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找回密码
搜索
查看: 173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提升文化软实力的路径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1-9 10:43:2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提升文化软实力的路径  

(转贴)

2008年07月22日

    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既包括由经济、科技、军事实力等所体现出来的“硬实力”,也包括以文化、意识形态和对外政策等体现出来的“软实力”。硬实力是有形的力量,软实力是无形的力量。“硬实力”可以攻城略地,涂炭生灵,使人怕你;“软实力”可以“不战而屈人之兵”,以情感人,以文化人,让人服你。软实力具有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特点,具有极强的渗透力和辐射力。

    一、为什么要提升文化软实力

    首先,提升文化软实力是增强综合国力的需要。如果只注重硬实力的发展,不注重软实力的发展,其综合国力的发展难以持久。只有硬实力和软实力协调发展,综合国力才有可能持续、健康地向前发展。软实力的发展必须以硬实力为基础,而硬实力则必须有软实力的支撑才有可能长盛不衰。从历史上看,任何一个强大的国家都是两种实力兼具的国家。中国历史上的西汉盛世、大唐盛世和清代的“康乾盛世”,主要是通过软硬实力相结合来实现的,不仅军事和经济实力强盛,而且文化繁荣,对内对外都有巨大的影响力和吸引力。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硬实力得到快速发展,软实力的发展相对滞后。近几年来,我国开始调整发展战略,提出“科学发展观”、“促进社会和谐”,中国“软实力”正逐步增长。

    其次,提升文化软实力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作为软实力的文化,不仅包括音乐、舞蹈、戏剧、绘画、电影、电视、图书等,也包括价值观、伦理道德等。价值观和伦理道德是以善与恶、正义与非正义、诚实与虚伪等概念来评价人们的各种行为和调整人们之间的关系,从而达到约束个人行为和意识、维护社会和谐的目的。如果社会对人的约束力太弱,人的行为和欲望就得不到控制。因此,提升人的文明素质,关键在于提升文化软实力。只有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才能有效约束人的意识和行为,才有可能建设人与人、人与社会和人与自然和睦相处的和谐社会。

    第三,提升文化软实力能够满足人民精神生活的需求。近30年来,我国国民经济得到飞速发展,人们的消费观念和消费欲望也不断提升。人们对生活需要的追求是从低级到高级依次递进的,是有层次的。第一层次是生理性需求,包括人维持生命的衣食住行、婚姻、身体健康和人类自身的繁衍等方面的需要,这是最基本的需要。第二层次的需要是社会性需求,人们都希望一个安定、和谐、有保障、有秩序的社会,以保障生命和财产的安全。第三层次是心理性或精神性的需求。随着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和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必然更多地关注心理、精神等方面的需求。也就是说,物质消费和安全需要得到满足之后,精神消费成为主要消费。而满足精神文化的消费,主要是通过发展文化软实力,大力生产高质量的文化产品。

  二、如何提升文化软实力

    提升文化软实力,首先是解放思想。充分认识文化力量对社会发展和国际影响的巨大作用,树立“软实力是重要国力”的观念,经济和文化、社会应协调发展,齐头并进。其次是科学发展。发展文化软实力,也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不搞形式主义,不搞作秀工程,不能一窝蜂仓促上马。其三是处理好“保护”与“创新”、“引进”与“输出”的关系。其四是对外输出中华文化,“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是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最有效的办法。这里主要就第三个问题作一简要的分析。

    (一)“保护”与“创新”相结合

    保护和创新是一对结构,但并不是相互排斥、对立的结构。发展文化软实力,既要保护,也要创新。保护是尊重传统,尊重历史,尊重祖先的智慧。纵观历史,没有传统作为依托,任何创新都难成功。因此,传统是创新的基础,同时也是创新成功的保障。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和标志,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家园,是民族认同和民族凝聚的基础。保护各民族的传统文化,保护文化多样性,已成为世界大多数国家的共识。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在21世纪的软实力竞争中具有较强的优势,是我们提升软实力开发不尽的宝藏。

    保护优秀传统文化的方式有多种:其一,凡是与现代化不相冲突的传统文化,都要加以保护。例如,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音乐、舞蹈、戏剧、曲艺、杂技、竞技等表演艺术,雕刻、绘画、刺绣、编织、纺织、剪纸、油漆、染色等手工工艺,以及人生礼仪、岁时节日、民歌、医药、生态保护知识及各种民间仪式等。其二,有利社会稳定和发展的优秀的价值观和伦理道德都要加以保护和弘扬。例如,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核心价值“仁、义、礼、智、信”五常等。其三,加强对青少年的传统文化教育和传承,使广大青少年理解和继承优秀传统,让优秀中华文化代代相传。其四,通过立法程序,保护传统的各类有形和无形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以免衰落和消亡。

    创新与保护相辅相成,保护不排斥创新,创新有利于更好地保护。一个国家或民族如果没有创新的能力,也就不可能保护自己的优秀传统文化。创新的目的是使优秀传统文化恢复活力,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

    文化创新的形式多样:其一,加快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和创新,以满足广大人民精神生活的需要。推动我国文化事业全面繁荣和文化产业快速发展,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文化产品和文化品牌,不断提高我国文化的总体实力和国际竞争力,是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关键。其二,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创新。比如,在传统的忧患精神(忧国忧民意识)、乐道精神、和合精神、人本精神、笃行精神基础上吸收当代的民主精神、科学精神,丰富发展中国的人文精神,以适应社会发展。其三,转换和扩大功能,使某些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具有新的功能。例如,通过传播,使某些地区文化不仅满足当地人的文化需求,而且满足旅游者的精神需求,等等。

    (二)“引进”与“输出”相结合

    引进和输出也一样,并不是相互对立、相互排斥的一对结构。引进是为了发展自己的文化,赶上或超越发达国家;输出是让世界了解自己的文化,扩大自己的影响,使中华文化在世界文化中占有较高的地位,使世界性的各种组织在制订各种制度和规则时,既考虑欧美文化的因素,也考虑中华文化的因素。

    一个民族是否善于引进、采借先进民族的文化,决定着该民族社会和文化发展的速度。在当代世界,只有大量引进世界上的先进文化,并进行改造,使之与本民族的固有文化融合为一体,才有可能复兴自己的文化。如果不大力引进先进的文化,中国将失去世界。

    引进国外先进文化,应该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吸取。一是要多元地引进世界上最先进的科学与技术,不能照搬一个国家的模式。谁在哪方面强就学习谁,引进世界领先的最先进技术。二是要进行改良和应用创新,在吸取外来文化的基础上,进行综合改进,使之更趋完善,更适合于中国国情。

    另一方面,也要重视输出。中国主动向外输出自己的文化,不但应该,而且必要。在全球化浪潮的冲击下,当代世界竞争激烈,矛盾重重,冲突频繁。中国需要和谐,世界也需要和谐。中国传统文化既是“和”的文化,同时也是“化”的文化,对当代世界来说,是十分需要的。传统文化能“化干戈为玉帛”,能化解不同国家的矛盾,实现国与国之间和平共处。通过“化”,能化解世界各种危机,缔造一个其乐融融的和谐世界。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引进来的多,而输出去的少。这不利于中华文化的复兴和发展。因此,必须加大文化输出的力度。

    输出文化可以从如下几方面来考虑:其一,加大文化产品的出口。其二,扩大传播途径,做大做强主流新闻媒体和主流网络,提高中华文化的传播能力。其三,加大力度开展对外文化交流。其四,大力支持国外的中文教育。其五,大力支持国外各类中华文化教育和文化事业的发展。(何星亮)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都市网 | 服务条款 | 开放平台 | 广告服务 | 商务洽谈 | 都市网招聘 | 都市网公益 | 客服中心 | 网站导航 | 版权所有

手机版|小黑屋|Comsenz Inc.  

© 2001-2013 源码论坛 Inc.    Powered by Weekend Design Discuz! X3.2

GMT+8, 2024-11-26 06:42 , Processed in 0.146265 second(s), 18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