“烟雨楼”是模仿浙江嘉兴南湖烟雨楼的形状修的。金山岛的布局仿自江苏镇江金山。平原区主要是一片片草地和树林。当年这里有万树园, 山区自南而北,由四条沟壑组成,依次为榛子峪、松林峪、梨树峪、松云峡。山峦之中,古松参天,林木茂盛,原建有四十多组轩斋亭舍、佛寺道观等建筑,但多已只存基址。
  承德避暑山庄大小建筑有120多组,其中康熙以四字组成36景,乾隆以三字组成36景,这就是山庄著名的72景。
  康熙朝定名的36景是:
  烟波致爽 芝径云堤 无暑清凉 延薰山馆 水芳岩秀 万壑松风 松鹤清樾 云山胜地 四面云山
  北枕双峰 西岭晨霞 锤峰落照 南山积雪 梨花伴月 曲水荷香 风泉清听 濠濮间想 天宇咸畅
  暖流暄波 泉源石壁 青枫绿屿 莺啭乔木 香远益清 金莲映日 远近泉声 云帆月舫 芳渚临流
  云容水态 澄泉绕石 澄波叠翠 石矾观鱼 镜水云岑 双湖夹镜 长虹饮练 甫田丛樾 水流云在
  
  乾隆朝定名的36景是:
  丽正门 勤政殿 松鹤斋 如意湖 青雀舫 绮望楼
  驯鹿坡 水心榭 颐志堂 畅远台 静好堂 冷香亭
  采菱渡 观莲所 清晖亭 般若相 沧浪屿 一片云
  萍香泮 万树园 试马埭 嘉树轩 乐成阁 宿云檐
  澄观斋 翠云岩 罨画窗 凌太虚 千尺雪 宁静斋
  玉琴轩 临芳墅 知鱼矾 涌翠岩 素尚斋 永恬居






外八庙

在避暑山庄周围依照西藏、新疆喇嘛教寺庙的形式修建喇嘛教寺庙群,供西方、北方少数民族的上层及贵族朝觐皇帝时礼佛之用。在避暑山庄的东面和北面,武烈河两岸和狮子沟北沿的山丘地带,共有11座寺院。因分属8座寺庙管辖,其中的8座由清政府直接管理,故被称为“承德外八庙”。庙宇按照建筑风格分为藏式寺庙、汉式寺庙和汉藏结合式寺庙三种。这些寺庙融和了汉、藏等民族建筑艺术的精华,气势宏伟,极具皇家风范。这12座建筑风格各异的寺庙,是当时清政府为了团结蒙古、新疆、西藏等地区的少数民族,利用宗教作为笼络手段而修建的。这些庙宇多利用向阳山坡层层修建,主要殿堂耸立突出、雄伟壮观。
  按时间排列
  首先营建的是溥仁寺和溥善寺(已毁)。这两座寺院建于康熙五十二年(1713),是蒙古诸部王公为庆祝康熙皇帝六十寿辰请旨建造的。
  乾隆二十年(1755)建普宁寺,是为纪念平定厄鲁特蒙古准噶尔部族首领噶尔丹煽动的武装叛乱而建造的。
  乾隆二十五年,在普宁寺旁增建普佑寺。
  乾隆二十九年建安远庙,俗称伊犁庙,是为新疆达什达瓦部二千余众迁居热河后提供参拜之所而建。
  乾隆三十一年建普乐寺以纪念土尔扈特、左右哈萨克、布鲁特等族归顺清朝。
  乾隆三十二年建普陀宗乘之庙,作为庆祝乾隆皇帝六十寿辰时蒙古和土尔扈特王公进贡朝贺之所,普陀宗乘之庙仿藏式建筑修造,俗称“小布达拉宫”,西藏达赖喇嘛到热河觐见时多居此处。
  乾隆三十七年建广安寺(已毁)。
  乾隆三十九年建殊像寺,寺的布局仿照五台山殊像寺。同年又仿浙江海宁安国寺的形制建罗汉堂(已毁)。
  乾隆四十五年建须弥福寿之庙,是为西藏班禅喇嘛到热河祝贺乾隆七十寿辰,特建此庙作为班禅行宫。

[ 本帖最后由 步天涵谷 于 2010-1-31 13:45 编辑 ]
4#
 楼主| 发表于 2010-2-1 21:55:09 | 只看该作者
保护与修复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承德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得到了充分重视和妥善保护。中央政府及各级地方政府为保护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做了大量工作。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现有古建筑面积92770平方米,保护基本完好。
  1949年即建立了热河省古文物保管所,1954年,成立热河省文物管理委员会。1961年,成立避暑山庄博物馆。1975年,成立承德市文物事业管理局(1985年改称文物园林管理局),统一管理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1991年,经国家民政部批准,成立了全国性社团组织“中国避暑山庄外八庙保护协会”。
  1953年,中央政府文化部发出《关于保护热河承德古建筑及文物的通知》,1961年,国务院将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中的普宁寺、普乐寺、普陀宗乘之庙、须弥福寿之庙列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2年,又将其列入全国44个风景名胜保护区之一。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国家建设部、河北省政府先后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文物保护法实施细则》、《风景名胜区管理暂行条例》、《河北省文物保护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河北省政府颁布的《河北省国家级、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及建设控制地带》中明确规定了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的保护范围。承德市人民政府两次颁布《关于加强对避暑山庄外八庙管理的通告》,对加强管理工作做出了具体规定。
  1976年国务院批准实施第一个《避暑山庄外八庙十年整修规划》,1986年开始实施第二个十年整修规划。两个规划明确了抢救、整修的保护原则,国家和地方政府相继投资1亿多元人民币,直接用于古建维修和园林整治,并投入大量资金用以改善保护区周围环境。加强保护区环境的综合治理。在保护范围内,停建、拆除了一批有碍文物景观的现代建筑,严格禁止开山、打石、取土、砍伐、放牧等。在严格封山育林、禁止砍伐林木的基础上,积极绿化保护区周围荒山荒坡,增加植被。改善大气环境,降低烟尘排放量。坚持“抢救为主,保护第一”的原则,制定中、长期整修规划,有计划地开展修复工作。建立中回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保护基金会。




景区景点

  承德避暑山庄的建筑布局大体可分为宫殿区和苑景区两大部分。苑景区又可分成湖区、平原区和山区三部分。
  苑景区的精华基本上在湖区,康熙曾夸耀说,“天然风景胜西湖”。湖区虽然没有颐和园的昆明湖那么大,但是由于洲岛错落,湖面被长堤和洲岛分割成5个湖,各湖之间又有桥相通,两岸绿树成荫,山庄主要的风景建筑又都散落在湖区的周围,因此显得曲折有致,秀丽多姿。
   湖区位于山庄东南,面积49.6万平方米。有大小湖泊八处,即西湖、澄湖、如意泅、上湖、下湖、银溯、镜溯及半月湖,统称为塞湖。湖区的风景建筑大多是仿照江南的名胜建造的,如“烟雨楼”,是模仿浙江嘉兴南湖烟雨楼的形状修的。金山岛的布局仿自江苏镇江金山。湖中的两个岛分别有两组建筑,一组叫“如意洲”,一组叫“月色江声”。“如意洲”上有假山、凉亭、殿堂、庙宇、水池等建筑,布局巧妙,是风景区的中心。“月色江声”是由一座精致的四合院和几座亭、堂组成。每当月上东山的夜晚,蛟洁的月光,映照着平静的湖水,山庄内万籁俱寂,只有湖水在轻拍堤岸,发出悦耳的声音,“月色江声”的题名便是由此而来。
  平原区位于山庄北部,占地60.7万平方米。平原区主要是一片片草地和树林。其中又分为西部草原和东部林地。草原以试马埭为主体,是皇帝举行赛马活动的场地。林地称万树园,是避暑山庄内重要的政治活动中心之一。当年这里有万树园,园内有不同规格的蒙古包28座。其中最大的一座是御幄蒙古包,直径达7丈2尺,是皇帝的临时宫殿,乾隆经常在此召见少数民族的王公贵族,宗教首领和外国使节。万树园西侧为中国四大皇家藏书名阁之一:文津阁。另外还有永佑寺、春好轩、宿云檐等组建筑点缀在草原、林地之间。
  山区位于山庄西北部,面积443.5万平方米。山区占了整个园林面积的4/5。从西北部高峰到东南部湖沼、平原地带,相对高差180米,形成了群峰环绕、色壑纵横的景,山谷中清泉涌流,密林幽深。当年利用山峰、山崖、山麓、山涧等地形,修建了多处园林、寺庙。避暑山庄周围寺庙共占地47.2万平方米,博仁寺、博善寺、普乐寺、安远庙、普宁寺、普佑寺、广缘寺、须弥福寿之庙、普陀宗乘之庙、广安寺、罗汉堂、殊像寺等12座金碧辉煌、雄伟壮观的喇嘛寺庙群,是清政府为安抚中国西北蒙、藏等少数民族,加强边疆管理而建造的皇家寺庙。寺庙之集中,规模之宏大,建筑之精湛,寺庙中大量佛像、祭器制造技艺之高超,使其成为藏传佛教圣地之一。山区多处园林解放前多遭破坏,但现在山区景物仍然十分迷人,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遥相对立的两个山峰上的亭子,一个叫“南山积雪”,一个叫“四面云山”。在亭子上远眺,山庄的各风景点,山庄外的几座大庙,以及承德市区,周围山上的奇峰怪石,都可以一览无余。在另一座山峰上还有一座亭子叫“锤峰落照”,在这里磬锤峰首先映入眼帘,每当夕阳西照,磬锤峰被红霞照得金碧生辉,故名“锤峰落照”。
  宫殿区位于山庄南部,是皇帝处理政务和帝后居住的地方,位于避暑山庄南端,占地lO.2万平方米。包括“正宫”、“松鹤斋”、“万壑松风”和“东宫”(已毁)四组建筑。正宫是宫殿区的主体建筑,包括9进院落,分为“前朝”、“后寝”两部分。主殿叫“澹泊敬诚”,是用珍贵的楠木建成,因此也叫楠木殿。宫殿区是清帝理朝听政、举行大典和寝居之所。建筑风格朴素淡雅,但不失帝王宫殿的庄严。正宫现辟为博物馆,陈列清代遗留下来的宫廷文物。正宫区藏有珍贵文物2万余件。其后的殿堂分别叫“四知书屋”、“烟波致爽”、“云山胜地”等,是皇帝处理朝政、读书和居住的地方。“烟波致爽”殿是一座五开间平房。
5#
 楼主| 发表于 2010-2-1 21:58:56 | 只看该作者
承德避暑山庄---博仁寺


一、历史背景

  提倡和推祟藏传佛教,是清王朝的一项传统政策。康熙即位后,奉藏传佛教之黄教为国教,采取了“因其教、不易其俗”和 “俗习为治”的政策,以增强同边疆各民族之间的团结,巩固边防。康熙二十年(1681年),康熙在今河北省承德地区设置了木兰围场,并于每年秋季率领宗室亲王,满、汉、蒙古等民族王公大 臣,行围射猎,借以训练军队,密切同蒙古、藏等民族的关系。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准噶尔首领噶尔丹在沙俄的支持下发动叛 乱。喀尔喀蒙古三部在藏传佛教领袖哲布尊丹巴的率领下投归清 政府。自康熙二十九年至康熙三十六年,康熙三次率军出塞,彻底乎息了准噶尔部首领噶尔丹的叛乱。康熙三十年(1691年),康 熙同喀尔喀蒙古三部王公贵族在木兰围场西北50多公里的多伦 诺尔以“赐宴”的形式举行会盟。多伦会盟期间,康熙应诸部王公贵族之请,在多伦诺尔建汇宗寺“以彰盛典”。通过多伦会盟及平定噶尔丹叛乱,康熙深知塞外热河的地理 位置重要。自1703年,康熙在热河兴建行宫,1711年,更名为“避暑山庄”。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正值他60大寿。各部蒙 古王公贵族120人前来山庄“奉行朝贺”并“不谋同辞,具疏陈 恳”,敬献白银20万两一致上书恳请修建寺庙为康熙祝寿。康熙遂在山庄外武烈河东修建了溥仁寺、溥善寺两座寺庙。博仁寺只 用白银10万两,其余银两用于溥善寺建造。 溥仁寺是外八庙中建成员早的,也是外八庙中现存的唯一康熙时建造的寺庙。因溥仁寺位于溥善寺之南,俗称前寺,称溥善 寺为后寺。 溥仁寺建成后,设达喇嘛、副达喇嘛、苏拉喇嘛、得木齐及格思贵等喇嘛60名。由清政府定期发给钱粮,一如官员之薪俸,此寺由八旗官兵守护。当年清朝皇帝每到避暑山庄时,都要率领 王公大臣及各民族首领到寺内拈香瞻礼。每逢农历三月十八日康熙寿辰时,喇嘛还要举行盛大的诵经法会,为皇帝祝寿,为国家 祈福。 随着清王朝的衰败,溥仁寺日渐倾覆。在军阀统治热河时期,拆毁了配殿、廊庑、僧房百余间。日本侵略军又拆毁了山门、钟鼓楼,并将寺内文物洗劫一空。新中国建立后,自家多次拨款对溥仁寺进行抢修。1982年,溥仁寺被列为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从1987年起对此庙进行了全面整修,同时修复了殿堂内的文物。

二、建筑形式

  溥仁寺建于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位于武烈河东岸,坐北朝南,南北约250米,东西宽130米,占地面积32500平方米,是外八庙中中等规模的寺庙。 溥仁寺的乎面布局是汉式“伽蓝七堂”。“伽蓝”:为“僧伽 蓝”的略称,“七堂”指山门、钟楼、鼓楼、天王殿、东配殿、西 配殿、大雄宝殿。“伽蓝七堂”原指修建僧舍的基地,后转为包括土地、建筑物等在内的寺院的总称。博仁寺自南向北的中轴线上排列着山门、天王殿、慈云普荫殿、宝相常新殿,两侧为钟楼、鼓楼、东西配殿、僧房等。博仁寺是纯汉族寺庙建筑式样,只是在佛像布置、天花图案和个别内外装修上具有一些藏传佛教的内容。



三、景观介绍

  1、山门
    山门由正门和东西掖门组成。正门是一座面阔三间、进深两间、单据歇山布瓦顶建筑。门楣上嵌有康熙亲题的满、蒙、汉 三种文字的“溥仁寺”石到匾额。“溥仁”意为普天之下的百姓都能得到皇帝的仁爱。这座寺庙与众不同的是山门两侧没有石狮子,而设置了两块圣旨牌。山门内原有两尊护法金刚。康熙、乾隆年间,每年农历二月二十二日至三十日,喇嘛在此念经,员后一天 开山门送草尔、巴灵(魔鬼),以祈国泰民安。 山门内,左右各有幢竿(现仅存夹竿石)。

  2、钟楼
    东侧为钟楼,楼内 悬挂着一口康熙五十二年制造的铜钟,现保存完好。西侧有鼓楼。

  3、天王殿
    天王殿面阔三间,进深二间,正中檐下悬挂康照亲题的满、汉、蒙古三种文字的“溥仁寺”云龙陡匾。殿内迎面的 石须弥座上供一尊木雕大肚弥勒佛,其背后是身着金甲的韦陀像。东西两侧是护世四天王。大肚弥勒佛,世称笑佛。据佛教《弥勒上生经》载,原出生于婆罗门家庭,后为佛弟子,他广传佛法、普渡众生。相传他是长天王的八大神将之一,居四天王三十二神将之首。据说,在释迦佛入涅槃时,邪魔把佛的遗骨抢走,韦驮奋力夺回。因此佛教便把他作为驱除邪魔、保护佛法的天神。从宋代开始,中国寺院 中供养韦驮,称为韦驮菩萨,常站于大肚弥勒佛身背后,面向大 雄宝殿,护持佛法。 四大天王,也称“护世四天王”或“四大金刚”。据说须弥山腰有一座小山,名为犍陀罗山,此山有四座山峰,四天王及其眷 屑就分住其上。四天王各率二十八部夜叉大将,各护一天下,即镇守释迦佛世界的四大部洲。能护国安民,管风调雨顺。天王手执之物表示“地、火、水、风”四大劫,即表示“四大皆空”之意。手持宝剑的称为“南方增长天王”,名叫毗琉璃,藏名帕克济布,护持南方国土,能使人善根增长,持风,手持琵琶的称为 “东方持国天王”,名叫多罗吒,藏名伊呼霍尔荣,护持东方国土,是乐神领袖,持调;手持一把垂有缨络黄伞的称为“北方多闻天王”,名毗沙门,藏名那目太斯列,护持北方国土,其福德名闻四方,持雨,手里绕一条蛇的称为“西方广目天王”,名毗留博叉,名占密桑,观护着西方国土,是龙群的首领,持顺。四天王足踏小鬼,以示护法。

  4、御碑
    御碑:在天王殿之北为溥仁寺的主殿慈云普荫殿。慈云普荫殿前有两通石碑。碑文详细记述了建造博仁寺的历史和经过,并阐明题名的含义以及康熙的政治抱负。碑侧和碑阴刻有乾隆、嘉庆所作诗文。 东侧御碑正面用满、汉两种文字镌刻康熙御笔的《溥仁寺碑文》。

溥仁寺碑文
康熙五十二年,朕六旬诞辰。众蒙古部落,咸至阙廷,奉行朝贺,不谋同辞,具疏陈恳:愿建刹宇,为朕祝厘。 股思治天下之道,非奉一己之福,合天下之福为福;非私一 己之安,遍天下之安为安。柔远能迩,自古难之。我朝祖功宗德, 远服要荒;深仁厚泽,沦及骨髓。蒙古部落,三皇不治,五帝不 服,今已中外无别矣。论风俗人情,刚直好勇。自百年以来,敬 奉释教,并无二法。谨守国典,罔敢陨越。不识不知,太和有象, 朕每嘉焉。鉴其悃诚,重违所请。 念热河之地,为中外之交,朕驻冲清暑,岁以为常。而诸藩 来觐,瞻礼亦便。因指山庄之东,无关于耕种之荒地,特许营度为佛寺。陶甓于冶,取材于山。工用无输挽之分,金钱无逾侈之 费。经始讫功,告成不日。 历观往史,通溯前朝,版籍有区,幅员未广。兹热河之奥壤, 及紫塞之神皋。名号不掌干职方,形胜无闻于地忠。肤以凉德,扶有万方。边之个悉为畿甸。诸藩于此建寺介福,率行恐后,无小无大,罔不同来。观我观民,思维此理。特题额曰“溥仁”。将欲之泽,均沾率土,升恒之庆,广洽普天;遍覆含弘,民胞物与;咸跻寿考,各遂生成。借诸藩祝朕之忠诚,为万方祈纯之锡。爰记斯文,勒诸贞石。

  5、东西配殿
    东西配殿:慈云普萌殿东西两侧各有配殿五间,均为单檐歇 山布瓦顶,规制简朴,但殿下梁柱皆彩绘描金,朴素之中又有皇 家的豪华气派。殿内原供有佛画像50轴,后因殿宇塌坍,画像早已失落。1994至1995年曾展出从罗汉堂移来的罗汉雕像,1996年 罗汉像全部移到普佑寺。

  6、慈云普荫殿
   “慈云普荫”意思是佛的慈悲胸怀像大片的云彩一样庇荫与保护着大干世界的亿万众生。慈云普萌殿是博仁寺的主体建筑。大殿面阔七间,进深五间,单檐九脊歇山黄琉璃瓦顶,闪闪发光,金碧辉煌。大殿前檐下悬有康熙亲题的满、汉、蒙三 种文字的“慈云普荫”云龙陡匾。乾隆还题额“具大自在”(意思 是:佛具有大自在的神通法力)悬于殿内。大殿四周回廓皆有彩 绘的金龙和玺彩画及梵文的六字明咒图案,极为华丽。殿前的金校上挂有一幅乾隆皇帝亲笔题写的对联:

以清净果证因护持斯万
现广长舌说法声震大千

意思是:佛用远离罪恶和烦恼的善果,来推论其因缘,使众 生懂得善有善果、恶有恶果的道理,从而庇护着亿万民众脱离苦海。 殿内正中供有三世佛,这里的“世”,指因果轮回迁流不断的个体一生中存在的时间。三世,即过去世(前世、前生)、现在世 (现世、现生)、未来世(来世、来生)三世。因其在时间上是相 连续的,故俗称“竖三世”(迦叶、释迦牟尼、弥勒)。从而区别 于以空间地域关系为界限的“横三世”(东方药师佛、中方释迦佛、西方阿弥陀佛)。竖三世佛与横三世佛形体容貌是相同的,如身着 轻裟,不戴宝冠和璎珞;头发为螺形肉髻;脸部表情低眉沉思,慈 祥肃穆,显示出含蕴深广极圆满的内心世界;在雕刻着莲花图案 的须弥座上结跏趺坐,即两腿交叉两足掌置于左右股之上,意为 静坐敛心、止息杂念,先以右足押在左股上,后以左足押在右股上,称“勇健坐”或“降魔坐”,象征着佛说法的庄严与悟道的宁 静。竖三世佛与横三世佛的区别在于手印,即手的姿势,手印不同又代表着不同的意义。迦叶佛左右臂向前弯曲置胸前,两手相对屈指作环形,右手在上,左手在下,此手印为“转法轮印”,表 示讲经说法教化众生。释迎牟尼左手掌仰横置有足当脐前,此手印为“定印”,表示“禅定”的意思,手中持钵表示满足众生的愿 望。右手臂直伸,手下垂指地,此手印为“触地印”或称“指地印”,表示释迎牟尼在成道之前为普渡众生献出自己的一切,唯有 大地能证明。弥勒佛手印基本与迦叶佛手印相同。单起一段此殿中三世佛的座次为,中为释迦牟尼佛,西为迦叶,东侧为弥勒。这 三世全部是高发髻,面目慈祥,身拉架裟,结跏趺吉祥座。据佛 经载:迦叶佛是过去古七佛之一,说他是释迦牟尼前世之师,曾预言释迦牟尼在经过81劫以后必定成佛。释迦牟尼是佛教创始 人,被奉为现世之尊。他原是古代印度北部迦毗罗卫国(今尼泊 尔境内)国王净饭王的长子,名叫乔达摩·悉达多,生于公元前 565年,卒于公元前485年,年轻时就离家修行,觉悟了三法印, 四胜谛、八正道、十二因缘,从而成正果为佛。“释迦牟尼”意为 “释迦族的圣人”。弥勒佛译为“慈氏”,蒙古语称为“迈达拉佛”, 藏语称为“强巴佛”。据说释迥牟尼曾预言弥勒在释迦牟尼圆寂后 经过天上4000年,人间56亿7千万年后才能下生人间,在龙华 树下成佛,故称为“未来佛”。释边牟尼两侧有两尊神态恭谨的立 像,西边为摩诃迦叶(汉译为“钦光”),为一严谨持重的高憎像, 东为阿难陀(汉译为“欢喜”),为一文静略带稚气的小和尚。摩 诃迎叶在释迦牟尼的弟子中德高望重,释迎牟尼圆寂后,他是佛 教第一次集结的召集人,被尊为“佛教三十三祖”之第一世祖,称 为“头陀行第一”。阿难陀是释迦牟尼叔父斛饭王之子,自幼跟随 释迦牟尼出家,侍从释迎牟尼25年。他博闻强记,释迦牟尼圆寂 后,佛经多数由他主编,被尊为“佛教三十三祖”中的第二世祖, 称为“多闻第一”。这五尊塑像,造型古朴,形态自然洒脱,反映 了康熙年间的塑像风格。 在殿内东西山墙下的砖砌须弥座上,供奉着十八罗汉。罗汉 是梵文的音译“阿罗汉”的简称,小乘佛教修炼的最高果位,在 大乘佛教中低于佛、菩萨,是第三等“阿罗汉”果位。罗汉能尽 断三界见、修二惑所达到的果位,以至修学的顶端;能消除一切 烦恼;应受天人的供养;可永远进入涅磐,不再生死轮回。据公 元前三世纪狮子国(斯里兰卡)高僧庆友在《法注记》中记载:罗 汉有16个,各有名号,是释迦牟尼令他们以凡人形象留在人间的 传道者。五代以后,在16个之外,把《法注记》的作者庆友和翻 译这本佛经的唐代和尚玄斗奘也列入罗汉行列,从此成为18罗汉。

  7、宝相长新殿
    慈云普荫殿后面的一处封闭式庭院的北端九间大殿,即为宝相长新殿。殿高13米,单檐硬山布瓦顶,檐柱皆描 金彩绘。殿正中门楣上悬挂康熙御书“宝相长新”云龙陡匾。宝 相长新,意思是庄严的佛像永远容光焕发。两边金柱上挂有乾隆御书对联:

虚无梵贝空中唱
缥缈天花座上飘

意思是:空中唱起了若有若无的佛曲,座中飘散着从缥缈的 天空中落下来的花朵,赞扬佛的法力长存。 殿内供九尊无量寿佛。这九尊无量寿佛端坐在高大的木雕石 须弥座上,通体贴金。佛像高1.5米,呈跏趺吉祥坐,双手交叉 于腹前,手托宝瓶,头梳高发髻,胸前饰串珠璎珞,头部微俯,容貌丰满,慈眉善目,造型优美,富有神韵。殿内供九尊无量寿佛,寓意极深。据佛经讲:无量寿佛是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与观音、大势至菩萨合称为“西方三圣”。据称无量寿佛在过去世为菩萨,叫法藏,他曾发下48宏愿以救众生, 经长期修行得以成佛。无量寿佛的名号还有:“甘露王”、“阿弥陀佛”、“无量光”、“接引佛”。据说众生只要一心念诵他的名号,就可往西方极乐世界。他的塑像常作接引众生的姿势:右手垂下,作 与愿印;左手当胸,掌中有金莲台。这金莲台座就是众生往生极 乐世界后的座位。净土宗将它分成九等,称为“九品莲台”。这是 依念佛的“功行”深浅,接品“依托”的意思。还有一种双手结 印的姿势,可分别作出九种手印,从“上品上生”到“下品下 生”,总称“来迎印”。这里的九尊无量寿佛作同样手印,表达 “愿建刹字,为联祝厘”以求万寿的用意。按我国古代阴阳家的说 法,奇数为阳,偶数为阴。九是阳数中最大的,称为“极阳数”, 常用九象征天。溥仁寺建于康熙五十二年,正值康熙六十寿辰,供 九尊无量寿佛是祝康熙万寿无疆之意。当时的西藏政教领袖达赖喇嘛被教徒视为观音菩萨而奉若神明,而达赖为取悦于清政府,视康熙皇帝为无量寿佛。对此,康熙也认可。皇帝即佛,当蒙古、藏 民族进庙拈香瞻礼时,既拜佛又朝拜皇帝,可见,清朝皇帝为了维护统治用心之良苦。 在宝相长新殿两侧有配殿各五间,殿内原藏有《甘珠经》、 《丹珠经》共256部,后来已运到北京图书馆保存。还有鎏金供器, 皇帝车舆仪仗等物品,现已无存。在配殿南北两端各有套房相连,从而形成三面封闭的庭院,在宝相长新殿后有垂花门,有小路可通往溥善寺。从后山可直达普乐寺和磐锤峰。

[ 本帖最后由 步天涵谷 于 2010-2-1 22:00 编辑 ]
6#
 楼主| 发表于 2010-2-1 22:05:19 | 只看该作者
承德避暑山庄 --普乐寺



 普乐寺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全寺建筑为汉藏结合式,西部依照汉族寺庙样式由山门、天王殿、钟鼓楼、配殿、正殿组成。东部为藏式 城建筑。主体建筑旭光阁,重檐圆顶,类似北京天坛祈年殿,阁内顶部置圆形藻井,龙凤图案,龙凤藻井中心雕金龙戏珠。藻井采用层层收缩的三层重翘重昂九踩斗拱手法,雕工精细,金光闪闪,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普乐寺主体建筑旭光阁,重檐圆顶,类似北京天坛祈年殿,位于武烈 河东、磐锤峰西的山岗上,占地面积 2.4万平方米。
  普乐寺建筑布局分为两部分。前 半部分为典型的汉族寺,庙形式,由山门、钟、鼓搂、天王殿、宗印殿、慧力胜因两配殿组成。天王殿面阔5间,殿脊用卷草琉璃瓦,中置三座琉璃喇嘛塔。殿内供四大天王、弥勒和韦陀像。
  宗印殿—面阔7间,屋脊装饰 一色彩缤纷的琉璃件,以数条绿琉璃 云龙贯空,当中置琉璃塔,塔两侧镶嵌吉祥八宝浮雕。宗印殿正中供三方佛,即东为药师琉璃佛,中为释迎牟尼佛,西为阿弥陀佛。三佛背光上大鹏金翅鸟浮雕;两侧供八大菩萨 ,右是文殊、金刚手、观世音、地藏王;左是普贤、弥勒、虚空茂、除垢障。宗印殿两侧左方是慧力殿,右边是胜因殿,两殿内供金刚佛 。
  阁城—寺的后半部为藏式的阁城建筑。“阁城”或称经坛、坛城,共三层,一、二层为高大的正方形石台,第二层台四角和每边中点置琉璃喇嘛塔座,第三层石台上便是中心建筑旭光阁。
  旭光阁和阁城是喇嘛教“曼陀罗”的变体,其基本布局是十字对 称,方圆相间,八座喇嘛塔象征着曼陀罗的八柱,和旭光阁共同构成 “九山”。旭光阁内,中央圆形的石造须弥座上旋转着国内现存最大的木制“曼陀罗”,它以37块木头作成,代表着释迦37种学问。内供胜乐王佛(也叫上乐王佛)双身铜像,俗称“欢喜佛”或“欢乐佛”,是观世音菩萨的变体。据说,观世音在普陀洛伽山面东修炼,所以此佛也面向东方,和山庄的永佑寺六合塔及磐锤峰恰都在一条线上,旭光阁顶部巨大的天花藻井,雕工精细,光彩夺目,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藻井呈半球形,中央是龙叼银球,以浮雕云纹衬托,向外第二、第三圈装饰精致的斗拱,第四圈浮雕飞舞的孔雀,第五圈为盘 卷的游龙,第六圈仍装饰着斗拱,最外是云纹饰边,整个图案表现了 清朝工艺水平之高超与绝妙。


承德避暑山庄--安远庙



  安远庙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建于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其建筑形式是仿新疆伊犁河畔的“固尔扎庙”,又称“伊犁庙”。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由于当时阿睦尔撒纳的叛乱,达什达瓦寡妻冲破阻挠,历尽千辛万苦,举部投归清政府。乾隆皇帝为了安抚达什达瓦部落,将他们迁徙到承德定居,并在驻地山冈上建安远庙,寓意安定远方,团结边疆各民族,巩固北部边防,维护国家统一。安远庙落成后,不仅成为达什达瓦部众进行宗教活动的场所,也是清王朝用来团结边疆各少数民族的政治活动场所。 安远庙占地26,000平方米,其建筑布局整齐对称,中轴线分明,以山门,碑亭,普渡殿,后山门为主体建筑,进入山门,有一片空地,是当年达什达瓦部众举行“跳步踏”的场所。主殿普渡殿,殿顶全部覆盖黑色琉璃瓦,形式独特,具有蒙古喇嘛寺庙中传统的都纲(讲经堂)法式,布局严整。
  主体建筑普渡殿,外观四层,实际三层:一层供绿渡母,二层供三世佛,三层供大威德金刚像,并存放乾隆习武打猎的甲仗等。楼顶是重檐歇山黑琉璃瓦覆盖。黑瓦覆顶在寺庙建筑和皇家建筑群中是极为罕见的。
  安远庙位于武烈河东的山岗上,分三层墙垣。从正面进入山门,有一片空旷的平地,是当年达什达瓦部众在此举行“步踏”(打鬼)宗教活动的地方。山门以内中轴线上还有三层门。第一层门为棂星门,有腰墙横隔,两侧各有5间配房;第二、三层门用砖石构成三个拱形门洞,檐歇山顶;第三层门周围以单层群房围绕,共64间,群房正中是安远庙的主殿——普渡殿。殿前有一块卧碑,正面刻写乾隆皇帝《安远庙瞻礼书事》碑文,两侧刻乾隆皇帝的诗,叙述安远庙建立的历史背景和经过。
  普渡殿是该庙主殿,重檐歇山顶,用黑色琉璃瓦覆盖。内部是一座三层楼房。第一层正中,一尊木雕坐像,名为绿渡母,四周壁画,精工艳丽,丰富多彩,人物传神,描绘佛教故事。二层楼上,原供释迦牟尼、迦叶、弥勒三尊佛像,现陈列三楼。第三层,有一尊九头、三十四臂、十六只脚的护法神像,名为大威德金刚。
  安远庙具有明显的蒙古建筑风格。其布局平坦、宽敞、开阔。中轴线分明,规整对称,主体建筑是藏族寺庙的“都纲”(都纲是可以容纳几千僧人念经的殿堂)法式,又揉合了汉族寺庙的某些艺术手法,在承德外八庙中独具一格。
7#
 楼主| 发表于 2010-2-2 13:19:59 | 只看该作者
承德避暑山庄周围寺庙---普宁寺




 普宁寺是中国北方最大的佛事活动场所,僧侣云集、香火旺盛,通高27.21米被载入世界吉尼斯大全的金漆木雕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经过整体维修后,更具宗教艺术的魅力,其文物价值和艺术价值堪称世界之最。
  普宁寺始建于1775年,1961年被批准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5年被国务院宗教局批准为宗教活动场所。1994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为世界文化遗产。寺庙占地33000平方米,有殿堂、楼阁各类建筑29座,帝佛合一的格局,即有金碧辉皇家寺庙的宏大规模,又是佛门圣地“曼陀罗佛国世界的中心”。2007年,普宁寺被评为我国首批5A级佛教圣地。
  主体建筑大雄宝殿为双层歇山式,称为“九脊十龙”殿,内供三世佛与十八罗汉像,壁画环绕。前后两座主体建筑均建在1.4米高的石砌须弥台基之上,殿前的月台有雕刻精美的石栏杆环绕,台阶中央辅有石雕艺术精品“云龙石陛”,四角有叫“螭”的龙头。寺庙中的“金龙和玺”与“六字真言和玺”彩画在古建彩绘中更别具一格。
  庙的前半部为汉式伽蓝七堂式,进了山门殿为第一进院,有钟鼓二楼,天王殿,二进院西配殿供奉三尊菩萨;“观音、文殊、普贤”。东配殿供奉三尊“密宗佛像”。
  寺庙的后半部是仿西藏桑鸢寺所建。但仿中有创,例如:主体建筑五顶赞尖聚拢式楼阁,“大乘之阁”,前出六层檐,东西五层檐,内部四层,古建艺术家称之为国内外的罕见的古建艺术珍品。它体现了中国古建筑巨大艺表现能量,其宏伟壮观风格独特,又反映出“佛家”的宗教感染力,是其它艺术无法代替的。大乘之阁总高37.4米,依山形地势而建,建筑格局变化自然。阁的东西南北又有四大部洲殿和八小部洲殿。日光殿与月光殿在东西相陪,四个角又有四座吉祥喇嘛塔,组成了佛国宇宙世界的须弥山。
  普宁寺在古代文明史的宗教文化中,其建筑艺术与雕塑艺术,几乎在国内外起同样举足轻重的作用,铺垫着人类文明的艺术之路。在佛教文化领域中可称“华严三圣”汇聚;佛、法、僧三宝喇嘛传承,佛祖故事连壁,菩萨罗汉挤身殿堂。普宁寺不愧为佛教的宫殿,文化旅游的圣地。
  您来普宁寺,走进山门殿,随着建筑空间序列的逐渐延伸,使您感受到古建筑内在的艺术魅力,更具动人的宗教文化的巨大感染力。普宁寺近年来,年年举办大型法会,大德高僧云集,跳藏传佛教舞蹈,俗称“打鬼”,诵经、摸顶赐福、撞吉祥钟等宾客参与的宗教活动。


普宁寺——民族团结的产物
  清乾隆二十年五月,清政府派班第为大将,出兵讨伐厄鲁特蒙古准噶尔部的反动头目达瓦齐叛乱。清军直达新疆的伊犁,达瓦齐闻讯逃到天山之南,被维吾尔族首领霍集斯擒获,压解到清军营内。准噶尔部另一个反动首领阿睦尔撒纳在霍集斯擒住达瓦齐后仍继续叛乱,并勾结沙皇俄国等外部势力,当遭到强大的清军攻击后,阿睦尔撒纳兵败逃亡俄国。两股叛乱军队被剿灭后。乾隆为了纪念两次平叛的胜利,在承德避暑山庄为厄鲁特四部(准噶尔、杜尔伯特、辉物和硕物)上层贵族设宴封爵,因为清王朝政府信奉藏传佛教,故仿西藏桑鸢寺,在山庄北部修建了清王朝第一座皇家寺庙,“普宁寺”。即希望全国各民族“安其居,乐其业,永远普宁”。
  乾隆亲自撰写碑文《普宁寺碑》、《平定准噶尔勒铭伊犁之碑》、《平定准噶尔后勒铭伊犁之碑》。三块碑都是用汉、满、蒙、藏、四种文字书写。三块巨大的石碑矗立在普宁寺的碑亭之中。由于清王朝政府尊重各少数民族的信仰,把各民族的团结放在首位。乾隆承袭“修建一座庙,胜养十万兵”的祖训,实现“合内外之心,成巩固之业”的目的。普宁寺也就成了西藏、蒙古诸部与清王朝政府在宗教与政治方面直接联络的主要位置。六世班禅东行朝拜皇帝时下榻在普宁寺。蒙古族喇嘛教最高领袖哲不尊丹巴图克图以及诸部王公、台吉也都定期来普宁寺朝拜。普通僧侣信众,也长途跋涉到普宁寺礼佛进香。普宁寺成为民族团结的产物,清政府联系少数民族的纽带。
  普宁寺旺季门票:50元/张; 普宁寺淡季门票:40元/张


普佑寺   



普佑寺位于河北省承德市,建于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这一年适逢乾隆皇帝50寿辰,其母皇太后70寿辰的喜庆之时。又值清军出兵西北,平定了回部大小和卓木的叛乱,这是继平定准噶尔达瓦齐、阿睦尔撒纳叛乱后又一次取得平定叛乱的胜利,从而彻底结束了西北边疆地区90年分裂割据的混乱局面,给各族人民带来了和平。
  普佑寺是承德外八庙喇嘛的"经学院"(藏语称扎仓)。学习内容分为显宗、密宗、医学、历算四大部分。这里不但培养外八庙的喇嘛,蒙古各部的喇嘛也选送到这里学经。学经费用全部由清政府提供。当时,这里不仅是喇嘛云集研习佛教经典、理论的 经学院,也是进行宗教活动的重要场所。
  1964年,普佑寺因雷击起火,大部分建筑毁于火灾,当时仅存山门及四座配殿。经过整修的普佑寺,己于1996年6月27日正式向游人开放。
  普佑寺占地面积9000平方米,坐北面南,布局呈长方形。平面布局打破了传统的"伽蓝七堂"的 汉式手法,天王殿居中,前建佛堂,后又增添了凹形经楼,使其前后形成二层院落,布局十分严谨。殿内供奉的佛像,也与其它寺庙不同,有汉式的,也有藏式的。是外八庙中别具一格的庙宇。
  2006年05月25日,普佑寺作为清代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 本帖最后由 步天涵谷 于 2010-2-2 13:21 编辑 ]
8#
 楼主| 发表于 2010-2-2 13:24:28 | 只看该作者
承德避暑山庄周围寺庙---广缘寺



广缘寺

  建于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乾隆题额“广缘寺”。位于普佑寺的东侧,占地0.45公顷,由普宁寺堪布喇嘛擦鲁克奉旨建设。它的殿宇建筑为汉族形式。正殿五间,内供三世佛,后殿有楼七间,为寺庙主持诺门汗活佛的住室,他每年由京城来这里。外八庙的经学事务都归他管理、指导。今后殿已毁,其余建筑残存。

  广缘寺是这十二座庙宇中占地最少的一个。可是在经济上却优于其他寺庙。

承德避暑山庄周围寺庙---须弥福寿之庙



须弥福寿之庙,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承德避暑山庄北面狮子沟南坡。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西藏六世班禅为庆贺乾隆帝70大寿,长途跋涉2万余里前往承德。乾隆帝十分重视,为隆重迎接六世班禅的到来,特建须弥福寿之庙供六世班禅讲经和居住,所以,此庙又称“班禅行宫”。“须弥山”,藏语名“扎会”,是介居住的吉祥之地;“福寿”,藏语名“伦布”。须弥福寿意思是像吉祥的须弥山那样多福多寿。
  须弥福寿之庙占地36700平方米,前部是石桥、石狮、山门、碑亭、琉璃牌坊等;中部以大红台为中心后部有班禅六世及其弟子的住处“万法宗源殿等,最后是万寿塔。
  妙高庄严殿巍居风格独特的大红台正中,高29米,一通到底,殿顶鎏金铜瓦用15429两黄金鎏成。脊上8条金龙,每条用铜1吨,四上四下,似腾云驾雾,为稀世瑰宝。殿内第一层供的是释迦牟尼像和黄教创始人宗喀巴像,其东为六世班禅诵经的宝座。第二层供的是释迦牟尼及其两位弟子迦叶、阿难。第三层则是3尊金刚像,即大威德金刚、密集金刚和胜乐金刚。
  八角七层的万寿塔是全寺最高点。塔身用绿色琉璃砖砌成,塔顶用黄色琉璃瓦铺覆,七层象征乾隆帝七旬大寿。它背负青山,直指苍天,宏伟壮丽。
  须弥福寿之庙是汉葳满蒙一家,民族和睦的象征。


承德避暑山庄周围寺庙---广安寺



1.建于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位于普陀宗乘之庙和殊像寺之间,因其主体建筑为"戒台",又称"戒台寺"。是乾隆同蒙古王公贵族举行法会之处。
  建广安寺缘由有两个。一是瞻礼。二是为皇太后80大寿取"广大广安"之意,敕建该寺。但因皇太后早逝而"竟成虚愿"。
  广安寺坐北面南,风格独特。占地面积10000平方米,辟三重山门,共三进院落。
  第一重山门为藏式白台,中是圆拱门通道,拱门上方嵌有乾隆御书满、汉、蒙、藏四体文字的"广安寺"石匾,门内院中四根嘛呢杆一字排列,上有经幡飘扬。
  第二重山门仍为藏式白台,但更具特色。台上建有三座砖砌喇嘛塔,台正中辟拱门,门正中嵌有乾隆皇帝御书"持胜门"石匠。两侧各有一拱形小门,门内有两座小院,东院是二层白台建筑"净香室",内供佛像,并设床铺以供休息。西院有二座较小白台,属点缀建筑。
  第三重山门为长方形藏式白台,白台内为第三进院落,院落正中为面阔七间、进深七间、高三层的戒台,其样式在热河古建筑中罕见。乾隆在外面题匾"戒台",内部题匾"精勤圆澈"。据说乾隆曾在此受章嘉国师为之举行的授戒仪式。
  "戒台"原系佛教徒举行受戒仪式的地方,佛教徒只有接受传法授戒仪式,才能取得僧人资格。这座戒台共分三层:一层内供三尊护法神,四面墙壁的佛龛内供有49尊护法神;二层内供四大天王,四周的佛龛内供有36尊护法神;三层内供菩萨和28尊护法神。戒台内供护法神以防外道妖魔侵入圣坛,以示守护正法之意。在戒台东南侧,附近建一座白台。台内正中一座重檐攒尖方亭,是寺中唯一的汉式建筑。内部两山墙有千佛龛,乾隆题名"定慧楼",为汉、满、藏、蒙四体书石匾。
  广安寺为外八庙中较小的一座佛寺,其地位与规模均属次要。此寺大约毁于本世纪30年代,至今遗址也不甚完整。
  2.广东揭阳揭东县锡场镇后围、东仓二乡之交的广安寺,创建于民国时期,1998年冬由住持、今省佛协常务理事、揭阳市佛协副会长、揭东县佛协会长释耀瑜募资重建告峻,1997年3月被列为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0年又建颐养院3幢,雄伟壮观,美轮美奂。该寺弘法利生事迹突出,深受干群赞扬。
  释镜贤(1892—1976,俗家磐东)住持向旅泰侨胞和当地善信募化,经历2年,即于1915年告竣,在原有一间狭小善堂上,重建扩大为广安寺。“文革”中被占为竹器社。1990年7月,释耀瑜师应邀来察看,遂挑起重兴此寺重任。
  历经8个寒暑奋斗,重建的广安寺终于在1998年11月28日举行重建落成暨佛像开光典礼。寺总投资约1千万元,建筑面积2千平方米(总占地8亩),坐东北向西南,分为三进,有大峰殿、大雄宝殿(400多平方米)、藏经楼(下层正中玉佛殿,南侧为观音阁,北侧为地藏阁),庄严堂皇,佛灯长明。藏经楼内有佛教经典著作近万部,如台湾佛院基金会所赠《中华大藏经》巨著很有价值。大雄宝殿前建置照壁、停车场、山门等。该寺弘法利生,硕果累累,非常感人。
9#
 楼主| 发表于 2010-2-2 13:27:07 | 只看该作者
承德避暑山庄周围寺庙 ---普陀宗乘之庙

概况
  普陀宗乘之庙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承德避暑山庄北部,建成于清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普陀宗乘”是藏语布达拉宫,依山就势,逐层升普陀宗乘之庙高,气势磅礴,宏伟壮观。

 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是乾隆60大寿之年,次年是皇太后钮钻录氏80寿辰。西藏、青海、新疆、蒙古等地各族王公首领都要求赴承德祝寿。乾隆异常重视这两次盛大集会,特令内务府仿前藏政教领袖达赖驻地拉萨布达拉宫在承德修建此庙。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三月开工,原计三年竣工,因施工后期失火,延至三十六年(1771年)八月竣工,占地21.6公顷。普陀宗乘是藏语布达拉的意译,故此庙亦称布达拉,因规模比西藏布达拉小,俗称小布达拉宫。普陀宗乘之庙总体布局与西藏布达拉宫相似,无明显中轴线,气势赶不上西藏布达拉,但其占地之广、体量之大却为内地寺庙所仅有。全寺平面布局分前、后两部分:前部位于山坡,由白台、山门、碑亭等建筑组成;后部位于山巅,布置大红台和房堡。按特征分,可分三部分:第一部分由山门、碑亭、五塔门、琉璃牌坊组成;第二部分是白台群,由若干大小白台组成;第三部分为大红台。白台群成“×”形,上拱大红台,下围山门、碑亭、五塔和牌坊,这种建筑布局为外八庙也是中国寺庙建筑所独有。
  当时,边疆各少数民族大都尊崇藏传佛教。拉萨布达拉宫是藏传佛教的一个中心。而藏传佛教宣称布达拉宫为观世音菩萨的道场。观世音菩萨的道场据说有三处:一在印度,一在西藏,一在南海(浙江普陀山)。乾隆帝认为,观音发祥于印度,然后先到西藏为本土,所以在承建观音道场便“仿西藏,非仿南海”。普陀宗乘之庙是在汉族传统建筑的基础上融合藏族建筑特点建造的,它是汉藏建筑世术交融的典范。
  普陀宗乘之庙布局分三个部分:前部包括山门、碑亭、五塔门;中部包括琉璃牌坊、白台、僧房等;后部是主体建筑大红台及周围其他建筑,大小共60余处,被包围在雉堞衔连、依着山势起伏而环寺一周的高大围墙之内。



  漫步五孔石桥,进入藏式山门,便是黄琉璃瓦覆顶的碑亭。亭内竖着三座石,以汉、满、蒙、藏四种文字分载《普陀宗乘之庙碑记》、《土尔扈特全部归顺记》、《优恤土尔扈特部众记》三文。碑亭后是五塔门。五塔门满壁白色,上有三层藏式盲窗,下为三座拱门,门顶上有五座喇嘛塔,门前有一对大石象,象征着吉祥和佛教大乘派的力量无边。
  顺着石甬路沿坡而上,穿过拱门;循阶直登主体建筑大红台。大红台全高43米,底座高18米,平面上1万平方米,在这宽大的基座上建起高25米紫红钯的大台,故称大红台。墙上有6层盲窗,大红台正中是6座琉璃佛龛,龛内雕一大万寿佛和许多小万寿佛。大红台中央称“万法归一”殿,为重檐攒尖顶方形大殿,上覆鎏金鱼鳞瓦、脊兽、铎铃。共用黄14000余两,殿内供有多尊铜刻佛像。
  游览了普陀宗乘之庙,可以说是象征性地瞻仰了西藏的布达拉宫。

第一部分 山门
  山门南向,由藏式城台及汉式庑殿组成。城台为砖石结构,前开三孔拱门,拱门上列一横排盲窗,上砌雉碟。城台上起庑殿,前后设廊,廊内置槛窗,两侧封实壁,面阔五楹,进深二间,单檐琉璃瓦顶,边沿施绿琉璃瓦,中供护法神,从左至右依次为四面护法神,章古鲁蓬护法神,大黑天玛哈戛拉护法神。山门前置石狮一对,再南为五孔石桥,山门两侧设腰门,有围墙相连。
  山门北为碑亭,平面方形三开间,重檐黄琉璃歇山顶,砖拱结构,封实壁,四面开拱门,下承须弥台基。亭内立石碑三座:中为《普陀宗乘之庙碑记》,记述建庙背景及经过;东为《土尔扈特全部归顺记》,西为《优恤土尔扈特部众记》,记述厄鲁特蒙古土尔扈特部回归祖国过程及清政府抚恤该部的情况。碑文用满、汉、蒙、藏四种文字镌刻,汉文为乾隆亲笔。碑亭以北为五塔门,三拱门白台形制,实壁盲窗,上砌女儿墙,白台上立五塔,从东往西分别为黑、白、黄、绿、红五色,每色代表一个体教教派。清代尊黄教为国教,故黄色居中。五塔门前置石象一对,为大乘派象征。五塔门北为琉璃牌坊,三间四柱七楼形制,中楼前额“普门应现”,意观音显现普度众生之门。后额“莲界庄严”,意为观音道场。

第二部分 白台群
  大红台南、第一部分两侧散置30余座大小白台,成“×”形不规则布置。白台分殿台、楼台、敞台、实台,形状不一,体量不等,功能各异。层高一至四层,二、三层者居多,大都白灰抹面,青砖镶边红色盲窗,琉璃砌顶,上檐挑出淌水长瓦。白台为藏式平顶碉房形制,建筑用汉族砖混结构法式。有的两座白台组合成一处院落作僧房;有的台上建汉式殿堂,作佛堂、钟楼使用;有的台顶置舍利塔;有的白台砌成实心,只起障景增景及点缀作用。白台群总体效果表现了西藏布达拉宫前山脚下梵字的特征。南部宫墙两头分置角楼,实墙白台砌盲窗,顶部起雉堞。宫墙两侧白台中间辟门,上起庑殿,对称配置,供僧人进出使用。
  琉璃牌坊北为罡子殿,四面砌藏式雕房高墙,墙面设三层盲窗,东、南为一层僧房,西砌蹬道,北面僧房顶起庑殿,单檐绿琉璃瓦顶,面宽五楹,进深两间,内供吉祥天母、四面护法神、大梵天。罡子殿东为东殿,亦称东罡子殿,平面成“乙”形,两层。此殿原为僧房,现供五尊密宗无上瑜伽密乐空双运双身修法像欢喜佛。东侧从北至南依次是金刚佛母、大威德金刚、密聚金刚、胜乐王金刚、恶度金刚。密宗欢喜佛造像一般都是多头,表多智,最顶部为本像,余为变像;多臂多足,表大力多能;脚踩妖怪,表能降妖镇魔。
  罡子殿西北一套院为西殿,亦称西罡于殿,是经堂,平面成“厂”形,正南辟门,北房两层,硬山灰瓦顶。内供主尊吉祥天母,原在权衡三界殿供奉,文革后移此殿展出。吉祥天母为镏金铜质造像,高116公分,身骑骡子,前后有两个兽头人身的小型造像,底盘为大海。全组造像用红铜1196斤,黄金57两,用工6425个。据《吉祥天母经》记载,吉祥天母为观音变像,是达赖喇嘛的护法神,每年大年初一她骑着太阳下界巡视天下各方,驱除妖魔,保佑众生平安。藏区佛教徒每年藏历十月十五日都要把吉祥天母像从大召寺抬出游行示众,以保人事平和,风调雨顺。吉祥天母像西供长寿佛九尊,药师佛12尊,均为铜质。

第三部分 大红台
  大红台位普陀宗乘之庙最后,位置最高,面积1.03万平方米,因巧妙利用地形将几组建筑连成整体,视觉上进行夸张,更显体量庞大。正面基层是白台,实心,高 17米,下部砌花岗岩条石,上部砌砖,白灰挂面,壁设三层梯形盲窗,东西两面砌石阶登道直达白台顶部。
  白台东南角有面阔五楹、进深三间的“文殊圣境”殿。西部为千佛阁,四周围廊(现已坍塌),阁内供蒙古王公向皇太后敬献的千尊佛像,中立《千佛阁碑记》为乾隆三十五年御制。阁内有条幅曰:“妙相合瞻干利资诸福,繁釐同祝万欢洽群藩”。
  白台东为哑叭院,是皇帝进庙上香时僧人回避之所。白台之上起红台,高25米,上宽58米,下宽59米,七层,一至四层实心,均置盲窗,上部三层间隔开真窗、盲窗。
  大红台南面正中嵌饰垂直琉璃佛龛六个,黄绿相间,汉式手法,一是标记轴线,二起装饰作用。红台顶部砌女儿墙,墙下三面 (东、西、南)装饰黄琉璃佛龛,拔檐石下置排水长槽。红台内里五至七层为三层阁楼,每层44间,四面合围,亦称群楼。



  群楼南部进深三间,通天柱四排;北部中五间进深四间,通天柱五排;群楼东侧通天柱三排,进深两间;西侧通天柱四排,进深两间半。群楼东、西、南、北横额分别为“庋经之阁”、“大乘妙峰”、 “秘密胜境”、“极乐世界”。群楼一层分置石雕坛城六座,有如来佛、观音、无量寿、释迦、大威德金刚、喜金刚。群楼条幅有“璎曼垂护花龛彩,狮象驯依鹫岑辉”;“佛刹现乾城法资筏喻,禅宗开震旦教演传灯”;“以此无量慈同参不二,喻比有为法普度大千”;“统须弥界天护持常住,遍华严海会应现随方”;“秘印妙持超四果,圆光正觉示三乘”;“现法化报身昙霏遍荫,统先中后际象教同持”;“初地相光全总持一化,诸天梵香聚共演三摩”;“般若相常融聚五福德,菩提心并证增八吉祥”;“觉观印圆通能仁普示,识田语清净妙智同修”;“功德示经文香薰檐葡,庄严瞻相好光映琉璃”;“持法利身心众生并济,随缘施愿力一切常圆”;“佛光普护三千界,寿域常开万亿春”;“宝树交辉香不断,祥轮常转法无边”。
  群楼顶部西北角建慈航普渡殿,镏金铜瓦,重檐六角亭形,二层匾额“普胜三界”,殿内匾额“示大自在”,条幅“水镜喻西来妙观如是,月轮悟南指合相云何”。东北角建殿名权衡三界,镏金铜瓦,重檐八角,内有额“精严具足”,条幅 “法界现神威即空即色,梵天增大力非住非行”。
  大红台东北权衡三界西建有洛伽胜境殿,面阔五楹,进深一间。洛迦胜境南,大红台东建东群楼,三层。东群楼空井靠南起戏台,面北,方三间,三层。大红台西北角建雕楼,实心,起装饰作用。群楼空井中心起万法归一殿,方七间四角稍间收进一半,重檐攒尖,上覆镏金鱼鳞铜瓦,四脊饰波纹,法铃宝顶。迎门摆珐琅菩提塔,中供紫檀佛龛,内供弥勒,东西两侧置紫檀寿字塔。供桌摆八宝、五供、珊瑚树。靠北树屏风,前挂巨幅缂丝缎绣佛教挂像(高三丈、宽一丈),现无存。屏风前供释迦牟尼,再前供宗喀巴,大殿两侧供达赖和宗喀巴像,均为紫铜雕塑,质地精良,工艺精细,身段匀称,神态生动。殿内面北横额一为“净性超乘”,二为“妙德圆成”;面南横额“万缘普应”。殿内条幅有“狮座具神威咸钦奋迅,鹫风瞻相好普现庄严”;“法界朔中台臻大欢喜,化身现上塞护妙吉祥”;“总持初地法轮资福胜因延上塞;、广演恒沙梵乘能仁宏愿洽新藩”;“梵教流传宗递演,化身应现慧常融”。
  万法归一殿是全庙举行集会和庆典活动的场所,每年七月十一日在殿内举行佛教学位考试。腊月二十七、正月十四在此举办送崇活动,全体喇嘛在此念经,驱除妖魔祈求太平。清代,内外蒙古千里迢迢进此庙上香求佛者络绎不绝。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弘历曾在此殿接见万里回归的土尔扈特首领渥巴锡一行,并举行了大型讲经祝寿活动。万法归一殿是普陀宗乘之庙的主殿,隐于大红台群楼之中,殿顶高出群楼,金光闪烁。底部因三层群楼合围,影调阴暗,光照对比鲜明,造成了宗教森严肃穆的气氛,是内地宗教建筑的瑰宝。
  1932年,美国在芝加哥举办大型国际博览会,大财阀洛克菲勒为了招睐交易,于1930年采纳了瑞典人赫文斯定的进言,派人对该殿进行实测实绘,在芝加哥制造了一个与此殿同样大小的模型,又通过各种手段在中国搜集了大批佛像、法器,于1931年用专轮运往芝加哥,在复制的“万法归一殿”展出,致使芝加哥万国博览会出现了东方文化热,洛克菲勒大出风头,赚了大钱,这是“昨天”的喜剧。今天,赫文斯定、洛克菲勒应当反顾这段被“遗忘”了的历史,面对东方,说一句能够令中国人感情上过得去的话语。据悉,瑞典建筑师麦克思·吴雷先生和几位对中国文化感兴趣的专家成立了一个基金会,已经从美国印第安纳大学将“万法归一殿”全部构件买下,准备在斯德哥尔摩国际文化研究中心“复建”组装。吴雷先生1989年曾来承德与主管部门协商,实地考察万法归一殿时,吴雷先生说:这是个奇迹。仿造得再像,终不是原本的东西。

[ 本帖最后由 步天涵谷 于 2010-2-2 13:28 编辑 ]
10#
 楼主| 发表于 2010-2-3 18:38:34 | 只看该作者
承德避暑山庄周围寺庙---罗汉堂

 罗汉堂:内塑十八罗汉像、坚三世佛像,两方三圣及韦陀像。因为佛教后来分成许多支派,在小乘佛教里,凡是信奉小乘佛教的人,按小乘佛教的教义进行修行达到的最高境界,就叫做“阿罗汉果”,简称罗汉。
  殿中罗汉分别为:
  大弟子宾头卢尊者,出身婆罗门贵族,原是拘舍弥城优慎王的大臣。喜欢在别人面前卖弄本事,后来修成白头长眉罗汉,住在西瞿陀尼洲,形象是手按龙头,怒目闭口。 ‘
  二弟子迦诺代蹉尊者,他是“知道一切善恶法的声闻”弟子,住在迦湿弥罗国,双手合十,笑容可掬。
  三弟子:迦诺迦跋厘惰尊者,住在东胜身州,闭目沉思,须发皆白。
  四弟子:苏频陀尊者,住在北俱卢洲,手抚右颈,痛苦咬牙。
  五弟子:诺巨罗尊者,住在南赡部州,一手略举,态度和蔼。
  六弟子:跋陀罗尊者,是佛的侍者,主管洗洛书,故有些禅寺洛寺供他的像,住在耽没罗洲。态度平和,抄手而坐。
  七弟子:迦理迦尊者,住在僧加茶洲,面带笑容,手中展画。
  八弟子:代罗弗多罗尊者,住在钵刺州。抄手而坐,形态雍容。
  九弟子:戍博迦尊者,住在香醉山中,拱手而坐。
  十弟子:半托迦尊者,又叫般陀,汉语意思是“路边生”,原来这个罗汉是个私生了。蹲一足,慈祥。
  十一弟子:罗睺罗尊者,亦称罗怗罗,是释迦牟尼的亲生儿子,住在毕利飚瞿州。裸身掏耳。
  十二弟子:那迦犀利尊者,住在广半度波山,浓须密胡,抄手而坐。
  十三弟子:因揭陀尊者,住在广胁山中。蹲着右足,手执拂尘。
  十四弟子:伐那婆斯尊者,住在可住山中,瞪目露齿,手握一物。
  十五弟子:阿代多尊者,住在鹫峰山中,笑口长眉,于握灵芝。
  十六弟子:注茶半托迦尊者,是十弟子“大路边生”的弟弟,即“小路边生”,也是个私生子,但哥哥聪明而他愚蠢。腹有小僧。
  十七罗汉和十八罗汉从塑像上看分别是降龙和伏虎,是我国古代的两位英雄,但祥龙和伏虎的具体人称却一直有争议,有的说是布袋和唐玄奘,但清朝的乾隆皇帝却明确的把他们规定为迦叶和弥勒。



  在佛教故事里,罗汉本为十六个。因为佛教传入中国后,按照两边对称排列的习惯,十六个罗汉分两边排列,一边只能排八个。在现在(特别是南方香港、广东)的方言中,“八”念“发”潜意识里,实在是希望发财。但在中国古代汉语中“八”却表示分离。所以在后来塑像的时候,人们便在十六个罗汉前面新增了两个,这样的排列便是一边九个,因为在旧中国,“九·五”代表至高无上的权力,代表至尊,又因为“九”与“久”同音又代表天长地久。新增两罗汉为降龙罗汉迦叶(态度从容,举手至耳)和伏虎罗汉弥勒(执环斜坐,怒目咧嘴)。
  正中塑像为三世佛。按照佛教的说法“三世佛”又分为横三世和竖三世,横三世是按地域范围来分的,竖三世则是按时问前后而言的。横三世佛具体指东方净琉璃世界的药师佛,娑婆世界的释迦牟尼佛和西方极乐世界的阿弥陀佛。而竖三世佛是指过去佛(也叫前世佛)燃灯佛,现在佛(今世佛)释迦牟尼佛和未来佛(来世佛)弥勒佛。
  在横三世佛中的娑婆世界里教主是释迦牟尼佛。“娑婆”是梵文的音译,意思是“堪忍”、“能忍”。娑婆世界就是堪忍世界,这是释迦牟尼进行教化的世界,其实就是人间的现实世界。堪忍世界的释迦牟尼是现实世界的佛祖,在充满不堪忍受的灾难、众生罪孽深重的这个世界里。“堪忍”悲苦,任劳任怨进行教化,表现了无畏和慈怀。药师佛是东方净琉璃世界的教祖,这位东方的如来佛,是佛教理想中的“净土”乐园。东方如来曾立下十二大愿:要使净琉璃世界的一切居民无病无灾,丰衣食足,解脱苦厄,身心安乐以及转女成男等。东方药师佛有自己的药师殿,与道教的药十殿是两码事。药师佛也有两位胁侍——日光菩萨和月光菩萨,合称药师三尊,又叫“东方三圣”。药师佛的形象是左手持钵,内盛甘露,右手持药丸。而阿弥陀佛则是西方极乐世界的教祖,也叫接引佛,有无量寿佛等十三个名号。在西方极乐世界里,没有任何悲痛和苦恼,众佛过着幸福美满、无忧无虑,可以尽情享受诸种快乐的生活,所以叫着极乐。根据佛经记载,只要一心一意念阿弥陀佛的名号,他就会接引你到西方极乐世界,所以又叫接引佛。他的左胁侍是观音,右胁侍是大势至,合称阿弥陀佛,又叫“西方三圣”。他的形象多为结跏跌坐,双手叠置足上,掌中有一莲台,即接引众生之意。
  竖三世佛中的过去佛,又称燃灯佛,即迦叶佛。传说在他出生时,身边点满灯光,周身光亮,故名燃灯。在现世如来还是孩提时代时,偶然看见一个王姓姑娘拿着一些青莲花在卖,他便花钱买了五支献给燃灯,使燃灯满心欢喜,便收如来为弟子。有一天如来跟着燃灯佛出门遇上刚下过大雨,满地泥泞,如来就脱下衣服盖在地上,请师傅从上面走过。燃灯见如来如此尊师,就预言说:经过九十一劫(一劫大约为128亿年)以后,那时你会成佛,佛号叫释迦如来。
  弥勒佛是未来佛,道教有九十九重天,佛教有三十三重天,第三十三重天就是兜率天,弥勒则为兜率天净世界教祖。他生于南天竺一个大婆罗门家庭,为贤劫干佛的第五佛,《一切智光明仙人慈心因缘不食肉经》上说:弥勒住摩伽提国寂灭道场弥伽女村自在天祠精舍,当时有迦波利婆罗门子,名弥勒,躯体金色,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弥勒从极乐世界,三十三兜率天净世界下生人间,在华林园龙华树下成正觉。在他成为如来的弟子后,先于佛人身才离开人世,上生到享受种种乐事的世界,下生人间传播佛法,修得慈心三味,所以称作慈氏,继如来之后成佛,仍使用这个名称。所以如来佛的弟子称“释予”,弥勒佛的弟子称“慈子”。
  在中国,关于弥勒佛的民间传说也很多。传说五代时,在浙江奉化的岳林寺里,有一个笑口常开的和尚,法名叫契此。此人身材矮胖,肚子奇大,加之言语无常,随处坐卧,又经常用一根竹棍挑着一个大布袋在闹市中化缘,因此称他为布袋和尚。他能预报天气,为人述说祸福极其灵验因而名噪一时。布袋和尚圆寂时,端坐在一块盘石上,袒胸露腹,箕踞而坐,大肚子滚圆凸出,非常醒目。他说到“弥勒真弥勒,化身干百亿,时时示时人,时人自不识”。他说完偈语后(偈语:佛经唱词,勇武之意,多音字,也读ji),溘然而逝。人们这才醒悟到,原来这位胖和尚就是弥勒的化身,后来人们便按照他的模样塑成了中国式的大肚弥勒佛,契此和尚也被人们称为生之不俗,死亦不凡。从此,这位冒牌的弥勒,千百年来取代了佛教中正统的弥勒而名扬九洲,妇孺皆知。


承德避暑山庄周围寺庙---殊像寺

 殊像寺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普陀宗乘之庙西面,狮子沟北麓。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弘历陪皇太后到山西五台山文殊菩萨道场——殊像寺进香,见文殊妙相庄严,令人起敬,“默识其像以归”。佛经中释迦有“东方主尊菩萨是文殊,有时现比丘像,有时现国王像”预言。而“文殊”又译“曼殊”,“曼殊”与“满洲”音近,所以西藏达赖喇嘛进丹书时,称清朝皇帝为“曼殊师利大皇帝”。又因清廷有乾隆皇帝出生承德狮子沟传言;进而有人就附会说乾隆皇帝是文殊菩萨转世。乾隆和太后对此不加可否,任说其说。回到京师,太后就令人按五台山文殊模样雕刻石像供于香山宝相寺。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弘历特命内务府仿五台山殊像寺规制,按香山文殊相貌在承德修建此庙。殊像寺落成时,乾隆参加瞻礼,并作诗道:“殊像全规台庙模,撰辰庆落礼曼殊。金经蒙古犹常有,宝帙皇朝可独无?译以国书宣白业,习之修士翊浮图。虽然名实期相称,师利应嗤谓是乎。”该庙喇嘛皆为满族,故清廷称此庙为家庙。
  殊像寺为典型汉式寺庙,东西l15米,南北约200米,占地面积2.7公顷。采用庭园布局手法,大规模叠砌假山,散植松树,创造了自己的独特风格。



  山门面南,面阔三楹,进深两间,单檐歇山顶,内供护法神哼、哈二将。山门前左右置石狮一对,两侧设腰门。过门殿两侧摆钟、鼓楼,均为面阔三楹,进深一间,单檐歇山。山门正北为天王殿,面阔五楹,进深两间,单檐歇山。前后格封木壁板,中三间设欢门,稍间开欢窗,殿两侧置腰墙,界以一进院落,腰墙辟腰门与二进相通。天王殿北两侧为东、西配殿,东殿名馔香室,西殿名演梵堂。天王殿正北地势增高,上多级大石阶可登达月台,月台北起主殿会乘殿,面阔七楹,进深五间,重檐黄琉璃歇山顶,下檐施五踩单翘单昂斗拱,上檐施七踩单翘重昂斗拱。前后明、次间设菱花隔扇门,前檐梢尽问设槛窗,后封实墙。殿内奉主尊文殊菩萨(骑狮),两侧有观音(骑 )、普贤(骑象)。供桌前东西各置万寿塔,八角三层楠木,吡秸桑剿诠╋纸鹜饰蘖渴俜?08樽。今寿塔犹存,镏金铜佛在姜桂题任热河都统时期被盗。两侧墙壁置经橱,藏满文大藏经三部,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时劫运一部,现存东京;一部流落西欧,现存巴黎图书馆;一部下落不明。殿内横匾“会通三际”,条幅“发心为众生缘深入善权菩萨果,现相如三世佛了分身住曼殊床”。会乘殿前东、西两侧有配殿,东为指峰,西为面月。会乘殿北,顺势置假山,垒石穿洞,潜岩渡桥,沟壑纵横,曲径幽深,是五台山的缩影。假山如朵朵祥云,载运一座高阁,名宝相阁,又名净名普现,重檐八角,黄琉璃瓦顶绿剪边,正东、西、南、北四面设门,四斜面设槛窗。阁内石制须弥座上有高11.6米的木雕文殊菩萨骑狮像,传说是按乾隆容貌塑造。两侧有两个力士像,各高3米。阁内横额“净名普现”。条幅“佛说是本师宏宣象教,天开此初地示现狮峰”。宝相阁前东、西有配殿各三间,东为云来,西为净雪。登上第二层假山,正北有楼名清凉楼,又名相合台怀,两层,每层九间,楼内供文殊。一楼门额“妙五福德”。楼内条幅“地分台麓示居国,座挹锤峰供养云”。清凉楼前两侧有配殿,面阔五楹,东曰吉辉,西曰慧喜,慧喜殿西有六角亭。净雪殿西有一小院,正室三间,名香林室,室后设月门。室前东有方亭一座,西有小楼名倚云楼,两层。皇帝到殊像寺上香时,皇后在此梳妆,故又名梳妆楼。
  殊像寺内原有一口大锅,直径2.41米,高2米,壁厚6厘米,由88块铜块铸接而成,重约5吨,用18根铁柱支撑。平时储水防火,每逢腊月初八,该庙喇嘛就用此锅煮“腊八粥”,承德各庙的喇嘛都到这里吃粥承恩。
  殊像寺是皇帝和太后经常临幸之所,建筑布局高低错落,内部摆设考究,环境幽雅,园林气息浓厚,犹其叠石更为驰名。今存会乘殿、山门、钟鼓楼,余皆毁。

[ 本帖最后由 步天涵谷 于 2010-2-3 18:40 编辑 ]
11#
 楼主| 发表于 2010-2-3 18:44:23 | 只看该作者
土特产品


  在山庄内外各旅游定点商店,你可以买到蘑菇、大扁、榛子等地方特产,以及玉器、根雕、核皮工艺、滕氏布糊画等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纪念品。




旅游信息

  门票价格:
  旺/淡季 90/50元
  普陀宗乘之庙(小布达拉宫):旺季40元/人;淡季30元/人。
  须弥福寿之庙(班禅行宫):旺季30元/人;淡季20元/人。
  普乐寺(圆亭子):旺季30元/人;淡季20元/人。
  普宁寺:旺季50元/人;淡季40元/人.
  景区荣誉:世界文化遗产 国家文物保护单位 中国十大名胜之一 国家5A级旅游风景区
  避暑山庄在承德市区内,交通方便,从承德火车站前乘5、7、11、15路公交车可达。出租车5元起步,一般市区内任何一点到避暑山庄都不超过10元。
  京承、京通、承石、承沈铁路干线贯穿承德全境。承德境内有101、111、112国道通过,向北可通往内蒙古,向东可达辽宁,西南前往北京,东南则到天津。从北京到承德有京承高速公路。
  最佳旅游时间
  承德避暑山庄最佳旅游季节是夏末和秋初,避暑山庄是名副其实的避暑胜地,山庄内正常温度比庄外要低3-5度,这与山庄内的山区、湖区、平原区的分布有着密切的关系。值得一提的是,避暑山庄每年的11月份到次年5月份是防火封山的季节,所以这个时间来你就上不了山区。山庄内的荷花也是极富盛名,七八月份荷花满池塘,一直开到9月末。山庄的荷花与其他地域的荷花很是不同,开的早,败的晚,特别值得一看。据说这里的荷花全部都是当年从外地选进来的,非常有价值。
  山庄景点,有“36洞天,72福地”之说。至乾隆十九年止,仅康乾两帝命名的就有72景;而山庄最后建成是乾隆五十七年,若加上后期所建的大批景物,就多不胜数了。清帝到此,虽为避暑,但都过完中秋及“木兰秋狝”后才返京。赏秋的景点。

游览路线

  避暑山庄面积广大,如果只有一天时间,如下线路可以囊括山庄内的大部分精华:丽正门-内午门-澹泊敬诚殿-四知书屋-烟波致爽殿-云山胜地楼-采菱渡-如意洲-烟雨楼-沧浪屿-长湖-文津阁-热河泉-金山亭-水心榭-东宫遗址-德汇门。
  但其他另有几条常常参观的线路:
  东线:进德汇门,过东宫,以卷阿胜境为起始点。沿东线游览可参观到的景点:水心榭、文园、清舒山馆、月色江声、戒得堂、汇万总春之庙、新所、金山、香远益清、热河泉。
  中线:下万壑松风蹬道至如意湖、下湖中间的拱桥,是中线的起点。经芝径云堤,到采菱渡,如意洲,到达中线结景青莲岛(烟雨楼)。
  西线:出正宫岫云门,下玉麟坡,沿如意湖西岸北行,至“水流云在”分道,一是东转至萍香泮;一是北行至文津阁,是湖洲区西路游览线,也是连接全园四个功能分区的交通干线。主要景点有如意湖(亭)、芳园居、芳渚临流、临芳墅、远近泉声、文津阁
  特别提醒
  开放时间:8:00-17:30
  1、山庄周围宾馆很多,山庄内的宾馆条件差而房价贵,如果是为了省门票而入住没有什么必要,唯一的好处是可以领略山庄夜景。
  2、游览避暑山庄强烈建议请导游,或至少蹭听。不但能增长很多人文历史知识,也能听到各种有趣传说,为美景增色不少,而且很多精华点位置较为偏僻或乍看不引人注目,有人指点才不会错过。
  3、湖州区是山庄风光最为秀丽的地方,荡舟湖上会是不错的选择,租船点在如意湖西岸,有普通手划船、龙头手划船、脚踏船可供选择,租金依次为每小时10元、14元、20元,押金为50元、100元、100元。
  4、正宫、松鹤斋、东宫和万壑松风四处建筑,现已辟为博物馆,用于清代宫廷史记和宫廷艺术品展出。
  5、山庄里有专门的环山游览车,每人40元。此路线可游览大部分景区景象,有的路况较为险要,切记安全第一。


景区气候
  承德避暑山庄地处内蒙古高原与华北平原的过渡带,属温带大陆性季风型山地气候,四季分明。冬天虽然寒冷,但由于四周环山,阻滞了来自蒙古高原寒流的袭击,故温度要高于同纬度其他地区;夏季凉爽,雨量集中,基本上无炎热期,是旅游避暑胜地。

[ 本帖最后由 步天涵谷 于 2010-2-3 18:45 编辑 ]
12#
 楼主| 发表于 2010-2-3 18:50:17 | 只看该作者

承德避暑山庄图片赏析

承德避暑山庄图片赏析

[ 本帖最后由 步天涵谷 于 2010-2-3 18:51 编辑 ]

1.jpg (157.18 KB, 下载次数: 116)

1.jpg

11.jpg (134.15 KB, 下载次数: 111)

11.jpg

12.jpg (98.65 KB, 下载次数: 142)

12.jpg

13.jpg (91.89 KB, 下载次数: 108)

13.jpg

2.jpg (352.58 KB, 下载次数: 125)

2.jpg

3.jpg (257.44 KB, 下载次数: 140)

3.jpg

4.jpg (151.67 KB, 下载次数: 127)

4.jpg

5.jpg (146.92 KB, 下载次数: 111)

5.jpg

6.jpg (195.58 KB, 下载次数: 118)

6.jpg

7.jpg (209.25 KB, 下载次数: 103)

7.jpg
13#
 楼主| 发表于 2010-2-4 17:25:27 | 只看该作者
承德避暑山庄

1.jpg (321.42 KB, 下载次数: 122)

1.jpg

2.jpg (352.52 KB, 下载次数: 110)

2.jpg

3.jpg (395.63 KB, 下载次数: 124)

3.jpg

4.jpg (282.98 KB, 下载次数: 132)

4.jpg

5.jpg (392.59 KB, 下载次数: 140)

5.jpg

6.jpg (274.79 KB, 下载次数: 135)

6.jpg

7.jpg (362.77 KB, 下载次数: 141)

7.jpg

8.jpg (292.41 KB, 下载次数: 115)

8.jpg

9.jpg (277.45 KB, 下载次数: 115)

9.jpg

0.jpg (370.07 KB, 下载次数: 118)

0.jpg
14#
 楼主| 发表于 2010-2-4 17:35:47 | 只看该作者
承德避暑山庄

11.jpg (345.17 KB, 下载次数: 101)

11.jpg

13.jpg (395.77 KB, 下载次数: 124)

13.jpg

12.jpg (416.72 KB, 下载次数: 146)

12.jpg

14.jpg (471.02 KB, 下载次数: 106)

14.jpg

15.jpg (324.12 KB, 下载次数: 133)

15.jpg

16.jpg (340.21 KB, 下载次数: 113)

16.jpg

17.jpg (290.29 KB, 下载次数: 120)

17.jpg

18.jpg (473.16 KB, 下载次数: 135)

18.jpg

19.jpg (409.07 KB, 下载次数: 130)

19.jpg

20.jpg (424.3 KB, 下载次数: 117)

20.jpg
15#
 楼主| 发表于 2010-2-4 17:52:34 | 只看该作者
承德避暑山庄

21.jpg (408.92 KB, 下载次数: 106)

21.jpg

22.jpg (384.57 KB, 下载次数: 120)

22.jpg

23.jpg (412.24 KB, 下载次数: 151)

23.jpg

24.jpg (342.13 KB, 下载次数: 142)

24.jpg

25.jpg (480.02 KB, 下载次数: 102)

25.jpg

26.jpg (458.76 KB, 下载次数: 109)

26.jpg

27.jpg (302.19 KB, 下载次数: 122)

27.jpg

28.jpg (91.91 KB, 下载次数: 130)

28.jpg

29.jpg (202.9 KB, 下载次数: 118)

29.jpg

30.jpg (203.81 KB, 下载次数: 114)

30.jp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都市网 | 服务条款 | 开放平台 | 广告服务 | 商务洽谈 | 都市网招聘 | 都市网公益 | 客服中心 | 网站导航 | 版权所有

手机版|小黑屋|Comsenz Inc.  

© 2001-2013 源码论坛 Inc.    Powered by Weekend Design Discuz! X3.2

GMT+8, 2024-11-26 23:23 , Processed in 0.179344 second(s), 21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